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我也要稱王
字數:1696 加入書籤
他知道大秦的皇帝年紀跟他差不多,都是有血性的年輕人,不然是不會親自帶著兵馬出征的。
他更知道現在大秦人馬的人數是不如自己麾下的楚軍的,將領也不如自己,隻要子嬰安耐不住向自己出兵的話,主動權就會牢牢的掌握在楚軍的手裏。
“先生,咱們一半以上的騎兵都已經裝備了馬鐙了,那秦弩的構造實在是有些精巧,不是我楚國的工匠能短時間內造出來的,但秦弩也不是大秦這數月之間才發明的,有了這馬鐙,我楚軍就已經不再懼怕大秦鐵騎!”
項羽每隔一段時間都會向範增介紹一下自己的發展情況,雖然他用不上範增帶兵打仗,但他身邊是真沒有像樣的謀臣。
而且項羽也真的是不怎麽能看得上謀臣,他相信範增,完全是因為他叔父活著的時候就相信範增,而且他在之前的幾次重大決策的時候的確也是相信了範增,而且達到了不錯的效果的。
“對付大秦,大王還是要謹慎一些,有些事,轉機一旦出現了,再想要反轉回去就難了,我本以為大秦會死在趙高的手裏,但未曾想到竟然出現了一個子嬰,這是大秦的命,楚國出現了大王,也是楚國的命。”
“先生的意思是,楚國和大秦的這一戰,咱們並不占優勢?”
這樣的話要是從別人嘴裏說出來的話,項羽早就急眼了,但是換成範增,項羽還真就當回事了。
“大王要是想跟大秦畫地而治,十數年的太平還是能有的,但是大王要是想在兩年之內跟大秦分出勝敗,隻能說勝負各半。”
範增給出了自己七十年來對戰國的經驗下做出的判斷,項羽聞言半晌沒有說話,咽了一口唾沫之後,點點頭退出了範增的房間。
範增看著項羽,他當然知道能讓自己有了西楚霸王這樣一個稱號的人最終會做出什麽樣的決定。
這樣的決定會帶給現在的楚國什麽樣的結果範增並不知道,但是他知道的是兩年之內,這中原大地上一定會是另外的一番景象。
經過了武關和函穀關外的兩次大戰,不管是大秦還是楚國都算是有了一點點穩定發育的時間。
對於劉邦,這顯然也是一次機會,不過他的劣勢是沒有地盤。
他從沛縣帶過來的那些個草台班子雖說忠心沒問題,但沛縣卻不是他們能建立大本營的地方,不管是項羽還是子嬰都是不會答應的。
張良在韓國的確也有一定的基礎,但韓國本來就是四戰之地,在那建立自己的大本營無異於是玩火自焚。
最終,在從武關撤出來之後劉邦經過了跟蕭何和張良等人的數次商議,才決定把隊伍拉到相對偏僻而且沒有大股反秦力量的燕國去。
燕國故地雖然地廣人稀,但百姓們對大秦的怨恨卻一點不少,畢竟燕太子丹那可是親自培養死士就是想要殺死他昔日的好友始皇帝的人,要是當年燕國沒有那個基礎,身為燕國太子的他也是不會這麽做的。
劉邦帶著近十萬人馬到了燕國舊地的時候,已經到了當初的燕下都武陽城城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