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五章 一件大事
字數:53438 加入書籤
“好...!”朱標坐在自己的位置上大聲的呐喊助威著,嘴角都快咧到臉頰了,說明朱標此時是真的很開心,等一場球賽下來,朱標都有點喊虛脫了,回去的時候,還是朱榔扶著朱標回去的。
這一回去,剛剛到府中,孩子們就迫不及待的去學自行車了,這一幕讓朱榔心中微微一動,以前朱榔家有輛自行車,不知道為什麽朱榔家的那輛車圈上刻有“日本造”的自行車是何時有的,反正打朱榔記事起它就存在,車把是s型的,車身比一般的28型自行車要長,車子後座兩邊還有兩個“耳朵”,放開可以放上簍子之類的負重,載更多東西。
車子沒有鈴鐺,沒有擋泥瓦,沒有車撐,也沒有刹車,當然也沒有鏈盒,看上去就像一個光屁股的小孩兒,車子從來都是靠著牆站立。
令居的哥哥姐姐比朱榔大得多他們都會騎,朱榔稍大一點也按耐不住想學的心情,於是放學後朱榔趁母親在廚房忙碌,其他人不在家,朱榔就右腳踩到裏手的腳蹬子上,在院子裏從東往西,再從西往東這麽來回的遛。
因為人小車高,總是拔拔差差的,好不容易裏溜外斜的左腳也可以懸空一會兒,高興的心情難以言表,得意就忘形了,哐當!自行車歪到了外手,自行車外麵的把手正好和北屋台階的棱對上了,把朱榔右手的無名指硌了,右手邊的自行車把套也摔掉了一小塊兒。
在朱榔腦子裏自行車如果被摔壞了那可不是一般的小事,那相當於“倒閉了一個運輸公司”,它可是為朱榔全家立下汗馬功勞的一員,不可或缺。
三姨曾騎著它一天來回40公裏,為母親尋醫問藥;為蓋房,父親用它載重行走10多公裏,馱過一根長五米多,直徑20多公分的檁條……它走南闖北,在我們家也算得上是“見多識廣”的一員了。
朱榔自知惹了禍,趕緊費勁把車扶正靠牆,此時我才感覺到了手指疼痛,眼看血都流下來了,我也不敢跟娘說,自己拿了一張破紙隨意的纏到手指上,還若無其事地站在院子裏。
一會兒有人回來了,看見朱榔手指的血在往地下滴噠,就問“怎麽啦?”朱榔也不說話,對他牽過我的手,把紙撥開,好家夥!無名指指甲跟著掉下來了,於是對方立馬騎著這輛被我摔了的“快騎”,載著我去六裏地外的衛生院包紮傷口。
路上遇見熟人問對方“大晌午的這是幹嘛去?”對方說“小家夥學騎自行車把手給砸了,去衛生院。”朱榔聽見那人說“這麽點的孩子就學車子啊!”這年我7歲,我說的是虛歲。
給朱榔包紮傷口的醫生姓董,董醫生經常去我們村子裏給人看病,村裏人親切地稱他為老董醫生,我母親稱他為董先生,母親常常尊稱醫生和老師為“先生”。
在朱榔看來“老董醫生”年紀其實不大,也就30多歲,高高的個子,走路外八字,經常背個棕色的藥箱子,和村裏的“赤腳醫生”們走街串巷為村民服務。
朱榔曾聽大人們說過,董醫生是正兒八經醫學院畢業的大學生,因為董醫生的血型是“o”型,他曾主動用他的“o”型血救過我們村一失血過多的婦女的命,村裏人都很尊敬他,幾乎家喻戶曉,所以我也認識他。
董醫生給我打了破傷風針,問“疼嗎?”朱榔逞能說“不疼!”他當時就問朱榔“幾歲了?”朱榔答“七歲。”董醫生也是那句“這麽小就學騎車?”
所以回來後,母親下令禁止朱榔再動車子。朱榔問母親“什麽時候我才能再學騎自行車?”母親說“等你長到和子龍那麽高時才能學。”
子龍姓邢,是男生,大朱榔不知幾歲,長得高大,所以母親就拿他當標杆兒。朱榔感覺好遙遠啊!朱榔什麽時候才能長那麽高呀!
但是自行車的魅力仍然擋不住朱榔繼續學騎的念頭,大概消停了一年半載,朱榔怕弄出響聲,總是利用母親在廚房做飯呼噠呼噠拉風箱的時候,偷偷抬著後座,不讓車鏈子弄出動靜,把車子推到當街接著練習,過了沒多久就會“掏腿”了,反正沒等到長的和子龍一樣高就會騎了。
朱榔很納悶父親從來沒阻止過我學騎自行車,看見朱榔在街上練習還總是微笑地看著朱榔,就因為如此,朱榔比同齡的孩子早早地學會了騎自行車,出門有時還能載上個小夥伴兒,自豪的不得了。
朱榔印象裏這輛自行車沒出過問題,與平把的飛鴿自行車相比較,它騎起來更穩。因為應有的附件已不健全,騎起來也沒了動靜,其他哪裏出了毛病,比如換輪胎、補胎,換幅條,換腳蹬子,父親自己總能及時維修,朱榔記得父親還給它換過飛輪兒。
朱榔考上高中後它就成了我專門的“坐騎”,再到朱榔考上學,它大概也就閑了下來。
就因為小時候學車留下的陰影,朱榔暗自發誓,等以後自己掙了錢,第一先給自己買一輛非常小的自行車。
剛畢業那會兒,坤式自行車還很少賣,讓在交電公司上班的外甥留意買一輛坤式自行車,等了不短時間,也沒買上。
當時還是28型負重自行車多賣,朱榔還是先買了一輛28型飛鴿自行車。過了幾年如我所願,終於買了一輛耦荷色的24型鳳凰自行車,上班騎了很久,後來朱榔弟弟也用這輛自行車學會了騎行,這輛藕荷色的自行車好像現在還在弟弟家樓下的地下室裏,已經變成了“文物”。
再後來換騎摩托車,換騎電動車,換開汽車,都沒有了當年學騎的那兩“光禿”自行車的儀式感。說實話,有誰感覺不到改革開放給我們帶來的這些快捷出行方式的變化?
時代在飛速發展,騎行的工具更新換代也越來越頻繁,連那些小嬰兒就有好幾種小車子騎。但是下一代的孩子們卻沒有了我們那個年代學騎自行車的好奇感、新鮮感。
隻是此時的這種感覺在登州又出現了,朱標看著孩子們開始學自行車,他也是衝了過去,想要和孩子們一起學,不過,這學自行車可不是那麽簡單的。
因為此時登州的自行車還不是很大的,要是太大的話,因為身高的原因,登鏈子的時候是半圈半圈的登,一圈不太好登,身上經常會被摔破,特別是手和腳。
登州的自行車做的更女士一點,對孩子很友好,可惜的是朱標騎上去之後,完全找不到平衡,騎上去就跌了下來,好在身邊有孩子們頂住他。
朱標跟著不服氣,再次上去,可是上去之後,還是掉下來,嘿嘿,這自行車可不是那麽好學的,朱榔太清楚了,這學自行車,孩子其實簡單一下,但是成年人學習騎自行車,通常後麵都是兩個人在幫忙,一個人不容易扶穩,在當你熟悉的時候,他們會在後麵偷偷的放開手,在你不知不覺之間就學會了,當然摔跤那是肯定會有的,倒是不多。
學會之後就好多了,自行車能幹太多的事情了,木頭做的箱子放在自行車的後麵,裏麵裝滿了冰棍,是不是你的最愛呢?
那時候的你吃過多少錢一根的冰棒?
朱榔在80年代末90年代初那段時間朱榔吃最便宜的是五分錢一根的老冰棍,感覺很甜很甜。因為條件有限,也是偶爾吃一吃,有點想吃了。曾經朱榔也幻想過,畢業之後推個自行車去賣冰棍去。
當你成為了中學生,那就會擁有一輛自行車,騎著自行車上學放學。小學的時候,大部分孩子上學都是自己走路去的。到了中學就必須騎自行車去,因為中學基本很少,還太遠了。
每個星期天下午騎自行車到學校,然後把自行車放到學校保管好,周末,自己再騎車回家,通常去學校和回家都會幾個同學一起,要騎10多公裏的路,不算是很遠,那時候小,騎車倒也不快,偶爾還會兩手放開自行車的把手,表演一下“雜技”,不小心就摔一跤。
“啪...!”的一聲,思緒結束,前麵的朱標直接摔了下來。
“父王...!”朱雄英和朱允炆一起跑到了朱標的身邊,
朱標這個時候倒在地上,連連的招手道“沒事,沒事,我沒有事情,隻是這自行車真的能學會嗎?”
“可以呀...伯父。”朱允煥來到了朱標的身後道“我們就已經學會了,。”
“是呀...父王,是可以學會的,而且我剛剛已經能騎一點了,既然父王你學不會,不如就先休息一下,還是讓我們先來學吧。”朱雄英對著朱標說出了讓他歇一歇的話語,這應該還是第一次朱雄英委婉的讓自己的父王讓一讓,因為這自行車的魅力,朱雄英是剛剛體驗到,他想要繼續。
朱標一個無語,跟著起身道“知道了,知道了,場地讓給你們了,我去歇一歇。”
跟著朱標起來,走向了朱榔,後麵朱雄英和朱允炆又開心的練了起來。
“哎幼...這也太難了吧..幫我想想辦法。”朱標走到了朱榔的身邊。
朱榔笑著嘿嘿的道“大哥,你放心吧,我會幫你將比那些孩子們更快學會起自行車的。”
“哦...真的假的,我聽說你這個家夥,自行車一出來就會騎,你是怎麽做到的?”朱標神奇的看向朱榔。
朱榔則是笑著道“你就別管我了,你到底學不學,要是學我就將我的哼哈二將借給你,你要是聰明一點,大概半個時辰就可以學會,你要是蠢的話,一個時辰也夠了。”
“哦...那還不趕緊的。”朱標一個欣喜。
隨後朱榔就直接安排了兩個人在朱標的身後幫助朱標扶著,朱榔還告訴兩人,等朱標騎得順暢之後,就可以放手,兩位哼哈二將也是點點頭,跟著就開始幫助朱標學習自行車了。
朱榔則是趁朱標學習自行車的時候,開始處理登州的一些事情,根據海龍軍的報告,陳祖義居然敢直接劫自己的黃金,那就沒有必要再留下去了。
朱榔直接下令攻打陳祖義的渤林邦國,並且朱榔要求打下渤林邦國之後,再給其他的一些海盜發出邀請函,希望這些海盜可以來登州一敘。
這個邀請函一共發出了七張,本來是要發八張的,其中一張是陳祖義的,但是陳祖義找死,所以他的未來就沒有了。
朱榔的指令一經簽發之後,那麽等到渤林邦國的就是毀滅,隨後朱榔又做了一些其他的事情,跟著就聽到了外麵傳來朱標那驚喜的聲音。
“我會騎自行車了,我會騎自行車了。”
朱標的聲音,讓朱榔來到了窗口,看著此時朱標騎著自行車不聽前進那歡樂的模樣,讓朱榔嘴角微微一笑,自己的這位大哥呀。
朱標騎著自行車好好的在還沒有學會的朱雄英和朱允炆的麵前秀了一下,那是秀得朱雄英和朱允炆頭皮發麻呀,跟著朱標的虛榮心得到了極大的滿足。
跟著讓朱榔無語的是,朱標騎著自行車就出去了,登州的馬路現在都是水泥路,所以一路騎行還是很順滑的,這自行車沒有學會還好,一旦學會了就有癮,即使很累,也想坐在自行車上不停的往前。
那天朱標騎了很長很長的路,據說都快騎出登州城了,等到了第二天,自行車的隊伍又壯大了,朱雄英,朱允炆都會騎了,隨後這些人組了一個最豪華的自行車隊伍,每天都要在登州城內穿梭。
那是玩的不亦樂乎,要知道朱雄英,朱允炆在應天的時候,可是一天都在學習,但是在登州,他們可以無憂無慮的和自己的父王一起玩耍。
那感覺真的是太好了。
這對父子在登州城玩得最開心了,而登州城的朱榔也開始了自己下一步的規劃,這下一步就是全軍換裝備,這些裝備換完之後,那麽朱榔會很缺錢,這個時候,朱榔要做什麽呢...嗬嗬,他就要學習學習曾經的英格蘭了,培養屬於自己的強盜。
這是一件大事。
..............................。“好...!”朱標坐在自己的位置上大聲的呐喊助威著,嘴角都快咧到臉頰了,說明朱標此時是真的很開心,等一場球賽下來,朱標都有點喊虛脫了,回去的時候,還是朱榔扶著朱標回去的。
這一回去,剛剛到府中,孩子們就迫不及待的去學自行車了,這一幕讓朱榔心中微微一動,以前朱榔家有輛自行車,不知道為什麽朱榔家的那輛車圈上刻有“日本造”的自行車是何時有的,反正打朱榔記事起它就存在,車把是s型的,車身比一般的28型自行車要長,車子後座兩邊還有兩個“耳朵”,放開可以放上簍子之類的負重,載更多東西。
車子沒有鈴鐺,沒有擋泥瓦,沒有車撐,也沒有刹車,當然也沒有鏈盒,看上去就像一個光屁股的小孩兒,車子從來都是靠著牆站立。
令居的哥哥姐姐比朱榔大得多他們都會騎,朱榔稍大一點也按耐不住想學的心情,於是放學後朱榔趁母親在廚房忙碌,其他人不在家,朱榔就右腳踩到裏手的腳蹬子上,在院子裏從東往西,再從西往東這麽來回的遛。
因為人小車高,總是拔拔差差的,好不容易裏溜外斜的左腳也可以懸空一會兒,高興的心情難以言表,得意就忘形了,哐當!自行車歪到了外手,自行車外麵的把手正好和北屋台階的棱對上了,把朱榔右手的無名指硌了,右手邊的自行車把套也摔掉了一小塊兒。
在朱榔腦子裏自行車如果被摔壞了那可不是一般的小事,那相當於“倒閉了一個運輸公司”,它可是為朱榔全家立下汗馬功勞的一員,不可或缺。
三姨曾騎著它一天來回40公裏,為母親尋醫問藥;為蓋房,父親用它載重行走10多公裏,馱過一根長五米多,直徑20多公分的檁條……它走南闖北,在我們家也算得上是“見多識廣”的一員了。
朱榔自知惹了禍,趕緊費勁把車扶正靠牆,此時我才感覺到了手指疼痛,眼看血都流下來了,我也不敢跟娘說,自己拿了一張破紙隨意的纏到手指上,還若無其事地站在院子裏。
一會兒有人回來了,看見朱榔手指的血在往地下滴噠,就問“怎麽啦?”朱榔也不說話,對他牽過我的手,把紙撥開,好家夥!無名指指甲跟著掉下來了,於是對方立馬騎著這輛被我摔了的“快騎”,載著我去六裏地外的衛生院包紮傷口。
路上遇見熟人問對方“大晌午的這是幹嘛去?”對方說“小家夥學騎自行車把手給砸了,去衛生院。”朱榔聽見那人說“這麽點的孩子就學車子啊!”這年我7歲,我說的是虛歲。
給朱榔包紮傷口的醫生姓董,董醫生經常去我們村子裏給人看病,村裏人親切地稱他為老董醫生,我母親稱他為董先生,母親常常尊稱醫生和老師為“先生”。
在朱榔看來“老董醫生”年紀其實不大,也就30多歲,高高的個子,走路外八字,經常背個棕色的藥箱子,和村裏的“赤腳醫生”們走街串巷為村民服務。
朱榔曾聽大人們說過,董醫生是正兒八經醫學院畢業的大學生,因為董醫生的血型是“o”型,他曾主動用他的“o”型血救過我們村一失血過多的婦女的命,村裏人都很尊敬他,幾乎家喻戶曉,所以我也認識他。
董醫生給我打了破傷風針,問“疼嗎?”朱榔逞能說“不疼!”他當時就問朱榔“幾歲了?”朱榔答“七歲。”董醫生也是那句“這麽小就學騎車?”
所以回來後,母親下令禁止朱榔再動車子。朱榔問母親“什麽時候我才能再學騎自行車?”母親說“等你長到和子龍那麽高時才能學。”
子龍姓邢,是男生,大朱榔不知幾歲,長得高大,所以母親就拿他當標杆兒。朱榔感覺好遙遠啊!朱榔什麽時候才能長那麽高呀!
但是自行車的魅力仍然擋不住朱榔繼續學騎的念頭,大概消停了一年半載,朱榔怕弄出響聲,總是利用母親在廚房做飯呼噠呼噠拉風箱的時候,偷偷抬著後座,不讓車鏈子弄出動靜,把車子推到當街接著練習,過了沒多久就會“掏腿”了,反正沒等到長的和子龍一樣高就會騎了。
朱榔很納悶父親從來沒阻止過我學騎自行車,看見朱榔在街上練習還總是微笑地看著朱榔,就因為如此,朱榔比同齡的孩子早早地學會了騎自行車,出門有時還能載上個小夥伴兒,自豪的不得了。
朱榔印象裏這輛自行車沒出過問題,與平把的飛鴿自行車相比較,它騎起來更穩。因為應有的附件已不健全,騎起來也沒了動靜,其他哪裏出了毛病,比如換輪胎、補胎,換幅條,換腳蹬子,父親自己總能及時維修,朱榔記得父親還給它換過飛輪兒。
朱榔考上高中後它就成了我專門的“坐騎”,再到朱榔考上學,它大概也就閑了下來。
就因為小時候學車留下的陰影,朱榔暗自發誓,等以後自己掙了錢,第一先給自己買一輛非常小的自行車。
剛畢業那會兒,坤式自行車還很少賣,讓在交電公司上班的外甥留意買一輛坤式自行車,等了不短時間,也沒買上。
當時還是28型負重自行車多賣,朱榔還是先買了一輛28型飛鴿自行車。過了幾年如我所願,終於買了一輛耦荷色的24型鳳凰自行車,上班騎了很久,後來朱榔弟弟也用這輛自行車學會了騎行,這輛藕荷色的自行車好像現在還在弟弟家樓下的地下室裏,已經變成了“文物”。
再後來換騎摩托車,換騎電動車,換開汽車,都沒有了當年學騎的那兩“光禿”自行車的儀式感。說實話,有誰感覺不到改革開放給我們帶來的這些快捷出行方式的變化?
時代在飛速發展,騎行的工具更新換代也越來越頻繁,連那些小嬰兒就有好幾種小車子騎。但是下一代的孩子們卻沒有了我們那個年代學騎自行車的好奇感、新鮮感。
隻是此時的這種感覺在登州又出現了,朱標看著孩子們開始學自行車,他也是衝了過去,想要和孩子們一起學,不過,這學自行車可不是那麽簡單的。
因為此時登州的自行車還不是很大的,要是太大的話,因為身高的原因,登鏈子的時候是半圈半圈的登,一圈不太好登,身上經常會被摔破,特別是手和腳。
登州的自行車做的更女士一點,對孩子很友好,可惜的是朱標騎上去之後,完全找不到平衡,騎上去就跌了下來,好在身邊有孩子們頂住他。
朱標跟著不服氣,再次上去,可是上去之後,還是掉下來,嘿嘿,這自行車可不是那麽好學的,朱榔太清楚了,這學自行車,孩子其實簡單一下,但是成年人學習騎自行車,通常後麵都是兩個人在幫忙,一個人不容易扶穩,在當你熟悉的時候,他們會在後麵偷偷的放開手,在你不知不覺之間就學會了,當然摔跤那是肯定會有的,倒是不多。
學會之後就好多了,自行車能幹太多的事情了,木頭做的箱子放在自行車的後麵,裏麵裝滿了冰棍,是不是你的最愛呢?
那時候的你吃過多少錢一根的冰棒?
朱榔在80年代末90年代初那段時間朱榔吃最便宜的是五分錢一根的老冰棍,感覺很甜很甜。因為條件有限,也是偶爾吃一吃,有點想吃了。曾經朱榔也幻想過,畢業之後推個自行車去賣冰棍去。
當你成為了中學生,那就會擁有一輛自行車,騎著自行車上學放學。小學的時候,大部分孩子上學都是自己走路去的。到了中學就必須騎自行車去,因為中學基本很少,還太遠了。
每個星期天下午騎自行車到學校,然後把自行車放到學校保管好,周末,自己再騎車回家,通常去學校和回家都會幾個同學一起,要騎10多公裏的路,不算是很遠,那時候小,騎車倒也不快,偶爾還會兩手放開自行車的把手,表演一下“雜技”,不小心就摔一跤。
“啪...!”的一聲,思緒結束,前麵的朱標直接摔了下來。
“父王...!”朱雄英和朱允炆一起跑到了朱標的身邊,
朱標這個時候倒在地上,連連的招手道“沒事,沒事,我沒有事情,隻是這自行車真的能學會嗎?”
“可以呀...伯父。”朱允煥來到了朱標的身後道“我們就已經學會了,。”
“是呀...父王,是可以學會的,而且我剛剛已經能騎一點了,既然父王你學不會,不如就先休息一下,還是讓我們先來學吧。”朱雄英對著朱標說出了讓他歇一歇的話語,這應該還是第一次朱雄英委婉的讓自己的父王讓一讓,因為這自行車的魅力,朱雄英是剛剛體驗到,他想要繼續。
朱標一個無語,跟著起身道“知道了,知道了,場地讓給你們了,我去歇一歇。”
跟著朱標起來,走向了朱榔,後麵朱雄英和朱允炆又開心的練了起來。
“哎幼...這也太難了吧..幫我想想辦法。”朱標走到了朱榔的身邊。
朱榔笑著嘿嘿的道“大哥,你放心吧,我會幫你將比那些孩子們更快學會起自行車的。”
“哦...真的假的,我聽說你這個家夥,自行車一出來就會騎,你是怎麽做到的?”朱標神奇的看向朱榔。
朱榔則是笑著道“你就別管我了,你到底學不學,要是學我就將我的哼哈二將借給你,你要是聰明一點,大概半個時辰就可以學會,你要是蠢的話,一個時辰也夠了。”
“哦...那還不趕緊的。”朱標一個欣喜。
隨後朱榔就直接安排了兩個人在朱標的身後幫助朱標扶著,朱榔還告訴兩人,等朱標騎得順暢之後,就可以放手,兩位哼哈二將也是點點頭,跟著就開始幫助朱標學習自行車了。
朱榔則是趁朱標學習自行車的時候,開始處理登州的一些事情,根據海龍軍的報告,陳祖義居然敢直接劫自己的黃金,那就沒有必要再留下去了。
朱榔直接下令攻打陳祖義的渤林邦國,並且朱榔要求打下渤林邦國之後,再給其他的一些海盜發出邀請函,希望這些海盜可以來登州一敘。
這個邀請函一共發出了七張,本來是要發八張的,其中一張是陳祖義的,但是陳祖義找死,所以他的未來就沒有了。
朱榔的指令一經簽發之後,那麽等到渤林邦國的就是毀滅,隨後朱榔又做了一些其他的事情,跟著就聽到了外麵傳來朱標那驚喜的聲音。
“我會騎自行車了,我會騎自行車了。”
朱標的聲音,讓朱榔來到了窗口,看著此時朱標騎著自行車不聽前進那歡樂的模樣,讓朱榔嘴角微微一笑,自己的這位大哥呀。
朱標騎著自行車好好的在還沒有學會的朱雄英和朱允炆的麵前秀了一下,那是秀得朱雄英和朱允炆頭皮發麻呀,跟著朱標的虛榮心得到了極大的滿足。
跟著讓朱榔無語的是,朱標騎著自行車就出去了,登州的馬路現在都是水泥路,所以一路騎行還是很順滑的,這自行車沒有學會還好,一旦學會了就有癮,即使很累,也想坐在自行車上不停的往前。
那天朱標騎了很長很長的路,據說都快騎出登州城了,等到了第二天,自行車的隊伍又壯大了,朱雄英,朱允炆都會騎了,隨後這些人組了一個最豪華的自行車隊伍,每天都要在登州城內穿梭。
那是玩的不亦樂乎,要知道朱雄英,朱允炆在應天的時候,可是一天都在學習,但是在登州,他們可以無憂無慮的和自己的父王一起玩耍。
那感覺真的是太好了。
這對父子在登州城玩得最開心了,而登州城的朱榔也開始了自己下一步的規劃,這下一步就是全軍換裝備,這些裝備換完之後,那麽朱榔會很缺錢,這個時候,朱榔要做什麽呢...嗬嗬,他就要學習學習曾經的英格蘭了,培養屬於自己的強盜。
這是一件大事。
..............................。
這一回去,剛剛到府中,孩子們就迫不及待的去學自行車了,這一幕讓朱榔心中微微一動,以前朱榔家有輛自行車,不知道為什麽朱榔家的那輛車圈上刻有“日本造”的自行車是何時有的,反正打朱榔記事起它就存在,車把是s型的,車身比一般的28型自行車要長,車子後座兩邊還有兩個“耳朵”,放開可以放上簍子之類的負重,載更多東西。
車子沒有鈴鐺,沒有擋泥瓦,沒有車撐,也沒有刹車,當然也沒有鏈盒,看上去就像一個光屁股的小孩兒,車子從來都是靠著牆站立。
令居的哥哥姐姐比朱榔大得多他們都會騎,朱榔稍大一點也按耐不住想學的心情,於是放學後朱榔趁母親在廚房忙碌,其他人不在家,朱榔就右腳踩到裏手的腳蹬子上,在院子裏從東往西,再從西往東這麽來回的遛。
因為人小車高,總是拔拔差差的,好不容易裏溜外斜的左腳也可以懸空一會兒,高興的心情難以言表,得意就忘形了,哐當!自行車歪到了外手,自行車外麵的把手正好和北屋台階的棱對上了,把朱榔右手的無名指硌了,右手邊的自行車把套也摔掉了一小塊兒。
在朱榔腦子裏自行車如果被摔壞了那可不是一般的小事,那相當於“倒閉了一個運輸公司”,它可是為朱榔全家立下汗馬功勞的一員,不可或缺。
三姨曾騎著它一天來回40公裏,為母親尋醫問藥;為蓋房,父親用它載重行走10多公裏,馱過一根長五米多,直徑20多公分的檁條……它走南闖北,在我們家也算得上是“見多識廣”的一員了。
朱榔自知惹了禍,趕緊費勁把車扶正靠牆,此時我才感覺到了手指疼痛,眼看血都流下來了,我也不敢跟娘說,自己拿了一張破紙隨意的纏到手指上,還若無其事地站在院子裏。
一會兒有人回來了,看見朱榔手指的血在往地下滴噠,就問“怎麽啦?”朱榔也不說話,對他牽過我的手,把紙撥開,好家夥!無名指指甲跟著掉下來了,於是對方立馬騎著這輛被我摔了的“快騎”,載著我去六裏地外的衛生院包紮傷口。
路上遇見熟人問對方“大晌午的這是幹嘛去?”對方說“小家夥學騎自行車把手給砸了,去衛生院。”朱榔聽見那人說“這麽點的孩子就學車子啊!”這年我7歲,我說的是虛歲。
給朱榔包紮傷口的醫生姓董,董醫生經常去我們村子裏給人看病,村裏人親切地稱他為老董醫生,我母親稱他為董先生,母親常常尊稱醫生和老師為“先生”。
在朱榔看來“老董醫生”年紀其實不大,也就30多歲,高高的個子,走路外八字,經常背個棕色的藥箱子,和村裏的“赤腳醫生”們走街串巷為村民服務。
朱榔曾聽大人們說過,董醫生是正兒八經醫學院畢業的大學生,因為董醫生的血型是“o”型,他曾主動用他的“o”型血救過我們村一失血過多的婦女的命,村裏人都很尊敬他,幾乎家喻戶曉,所以我也認識他。
董醫生給我打了破傷風針,問“疼嗎?”朱榔逞能說“不疼!”他當時就問朱榔“幾歲了?”朱榔答“七歲。”董醫生也是那句“這麽小就學騎車?”
所以回來後,母親下令禁止朱榔再動車子。朱榔問母親“什麽時候我才能再學騎自行車?”母親說“等你長到和子龍那麽高時才能學。”
子龍姓邢,是男生,大朱榔不知幾歲,長得高大,所以母親就拿他當標杆兒。朱榔感覺好遙遠啊!朱榔什麽時候才能長那麽高呀!
但是自行車的魅力仍然擋不住朱榔繼續學騎的念頭,大概消停了一年半載,朱榔怕弄出響聲,總是利用母親在廚房做飯呼噠呼噠拉風箱的時候,偷偷抬著後座,不讓車鏈子弄出動靜,把車子推到當街接著練習,過了沒多久就會“掏腿”了,反正沒等到長的和子龍一樣高就會騎了。
朱榔很納悶父親從來沒阻止過我學騎自行車,看見朱榔在街上練習還總是微笑地看著朱榔,就因為如此,朱榔比同齡的孩子早早地學會了騎自行車,出門有時還能載上個小夥伴兒,自豪的不得了。
朱榔印象裏這輛自行車沒出過問題,與平把的飛鴿自行車相比較,它騎起來更穩。因為應有的附件已不健全,騎起來也沒了動靜,其他哪裏出了毛病,比如換輪胎、補胎,換幅條,換腳蹬子,父親自己總能及時維修,朱榔記得父親還給它換過飛輪兒。
朱榔考上高中後它就成了我專門的“坐騎”,再到朱榔考上學,它大概也就閑了下來。
就因為小時候學車留下的陰影,朱榔暗自發誓,等以後自己掙了錢,第一先給自己買一輛非常小的自行車。
剛畢業那會兒,坤式自行車還很少賣,讓在交電公司上班的外甥留意買一輛坤式自行車,等了不短時間,也沒買上。
當時還是28型負重自行車多賣,朱榔還是先買了一輛28型飛鴿自行車。過了幾年如我所願,終於買了一輛耦荷色的24型鳳凰自行車,上班騎了很久,後來朱榔弟弟也用這輛自行車學會了騎行,這輛藕荷色的自行車好像現在還在弟弟家樓下的地下室裏,已經變成了“文物”。
再後來換騎摩托車,換騎電動車,換開汽車,都沒有了當年學騎的那兩“光禿”自行車的儀式感。說實話,有誰感覺不到改革開放給我們帶來的這些快捷出行方式的變化?
時代在飛速發展,騎行的工具更新換代也越來越頻繁,連那些小嬰兒就有好幾種小車子騎。但是下一代的孩子們卻沒有了我們那個年代學騎自行車的好奇感、新鮮感。
隻是此時的這種感覺在登州又出現了,朱標看著孩子們開始學自行車,他也是衝了過去,想要和孩子們一起學,不過,這學自行車可不是那麽簡單的。
因為此時登州的自行車還不是很大的,要是太大的話,因為身高的原因,登鏈子的時候是半圈半圈的登,一圈不太好登,身上經常會被摔破,特別是手和腳。
登州的自行車做的更女士一點,對孩子很友好,可惜的是朱標騎上去之後,完全找不到平衡,騎上去就跌了下來,好在身邊有孩子們頂住他。
朱標跟著不服氣,再次上去,可是上去之後,還是掉下來,嘿嘿,這自行車可不是那麽好學的,朱榔太清楚了,這學自行車,孩子其實簡單一下,但是成年人學習騎自行車,通常後麵都是兩個人在幫忙,一個人不容易扶穩,在當你熟悉的時候,他們會在後麵偷偷的放開手,在你不知不覺之間就學會了,當然摔跤那是肯定會有的,倒是不多。
學會之後就好多了,自行車能幹太多的事情了,木頭做的箱子放在自行車的後麵,裏麵裝滿了冰棍,是不是你的最愛呢?
那時候的你吃過多少錢一根的冰棒?
朱榔在80年代末90年代初那段時間朱榔吃最便宜的是五分錢一根的老冰棍,感覺很甜很甜。因為條件有限,也是偶爾吃一吃,有點想吃了。曾經朱榔也幻想過,畢業之後推個自行車去賣冰棍去。
當你成為了中學生,那就會擁有一輛自行車,騎著自行車上學放學。小學的時候,大部分孩子上學都是自己走路去的。到了中學就必須騎自行車去,因為中學基本很少,還太遠了。
每個星期天下午騎自行車到學校,然後把自行車放到學校保管好,周末,自己再騎車回家,通常去學校和回家都會幾個同學一起,要騎10多公裏的路,不算是很遠,那時候小,騎車倒也不快,偶爾還會兩手放開自行車的把手,表演一下“雜技”,不小心就摔一跤。
“啪...!”的一聲,思緒結束,前麵的朱標直接摔了下來。
“父王...!”朱雄英和朱允炆一起跑到了朱標的身邊,
朱標這個時候倒在地上,連連的招手道“沒事,沒事,我沒有事情,隻是這自行車真的能學會嗎?”
“可以呀...伯父。”朱允煥來到了朱標的身後道“我們就已經學會了,。”
“是呀...父王,是可以學會的,而且我剛剛已經能騎一點了,既然父王你學不會,不如就先休息一下,還是讓我們先來學吧。”朱雄英對著朱標說出了讓他歇一歇的話語,這應該還是第一次朱雄英委婉的讓自己的父王讓一讓,因為這自行車的魅力,朱雄英是剛剛體驗到,他想要繼續。
朱標一個無語,跟著起身道“知道了,知道了,場地讓給你們了,我去歇一歇。”
跟著朱標起來,走向了朱榔,後麵朱雄英和朱允炆又開心的練了起來。
“哎幼...這也太難了吧..幫我想想辦法。”朱標走到了朱榔的身邊。
朱榔笑著嘿嘿的道“大哥,你放心吧,我會幫你將比那些孩子們更快學會起自行車的。”
“哦...真的假的,我聽說你這個家夥,自行車一出來就會騎,你是怎麽做到的?”朱標神奇的看向朱榔。
朱榔則是笑著道“你就別管我了,你到底學不學,要是學我就將我的哼哈二將借給你,你要是聰明一點,大概半個時辰就可以學會,你要是蠢的話,一個時辰也夠了。”
“哦...那還不趕緊的。”朱標一個欣喜。
隨後朱榔就直接安排了兩個人在朱標的身後幫助朱標扶著,朱榔還告訴兩人,等朱標騎得順暢之後,就可以放手,兩位哼哈二將也是點點頭,跟著就開始幫助朱標學習自行車了。
朱榔則是趁朱標學習自行車的時候,開始處理登州的一些事情,根據海龍軍的報告,陳祖義居然敢直接劫自己的黃金,那就沒有必要再留下去了。
朱榔直接下令攻打陳祖義的渤林邦國,並且朱榔要求打下渤林邦國之後,再給其他的一些海盜發出邀請函,希望這些海盜可以來登州一敘。
這個邀請函一共發出了七張,本來是要發八張的,其中一張是陳祖義的,但是陳祖義找死,所以他的未來就沒有了。
朱榔的指令一經簽發之後,那麽等到渤林邦國的就是毀滅,隨後朱榔又做了一些其他的事情,跟著就聽到了外麵傳來朱標那驚喜的聲音。
“我會騎自行車了,我會騎自行車了。”
朱標的聲音,讓朱榔來到了窗口,看著此時朱標騎著自行車不聽前進那歡樂的模樣,讓朱榔嘴角微微一笑,自己的這位大哥呀。
朱標騎著自行車好好的在還沒有學會的朱雄英和朱允炆的麵前秀了一下,那是秀得朱雄英和朱允炆頭皮發麻呀,跟著朱標的虛榮心得到了極大的滿足。
跟著讓朱榔無語的是,朱標騎著自行車就出去了,登州的馬路現在都是水泥路,所以一路騎行還是很順滑的,這自行車沒有學會還好,一旦學會了就有癮,即使很累,也想坐在自行車上不停的往前。
那天朱標騎了很長很長的路,據說都快騎出登州城了,等到了第二天,自行車的隊伍又壯大了,朱雄英,朱允炆都會騎了,隨後這些人組了一個最豪華的自行車隊伍,每天都要在登州城內穿梭。
那是玩的不亦樂乎,要知道朱雄英,朱允炆在應天的時候,可是一天都在學習,但是在登州,他們可以無憂無慮的和自己的父王一起玩耍。
那感覺真的是太好了。
這對父子在登州城玩得最開心了,而登州城的朱榔也開始了自己下一步的規劃,這下一步就是全軍換裝備,這些裝備換完之後,那麽朱榔會很缺錢,這個時候,朱榔要做什麽呢...嗬嗬,他就要學習學習曾經的英格蘭了,培養屬於自己的強盜。
這是一件大事。
..............................。
這一回去,剛剛到府中,孩子們就迫不及待的去學自行車了,這一幕讓朱榔心中微微一動,以前朱榔家有輛自行車,不知道為什麽朱榔家的那輛車圈上刻有“日本造”的自行車是何時有的,反正打朱榔記事起它就存在,車把是s型的,車身比一般的28型自行車要長,車子後座兩邊還有兩個“耳朵”,放開可以放上簍子之類的負重,載更多東西。
車子沒有鈴鐺,沒有擋泥瓦,沒有車撐,也沒有刹車,當然也沒有鏈盒,看上去就像一個光屁股的小孩兒,車子從來都是靠著牆站立。
令居的哥哥姐姐比朱榔大得多他們都會騎,朱榔稍大一點也按耐不住想學的心情,於是放學後朱榔趁母親在廚房忙碌,其他人不在家,朱榔就右腳踩到裏手的腳蹬子上,在院子裏從東往西,再從西往東這麽來回的遛。
因為人小車高,總是拔拔差差的,好不容易裏溜外斜的左腳也可以懸空一會兒,高興的心情難以言表,得意就忘形了,哐當!自行車歪到了外手,自行車外麵的把手正好和北屋台階的棱對上了,把朱榔右手的無名指硌了,右手邊的自行車把套也摔掉了一小塊兒。
在朱榔腦子裏自行車如果被摔壞了那可不是一般的小事,那相當於“倒閉了一個運輸公司”,它可是為朱榔全家立下汗馬功勞的一員,不可或缺。
三姨曾騎著它一天來回40公裏,為母親尋醫問藥;為蓋房,父親用它載重行走10多公裏,馱過一根長五米多,直徑20多公分的檁條……它走南闖北,在我們家也算得上是“見多識廣”的一員了。
朱榔自知惹了禍,趕緊費勁把車扶正靠牆,此時我才感覺到了手指疼痛,眼看血都流下來了,我也不敢跟娘說,自己拿了一張破紙隨意的纏到手指上,還若無其事地站在院子裏。
一會兒有人回來了,看見朱榔手指的血在往地下滴噠,就問“怎麽啦?”朱榔也不說話,對他牽過我的手,把紙撥開,好家夥!無名指指甲跟著掉下來了,於是對方立馬騎著這輛被我摔了的“快騎”,載著我去六裏地外的衛生院包紮傷口。
路上遇見熟人問對方“大晌午的這是幹嘛去?”對方說“小家夥學騎自行車把手給砸了,去衛生院。”朱榔聽見那人說“這麽點的孩子就學車子啊!”這年我7歲,我說的是虛歲。
給朱榔包紮傷口的醫生姓董,董醫生經常去我們村子裏給人看病,村裏人親切地稱他為老董醫生,我母親稱他為董先生,母親常常尊稱醫生和老師為“先生”。
在朱榔看來“老董醫生”年紀其實不大,也就30多歲,高高的個子,走路外八字,經常背個棕色的藥箱子,和村裏的“赤腳醫生”們走街串巷為村民服務。
朱榔曾聽大人們說過,董醫生是正兒八經醫學院畢業的大學生,因為董醫生的血型是“o”型,他曾主動用他的“o”型血救過我們村一失血過多的婦女的命,村裏人都很尊敬他,幾乎家喻戶曉,所以我也認識他。
董醫生給我打了破傷風針,問“疼嗎?”朱榔逞能說“不疼!”他當時就問朱榔“幾歲了?”朱榔答“七歲。”董醫生也是那句“這麽小就學騎車?”
所以回來後,母親下令禁止朱榔再動車子。朱榔問母親“什麽時候我才能再學騎自行車?”母親說“等你長到和子龍那麽高時才能學。”
子龍姓邢,是男生,大朱榔不知幾歲,長得高大,所以母親就拿他當標杆兒。朱榔感覺好遙遠啊!朱榔什麽時候才能長那麽高呀!
但是自行車的魅力仍然擋不住朱榔繼續學騎的念頭,大概消停了一年半載,朱榔怕弄出響聲,總是利用母親在廚房做飯呼噠呼噠拉風箱的時候,偷偷抬著後座,不讓車鏈子弄出動靜,把車子推到當街接著練習,過了沒多久就會“掏腿”了,反正沒等到長的和子龍一樣高就會騎了。
朱榔很納悶父親從來沒阻止過我學騎自行車,看見朱榔在街上練習還總是微笑地看著朱榔,就因為如此,朱榔比同齡的孩子早早地學會了騎自行車,出門有時還能載上個小夥伴兒,自豪的不得了。
朱榔印象裏這輛自行車沒出過問題,與平把的飛鴿自行車相比較,它騎起來更穩。因為應有的附件已不健全,騎起來也沒了動靜,其他哪裏出了毛病,比如換輪胎、補胎,換幅條,換腳蹬子,父親自己總能及時維修,朱榔記得父親還給它換過飛輪兒。
朱榔考上高中後它就成了我專門的“坐騎”,再到朱榔考上學,它大概也就閑了下來。
就因為小時候學車留下的陰影,朱榔暗自發誓,等以後自己掙了錢,第一先給自己買一輛非常小的自行車。
剛畢業那會兒,坤式自行車還很少賣,讓在交電公司上班的外甥留意買一輛坤式自行車,等了不短時間,也沒買上。
當時還是28型負重自行車多賣,朱榔還是先買了一輛28型飛鴿自行車。過了幾年如我所願,終於買了一輛耦荷色的24型鳳凰自行車,上班騎了很久,後來朱榔弟弟也用這輛自行車學會了騎行,這輛藕荷色的自行車好像現在還在弟弟家樓下的地下室裏,已經變成了“文物”。
再後來換騎摩托車,換騎電動車,換開汽車,都沒有了當年學騎的那兩“光禿”自行車的儀式感。說實話,有誰感覺不到改革開放給我們帶來的這些快捷出行方式的變化?
時代在飛速發展,騎行的工具更新換代也越來越頻繁,連那些小嬰兒就有好幾種小車子騎。但是下一代的孩子們卻沒有了我們那個年代學騎自行車的好奇感、新鮮感。
隻是此時的這種感覺在登州又出現了,朱標看著孩子們開始學自行車,他也是衝了過去,想要和孩子們一起學,不過,這學自行車可不是那麽簡單的。
因為此時登州的自行車還不是很大的,要是太大的話,因為身高的原因,登鏈子的時候是半圈半圈的登,一圈不太好登,身上經常會被摔破,特別是手和腳。
登州的自行車做的更女士一點,對孩子很友好,可惜的是朱標騎上去之後,完全找不到平衡,騎上去就跌了下來,好在身邊有孩子們頂住他。
朱標跟著不服氣,再次上去,可是上去之後,還是掉下來,嘿嘿,這自行車可不是那麽好學的,朱榔太清楚了,這學自行車,孩子其實簡單一下,但是成年人學習騎自行車,通常後麵都是兩個人在幫忙,一個人不容易扶穩,在當你熟悉的時候,他們會在後麵偷偷的放開手,在你不知不覺之間就學會了,當然摔跤那是肯定會有的,倒是不多。
學會之後就好多了,自行車能幹太多的事情了,木頭做的箱子放在自行車的後麵,裏麵裝滿了冰棍,是不是你的最愛呢?
那時候的你吃過多少錢一根的冰棒?
朱榔在80年代末90年代初那段時間朱榔吃最便宜的是五分錢一根的老冰棍,感覺很甜很甜。因為條件有限,也是偶爾吃一吃,有點想吃了。曾經朱榔也幻想過,畢業之後推個自行車去賣冰棍去。
當你成為了中學生,那就會擁有一輛自行車,騎著自行車上學放學。小學的時候,大部分孩子上學都是自己走路去的。到了中學就必須騎自行車去,因為中學基本很少,還太遠了。
每個星期天下午騎自行車到學校,然後把自行車放到學校保管好,周末,自己再騎車回家,通常去學校和回家都會幾個同學一起,要騎10多公裏的路,不算是很遠,那時候小,騎車倒也不快,偶爾還會兩手放開自行車的把手,表演一下“雜技”,不小心就摔一跤。
“啪...!”的一聲,思緒結束,前麵的朱標直接摔了下來。
“父王...!”朱雄英和朱允炆一起跑到了朱標的身邊,
朱標這個時候倒在地上,連連的招手道“沒事,沒事,我沒有事情,隻是這自行車真的能學會嗎?”
“可以呀...伯父。”朱允煥來到了朱標的身後道“我們就已經學會了,。”
“是呀...父王,是可以學會的,而且我剛剛已經能騎一點了,既然父王你學不會,不如就先休息一下,還是讓我們先來學吧。”朱雄英對著朱標說出了讓他歇一歇的話語,這應該還是第一次朱雄英委婉的讓自己的父王讓一讓,因為這自行車的魅力,朱雄英是剛剛體驗到,他想要繼續。
朱標一個無語,跟著起身道“知道了,知道了,場地讓給你們了,我去歇一歇。”
跟著朱標起來,走向了朱榔,後麵朱雄英和朱允炆又開心的練了起來。
“哎幼...這也太難了吧..幫我想想辦法。”朱標走到了朱榔的身邊。
朱榔笑著嘿嘿的道“大哥,你放心吧,我會幫你將比那些孩子們更快學會起自行車的。”
“哦...真的假的,我聽說你這個家夥,自行車一出來就會騎,你是怎麽做到的?”朱標神奇的看向朱榔。
朱榔則是笑著道“你就別管我了,你到底學不學,要是學我就將我的哼哈二將借給你,你要是聰明一點,大概半個時辰就可以學會,你要是蠢的話,一個時辰也夠了。”
“哦...那還不趕緊的。”朱標一個欣喜。
隨後朱榔就直接安排了兩個人在朱標的身後幫助朱標扶著,朱榔還告訴兩人,等朱標騎得順暢之後,就可以放手,兩位哼哈二將也是點點頭,跟著就開始幫助朱標學習自行車了。
朱榔則是趁朱標學習自行車的時候,開始處理登州的一些事情,根據海龍軍的報告,陳祖義居然敢直接劫自己的黃金,那就沒有必要再留下去了。
朱榔直接下令攻打陳祖義的渤林邦國,並且朱榔要求打下渤林邦國之後,再給其他的一些海盜發出邀請函,希望這些海盜可以來登州一敘。
這個邀請函一共發出了七張,本來是要發八張的,其中一張是陳祖義的,但是陳祖義找死,所以他的未來就沒有了。
朱榔的指令一經簽發之後,那麽等到渤林邦國的就是毀滅,隨後朱榔又做了一些其他的事情,跟著就聽到了外麵傳來朱標那驚喜的聲音。
“我會騎自行車了,我會騎自行車了。”
朱標的聲音,讓朱榔來到了窗口,看著此時朱標騎著自行車不聽前進那歡樂的模樣,讓朱榔嘴角微微一笑,自己的這位大哥呀。
朱標騎著自行車好好的在還沒有學會的朱雄英和朱允炆的麵前秀了一下,那是秀得朱雄英和朱允炆頭皮發麻呀,跟著朱標的虛榮心得到了極大的滿足。
跟著讓朱榔無語的是,朱標騎著自行車就出去了,登州的馬路現在都是水泥路,所以一路騎行還是很順滑的,這自行車沒有學會還好,一旦學會了就有癮,即使很累,也想坐在自行車上不停的往前。
那天朱標騎了很長很長的路,據說都快騎出登州城了,等到了第二天,自行車的隊伍又壯大了,朱雄英,朱允炆都會騎了,隨後這些人組了一個最豪華的自行車隊伍,每天都要在登州城內穿梭。
那是玩的不亦樂乎,要知道朱雄英,朱允炆在應天的時候,可是一天都在學習,但是在登州,他們可以無憂無慮的和自己的父王一起玩耍。
那感覺真的是太好了。
這對父子在登州城玩得最開心了,而登州城的朱榔也開始了自己下一步的規劃,這下一步就是全軍換裝備,這些裝備換完之後,那麽朱榔會很缺錢,這個時候,朱榔要做什麽呢...嗬嗬,他就要學習學習曾經的英格蘭了,培養屬於自己的強盜。
這是一件大事。
..............................。
這一回去,剛剛到府中,孩子們就迫不及待的去學自行車了,這一幕讓朱榔心中微微一動,以前朱榔家有輛自行車,不知道為什麽朱榔家的那輛車圈上刻有“日本造”的自行車是何時有的,反正打朱榔記事起它就存在,車把是s型的,車身比一般的28型自行車要長,車子後座兩邊還有兩個“耳朵”,放開可以放上簍子之類的負重,載更多東西。
車子沒有鈴鐺,沒有擋泥瓦,沒有車撐,也沒有刹車,當然也沒有鏈盒,看上去就像一個光屁股的小孩兒,車子從來都是靠著牆站立。
令居的哥哥姐姐比朱榔大得多他們都會騎,朱榔稍大一點也按耐不住想學的心情,於是放學後朱榔趁母親在廚房忙碌,其他人不在家,朱榔就右腳踩到裏手的腳蹬子上,在院子裏從東往西,再從西往東這麽來回的遛。
因為人小車高,總是拔拔差差的,好不容易裏溜外斜的左腳也可以懸空一會兒,高興的心情難以言表,得意就忘形了,哐當!自行車歪到了外手,自行車外麵的把手正好和北屋台階的棱對上了,把朱榔右手的無名指硌了,右手邊的自行車把套也摔掉了一小塊兒。
在朱榔腦子裏自行車如果被摔壞了那可不是一般的小事,那相當於“倒閉了一個運輸公司”,它可是為朱榔全家立下汗馬功勞的一員,不可或缺。
三姨曾騎著它一天來回40公裏,為母親尋醫問藥;為蓋房,父親用它載重行走10多公裏,馱過一根長五米多,直徑20多公分的檁條……它走南闖北,在我們家也算得上是“見多識廣”的一員了。
朱榔自知惹了禍,趕緊費勁把車扶正靠牆,此時我才感覺到了手指疼痛,眼看血都流下來了,我也不敢跟娘說,自己拿了一張破紙隨意的纏到手指上,還若無其事地站在院子裏。
一會兒有人回來了,看見朱榔手指的血在往地下滴噠,就問“怎麽啦?”朱榔也不說話,對他牽過我的手,把紙撥開,好家夥!無名指指甲跟著掉下來了,於是對方立馬騎著這輛被我摔了的“快騎”,載著我去六裏地外的衛生院包紮傷口。
路上遇見熟人問對方“大晌午的這是幹嘛去?”對方說“小家夥學騎自行車把手給砸了,去衛生院。”朱榔聽見那人說“這麽點的孩子就學車子啊!”這年我7歲,我說的是虛歲。
給朱榔包紮傷口的醫生姓董,董醫生經常去我們村子裏給人看病,村裏人親切地稱他為老董醫生,我母親稱他為董先生,母親常常尊稱醫生和老師為“先生”。
在朱榔看來“老董醫生”年紀其實不大,也就30多歲,高高的個子,走路外八字,經常背個棕色的藥箱子,和村裏的“赤腳醫生”們走街串巷為村民服務。
朱榔曾聽大人們說過,董醫生是正兒八經醫學院畢業的大學生,因為董醫生的血型是“o”型,他曾主動用他的“o”型血救過我們村一失血過多的婦女的命,村裏人都很尊敬他,幾乎家喻戶曉,所以我也認識他。
董醫生給我打了破傷風針,問“疼嗎?”朱榔逞能說“不疼!”他當時就問朱榔“幾歲了?”朱榔答“七歲。”董醫生也是那句“這麽小就學騎車?”
所以回來後,母親下令禁止朱榔再動車子。朱榔問母親“什麽時候我才能再學騎自行車?”母親說“等你長到和子龍那麽高時才能學。”
子龍姓邢,是男生,大朱榔不知幾歲,長得高大,所以母親就拿他當標杆兒。朱榔感覺好遙遠啊!朱榔什麽時候才能長那麽高呀!
但是自行車的魅力仍然擋不住朱榔繼續學騎的念頭,大概消停了一年半載,朱榔怕弄出響聲,總是利用母親在廚房做飯呼噠呼噠拉風箱的時候,偷偷抬著後座,不讓車鏈子弄出動靜,把車子推到當街接著練習,過了沒多久就會“掏腿”了,反正沒等到長的和子龍一樣高就會騎了。
朱榔很納悶父親從來沒阻止過我學騎自行車,看見朱榔在街上練習還總是微笑地看著朱榔,就因為如此,朱榔比同齡的孩子早早地學會了騎自行車,出門有時還能載上個小夥伴兒,自豪的不得了。
朱榔印象裏這輛自行車沒出過問題,與平把的飛鴿自行車相比較,它騎起來更穩。因為應有的附件已不健全,騎起來也沒了動靜,其他哪裏出了毛病,比如換輪胎、補胎,換幅條,換腳蹬子,父親自己總能及時維修,朱榔記得父親還給它換過飛輪兒。
朱榔考上高中後它就成了我專門的“坐騎”,再到朱榔考上學,它大概也就閑了下來。
就因為小時候學車留下的陰影,朱榔暗自發誓,等以後自己掙了錢,第一先給自己買一輛非常小的自行車。
剛畢業那會兒,坤式自行車還很少賣,讓在交電公司上班的外甥留意買一輛坤式自行車,等了不短時間,也沒買上。
當時還是28型負重自行車多賣,朱榔還是先買了一輛28型飛鴿自行車。過了幾年如我所願,終於買了一輛耦荷色的24型鳳凰自行車,上班騎了很久,後來朱榔弟弟也用這輛自行車學會了騎行,這輛藕荷色的自行車好像現在還在弟弟家樓下的地下室裏,已經變成了“文物”。
再後來換騎摩托車,換騎電動車,換開汽車,都沒有了當年學騎的那兩“光禿”自行車的儀式感。說實話,有誰感覺不到改革開放給我們帶來的這些快捷出行方式的變化?
時代在飛速發展,騎行的工具更新換代也越來越頻繁,連那些小嬰兒就有好幾種小車子騎。但是下一代的孩子們卻沒有了我們那個年代學騎自行車的好奇感、新鮮感。
隻是此時的這種感覺在登州又出現了,朱標看著孩子們開始學自行車,他也是衝了過去,想要和孩子們一起學,不過,這學自行車可不是那麽簡單的。
因為此時登州的自行車還不是很大的,要是太大的話,因為身高的原因,登鏈子的時候是半圈半圈的登,一圈不太好登,身上經常會被摔破,特別是手和腳。
登州的自行車做的更女士一點,對孩子很友好,可惜的是朱標騎上去之後,完全找不到平衡,騎上去就跌了下來,好在身邊有孩子們頂住他。
朱標跟著不服氣,再次上去,可是上去之後,還是掉下來,嘿嘿,這自行車可不是那麽好學的,朱榔太清楚了,這學自行車,孩子其實簡單一下,但是成年人學習騎自行車,通常後麵都是兩個人在幫忙,一個人不容易扶穩,在當你熟悉的時候,他們會在後麵偷偷的放開手,在你不知不覺之間就學會了,當然摔跤那是肯定會有的,倒是不多。
學會之後就好多了,自行車能幹太多的事情了,木頭做的箱子放在自行車的後麵,裏麵裝滿了冰棍,是不是你的最愛呢?
那時候的你吃過多少錢一根的冰棒?
朱榔在80年代末90年代初那段時間朱榔吃最便宜的是五分錢一根的老冰棍,感覺很甜很甜。因為條件有限,也是偶爾吃一吃,有點想吃了。曾經朱榔也幻想過,畢業之後推個自行車去賣冰棍去。
當你成為了中學生,那就會擁有一輛自行車,騎著自行車上學放學。小學的時候,大部分孩子上學都是自己走路去的。到了中學就必須騎自行車去,因為中學基本很少,還太遠了。
每個星期天下午騎自行車到學校,然後把自行車放到學校保管好,周末,自己再騎車回家,通常去學校和回家都會幾個同學一起,要騎10多公裏的路,不算是很遠,那時候小,騎車倒也不快,偶爾還會兩手放開自行車的把手,表演一下“雜技”,不小心就摔一跤。
“啪...!”的一聲,思緒結束,前麵的朱標直接摔了下來。
“父王...!”朱雄英和朱允炆一起跑到了朱標的身邊,
朱標這個時候倒在地上,連連的招手道“沒事,沒事,我沒有事情,隻是這自行車真的能學會嗎?”
“可以呀...伯父。”朱允煥來到了朱標的身後道“我們就已經學會了,。”
“是呀...父王,是可以學會的,而且我剛剛已經能騎一點了,既然父王你學不會,不如就先休息一下,還是讓我們先來學吧。”朱雄英對著朱標說出了讓他歇一歇的話語,這應該還是第一次朱雄英委婉的讓自己的父王讓一讓,因為這自行車的魅力,朱雄英是剛剛體驗到,他想要繼續。
朱標一個無語,跟著起身道“知道了,知道了,場地讓給你們了,我去歇一歇。”
跟著朱標起來,走向了朱榔,後麵朱雄英和朱允炆又開心的練了起來。
“哎幼...這也太難了吧..幫我想想辦法。”朱標走到了朱榔的身邊。
朱榔笑著嘿嘿的道“大哥,你放心吧,我會幫你將比那些孩子們更快學會起自行車的。”
“哦...真的假的,我聽說你這個家夥,自行車一出來就會騎,你是怎麽做到的?”朱標神奇的看向朱榔。
朱榔則是笑著道“你就別管我了,你到底學不學,要是學我就將我的哼哈二將借給你,你要是聰明一點,大概半個時辰就可以學會,你要是蠢的話,一個時辰也夠了。”
“哦...那還不趕緊的。”朱標一個欣喜。
隨後朱榔就直接安排了兩個人在朱標的身後幫助朱標扶著,朱榔還告訴兩人,等朱標騎得順暢之後,就可以放手,兩位哼哈二將也是點點頭,跟著就開始幫助朱標學習自行車了。
朱榔則是趁朱標學習自行車的時候,開始處理登州的一些事情,根據海龍軍的報告,陳祖義居然敢直接劫自己的黃金,那就沒有必要再留下去了。
朱榔直接下令攻打陳祖義的渤林邦國,並且朱榔要求打下渤林邦國之後,再給其他的一些海盜發出邀請函,希望這些海盜可以來登州一敘。
這個邀請函一共發出了七張,本來是要發八張的,其中一張是陳祖義的,但是陳祖義找死,所以他的未來就沒有了。
朱榔的指令一經簽發之後,那麽等到渤林邦國的就是毀滅,隨後朱榔又做了一些其他的事情,跟著就聽到了外麵傳來朱標那驚喜的聲音。
“我會騎自行車了,我會騎自行車了。”
朱標的聲音,讓朱榔來到了窗口,看著此時朱標騎著自行車不聽前進那歡樂的模樣,讓朱榔嘴角微微一笑,自己的這位大哥呀。
朱標騎著自行車好好的在還沒有學會的朱雄英和朱允炆的麵前秀了一下,那是秀得朱雄英和朱允炆頭皮發麻呀,跟著朱標的虛榮心得到了極大的滿足。
跟著讓朱榔無語的是,朱標騎著自行車就出去了,登州的馬路現在都是水泥路,所以一路騎行還是很順滑的,這自行車沒有學會還好,一旦學會了就有癮,即使很累,也想坐在自行車上不停的往前。
那天朱標騎了很長很長的路,據說都快騎出登州城了,等到了第二天,自行車的隊伍又壯大了,朱雄英,朱允炆都會騎了,隨後這些人組了一個最豪華的自行車隊伍,每天都要在登州城內穿梭。
那是玩的不亦樂乎,要知道朱雄英,朱允炆在應天的時候,可是一天都在學習,但是在登州,他們可以無憂無慮的和自己的父王一起玩耍。
那感覺真的是太好了。
這對父子在登州城玩得最開心了,而登州城的朱榔也開始了自己下一步的規劃,這下一步就是全軍換裝備,這些裝備換完之後,那麽朱榔會很缺錢,這個時候,朱榔要做什麽呢...嗬嗬,他就要學習學習曾經的英格蘭了,培養屬於自己的強盜。
這是一件大事。
..............................。
這一回去,剛剛到府中,孩子們就迫不及待的去學自行車了,這一幕讓朱榔心中微微一動,以前朱榔家有輛自行車,不知道為什麽朱榔家的那輛車圈上刻有“日本造”的自行車是何時有的,反正打朱榔記事起它就存在,車把是s型的,車身比一般的28型自行車要長,車子後座兩邊還有兩個“耳朵”,放開可以放上簍子之類的負重,載更多東西。
車子沒有鈴鐺,沒有擋泥瓦,沒有車撐,也沒有刹車,當然也沒有鏈盒,看上去就像一個光屁股的小孩兒,車子從來都是靠著牆站立。
令居的哥哥姐姐比朱榔大得多他們都會騎,朱榔稍大一點也按耐不住想學的心情,於是放學後朱榔趁母親在廚房忙碌,其他人不在家,朱榔就右腳踩到裏手的腳蹬子上,在院子裏從東往西,再從西往東這麽來回的遛。
因為人小車高,總是拔拔差差的,好不容易裏溜外斜的左腳也可以懸空一會兒,高興的心情難以言表,得意就忘形了,哐當!自行車歪到了外手,自行車外麵的把手正好和北屋台階的棱對上了,把朱榔右手的無名指硌了,右手邊的自行車把套也摔掉了一小塊兒。
在朱榔腦子裏自行車如果被摔壞了那可不是一般的小事,那相當於“倒閉了一個運輸公司”,它可是為朱榔全家立下汗馬功勞的一員,不可或缺。
三姨曾騎著它一天來回40公裏,為母親尋醫問藥;為蓋房,父親用它載重行走10多公裏,馱過一根長五米多,直徑20多公分的檁條……它走南闖北,在我們家也算得上是“見多識廣”的一員了。
朱榔自知惹了禍,趕緊費勁把車扶正靠牆,此時我才感覺到了手指疼痛,眼看血都流下來了,我也不敢跟娘說,自己拿了一張破紙隨意的纏到手指上,還若無其事地站在院子裏。
一會兒有人回來了,看見朱榔手指的血在往地下滴噠,就問“怎麽啦?”朱榔也不說話,對他牽過我的手,把紙撥開,好家夥!無名指指甲跟著掉下來了,於是對方立馬騎著這輛被我摔了的“快騎”,載著我去六裏地外的衛生院包紮傷口。
路上遇見熟人問對方“大晌午的這是幹嘛去?”對方說“小家夥學騎自行車把手給砸了,去衛生院。”朱榔聽見那人說“這麽點的孩子就學車子啊!”這年我7歲,我說的是虛歲。
給朱榔包紮傷口的醫生姓董,董醫生經常去我們村子裏給人看病,村裏人親切地稱他為老董醫生,我母親稱他為董先生,母親常常尊稱醫生和老師為“先生”。
在朱榔看來“老董醫生”年紀其實不大,也就30多歲,高高的個子,走路外八字,經常背個棕色的藥箱子,和村裏的“赤腳醫生”們走街串巷為村民服務。
朱榔曾聽大人們說過,董醫生是正兒八經醫學院畢業的大學生,因為董醫生的血型是“o”型,他曾主動用他的“o”型血救過我們村一失血過多的婦女的命,村裏人都很尊敬他,幾乎家喻戶曉,所以我也認識他。
董醫生給我打了破傷風針,問“疼嗎?”朱榔逞能說“不疼!”他當時就問朱榔“幾歲了?”朱榔答“七歲。”董醫生也是那句“這麽小就學騎車?”
所以回來後,母親下令禁止朱榔再動車子。朱榔問母親“什麽時候我才能再學騎自行車?”母親說“等你長到和子龍那麽高時才能學。”
子龍姓邢,是男生,大朱榔不知幾歲,長得高大,所以母親就拿他當標杆兒。朱榔感覺好遙遠啊!朱榔什麽時候才能長那麽高呀!
但是自行車的魅力仍然擋不住朱榔繼續學騎的念頭,大概消停了一年半載,朱榔怕弄出響聲,總是利用母親在廚房做飯呼噠呼噠拉風箱的時候,偷偷抬著後座,不讓車鏈子弄出動靜,把車子推到當街接著練習,過了沒多久就會“掏腿”了,反正沒等到長的和子龍一樣高就會騎了。
朱榔很納悶父親從來沒阻止過我學騎自行車,看見朱榔在街上練習還總是微笑地看著朱榔,就因為如此,朱榔比同齡的孩子早早地學會了騎自行車,出門有時還能載上個小夥伴兒,自豪的不得了。
朱榔印象裏這輛自行車沒出過問題,與平把的飛鴿自行車相比較,它騎起來更穩。因為應有的附件已不健全,騎起來也沒了動靜,其他哪裏出了毛病,比如換輪胎、補胎,換幅條,換腳蹬子,父親自己總能及時維修,朱榔記得父親還給它換過飛輪兒。
朱榔考上高中後它就成了我專門的“坐騎”,再到朱榔考上學,它大概也就閑了下來。
就因為小時候學車留下的陰影,朱榔暗自發誓,等以後自己掙了錢,第一先給自己買一輛非常小的自行車。
剛畢業那會兒,坤式自行車還很少賣,讓在交電公司上班的外甥留意買一輛坤式自行車,等了不短時間,也沒買上。
當時還是28型負重自行車多賣,朱榔還是先買了一輛28型飛鴿自行車。過了幾年如我所願,終於買了一輛耦荷色的24型鳳凰自行車,上班騎了很久,後來朱榔弟弟也用這輛自行車學會了騎行,這輛藕荷色的自行車好像現在還在弟弟家樓下的地下室裏,已經變成了“文物”。
再後來換騎摩托車,換騎電動車,換開汽車,都沒有了當年學騎的那兩“光禿”自行車的儀式感。說實話,有誰感覺不到改革開放給我們帶來的這些快捷出行方式的變化?
時代在飛速發展,騎行的工具更新換代也越來越頻繁,連那些小嬰兒就有好幾種小車子騎。但是下一代的孩子們卻沒有了我們那個年代學騎自行車的好奇感、新鮮感。
隻是此時的這種感覺在登州又出現了,朱標看著孩子們開始學自行車,他也是衝了過去,想要和孩子們一起學,不過,這學自行車可不是那麽簡單的。
因為此時登州的自行車還不是很大的,要是太大的話,因為身高的原因,登鏈子的時候是半圈半圈的登,一圈不太好登,身上經常會被摔破,特別是手和腳。
登州的自行車做的更女士一點,對孩子很友好,可惜的是朱標騎上去之後,完全找不到平衡,騎上去就跌了下來,好在身邊有孩子們頂住他。
朱標跟著不服氣,再次上去,可是上去之後,還是掉下來,嘿嘿,這自行車可不是那麽好學的,朱榔太清楚了,這學自行車,孩子其實簡單一下,但是成年人學習騎自行車,通常後麵都是兩個人在幫忙,一個人不容易扶穩,在當你熟悉的時候,他們會在後麵偷偷的放開手,在你不知不覺之間就學會了,當然摔跤那是肯定會有的,倒是不多。
學會之後就好多了,自行車能幹太多的事情了,木頭做的箱子放在自行車的後麵,裏麵裝滿了冰棍,是不是你的最愛呢?
那時候的你吃過多少錢一根的冰棒?
朱榔在80年代末90年代初那段時間朱榔吃最便宜的是五分錢一根的老冰棍,感覺很甜很甜。因為條件有限,也是偶爾吃一吃,有點想吃了。曾經朱榔也幻想過,畢業之後推個自行車去賣冰棍去。
當你成為了中學生,那就會擁有一輛自行車,騎著自行車上學放學。小學的時候,大部分孩子上學都是自己走路去的。到了中學就必須騎自行車去,因為中學基本很少,還太遠了。
每個星期天下午騎自行車到學校,然後把自行車放到學校保管好,周末,自己再騎車回家,通常去學校和回家都會幾個同學一起,要騎10多公裏的路,不算是很遠,那時候小,騎車倒也不快,偶爾還會兩手放開自行車的把手,表演一下“雜技”,不小心就摔一跤。
“啪...!”的一聲,思緒結束,前麵的朱標直接摔了下來。
“父王...!”朱雄英和朱允炆一起跑到了朱標的身邊,
朱標這個時候倒在地上,連連的招手道“沒事,沒事,我沒有事情,隻是這自行車真的能學會嗎?”
“可以呀...伯父。”朱允煥來到了朱標的身後道“我們就已經學會了,。”
“是呀...父王,是可以學會的,而且我剛剛已經能騎一點了,既然父王你學不會,不如就先休息一下,還是讓我們先來學吧。”朱雄英對著朱標說出了讓他歇一歇的話語,這應該還是第一次朱雄英委婉的讓自己的父王讓一讓,因為這自行車的魅力,朱雄英是剛剛體驗到,他想要繼續。
朱標一個無語,跟著起身道“知道了,知道了,場地讓給你們了,我去歇一歇。”
跟著朱標起來,走向了朱榔,後麵朱雄英和朱允炆又開心的練了起來。
“哎幼...這也太難了吧..幫我想想辦法。”朱標走到了朱榔的身邊。
朱榔笑著嘿嘿的道“大哥,你放心吧,我會幫你將比那些孩子們更快學會起自行車的。”
“哦...真的假的,我聽說你這個家夥,自行車一出來就會騎,你是怎麽做到的?”朱標神奇的看向朱榔。
朱榔則是笑著道“你就別管我了,你到底學不學,要是學我就將我的哼哈二將借給你,你要是聰明一點,大概半個時辰就可以學會,你要是蠢的話,一個時辰也夠了。”
“哦...那還不趕緊的。”朱標一個欣喜。
隨後朱榔就直接安排了兩個人在朱標的身後幫助朱標扶著,朱榔還告訴兩人,等朱標騎得順暢之後,就可以放手,兩位哼哈二將也是點點頭,跟著就開始幫助朱標學習自行車了。
朱榔則是趁朱標學習自行車的時候,開始處理登州的一些事情,根據海龍軍的報告,陳祖義居然敢直接劫自己的黃金,那就沒有必要再留下去了。
朱榔直接下令攻打陳祖義的渤林邦國,並且朱榔要求打下渤林邦國之後,再給其他的一些海盜發出邀請函,希望這些海盜可以來登州一敘。
這個邀請函一共發出了七張,本來是要發八張的,其中一張是陳祖義的,但是陳祖義找死,所以他的未來就沒有了。
朱榔的指令一經簽發之後,那麽等到渤林邦國的就是毀滅,隨後朱榔又做了一些其他的事情,跟著就聽到了外麵傳來朱標那驚喜的聲音。
“我會騎自行車了,我會騎自行車了。”
朱標的聲音,讓朱榔來到了窗口,看著此時朱標騎著自行車不聽前進那歡樂的模樣,讓朱榔嘴角微微一笑,自己的這位大哥呀。
朱標騎著自行車好好的在還沒有學會的朱雄英和朱允炆的麵前秀了一下,那是秀得朱雄英和朱允炆頭皮發麻呀,跟著朱標的虛榮心得到了極大的滿足。
跟著讓朱榔無語的是,朱標騎著自行車就出去了,登州的馬路現在都是水泥路,所以一路騎行還是很順滑的,這自行車沒有學會還好,一旦學會了就有癮,即使很累,也想坐在自行車上不停的往前。
那天朱標騎了很長很長的路,據說都快騎出登州城了,等到了第二天,自行車的隊伍又壯大了,朱雄英,朱允炆都會騎了,隨後這些人組了一個最豪華的自行車隊伍,每天都要在登州城內穿梭。
那是玩的不亦樂乎,要知道朱雄英,朱允炆在應天的時候,可是一天都在學習,但是在登州,他們可以無憂無慮的和自己的父王一起玩耍。
那感覺真的是太好了。
這對父子在登州城玩得最開心了,而登州城的朱榔也開始了自己下一步的規劃,這下一步就是全軍換裝備,這些裝備換完之後,那麽朱榔會很缺錢,這個時候,朱榔要做什麽呢...嗬嗬,他就要學習學習曾經的英格蘭了,培養屬於自己的強盜。
這是一件大事。
..............................。
這一回去,剛剛到府中,孩子們就迫不及待的去學自行車了,這一幕讓朱榔心中微微一動,以前朱榔家有輛自行車,不知道為什麽朱榔家的那輛車圈上刻有“日本造”的自行車是何時有的,反正打朱榔記事起它就存在,車把是s型的,車身比一般的28型自行車要長,車子後座兩邊還有兩個“耳朵”,放開可以放上簍子之類的負重,載更多東西。
車子沒有鈴鐺,沒有擋泥瓦,沒有車撐,也沒有刹車,當然也沒有鏈盒,看上去就像一個光屁股的小孩兒,車子從來都是靠著牆站立。
令居的哥哥姐姐比朱榔大得多他們都會騎,朱榔稍大一點也按耐不住想學的心情,於是放學後朱榔趁母親在廚房忙碌,其他人不在家,朱榔就右腳踩到裏手的腳蹬子上,在院子裏從東往西,再從西往東這麽來回的遛。
因為人小車高,總是拔拔差差的,好不容易裏溜外斜的左腳也可以懸空一會兒,高興的心情難以言表,得意就忘形了,哐當!自行車歪到了外手,自行車外麵的把手正好和北屋台階的棱對上了,把朱榔右手的無名指硌了,右手邊的自行車把套也摔掉了一小塊兒。
在朱榔腦子裏自行車如果被摔壞了那可不是一般的小事,那相當於“倒閉了一個運輸公司”,它可是為朱榔全家立下汗馬功勞的一員,不可或缺。
三姨曾騎著它一天來回40公裏,為母親尋醫問藥;為蓋房,父親用它載重行走10多公裏,馱過一根長五米多,直徑20多公分的檁條……它走南闖北,在我們家也算得上是“見多識廣”的一員了。
朱榔自知惹了禍,趕緊費勁把車扶正靠牆,此時我才感覺到了手指疼痛,眼看血都流下來了,我也不敢跟娘說,自己拿了一張破紙隨意的纏到手指上,還若無其事地站在院子裏。
一會兒有人回來了,看見朱榔手指的血在往地下滴噠,就問“怎麽啦?”朱榔也不說話,對他牽過我的手,把紙撥開,好家夥!無名指指甲跟著掉下來了,於是對方立馬騎著這輛被我摔了的“快騎”,載著我去六裏地外的衛生院包紮傷口。
路上遇見熟人問對方“大晌午的這是幹嘛去?”對方說“小家夥學騎自行車把手給砸了,去衛生院。”朱榔聽見那人說“這麽點的孩子就學車子啊!”這年我7歲,我說的是虛歲。
給朱榔包紮傷口的醫生姓董,董醫生經常去我們村子裏給人看病,村裏人親切地稱他為老董醫生,我母親稱他為董先生,母親常常尊稱醫生和老師為“先生”。
在朱榔看來“老董醫生”年紀其實不大,也就30多歲,高高的個子,走路外八字,經常背個棕色的藥箱子,和村裏的“赤腳醫生”們走街串巷為村民服務。
朱榔曾聽大人們說過,董醫生是正兒八經醫學院畢業的大學生,因為董醫生的血型是“o”型,他曾主動用他的“o”型血救過我們村一失血過多的婦女的命,村裏人都很尊敬他,幾乎家喻戶曉,所以我也認識他。
董醫生給我打了破傷風針,問“疼嗎?”朱榔逞能說“不疼!”他當時就問朱榔“幾歲了?”朱榔答“七歲。”董醫生也是那句“這麽小就學騎車?”
所以回來後,母親下令禁止朱榔再動車子。朱榔問母親“什麽時候我才能再學騎自行車?”母親說“等你長到和子龍那麽高時才能學。”
子龍姓邢,是男生,大朱榔不知幾歲,長得高大,所以母親就拿他當標杆兒。朱榔感覺好遙遠啊!朱榔什麽時候才能長那麽高呀!
但是自行車的魅力仍然擋不住朱榔繼續學騎的念頭,大概消停了一年半載,朱榔怕弄出響聲,總是利用母親在廚房做飯呼噠呼噠拉風箱的時候,偷偷抬著後座,不讓車鏈子弄出動靜,把車子推到當街接著練習,過了沒多久就會“掏腿”了,反正沒等到長的和子龍一樣高就會騎了。
朱榔很納悶父親從來沒阻止過我學騎自行車,看見朱榔在街上練習還總是微笑地看著朱榔,就因為如此,朱榔比同齡的孩子早早地學會了騎自行車,出門有時還能載上個小夥伴兒,自豪的不得了。
朱榔印象裏這輛自行車沒出過問題,與平把的飛鴿自行車相比較,它騎起來更穩。因為應有的附件已不健全,騎起來也沒了動靜,其他哪裏出了毛病,比如換輪胎、補胎,換幅條,換腳蹬子,父親自己總能及時維修,朱榔記得父親還給它換過飛輪兒。
朱榔考上高中後它就成了我專門的“坐騎”,再到朱榔考上學,它大概也就閑了下來。
就因為小時候學車留下的陰影,朱榔暗自發誓,等以後自己掙了錢,第一先給自己買一輛非常小的自行車。
剛畢業那會兒,坤式自行車還很少賣,讓在交電公司上班的外甥留意買一輛坤式自行車,等了不短時間,也沒買上。
當時還是28型負重自行車多賣,朱榔還是先買了一輛28型飛鴿自行車。過了幾年如我所願,終於買了一輛耦荷色的24型鳳凰自行車,上班騎了很久,後來朱榔弟弟也用這輛自行車學會了騎行,這輛藕荷色的自行車好像現在還在弟弟家樓下的地下室裏,已經變成了“文物”。
再後來換騎摩托車,換騎電動車,換開汽車,都沒有了當年學騎的那兩“光禿”自行車的儀式感。說實話,有誰感覺不到改革開放給我們帶來的這些快捷出行方式的變化?
時代在飛速發展,騎行的工具更新換代也越來越頻繁,連那些小嬰兒就有好幾種小車子騎。但是下一代的孩子們卻沒有了我們那個年代學騎自行車的好奇感、新鮮感。
隻是此時的這種感覺在登州又出現了,朱標看著孩子們開始學自行車,他也是衝了過去,想要和孩子們一起學,不過,這學自行車可不是那麽簡單的。
因為此時登州的自行車還不是很大的,要是太大的話,因為身高的原因,登鏈子的時候是半圈半圈的登,一圈不太好登,身上經常會被摔破,特別是手和腳。
登州的自行車做的更女士一點,對孩子很友好,可惜的是朱標騎上去之後,完全找不到平衡,騎上去就跌了下來,好在身邊有孩子們頂住他。
朱標跟著不服氣,再次上去,可是上去之後,還是掉下來,嘿嘿,這自行車可不是那麽好學的,朱榔太清楚了,這學自行車,孩子其實簡單一下,但是成年人學習騎自行車,通常後麵都是兩個人在幫忙,一個人不容易扶穩,在當你熟悉的時候,他們會在後麵偷偷的放開手,在你不知不覺之間就學會了,當然摔跤那是肯定會有的,倒是不多。
學會之後就好多了,自行車能幹太多的事情了,木頭做的箱子放在自行車的後麵,裏麵裝滿了冰棍,是不是你的最愛呢?
那時候的你吃過多少錢一根的冰棒?
朱榔在80年代末90年代初那段時間朱榔吃最便宜的是五分錢一根的老冰棍,感覺很甜很甜。因為條件有限,也是偶爾吃一吃,有點想吃了。曾經朱榔也幻想過,畢業之後推個自行車去賣冰棍去。
當你成為了中學生,那就會擁有一輛自行車,騎著自行車上學放學。小學的時候,大部分孩子上學都是自己走路去的。到了中學就必須騎自行車去,因為中學基本很少,還太遠了。
每個星期天下午騎自行車到學校,然後把自行車放到學校保管好,周末,自己再騎車回家,通常去學校和回家都會幾個同學一起,要騎10多公裏的路,不算是很遠,那時候小,騎車倒也不快,偶爾還會兩手放開自行車的把手,表演一下“雜技”,不小心就摔一跤。
“啪...!”的一聲,思緒結束,前麵的朱標直接摔了下來。
“父王...!”朱雄英和朱允炆一起跑到了朱標的身邊,
朱標這個時候倒在地上,連連的招手道“沒事,沒事,我沒有事情,隻是這自行車真的能學會嗎?”
“可以呀...伯父。”朱允煥來到了朱標的身後道“我們就已經學會了,。”
“是呀...父王,是可以學會的,而且我剛剛已經能騎一點了,既然父王你學不會,不如就先休息一下,還是讓我們先來學吧。”朱雄英對著朱標說出了讓他歇一歇的話語,這應該還是第一次朱雄英委婉的讓自己的父王讓一讓,因為這自行車的魅力,朱雄英是剛剛體驗到,他想要繼續。
朱標一個無語,跟著起身道“知道了,知道了,場地讓給你們了,我去歇一歇。”
跟著朱標起來,走向了朱榔,後麵朱雄英和朱允炆又開心的練了起來。
“哎幼...這也太難了吧..幫我想想辦法。”朱標走到了朱榔的身邊。
朱榔笑著嘿嘿的道“大哥,你放心吧,我會幫你將比那些孩子們更快學會起自行車的。”
“哦...真的假的,我聽說你這個家夥,自行車一出來就會騎,你是怎麽做到的?”朱標神奇的看向朱榔。
朱榔則是笑著道“你就別管我了,你到底學不學,要是學我就將我的哼哈二將借給你,你要是聰明一點,大概半個時辰就可以學會,你要是蠢的話,一個時辰也夠了。”
“哦...那還不趕緊的。”朱標一個欣喜。
隨後朱榔就直接安排了兩個人在朱標的身後幫助朱標扶著,朱榔還告訴兩人,等朱標騎得順暢之後,就可以放手,兩位哼哈二將也是點點頭,跟著就開始幫助朱標學習自行車了。
朱榔則是趁朱標學習自行車的時候,開始處理登州的一些事情,根據海龍軍的報告,陳祖義居然敢直接劫自己的黃金,那就沒有必要再留下去了。
朱榔直接下令攻打陳祖義的渤林邦國,並且朱榔要求打下渤林邦國之後,再給其他的一些海盜發出邀請函,希望這些海盜可以來登州一敘。
這個邀請函一共發出了七張,本來是要發八張的,其中一張是陳祖義的,但是陳祖義找死,所以他的未來就沒有了。
朱榔的指令一經簽發之後,那麽等到渤林邦國的就是毀滅,隨後朱榔又做了一些其他的事情,跟著就聽到了外麵傳來朱標那驚喜的聲音。
“我會騎自行車了,我會騎自行車了。”
朱標的聲音,讓朱榔來到了窗口,看著此時朱標騎著自行車不聽前進那歡樂的模樣,讓朱榔嘴角微微一笑,自己的這位大哥呀。
朱標騎著自行車好好的在還沒有學會的朱雄英和朱允炆的麵前秀了一下,那是秀得朱雄英和朱允炆頭皮發麻呀,跟著朱標的虛榮心得到了極大的滿足。
跟著讓朱榔無語的是,朱標騎著自行車就出去了,登州的馬路現在都是水泥路,所以一路騎行還是很順滑的,這自行車沒有學會還好,一旦學會了就有癮,即使很累,也想坐在自行車上不停的往前。
那天朱標騎了很長很長的路,據說都快騎出登州城了,等到了第二天,自行車的隊伍又壯大了,朱雄英,朱允炆都會騎了,隨後這些人組了一個最豪華的自行車隊伍,每天都要在登州城內穿梭。
那是玩的不亦樂乎,要知道朱雄英,朱允炆在應天的時候,可是一天都在學習,但是在登州,他們可以無憂無慮的和自己的父王一起玩耍。
那感覺真的是太好了。
這對父子在登州城玩得最開心了,而登州城的朱榔也開始了自己下一步的規劃,這下一步就是全軍換裝備,這些裝備換完之後,那麽朱榔會很缺錢,這個時候,朱榔要做什麽呢...嗬嗬,他就要學習學習曾經的英格蘭了,培養屬於自己的強盜。
這是一件大事。
..............................。
這一回去,剛剛到府中,孩子們就迫不及待的去學自行車了,這一幕讓朱榔心中微微一動,以前朱榔家有輛自行車,不知道為什麽朱榔家的那輛車圈上刻有“日本造”的自行車是何時有的,反正打朱榔記事起它就存在,車把是s型的,車身比一般的28型自行車要長,車子後座兩邊還有兩個“耳朵”,放開可以放上簍子之類的負重,載更多東西。
車子沒有鈴鐺,沒有擋泥瓦,沒有車撐,也沒有刹車,當然也沒有鏈盒,看上去就像一個光屁股的小孩兒,車子從來都是靠著牆站立。
令居的哥哥姐姐比朱榔大得多他們都會騎,朱榔稍大一點也按耐不住想學的心情,於是放學後朱榔趁母親在廚房忙碌,其他人不在家,朱榔就右腳踩到裏手的腳蹬子上,在院子裏從東往西,再從西往東這麽來回的遛。
因為人小車高,總是拔拔差差的,好不容易裏溜外斜的左腳也可以懸空一會兒,高興的心情難以言表,得意就忘形了,哐當!自行車歪到了外手,自行車外麵的把手正好和北屋台階的棱對上了,把朱榔右手的無名指硌了,右手邊的自行車把套也摔掉了一小塊兒。
在朱榔腦子裏自行車如果被摔壞了那可不是一般的小事,那相當於“倒閉了一個運輸公司”,它可是為朱榔全家立下汗馬功勞的一員,不可或缺。
三姨曾騎著它一天來回40公裏,為母親尋醫問藥;為蓋房,父親用它載重行走10多公裏,馱過一根長五米多,直徑20多公分的檁條……它走南闖北,在我們家也算得上是“見多識廣”的一員了。
朱榔自知惹了禍,趕緊費勁把車扶正靠牆,此時我才感覺到了手指疼痛,眼看血都流下來了,我也不敢跟娘說,自己拿了一張破紙隨意的纏到手指上,還若無其事地站在院子裏。
一會兒有人回來了,看見朱榔手指的血在往地下滴噠,就問“怎麽啦?”朱榔也不說話,對他牽過我的手,把紙撥開,好家夥!無名指指甲跟著掉下來了,於是對方立馬騎著這輛被我摔了的“快騎”,載著我去六裏地外的衛生院包紮傷口。
路上遇見熟人問對方“大晌午的這是幹嘛去?”對方說“小家夥學騎自行車把手給砸了,去衛生院。”朱榔聽見那人說“這麽點的孩子就學車子啊!”這年我7歲,我說的是虛歲。
給朱榔包紮傷口的醫生姓董,董醫生經常去我們村子裏給人看病,村裏人親切地稱他為老董醫生,我母親稱他為董先生,母親常常尊稱醫生和老師為“先生”。
在朱榔看來“老董醫生”年紀其實不大,也就30多歲,高高的個子,走路外八字,經常背個棕色的藥箱子,和村裏的“赤腳醫生”們走街串巷為村民服務。
朱榔曾聽大人們說過,董醫生是正兒八經醫學院畢業的大學生,因為董醫生的血型是“o”型,他曾主動用他的“o”型血救過我們村一失血過多的婦女的命,村裏人都很尊敬他,幾乎家喻戶曉,所以我也認識他。
董醫生給我打了破傷風針,問“疼嗎?”朱榔逞能說“不疼!”他當時就問朱榔“幾歲了?”朱榔答“七歲。”董醫生也是那句“這麽小就學騎車?”
所以回來後,母親下令禁止朱榔再動車子。朱榔問母親“什麽時候我才能再學騎自行車?”母親說“等你長到和子龍那麽高時才能學。”
子龍姓邢,是男生,大朱榔不知幾歲,長得高大,所以母親就拿他當標杆兒。朱榔感覺好遙遠啊!朱榔什麽時候才能長那麽高呀!
但是自行車的魅力仍然擋不住朱榔繼續學騎的念頭,大概消停了一年半載,朱榔怕弄出響聲,總是利用母親在廚房做飯呼噠呼噠拉風箱的時候,偷偷抬著後座,不讓車鏈子弄出動靜,把車子推到當街接著練習,過了沒多久就會“掏腿”了,反正沒等到長的和子龍一樣高就會騎了。
朱榔很納悶父親從來沒阻止過我學騎自行車,看見朱榔在街上練習還總是微笑地看著朱榔,就因為如此,朱榔比同齡的孩子早早地學會了騎自行車,出門有時還能載上個小夥伴兒,自豪的不得了。
朱榔印象裏這輛自行車沒出過問題,與平把的飛鴿自行車相比較,它騎起來更穩。因為應有的附件已不健全,騎起來也沒了動靜,其他哪裏出了毛病,比如換輪胎、補胎,換幅條,換腳蹬子,父親自己總能及時維修,朱榔記得父親還給它換過飛輪兒。
朱榔考上高中後它就成了我專門的“坐騎”,再到朱榔考上學,它大概也就閑了下來。
就因為小時候學車留下的陰影,朱榔暗自發誓,等以後自己掙了錢,第一先給自己買一輛非常小的自行車。
剛畢業那會兒,坤式自行車還很少賣,讓在交電公司上班的外甥留意買一輛坤式自行車,等了不短時間,也沒買上。
當時還是28型負重自行車多賣,朱榔還是先買了一輛28型飛鴿自行車。過了幾年如我所願,終於買了一輛耦荷色的24型鳳凰自行車,上班騎了很久,後來朱榔弟弟也用這輛自行車學會了騎行,這輛藕荷色的自行車好像現在還在弟弟家樓下的地下室裏,已經變成了“文物”。
再後來換騎摩托車,換騎電動車,換開汽車,都沒有了當年學騎的那兩“光禿”自行車的儀式感。說實話,有誰感覺不到改革開放給我們帶來的這些快捷出行方式的變化?
時代在飛速發展,騎行的工具更新換代也越來越頻繁,連那些小嬰兒就有好幾種小車子騎。但是下一代的孩子們卻沒有了我們那個年代學騎自行車的好奇感、新鮮感。
隻是此時的這種感覺在登州又出現了,朱標看著孩子們開始學自行車,他也是衝了過去,想要和孩子們一起學,不過,這學自行車可不是那麽簡單的。
因為此時登州的自行車還不是很大的,要是太大的話,因為身高的原因,登鏈子的時候是半圈半圈的登,一圈不太好登,身上經常會被摔破,特別是手和腳。
登州的自行車做的更女士一點,對孩子很友好,可惜的是朱標騎上去之後,完全找不到平衡,騎上去就跌了下來,好在身邊有孩子們頂住他。
朱標跟著不服氣,再次上去,可是上去之後,還是掉下來,嘿嘿,這自行車可不是那麽好學的,朱榔太清楚了,這學自行車,孩子其實簡單一下,但是成年人學習騎自行車,通常後麵都是兩個人在幫忙,一個人不容易扶穩,在當你熟悉的時候,他們會在後麵偷偷的放開手,在你不知不覺之間就學會了,當然摔跤那是肯定會有的,倒是不多。
學會之後就好多了,自行車能幹太多的事情了,木頭做的箱子放在自行車的後麵,裏麵裝滿了冰棍,是不是你的最愛呢?
那時候的你吃過多少錢一根的冰棒?
朱榔在80年代末90年代初那段時間朱榔吃最便宜的是五分錢一根的老冰棍,感覺很甜很甜。因為條件有限,也是偶爾吃一吃,有點想吃了。曾經朱榔也幻想過,畢業之後推個自行車去賣冰棍去。
當你成為了中學生,那就會擁有一輛自行車,騎著自行車上學放學。小學的時候,大部分孩子上學都是自己走路去的。到了中學就必須騎自行車去,因為中學基本很少,還太遠了。
每個星期天下午騎自行車到學校,然後把自行車放到學校保管好,周末,自己再騎車回家,通常去學校和回家都會幾個同學一起,要騎10多公裏的路,不算是很遠,那時候小,騎車倒也不快,偶爾還會兩手放開自行車的把手,表演一下“雜技”,不小心就摔一跤。
“啪...!”的一聲,思緒結束,前麵的朱標直接摔了下來。
“父王...!”朱雄英和朱允炆一起跑到了朱標的身邊,
朱標這個時候倒在地上,連連的招手道“沒事,沒事,我沒有事情,隻是這自行車真的能學會嗎?”
“可以呀...伯父。”朱允煥來到了朱標的身後道“我們就已經學會了,。”
“是呀...父王,是可以學會的,而且我剛剛已經能騎一點了,既然父王你學不會,不如就先休息一下,還是讓我們先來學吧。”朱雄英對著朱標說出了讓他歇一歇的話語,這應該還是第一次朱雄英委婉的讓自己的父王讓一讓,因為這自行車的魅力,朱雄英是剛剛體驗到,他想要繼續。
朱標一個無語,跟著起身道“知道了,知道了,場地讓給你們了,我去歇一歇。”
跟著朱標起來,走向了朱榔,後麵朱雄英和朱允炆又開心的練了起來。
“哎幼...這也太難了吧..幫我想想辦法。”朱標走到了朱榔的身邊。
朱榔笑著嘿嘿的道“大哥,你放心吧,我會幫你將比那些孩子們更快學會起自行車的。”
“哦...真的假的,我聽說你這個家夥,自行車一出來就會騎,你是怎麽做到的?”朱標神奇的看向朱榔。
朱榔則是笑著道“你就別管我了,你到底學不學,要是學我就將我的哼哈二將借給你,你要是聰明一點,大概半個時辰就可以學會,你要是蠢的話,一個時辰也夠了。”
“哦...那還不趕緊的。”朱標一個欣喜。
隨後朱榔就直接安排了兩個人在朱標的身後幫助朱標扶著,朱榔還告訴兩人,等朱標騎得順暢之後,就可以放手,兩位哼哈二將也是點點頭,跟著就開始幫助朱標學習自行車了。
朱榔則是趁朱標學習自行車的時候,開始處理登州的一些事情,根據海龍軍的報告,陳祖義居然敢直接劫自己的黃金,那就沒有必要再留下去了。
朱榔直接下令攻打陳祖義的渤林邦國,並且朱榔要求打下渤林邦國之後,再給其他的一些海盜發出邀請函,希望這些海盜可以來登州一敘。
這個邀請函一共發出了七張,本來是要發八張的,其中一張是陳祖義的,但是陳祖義找死,所以他的未來就沒有了。
朱榔的指令一經簽發之後,那麽等到渤林邦國的就是毀滅,隨後朱榔又做了一些其他的事情,跟著就聽到了外麵傳來朱標那驚喜的聲音。
“我會騎自行車了,我會騎自行車了。”
朱標的聲音,讓朱榔來到了窗口,看著此時朱標騎著自行車不聽前進那歡樂的模樣,讓朱榔嘴角微微一笑,自己的這位大哥呀。
朱標騎著自行車好好的在還沒有學會的朱雄英和朱允炆的麵前秀了一下,那是秀得朱雄英和朱允炆頭皮發麻呀,跟著朱標的虛榮心得到了極大的滿足。
跟著讓朱榔無語的是,朱標騎著自行車就出去了,登州的馬路現在都是水泥路,所以一路騎行還是很順滑的,這自行車沒有學會還好,一旦學會了就有癮,即使很累,也想坐在自行車上不停的往前。
那天朱標騎了很長很長的路,據說都快騎出登州城了,等到了第二天,自行車的隊伍又壯大了,朱雄英,朱允炆都會騎了,隨後這些人組了一個最豪華的自行車隊伍,每天都要在登州城內穿梭。
那是玩的不亦樂乎,要知道朱雄英,朱允炆在應天的時候,可是一天都在學習,但是在登州,他們可以無憂無慮的和自己的父王一起玩耍。
那感覺真的是太好了。
這對父子在登州城玩得最開心了,而登州城的朱榔也開始了自己下一步的規劃,這下一步就是全軍換裝備,這些裝備換完之後,那麽朱榔會很缺錢,這個時候,朱榔要做什麽呢...嗬嗬,他就要學習學習曾經的英格蘭了,培養屬於自己的強盜。
這是一件大事。
..............................。
這一回去,剛剛到府中,孩子們就迫不及待的去學自行車了,這一幕讓朱榔心中微微一動,以前朱榔家有輛自行車,不知道為什麽朱榔家的那輛車圈上刻有“日本造”的自行車是何時有的,反正打朱榔記事起它就存在,車把是s型的,車身比一般的28型自行車要長,車子後座兩邊還有兩個“耳朵”,放開可以放上簍子之類的負重,載更多東西。
車子沒有鈴鐺,沒有擋泥瓦,沒有車撐,也沒有刹車,當然也沒有鏈盒,看上去就像一個光屁股的小孩兒,車子從來都是靠著牆站立。
令居的哥哥姐姐比朱榔大得多他們都會騎,朱榔稍大一點也按耐不住想學的心情,於是放學後朱榔趁母親在廚房忙碌,其他人不在家,朱榔就右腳踩到裏手的腳蹬子上,在院子裏從東往西,再從西往東這麽來回的遛。
因為人小車高,總是拔拔差差的,好不容易裏溜外斜的左腳也可以懸空一會兒,高興的心情難以言表,得意就忘形了,哐當!自行車歪到了外手,自行車外麵的把手正好和北屋台階的棱對上了,把朱榔右手的無名指硌了,右手邊的自行車把套也摔掉了一小塊兒。
在朱榔腦子裏自行車如果被摔壞了那可不是一般的小事,那相當於“倒閉了一個運輸公司”,它可是為朱榔全家立下汗馬功勞的一員,不可或缺。
三姨曾騎著它一天來回40公裏,為母親尋醫問藥;為蓋房,父親用它載重行走10多公裏,馱過一根長五米多,直徑20多公分的檁條……它走南闖北,在我們家也算得上是“見多識廣”的一員了。
朱榔自知惹了禍,趕緊費勁把車扶正靠牆,此時我才感覺到了手指疼痛,眼看血都流下來了,我也不敢跟娘說,自己拿了一張破紙隨意的纏到手指上,還若無其事地站在院子裏。
一會兒有人回來了,看見朱榔手指的血在往地下滴噠,就問“怎麽啦?”朱榔也不說話,對他牽過我的手,把紙撥開,好家夥!無名指指甲跟著掉下來了,於是對方立馬騎著這輛被我摔了的“快騎”,載著我去六裏地外的衛生院包紮傷口。
路上遇見熟人問對方“大晌午的這是幹嘛去?”對方說“小家夥學騎自行車把手給砸了,去衛生院。”朱榔聽見那人說“這麽點的孩子就學車子啊!”這年我7歲,我說的是虛歲。
給朱榔包紮傷口的醫生姓董,董醫生經常去我們村子裏給人看病,村裏人親切地稱他為老董醫生,我母親稱他為董先生,母親常常尊稱醫生和老師為“先生”。
在朱榔看來“老董醫生”年紀其實不大,也就30多歲,高高的個子,走路外八字,經常背個棕色的藥箱子,和村裏的“赤腳醫生”們走街串巷為村民服務。
朱榔曾聽大人們說過,董醫生是正兒八經醫學院畢業的大學生,因為董醫生的血型是“o”型,他曾主動用他的“o”型血救過我們村一失血過多的婦女的命,村裏人都很尊敬他,幾乎家喻戶曉,所以我也認識他。
董醫生給我打了破傷風針,問“疼嗎?”朱榔逞能說“不疼!”他當時就問朱榔“幾歲了?”朱榔答“七歲。”董醫生也是那句“這麽小就學騎車?”
所以回來後,母親下令禁止朱榔再動車子。朱榔問母親“什麽時候我才能再學騎自行車?”母親說“等你長到和子龍那麽高時才能學。”
子龍姓邢,是男生,大朱榔不知幾歲,長得高大,所以母親就拿他當標杆兒。朱榔感覺好遙遠啊!朱榔什麽時候才能長那麽高呀!
但是自行車的魅力仍然擋不住朱榔繼續學騎的念頭,大概消停了一年半載,朱榔怕弄出響聲,總是利用母親在廚房做飯呼噠呼噠拉風箱的時候,偷偷抬著後座,不讓車鏈子弄出動靜,把車子推到當街接著練習,過了沒多久就會“掏腿”了,反正沒等到長的和子龍一樣高就會騎了。
朱榔很納悶父親從來沒阻止過我學騎自行車,看見朱榔在街上練習還總是微笑地看著朱榔,就因為如此,朱榔比同齡的孩子早早地學會了騎自行車,出門有時還能載上個小夥伴兒,自豪的不得了。
朱榔印象裏這輛自行車沒出過問題,與平把的飛鴿自行車相比較,它騎起來更穩。因為應有的附件已不健全,騎起來也沒了動靜,其他哪裏出了毛病,比如換輪胎、補胎,換幅條,換腳蹬子,父親自己總能及時維修,朱榔記得父親還給它換過飛輪兒。
朱榔考上高中後它就成了我專門的“坐騎”,再到朱榔考上學,它大概也就閑了下來。
就因為小時候學車留下的陰影,朱榔暗自發誓,等以後自己掙了錢,第一先給自己買一輛非常小的自行車。
剛畢業那會兒,坤式自行車還很少賣,讓在交電公司上班的外甥留意買一輛坤式自行車,等了不短時間,也沒買上。
當時還是28型負重自行車多賣,朱榔還是先買了一輛28型飛鴿自行車。過了幾年如我所願,終於買了一輛耦荷色的24型鳳凰自行車,上班騎了很久,後來朱榔弟弟也用這輛自行車學會了騎行,這輛藕荷色的自行車好像現在還在弟弟家樓下的地下室裏,已經變成了“文物”。
再後來換騎摩托車,換騎電動車,換開汽車,都沒有了當年學騎的那兩“光禿”自行車的儀式感。說實話,有誰感覺不到改革開放給我們帶來的這些快捷出行方式的變化?
時代在飛速發展,騎行的工具更新換代也越來越頻繁,連那些小嬰兒就有好幾種小車子騎。但是下一代的孩子們卻沒有了我們那個年代學騎自行車的好奇感、新鮮感。
隻是此時的這種感覺在登州又出現了,朱標看著孩子們開始學自行車,他也是衝了過去,想要和孩子們一起學,不過,這學自行車可不是那麽簡單的。
因為此時登州的自行車還不是很大的,要是太大的話,因為身高的原因,登鏈子的時候是半圈半圈的登,一圈不太好登,身上經常會被摔破,特別是手和腳。
登州的自行車做的更女士一點,對孩子很友好,可惜的是朱標騎上去之後,完全找不到平衡,騎上去就跌了下來,好在身邊有孩子們頂住他。
朱標跟著不服氣,再次上去,可是上去之後,還是掉下來,嘿嘿,這自行車可不是那麽好學的,朱榔太清楚了,這學自行車,孩子其實簡單一下,但是成年人學習騎自行車,通常後麵都是兩個人在幫忙,一個人不容易扶穩,在當你熟悉的時候,他們會在後麵偷偷的放開手,在你不知不覺之間就學會了,當然摔跤那是肯定會有的,倒是不多。
學會之後就好多了,自行車能幹太多的事情了,木頭做的箱子放在自行車的後麵,裏麵裝滿了冰棍,是不是你的最愛呢?
那時候的你吃過多少錢一根的冰棒?
朱榔在80年代末90年代初那段時間朱榔吃最便宜的是五分錢一根的老冰棍,感覺很甜很甜。因為條件有限,也是偶爾吃一吃,有點想吃了。曾經朱榔也幻想過,畢業之後推個自行車去賣冰棍去。
當你成為了中學生,那就會擁有一輛自行車,騎著自行車上學放學。小學的時候,大部分孩子上學都是自己走路去的。到了中學就必須騎自行車去,因為中學基本很少,還太遠了。
每個星期天下午騎自行車到學校,然後把自行車放到學校保管好,周末,自己再騎車回家,通常去學校和回家都會幾個同學一起,要騎10多公裏的路,不算是很遠,那時候小,騎車倒也不快,偶爾還會兩手放開自行車的把手,表演一下“雜技”,不小心就摔一跤。
“啪...!”的一聲,思緒結束,前麵的朱標直接摔了下來。
“父王...!”朱雄英和朱允炆一起跑到了朱標的身邊,
朱標這個時候倒在地上,連連的招手道“沒事,沒事,我沒有事情,隻是這自行車真的能學會嗎?”
“可以呀...伯父。”朱允煥來到了朱標的身後道“我們就已經學會了,。”
“是呀...父王,是可以學會的,而且我剛剛已經能騎一點了,既然父王你學不會,不如就先休息一下,還是讓我們先來學吧。”朱雄英對著朱標說出了讓他歇一歇的話語,這應該還是第一次朱雄英委婉的讓自己的父王讓一讓,因為這自行車的魅力,朱雄英是剛剛體驗到,他想要繼續。
朱標一個無語,跟著起身道“知道了,知道了,場地讓給你們了,我去歇一歇。”
跟著朱標起來,走向了朱榔,後麵朱雄英和朱允炆又開心的練了起來。
“哎幼...這也太難了吧..幫我想想辦法。”朱標走到了朱榔的身邊。
朱榔笑著嘿嘿的道“大哥,你放心吧,我會幫你將比那些孩子們更快學會起自行車的。”
“哦...真的假的,我聽說你這個家夥,自行車一出來就會騎,你是怎麽做到的?”朱標神奇的看向朱榔。
朱榔則是笑著道“你就別管我了,你到底學不學,要是學我就將我的哼哈二將借給你,你要是聰明一點,大概半個時辰就可以學會,你要是蠢的話,一個時辰也夠了。”
“哦...那還不趕緊的。”朱標一個欣喜。
隨後朱榔就直接安排了兩個人在朱標的身後幫助朱標扶著,朱榔還告訴兩人,等朱標騎得順暢之後,就可以放手,兩位哼哈二將也是點點頭,跟著就開始幫助朱標學習自行車了。
朱榔則是趁朱標學習自行車的時候,開始處理登州的一些事情,根據海龍軍的報告,陳祖義居然敢直接劫自己的黃金,那就沒有必要再留下去了。
朱榔直接下令攻打陳祖義的渤林邦國,並且朱榔要求打下渤林邦國之後,再給其他的一些海盜發出邀請函,希望這些海盜可以來登州一敘。
這個邀請函一共發出了七張,本來是要發八張的,其中一張是陳祖義的,但是陳祖義找死,所以他的未來就沒有了。
朱榔的指令一經簽發之後,那麽等到渤林邦國的就是毀滅,隨後朱榔又做了一些其他的事情,跟著就聽到了外麵傳來朱標那驚喜的聲音。
“我會騎自行車了,我會騎自行車了。”
朱標的聲音,讓朱榔來到了窗口,看著此時朱標騎著自行車不聽前進那歡樂的模樣,讓朱榔嘴角微微一笑,自己的這位大哥呀。
朱標騎著自行車好好的在還沒有學會的朱雄英和朱允炆的麵前秀了一下,那是秀得朱雄英和朱允炆頭皮發麻呀,跟著朱標的虛榮心得到了極大的滿足。
跟著讓朱榔無語的是,朱標騎著自行車就出去了,登州的馬路現在都是水泥路,所以一路騎行還是很順滑的,這自行車沒有學會還好,一旦學會了就有癮,即使很累,也想坐在自行車上不停的往前。
那天朱標騎了很長很長的路,據說都快騎出登州城了,等到了第二天,自行車的隊伍又壯大了,朱雄英,朱允炆都會騎了,隨後這些人組了一個最豪華的自行車隊伍,每天都要在登州城內穿梭。
那是玩的不亦樂乎,要知道朱雄英,朱允炆在應天的時候,可是一天都在學習,但是在登州,他們可以無憂無慮的和自己的父王一起玩耍。
那感覺真的是太好了。
這對父子在登州城玩得最開心了,而登州城的朱榔也開始了自己下一步的規劃,這下一步就是全軍換裝備,這些裝備換完之後,那麽朱榔會很缺錢,這個時候,朱榔要做什麽呢...嗬嗬,他就要學習學習曾經的英格蘭了,培養屬於自己的強盜。
這是一件大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