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楊狗

字數:12256   加入書籤

A+A-


    楊玄回城換了衣裳,交代曹穎看好家。
    “老賊和老二跟我去。”
    “四娘子送郎君出門。”怡娘一臉恨鐵不成鋼的嘀咕著,“那些貴人十二三歲就有了女人,郎君難道是……”
    曹穎幹咳,“別胡說。”
    “那郎君為何坐懷不亂?”
    “章四娘也沒坐吧。”
    “也是,要不下次讓她坐坐。”
    “被郎君拒絕章四娘就活不成了,你少造孽。”
    “你說我造孽?”
    “老夫沒說。”
    老賊和王老二走在前麵,王老二不時回頭看。
    啪!
    老賊拍了他一巴掌。
    “為何打我?”
    “別看。”
    “為何不能看?”
    “郎君身邊的女人都不能看。”
    “那怡娘呢?”
    “狗曰的你就知曉頂嘴。”
    章四娘抖的有些成效了,至少沒有上次那麽僵硬。
    “書信到了。”
    送物資的車隊來了,也帶來了書信。
    看到楊玄後,小吏說道:“楊明府,有你的書信,兩封。”
    左側門開,衛王帶著一個光頭出來,身後數十侍衛。
    “大王。”
    “本王出城狩獵。”
    王老二脫口而出,“春季不能狩獵。”
    春季生機勃勃,此刻狩獵便是打斷了生機,在中原人看來是逆天而行。
    衛王看了他一眼,上馬而去。
    “那個光頭有些囂張。”老賊注意到了光頭袁飛。
    “出發!”
    一行人出城,隨即往臨安去。
    夜裏,他們露宿在外。
    楊玄坐在篝火旁,打開了一封書信。
    “子泰,見字如晤。”
    這是趙三福的書信。
    ——近來宮中頗多吩咐,鏡台疲於奔命,拿下官員十餘人。
    皇帝這是想幹啥?
    ——其中一家四姓九人,左相一係五人。
    楊玄明悟,定然是一家四姓和左相一係之間出現了不平衡,皇帝出手,再度製造平衡。
    從李泌年輕時的經曆就能看出來,此人善於權術,否則當初武皇垂垂老矣,沒有後援他哪裏敢帶兵殺進宮中。正是靠著他的手腕拉攏各方,才有了後續的李元登基。
    ——宮中有人雲,太子對陛下頗為不恭。太子惶然請罪,自閉於東宮,斷食數日,瘦的脫形。
    楊玄笑了笑。
    父子做了同道中人,這樣的事兒堪稱是無恥。皇帝無恥,但想必也不願意見到太子在自己的眼前晃悠。
    太子知曉自己是皇帝的眼中釘,整日繃緊神經,生怕被抓到把柄幹掉。
    楊玄覺得除非太子失憶,或是去修煉神功,自我斷根,否則皇帝想殺他的心思永遠都不會消散。
    ——朝中對北疆謹守不出頗為不滿,認為黃春輝空耗國帑而無寸功。如今叫囂更換北疆節度使的人不少。
    楊玄捂額。
    北遼如今正在磨刀霍霍,大唐要應對隻能用舉國之力。就憑著北疆去抵禦北遼尚且困難,主動出擊……
    特麽的!
    就該讓那些叫囂的官員來北疆從軍。
    ——子泰,北疆風寒,小心。
    這是一個隱晦的告誡,一個字都沒提衛王,但仿佛字字都在說著衛王。
    衛王來了北疆,長安多少目光將會轉過來。
    衛王在太平,多少人會盯著太平。
    楊玄打開了第二封信。
    娟秀的字體入目,楊玄的嘴角就掛上了笑意。
    ——子泰,見信如晤。
    王老二坐在對麵,和老賊嘀咕,“郎君笑的好溫柔。”
    老賊瞪眼,“你也會有這般笑的時候。”
    “那你呢?”
    老賊悵然,“常三娘有些凶,老夫還得再等等。”
    ——春季的國子監中多生機,有人喝多了在林子裏砍了幾棵樹,被安司業帶著人一頓毒打。
    那定然是酒兵係的大佬莊信吧,喝多了就會癲狂。
    ——上次有人來尋安司業,說什麽切磋,好像是一家四姓的人。那人被安司業一戒尺把半邊臉都打爛了。
    寫到這裏時,筆跡活躍了許多。
    楊玄仿佛看到了周寧在笑的模樣。
    ——家中來人,讓我回家小住,我沒去。
    楊玄一直沒問周寧為何從周氏到了國子監讀書任教,但他猜測應當是有些齟齬。
    ——我聽聞北疆那邊多事,衛王去了太平,長安關於此事的議論也多了不少。
    好事不出門,壞事傳千裏!
    楊玄嘬嘬牙花子,覺著這事兒真的讓人頭痛。
    ——我去問了祭酒,祭酒說這是權術手段。
    皇帝善於權術,這個概念深入人心。
    ——你要好好的。
    楊玄看到這裏,幾乎能想象到周寧那緋紅的臉蛋和耳根。
    他仔細看了幾遍書信,幾乎能背下了,這才小心翼翼的收好。
    夜裏,在睡夢中,書信的內容依舊在腦海裏漂浮著。
    ……
    臨安的氣氛有些緊張。
    楊玄到時被運送輜重的車隊擋在了城門外。
    “這是哪來的?”老賊尋了個軍士問道。
    “不該問的別問。”軍士回頭,看到是楊玄後才低聲道:“從宣州那邊來的。”
    楊玄感受到了一種悸動。
    整個北疆好像都在悸動。
    到了州廨,其他縣令都到了。
    “坐。”盧強指指邊上。
    劉擎在看地圖。
    “無關的先出去!”盧強吩咐道:“把門關上,看好周圍。”
    “是!”
    門一關上,室內安靜了許多。
    劉擎抬頭,緩緩看向眾人。
    “中丞已經下了決心,準備出擊,橫掃北疆當前。”
    眾人都有些驚訝。
    黃春輝這幾年就像是一條烏梢蛇——這是長安的比喻,任憑北遼如何挑釁叫罵,一概不搭理。
    他竟然要發動進攻?
    連楊玄都覺得這事兒有些不靠譜。
    劉擎幹咳一聲,眾人噤聲。
    “此次出征,我陳州也要追隨。老夫準備親自率軍出征,你等……”
    “下官願意出征。”
    “使君,下官最近苦讀兵書啊!”
    “使君……”
    哪怕知曉此戰前途未卜,但並無一人退縮。連幾個老油條都強烈請戰。
    哪怕到了最低穀的時候,這塊土地上的人們也從不乏勇氣。
    “好了!”
    劉擎拍拍案幾,“都想去,可陳州得留人看守,否則前腳出征,後腳陳州大亂,特娘的,老巢都沒了,還打什麽打?”
    那便是要挑人。
    眾人第一個看向楊玄。
    “楊玄!”
    “在!”
    五縣縣令大膽冷笑。
    果然,老頭子就獨寵這個少年縣令。
    劉擎目光緩緩轉動。
    “誰不服?”
    “……”
    ……
    楊玄急匆匆的回到了太平縣。
    “出征?”
    曹穎先是一愣,接著又釋然。
    “長安對北疆的耐性到了極點,若是再不動手,節度使怕是要換人了。黃中丞不易。”
    “又要打了?”怡娘歎息,“太太平平的不好嗎?四娘子!”
    “哎!”
    章四娘出現在門外。
    “走,跟我去給郎君收拾東西。”
    鄰居那裏也在收拾東西。
    “大王,黃春輝此次邀請大王去觀戰,這是向陛下表忠心呢!”
    衛王默然,隻是擦拭著巨刀。
    ……
    “陛下,北疆節度使黃春輝上了奏疏,準備進攻。”
    “嗯!”
    皇帝從曲譜中抬頭,伸手接過奏疏,看了看。
    韓石頭知曉這是一次被逼迫的出征。
    皇帝會是什麽心思?
    奏疏放在案幾上,皇帝淡淡的道:“朕記得黃春輝剛多了一個孫兒吧?”
    “是。”
    這位看似整日沉浸在歌舞中無法自拔的帝王,開口便是連韓石頭都差點忘記的事兒。
    “老臣子多個孫兒是喜事,讓鏡台看好些,切莫……出事。”
    “是。”
    韓石頭隨即親自去了鏡台。
    “韓少監一向少見。”
    王守屁股上的傷還沒好,走路一瘸一拐的。
    “鏡台盯好黃春輝的家人,不能跑了一個。”
    “知道了。”
    韓石頭回身就走。
    “韓少監!”
    韓石頭止步。
    王守緩緩靠近,聲音輕微。
    “韓少監無牽無掛,可咱怎地聽聞當年韓少監也曾有親人呢?”
    韓石頭沒回頭,“野狗!”
    他緩緩而行,身後王守冷笑。
    “咱是野狗,那也是陛下養的野狗。可咱看你卻不像是狗,更像是一頭狼!”
    趙三福在前方出現,行禮後過來。
    “監門。”
    王守問道:“如何?”
    趙三福側身看了緩步而行的韓石頭一眼,“當年水患,他一家子都被淹了。”
    “可惜!”
    王守不加掩飾的透露出自己對韓石頭的敵意,讓趙三福有些好奇。但他知曉這等問題不能問。
    “對了。”王守記起了正事,“北疆那邊大概是要弄些什麽,盯著黃春輝的家人,不許出長安。”
    “是。”趙三福領命,猶豫了一下。
    “說!”王守冷冷道。
    “監門,下官冒昧,北疆……可是要出戰嗎?”
    王守看著他,直至他脊背冷汗直冒。
    “若非咱知曉你在北疆做過斥候,這話問的就該掌嘴。”
    “是。”
    王守轉身進去。
    “黃春輝頂不住了,隻能出戰!”
    趙三福的眸中多了一抹憂色。
    他在北疆時是最出色的斥候,知曉北遼的實力如何。
    在他看來,黃春輝此次出擊是在冒險。
    北疆。
    子泰。
    保重!
    ……
    國子監。
    周寧緩緩走在小道上,邊上有樓台,能聽到有人在大聲辯難。
    “周助教。”
    一個女學生止步行禮。
    周寧頷首。
    “真是賞心悅目呀!”雖然是女學生,但依舊對周寧的氣質讚不絕口。
    到了祭酒那裏,周寧開口就問。
    “祭酒,我聽聞北疆那邊不安?”
    寧雅韻低頭看著琴譜,“是長安不安。”
    “是。”
    周寧明白了。
    “可能會出戰。”寧雅韻補充一句。
    安紫雨進來了。
    “兵部緊急出動了快馬,往北疆去了。”
    “要開打了嗎?”
    周寧想到了楊玄。
    “嗯,要開打了。”
    周寧告退。
    走出值房,她不禁看向了北方。
    “你要好好的。”
    ……
    斥候就像是一群候鳥,往來於桃縣和草原之間。
    “前方有北遼斥候!”
    “隊正,可要撤離?”
    十餘斥候看向了隊正。
    前方北遼數十斥候也發現了他們,蜂擁而來。
    隊正說道:“北遼不是傻子,早就知察覺到咱們這邊有異動。大戰在即,斥候斥候,咱們不但要打聽消息,還得要提振士氣!回去稟告,北遼斥候密集出現。”
    “隊正你呢?”
    隊正笑了笑,“耶耶去取顆人頭回來,大戰之前,讓北遼人看看大唐男兒的武勇,駕!”
    前方的北遼斥候也發現了隊正的舉動,為首的喊了一聲,接著策馬疾馳,衝出了陣列。
    兩邊的頭領對上了。
    眾人看的目不轉睛。
    橫刀對長刀。
    鐺!
    雙方錯身而過,隨即策馬掉頭,再度衝殺。
    遼軍帶隊軍官一刀從隊正的腰部掠過。
    血箭飆射。
    隊正一刀斬斷了對方的左臂。
    遼軍帶隊軍官策馬就逃。
    失去左臂後,他就憑著雙腿控馬,漸漸被追了上來。
    “殺了他!”
    唐軍斥候在歡呼!
    但遼軍斥候來了。
    “無恥!”
    眾人叫罵著,令二人回去稟告消息,其他人毫不猶豫的衝向了敵軍。
    隊正追上敵將,一刀梟首,隨即對麵的箭雨來了。
    他策馬掉頭,背上帶著一支箭矢,大笑著奔逃。
    “走!”
    唐軍斥候拚命打馬奔逃,北遼斥候緊追不舍。
    “吊死他們!”
    帶隊將領竟然被割了人頭,這份奇恥大辱啊!
    隊正的腰部不斷在流血,他回首看了一眼,“留下兩個兄弟,其他人,走!”
    軍令如山,兩個斥候策馬靠攏,其他人深深的看了他們一眼,打馬而去。
    “跟著我,到了地底下,依舊是我來開道!”
    隊正策馬衝向敵軍。
    他大呼酣戰,帶著兩個斥候衝進了敵群中。
    刀光閃爍,數十騎的阻攔不過一瞬而過。
    隊正回身,一隻耳朵已經不見了,臉頰挨了一刀,從嘴角拉到耳下。
    身後的兩個斥候,一人丟了手臂,一人小腹處中一刀。
    “跟著我。”
    隊正舉起橫刀。
    那些北遼斥候冷笑掉頭。
    “絞殺他們!”
    隊正打馬而去。
    他知曉,這一次再無生機。
    北遼斥候們在獰笑著,準備抓一個活口去問話。
    嗚嗚嗚!
    號角聲中,一隊騎兵出現在前方。
    正在策馬加速的隊正抬頭看了一眼。
    “是楊字騎,撤!”
    三個斥候往左側繞了過去。
    “追!”
    北遼斥候緊追不舍。
    他們能估算出距離……在那隊騎兵趕到之前,他們能追上。
    楊字旗下,南賀說道:“郎君,來不及了。”
    “發信號,令左右兩側出來。”
    嗚嗚嗚!
    騎兵在加速。
    砍殺三個斥候,再策馬逃跑……
    來得及嗎?
    北遼斥候一邊緊追不舍,一邊計算。
    “兩側有伏兵!”
    有人尖叫。
    斥候們一看,左右兩側都冒出來數十騎兵,氣勢洶洶。
    來不及了。
    “撤!”
    頂替的將領下令撤離,他回首看了一眼楊字旗,“我記住你了!”
    楊字旗下,楊玄吩咐道:“全數出來。”
    嗚……
    號角聲中,北遼斥候的前方出現了一股騎兵。
    楊玄回首,“出擊!”
    三百餘騎兵從四麵圍了過去。
    北遼斥候中有人罵道:“敵將狡猾,他先令左右伏兵出擊,讓咱們知難而退,救了那三個斥候。再令前方伏兵出擊,四麵夾擊……那個狗曰的!楊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