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7章 阿耶(為‘醉裏掌燈’白銀加更6)

字數:9502   加入書籤

A+A-


    楊玄告假了。
    理由很充分,自己要準備親事。
    王顯聞訊也隻是淡淡一句:聰明人!
    身邊人問道:“王詹事為何這般說?”
    “老夫為太子詹事,上來第一件事便是拿人開刀立威。東宮經曆了此事,人人自危,正該多動些人。
    楊玄處置了後續之事,堪稱東宮中除去老夫之外最安全旳一人。他若是願意,此刻就能拉攏一群人,此後坐大。”
    “那他為何不拉呢?”
    “此次太子成了廢人,一家四姓的火氣要衝著誰來發?他若是在,自然少不了。他跑了,老夫最近的日子怕是不好過。”
    王顯撓頭,“昨日老夫家大門被人潑了狗血,腥臭無比。”
    “詹事可曾報官?”
    “無用,還丟人。”
    “一家四姓也太無恥了吧?”
    “這不是他們幹的。”
    “那能是誰?”
    “鍾遂三族被拿下,但逃脫了數人,其中一人臨走前說了,要尋老夫拚命。”
    ……
    楊玄壓根就沒想過這些。
    他有些忐忑的在等待著自己人生的一次重大轉折。
    為人夫!
    魏靈兒等人紛紛趕來幫襯。
    但一提及誰做儐相時,連最悍勇的陶堅都為之變色。
    “此事吧……”陳子茂麵帶懼色,連所謂的君子風度都不顧了,“當今下婿風俗尤盛,周氏龐然大物,天知道會有什麽手段。”
    陶堅說道:“鞭子還好,就怕那邊用棍子。”
    所謂的下婿,就是老丈人家在接親的時候收拾女婿。
    “在接親之時,新郎便是婦家狗。”魏靈兒神色古怪,洪雅低聲道:“可是在想著你未來的狗是誰?”
    魏靈兒臉紅了,“才沒有。我隻是在想,子泰此次接親會遭遇什麽。”
    婦家狗?
    楊玄麵如土色。
    “會棍棒交加。”張冬青歎息,顯然對這種風俗不大讚同。
    “還曾有新郎接親時被女家人打死的。”
    這堪稱是刀山火海啊!楊玄深吸一口氣,“不必懼怕!”
    魏靈兒讚道:“子泰豪氣!”
    等眾人一走,楊玄問道:“怡娘,可有什麽貼身的甲衣?薄一點的。”
    ……
    周寧收拾了東西,出了值房,再沒有回首。
    安紫雨陪著她,“不再看看?”
    周寧說道:“往日看的足夠多,若是思念便能想起來。此刻再看卻是躊躇。”
    “你倒是豁達,如此我也就放心了。”
    周寧走在國子監中,路上遇到了師生都微微頷首。
    比往日少了許多冷漠。
    包冬和幾個同窗止步,看著周寧和安紫雨緩緩而去。
    “國子監的嬌花,終究被人采摘了。”
    “國子監從此黯然無色。”
    “包冬,你是苦情係的,可有詞?”
    包冬抬頭看著藍天。
    “我要去吃喜酒。”
    周寧走到大門外,回身道:“司業請回吧。”
    安紫雨拿著手帕,哽咽道:“記著沒事回來坐坐。”
    “嗯!司業。”
    “什麽?”
    “我走了。”
    “哦!”
    “記得請個醫者。”
    周寧上了馬車,隨即回到家中待嫁。
    周勤見到孫女歸家,歎息道:“還能待幾日?”
    周寧無語。
    最後糊弄,“阿翁,我給你針灸吧!”
    “別!”周勤麵色大變,隨即大笑不止。
    老仆擔心的看著他,“阿郎小心些。”
    周勤笑的喘不過氣來,“哎!哎!老夫樂啊!”
    周寧蹙眉,問道:“阿翁樂什麽?”
    周勤樂嗬嗬的道:“你那銀針忒長,每次紮進去老夫被嚇個半死。那小賊可惡,老夫想收拾他,卻擔心你過去被欺淩。”
    周寧低頭。
    周勤笑道:“可一想到從此那長長的銀針就會紮到他的身上,老夫就樂的不行!”
    周寧:“……”
    ……
    晚飯後,怡娘在點檢準備的禮物,章四娘協助。她一邊檢查清點,一邊嘀咕著。
    “當年才那麽小一坨,如今也要成親了。”
    回過頭,她見章四娘蹲在邊上,癡癡的看著外麵的楊玄,就淡淡的道:“別想著新婚之夜前陪侍郎君,沒戲。”
    章四娘癟嘴。
    楊玄在院子裏納涼。
    前院,坐在屋簷下的屠裳突然蹙眉看著右側圍牆,撿起一顆石子丟進了後院。
    “哎喲!誰扔的石子?”
    剛抱著一床被子出來的章四娘正好中招,單手捂著額頭,目光轉動,想尋人晦氣。
    趙三福悄無聲息的翻上牆頭,此次他有了經驗,坐在沒有尖刺的地方,灑脫的道:“戒備差些意思,被盜賊摸進來就有趣了。”
    他輕鬆下來。
    身後突然有人說道:“下次走正道。”
    趙三福猛地回身,還擺出了個防禦的姿勢。等看到是王老二後,他沒好氣的道:“就不能出點聲?”
    趙三福拎著包袱尋到了楊玄。
    “這是賀禮。”
    楊玄笑道:“難得你這位鏡台的紅人也來送禮,傳出去怕是會嚇到許多人。”
    趙三福隨意坐下,“你若是不介意,我也願意做個儐相。”
    “得了吧,你若是去做儐相,丈人能把我趕出來。”
    趙三福靠著牆壁,雙腿耷拉在台階下,“東宮之事你的運氣不錯。”
    “什麽意思?”
    “國丈他們一直在想法子把太子重新拉起來,咱們鏡台重點就盯著這個。我還在想陛下那邊會如何應對,沒想到一次刺殺就了結了。東宮多少人會倒黴,你還好,竟然混了個清白。”
    “鏡台就沒摻和此事?”楊玄覺得王顯的事兒鏡台弄不好知道。
    趙三福搖頭,“宮中事咱們不好摻和,韓石頭盯著呢!”
    “對了,韓石頭這人你覺著如何?”
    “穩,做事有分寸,不出意外的話,陛下去之前,他能富貴已極。”
    “王守呢?”
    “他?鏡台就是帝王的狗,為帝王撕咬,若是識趣還能得個善終……”
    楊玄靠在牆上,感受著些微涼意,“知道的太多,也是一條絕路。”
    趙三福默然。
    “你的酒宴我想來,但不能來。”
    “多謝了。”
    鏡台當紅炸子雞來赴宴,那些客人會如何的臥槽!
    “今夜就為你慶賀一番吧!”
    趙三福變戲法般的拿出一個酒囊。
    喝了酒,他把酒囊一丟,起身道:“東宮沒什麽意思。”
    “我知道。”知道是知道,但目前楊玄還需要這份資曆,好為下一步回歸北疆打下基礎。
    “那地方就是個爛泥潭,寧可孤傲清高些,莫要攪和進去。”
    “你在鏡台……我聽聞王守頗為看重你。”
    “沒錯,他喜歡那等遊離於利欲熏心與理智尚存之間的人。”
    “要小心。”
    “我知道。”
    趙三福走向圍牆,翻上去,騎在牆頭揮手。
    “記得吃回春丹。”
    曰!
    楊玄衝著他比了一個中指。
    ……
    第三日,是個吉日。
    成親的日子也在今天。
    大清早章四娘起床就說道:“今日要祭祖呢!”
    成親是人生大事,必須要先稟告祖宗。
    怡娘已經在準備了。
    到了時辰,她捂額,“竟然忘記了買金線,四娘子去一趟。”
    “哦!”
    章四娘去了。
    後院裏就剩下怡娘、老賊和王老二,外加楊玄。
    單獨開辟的祠堂裏,此刻一個牌位被綢布遮蓋著。
    怡娘走進去。
    行禮。
    “陛下,雖說女子不得主持此等事,不過楊略和曹穎不在,奴隻能如此,還請陛下莫要見怪。”
    她把祭品一一擺好,隨後回身,“郎君。”
    楊玄步入祠堂。
    怡娘拉著綢布,一扯。
    孝敬皇帝四個字映入眼簾。
    楊玄的呼吸一緊。
    接著收斂心神。
    香火中,怡娘低聲說著。
    “當年陛下令奴帶著小郎君出宮,至此十六載了,奴無能,隻能看著楊略帶著小郎君遠遁南疆。”
    楊玄仿佛看到了在那個血色的長夜中,一個宮人挎著提籃,緊張兮兮的貼著牆往前走。
    那些侍衛持刀對著她微笑,讓她安心。
    隨即,這些微笑被淹沒在了血色之中。
    “楊略帶著小郎君在元州蟄伏,偽帝做賊心虛,令鏡台窮搜天下追殺楊略,幸而神靈護佑,小郎君這才無恙。”
    前麵十年楊玄覺得是神靈護佑,後麵五年就是僥幸。
    “奴和曹穎在長安接到了小郎君,由此,小郎君一路仕途順遂,如今已然是太子中允。”
    “陛下反感一家五姓,卻不知小郎君迎娶的女子乃一家五姓中周氏嫡女。”
    “陛下,您要做阿翁了。”
    怡娘眼含熱淚退了出去。
    楊玄起身看著牌位。
    “當年之事我不明所以,怡娘把我帶出宮中,楊略護著我到了元州。元州的日子不大好,但活著就好。”
    “這些年我想過許多,從對楊略身份的猜測,到咒罵這個賊老天,我在想,我活著究竟是為何?難道就是為了活著?”
    “楊略五年之後再度出現,讓我來長安,我來了,怡娘和曹穎弄的神神秘秘的來投靠,莪一早就發現不對。”
    “當他們說出我的身份時,我震驚之餘也在想,當年您為何不反抗呢?”
    “我想了許久,若是您反抗,鎮壓在所難免,隨後長安混亂……想來您是不願看到這一幕吧。”
    “我不知當年發生了什麽,但怡娘告訴我,偽帝父子在其中興風作浪。”
    “我不想什麽討逆,就想著在元州鄉下弄個宅子,娶個娘子,生幾個孩子。我上山狩獵就能養活他們,隨後就這麽過了一生。”
    “可我遇到了晏城。”
    外麵,老賊衝著怡娘眨巴眼睛,暗示有沒有問題。
    怡娘搖頭,低聲道:“別打擾了郎君和陛下談話。”
    哪怕是縱橫地底下多年,老賊依舊打個寒顫。
    王老二最沒心沒肺,蹲在邊上吃牛肉幹。
    “我最不喜的便是麻煩,人活著就很累了,還要給自己的頭上壓東西,什麽牧民,什麽廝殺,什麽天下,什麽大業……”
    “我一直不想這些,隻是身邊跟著怡娘他們,楊略更是為我遠遁南周,我若是不努力,就辜負了他們。”
    “那日我去了太廟,見到了您的神主。”
    “那一刻我不知怎地,突然就渾身顫栗。”
    “您別怪我……我真的對您沒多少父子親情的感悟,可那一刻,我卻莫名其妙的渾身顫栗,眼眶發熱。”
    “我還有兄長在長安城中,偽帝父子大概想撇清您出事和他們之間的關係,所以留著他們做樣子。”
    “我在想,當初您若是願意讓他們中的一人出城,想來會比一個還在繈褓中的孩子更適合討逆大業吧!”
    “可您還是選擇了我。我想,您這是想聽從天意,對嗎?”
    “若是我成了個庸才,甚至死在了某個地方,那麽什麽大業自然就煙消雲散。”
    “若是我有大才,那麽楊略他們自然會按照您的吩咐,簇擁著我一步步走上去。”
    “如今的大唐看似繁花似錦,可內裏卻亂糟糟的,流民越來越多,府兵製已然崩塌,邊疆各處都在自行收稅,自行招募勇士,組建大軍。這是亡國景象,可偽帝卻依舊陶醉於歌舞之中。”
    “一家五姓依舊龐大,看似堅不可摧。我此次娶的便是周氏的嫡女,可並非什麽利益糾葛。”
    “我喜歡她。”
    “南周支持南疆異族叛亂,國中在弄什麽新政,我去了一趟南周,發現國中問題不少,禁軍糜爛,國中為了新政分為兩派,他們會內鬥不休。不過南周有錢。”
    有錢了不起?
    當然了不起,否則南周早被大唐鐵蹄踩翻了。
    “南周有錢,不過其國不重武人,能自保,但無法進取。南周挑動南疆異族叛亂,我以為,這是內心掙紮之舉,既想自保,又想開拓進取,我以為,這等想法遲早會釀成大禍。”
    國家層麵在戰略上的不確定和模糊會帶來許多危害,內政混亂,外事混亂,甚至會因為定位錯誤而莫名其妙的得罪不該得罪的強國。
    “北遼很強大,隻是一個潭州就令陳州焦頭爛額,隻是養的三條狗就困擾陳州多年。”
    “赫連峰正在厲兵秣馬,他們在盯著北疆,也在盯著長安。”
    “我此刻人在長安,可心卻在北疆。”
    “要想討逆,首要打下一個根基。如今我在北疆有了一縣之地,曹穎代為掌管。另外,陳州我也在著手,下一步便是北疆。”
    楊玄行禮。
    抬頭。
    看著牌位。
    “討逆大業道阻且難,您一定想問我意誌是否堅定。
    說了那麽多,其實就是想告訴您,我願意承擔這份重擔……阿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