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六章 醫博會?明明是產品發布會
字數:4568 加入書籤
“現在的膠囊內鏡很容易滯留患者體內,造成醫療事故。”
“三清的膠囊內鏡是否也有這樣的隱患嗎?”
“如果發生醫療事故,三清能擔起責任嗎?”
齊亮聽到這樣的問題,頓時滿頭黑線,腦門上青筋直跳。
提問環節,你特麽不問技術參數,問醫療事故?
這他媽絕對是來搗亂的。
他恨不得當場就叫保安把這人給叉出去。
不過深吸一口氣後,他抑製住了內心深處差點失控的洪荒之力,神態自若地笑了起來。
“嗬嗬,這是一個好問題,看來這位提問人的醫院是深受其害,對現在市麵上的膠囊內鏡產品怨氣很大啊。”
說完,便看向提問人,很客氣地問道:“不知道你是哪家醫院的醫生?”
人群中站著一個30出頭的男人,長臉薄唇,眼睛細長,目光飄忽不定,穿著襯衣西服,看起來有點像展台上的工作人員,不過身上沒戴胸卡,一時之間也看不出來路。
這人眼神有些閃爍,高聲說道:“我們醫院的名字不能明說,反正是一家地級市的醫院,因為經曆過好幾次事故,所以幾個病人的情況我都很清楚。”
“其中一個病例我還特意記錄了下來,”說到這裏,他掏出手機,念了起來:“患者因間斷性腹痛在我院進行了上消化道鋇餐,小腸造影檢查,診斷為空腸近端炎性病變。”
“數日後,患者再次就診,要求行膠囊內鏡檢查,結果因為膠囊長時間未能排出體外,腹部劇烈疼痛,接受了外科手術治療,行剖腹探查,發現小腸狹窄,近端小腸擴張,有一直徑2異物,切除部分小腸樣本後證實為膠囊內鏡。”
他麵色沉痛道:“雖然我們醫院也有問題,對患者病情評估不夠全麵和仔細,沒有考慮到患者小腸病變問題的嚴重性,導致了膠囊內鏡的滯留,但這樣的醫療事故已經發生過好幾次了,足以證明膠囊內鏡有嚴重的問題,風險很大。”
“不僅僅是滯留體內無法排出的問題,膠囊內鏡的檢驗結果同樣也不夠準確,會對診斷結果產生誤導,使得患者承受不必須的手術,給我們醫院造成了重大損失。”
“事實上,我跟其他醫院的醫生交流過,他們的醫院使用膠囊內鏡後,也都出現過同樣的問題。可見,這是當前技術層麵無法解決的難題,跟醫生的醫術無關。”
“現在三清開始做膠囊內鏡了,我很好奇,你們的產品又會好到哪裏去呢?會不會也有同樣的隱患呢?”
“我很期待你們的回答。”
話音剛落,現場頓時響起一陣竊竊私語聲。
圍觀人群裏有很多都是全國各地醫院的醫生,對這方麵的桉例都有所耳聞,於是紛紛點頭,七嘴八舌地議論起來。
就連古院長和哈裏森博士,也都滿懷期待地看向齊亮,想看他如何應對。
眾目睽睽之下,齊亮嗬嗬一笑,滿臉自信道:“這個世界上的膠囊內鏡,隻有兩家,一家是三清,另一家是其他。”
“三清的膠囊內鏡,跟其他家的運行方式都不一樣,這點我想跟大家說清楚。”
“其他廠家的膠囊內鏡,無論是上消化道還是下消化道,都是患者吞服下去,借助消化道自身的蠕動,在消化道內運動並拍攝圖像,最後通過肛門排出體外。”
“這樣的話,醫療事故頻發自然也就不足為奇。”
“因為,整個過程中,膠囊內鏡都是不可控的,隻能依靠患者消化道自身的力量,自然風險很大,萬一患者腸道堵塞,或者發生腸炎,那怎麽辦?”
“這種情況下,膠囊內鏡肯定是排不出來了,隻能采取手術將其取出。”
“想象一下,如果我是患者,肯定是滿腔怒火了。”
“因為我隻是想檢查一下胃部,結果竟然要吞下一顆膠囊,然後在我的整個消化道走上一遭,最後還因為便秘或者別的什麽原因導致腸道堵塞,要做開腹手術取出來。”
“而整個過程中,有很大可能,胃酸會腐蝕內窺鏡,導致電池泄露,繼而腐蝕腸道,甚至形成穿孔。”
“這樣的話,後果就更嚴重了,很可能我還要切除一段小腸,造成九級傷殘。”
“而一切的開始,隻是因為我有點反酸,想要做個胃鏡而已。”
“你說患者會不會覺得特別冤呢?”
眾人情不自禁地點點頭,一時心有戚戚焉。
齊亮嗬嗬一笑道:“但是三清的膠囊內鏡就不一樣了,我們是磁控膠囊,完全自主可控,而且還是可回收式的,也就是說,從哪進來,就從哪出去,從這一點來看,更加類似於傳統的電子胃鏡和腸鏡。”
“如果是胃部的話,患者隻需要喝水吞服,膠囊內鏡就能在胃部進行檢查,完事後從食道內出來。”
“大腸和小腸的情況也跟這差不多,大家可以自行體會。”
“這樣一來,如果腸道狹窄或者堵塞的地方,那根本進不去,能進去的地方,自然也能出來,所以根本不會有任何危險和隱患。”
“也許我們失去了環遊整個消化道的機會,但這樣更安全,也能給患者帶來更好的體驗。”
“安全和體驗,這兩點是三清開發任何器械產品的第一原則。”
“你們可以從其他的便攜式設備上看到,這一理念始終如一地貫穿了我們的所有產品線。”
“好了,這個答桉,你們滿意嗎?”
齊亮說出這句話的時候,臉上滿是笑容,但眼中卻毫無笑意,而是死死地盯著對麵的提問人,仿佛要把對方的整個音容相貌都牢牢地記下來。
提問人身軀劇震,一時張口結舌,說不出話來。
他之前在人群裏聽到可回收幾個字,還以為是拉出來後,再把裏麵的微型設備回收呢。
萬萬沒想到竟然是這樣一種,從哪來就從哪出去的方式。
那這樣的話,確實不會有滯留體內,排不出來的隱患了。
“很棒的思路!完美解答了這位先生的問題。”
哈裏森第一個開口,大聲喝起彩來:“我非常讚同,對我們來說,每一個客戶都是vip,他們的安全和體驗才是第一位的。”
“你知道的,診所的名譽對我們來說比生命還重要,絕對不能出任何醫療事故,否則的話我們會很慘,不但有巨額的罰款,客戶也會大量流失。”
“這也是為什麽多年來,克利夫蘭還沒有使用膠囊內鏡的原因,不過聽了你們的解釋,我很樂意嚐試一下三清的設備,希望能夠帶來驚喜。”
古院長也微微頷首,詢問起身邊的人來:“三清的回答聽起來很有道理,你們怎麽看?”
這幾位四十多歲的大叔,不是副高就是主任醫師,在業內威望很高,古院長也需要征求他們的意見。
“聽起來,三清的設備確實更加安全。”
“我們普外已經摩拳擦掌了,就等樣機到了一試身手。”一名醫生搓著雙手,興奮地說道。
“就看它這個力度控製得怎麽樣了,能進入腸道多遠。”
“人體光小腸就有三四米,結腸1.5米,總共5米多,都檢查一遍時間可不短啊,這電量撐得住嗎?”
“也不是每個地方都檢查的。”
“一些縣級醫院沒有小腸鏡,如果能用膠囊內鏡全程替代,倒不失為一個好辦法。”
“就是不知道準確率如何,我對其能否替代小腸鏡還是心存懷疑。”
“肯定不能完全替代,但作為一種初篩方案還是很不錯,起碼沒有痛感,患者不會抗拒。”
醫生們在這裏議論紛紛,提出各種設想。
提問人一一聽在耳裏,頓時氣得咬牙啟齒,卻又無計可施。
他暫時也想不出第二個問題,再留在這裏也沒有意義,隻能夾著尾巴,灰溜溜地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