第四百五二章 青黴素出現
字數:6059 加入書籤
攻下倭島,平定朝鮮,時間來到了洪武十七年,這一年也是大明最危險的一年,這一年大明開始有瘟疫流行了,人類遭遇了無數的瘟疫,其中有些瘟疫特別嚴重,對人類後代的影響巨大的有:鼠疫、天花、流感、霍亂、瘧疾等。總的來說,瘟疫是由於一些強烈致病性物質,如細菌、病毒引起的傳染病。一般是自然災害後,環境衛生不好引起的。
與此同時的歐洲,因為醫學不發達,一種名為“黑死病”的瘟疫開始在中亞地區蔓延,不久後由遠征的十字軍帶回歐洲,從此黑死病開始在意大利流行,接著蔓延到整個歐洲,俄羅斯也沒能逃過一劫。
這場瘟疫先後奪去了近5000萬人的生命,死亡人口接近歐洲總人口的13,是人類曆史上最致命的瘟疫之一。
直到1894年,人們才知道黑死病的病原體竟然是鼠疫杆菌,是蚤類在吸食了感染鼠疫的動物血液後,再次叮咬人類導致人類感染的瘟疫,後來黑死病的消失就是因為西歐各個國家都實行了非常嚴格的區域隔離,最終才走出黑死病的陰影。
大明的這場瘟疫是由老鼠引起的,因為幹旱老鼠獲得了瘟疫,跟著逃離了原本居住的地方,來到了河南,四川等地,這個時候,在路上和大明百姓遭遇,一名百姓被老鼠咬了一口,瘟疫就這樣開始傳播。
當時患病的症狀為:劇烈腹痛、嘔吐、喉嚨腫痛、潰爛、高燒等....如果是在歐洲,這樣的瘟疫,早就已經人給死光光了,可惜呀,這是大明,一個不知道經曆過多少次沉澱的偉大國度。
當瘟疫還沒有流行的時候,大明的官員已經立即上報朱元章,隨後朱元章也是立即給朱榔去信,讓朱榔放下手中的一切,和朱標一起前往河南平息疫情。
洪武十七年三月,朱榔,朱標一路南下來到了河南等爆發了瘟疫的地方,不過,這些地方已經對疫區采取了不錯的一個措施。
古代疫情的主要發生原因,是在旱澇災害等等天災之後,隨著死者變多,屍體腐敗,致使環境衛生變差而引發的。
因此,在古代一旦發生了天災人禍,就會有專門的官員被派去賑災。
一方麵是接濟百姓,一方麵也是盡量減少百姓傷亡,防止出現屍橫遍野的情況而引起疫情,如果出現了死者,也能夠盡早掩埋或者火化,預防瘟疫的出現。
但即使這樣,也不能夠保證瘟疫不會發生,而一旦發生了,古代就會選擇封鎖城市,限製人流,隔離病人,處置死者。
早在周易當中就已經提出“不出戶庭,無咎”,意思就是說疫情發生之時不要出門活動,就能夠減小被傳染和傳染人的風險。
除了這些比較軟的之外,還有硬的,那就是憑借著古代的戶籍製度,牢牢掌控各家各戶動向,那時交通本身就不發達,大部分人都是生在哪兒死在哪兒,因此也客觀減少了人員流動。而且在明清時期,人出百裏就需要專門的“路引”,才能夠從一個城市到另一個城市,因此古代控製人員流動是十分強力的。
此外,公元2年,青州大疫之時,漢平帝還曾經下令“
民疾疫者,舍空邸第,為置醫藥”,意思就是一旦發現了瘟疫,地方官員要專門清出一片住宅,將病患隔離在內,而後進行治療。
同時,他還下令對病患進行補貼,所有因瘟疫而死的人,都會公費下葬,並且對家屬進行相應的補貼,讓百姓能夠配合防疫措施,盡早將病患埋葬,防止死者體病再度傳染,由此盡量切斷人傳人的瘟疫傳播途徑。
城也封了,路也堵了,人也隔離了,死者也妥善處理了,接下來最重要的,就是全力一直病人了。相對於西方各種放血療法,我國的中醫雖然常有人詬病其科學性和係統性,但是放在古代其實是要比西方先進不少的。
在大明之前,我國幾千年中都發生了不少瘟疫,進而豐富了我國的抗疫經驗,而古人使用的處置傳染源,隔離病人,封城堵路防止人員流動,治療病人,安撫百姓等等防治瘟疫的方法,也成為了我們現在應對疫情的方法。
而正因為有如此多的經驗教訓,有如此多行之有效的方法,因此在我國曆史上雖然發生了500多次瘟疫,但從來沒有像西方黑死病、西班牙大流感、鼠疫等等動輒幾百上千萬人死亡的超大型瘟疫。
朱榔和朱標一起到達了河南之後,河南的官員紛紛前來稟報,朱標負責的是指揮疫區如何隔離,如何封城,還有就是安撫百姓。
另外一邊的朱榔則是需要想著如何救治百姓,雖然醫醫方的鼻祖傷寒雜病論,記載了大量對於治療瘟疫有效的方劑,但是遺憾的這次的瘟疫比以往的瘟疫要更加的頑固,朱榔一連使用了好幾個方子,都沒有成功,朱榔此時也是陷入迷茫之後。
好在朱標這邊控製的不錯,所以現在的瘟疫,每天的死亡人數都控製在五十人以內,並且疫區也沒有擴散,隻不過,這些人是困不了多久的,如果不馬上找到治療疫病的方法,等被困住的這些人發瘋,那麽還是很有引起大暴亂的危險。
朱榔有些頭疼的在自己的房間之中,看著此次禦醫們一起研究的總結:瘟疫邪氣侵犯人體的途徑不同,當是從口鼻而入,其侵犯部位既不在表,也不在裏,而是由口鼻侵入,停留在半表半裏之間,此處稱為膜原。
這裏的膜原,是說明瘟疫之邪在人體之內,外可連於表,內可入於裏的特點。
瘟疫之病所以用治外感病的方法治療不得痊愈,就是因為此病邪的部位不同於一般外感病的在表或在裏,而是在於半表半裏的膜原,這個部位是一般藥物所不能到達的。
由於其既連表又連裏,邪氣盛時則可出表或入裏,這時才可根據邪氣潰散的趨勢,因勢利導予以治療。
可以將瘟疫病的傳變從表裏兩大方麵進行總結,歸納出九種傳變方式,稱為“九傳”。
即但表不裏、表而再表,但裏不表、裏而再裏、表裏分傳、表裏分傳再分傳、表勝於裏、裏勝於表、先表後裏、先裏後表等。
這一份總結是所有禦醫五天的成果,朱榔看完之後,也是無奈,因為即使總結的再好,現在還是需要找到可以治療的藥物,現在疫區可以試的藥材都已經快試完了,朱榔有些無計可施了。
“大王...!”就在朱榔頭疼的時候,一個柔柔的聲音響起。
朱榔回頭一看,不是別人,正是王貞儀,這王貞儀跟在了朱榔的身邊,本來是徐妙雲準備陪著朱榔的,但是徐妙雲又有了,所以徐妙雲就請自己的好姐妹王貞儀來陪著朱榔,照顧一下朱榔的飲食起居,其實這也是徐妙雲變相的撮合朱榔和王貞儀。
“喝一點粥吧。”
跟著一碗白米粥端到了朱榔的前麵,這個時候朱榔歎息一聲:“我已經盡全力了,藥雖七味,卻能調暢氣機,透達膜原,故為治療溫疫之邪的主方。
由於溫疫之邪從膜原既可入裏,又可出表,故而經常兼見表裏症狀,我直接出了達原飲,以治療溫疫之邪出入表裏,表證、裏證、半表半裏之證兼見者。”
達原飲明朝吳又可創立的一種專門治療瘟疫的方子,方子中檳榔能消能磨,為疏利氣機之品,可以除伏邪,又可治嶺南瘴氣;厚樸亦屬疏利氣機之品,可以破戾氣之所結;草果辛烈氣雄,可以辛散以除伏邪蟠踞。
三味藥物相合協力,以使氣機疏利,直達巢穴,促使邪氣潰散,速離膜原。
方中又用知母以滋陰,蓋溫疫之邪性屬溫熱,易傷津液之故。熱傷營血,故加芍藥以和血,再加黃芩以清燥熱之餘,用甘草以調和諸藥。
吳又可,可不是一般人,他所寫溫疫論一書,開我國傳染病學研究之先河。他以畢生的治疫經驗和體會,大膽提出“癘氣”致病之學說,在世界傳染病醫學史上也是一個偉大的創舉,因此贏得後人的廣泛尊重。
朱榔將他的方子給拿了過來,本來是信心滿滿,可是一試下去,居然一點用處都沒有,要知道這是朱榔的殺手鐧,現在殺手鐧沒有了,朱榔也開始有些迷茫了。
“可是為什麽就是不見好?”朱榔微微搖頭。
一邊的王貞儀看著有些自責的朱榔有些心疼的道:“大王,病來如山倒,病去如抽絲,你不能一下藥,那些本來快要死的病人就立即生龍活虎,其實您的藥,已經有用了,隻是我想著可能還需要一些時日。”
“可是我們的時日不多了,上一次我去疫區的時候,已經看到了百姓不滿的神情,我很擔心,擔心這些百姓會衝出疫區,這樣就會霍亂整個河南,山東,甚至是江南地區。
這不是我們大明可以承受的災難。”
“不是已經調集軍隊了嗎...如果那些百姓失去理智,那我們也可以進行補救...!”王貞儀澹澹的道。
“是呀...不過,那是最後一步,也是最傷陰德的一步,所以我不想走,現在其實我們已經了解了瘟疫,但是遺憾的是,我們還沒有找到一種強烈的藥物,現在的中藥都太溫和了,這種瘟疫需要用猛藥治療。
但是猛藥在哪裏?”
朱榔有些無語,這中藥呀,藥性溫和,不夠虎狼,主要是調理為主,當然了,中藥也有虎狼藥,但是卻又過於的凶猛,不像是西藥,雖然西藥治標不治本,但是西藥可以快速的緩解症狀,這就可以讓人有信心。
中藥是調理全身,但是速度很慢,患者很難快速看到中藥的成效,這就造成了現在中醫落寞的原因。
現在朱榔也是有些不知所措了起來,不過,就在這個時候,王貞儀卻說起了她童年的一件趣事,那是他小時候的時候,有一次王貞儀和她的爹爹來到了一間寺院,見到一個寺院的和尚,用許多大的缸,缸中放著的是芥菜,先日曬夜露,使芥菜黴變,長出綠色的黴毛來,長達三四寸,即“青黴”。
僧人這個時候將缸密封,埋入泥土之中,要等到十年之後方能開缸應用。
後來這個缸內的芥菜,經過這樣長的時日,已完全化為水,連長長的黴毛也不見了,名為“陳芥菜鹵”。這個菜鹵很是厲害,就如同虎狼之藥,大人的肺病,吐血吐膿,即肺癆病、膿胸症及化膿性的呼吸係統疾病,都能醫得好。
而且專治高熱病症,一碗見效。
聽王貞儀說完這個事情,朱榔渾身一顫,因為此時的朱榔也是想起了一部電視劇,電視劇的名字叫老中醫...在老中醫劇情中,倭島人浦田盯上了禪寧寺,一心想要得到寺院的寶貝,以此引發了一段搶寶與護寶的博弈。劇中所謂的寶貝究竟是什麽呢?根據後續劇情,我們知道,所謂的寶叫“陳芥菜鹵”,聽名字像是一道菜,其實是一味非常珍貴的中藥。
這陳芥菜鹵好像是最早的青黴素,這絕對是此時疫情對症的一味藥呀,如果用陳芥菜鹵為主,打主功,跟著再用吳又可的達原飲為輔,打助攻,也許,這次的疫病就可以治好。
想到這裏,朱榔一個驚喜,跟著直接起身,將身邊的王貞儀給一把抱了起來,轉著圈圈開心的喊道:“貞儀,你可真的是本王的福星呀,這一下,疫區的百姓有救了。
你算是立了大功了,陳芥菜鹵就是虎狼藥,就是青黴素,我要用它打主攻。”
跟著就在王貞儀驚喜的時候,朱榔突然的親了一下王貞儀的臉頰,一下王貞儀的整個臉頰都紅了起來,跟著朱榔一下卻衝了出去,這是要去下令了。
房間中隻剩下王貞儀,小臉紅得像熟透了的蘋果,有些不知所措的站在原地,既有竊喜,又有慌張,還有一些幸福,各種滋味百感交集。
隻是王貞儀還有一絲顧慮,那就是王貞儀的年紀太大了,雖然和朱榔比年紀有些小,但是和大明大多數結婚女子的年齡來說,王貞儀的年齡是大了很多。
這就是王貞儀顧慮所在,看著已經離開的朱榔,王貞儀隻能幽幽的歎息一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