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八章 論砸錢,我們是專業的

字數:3766   加入書籤

A+A-


    “滴”地一聲。
    門禁上綠光閃爍了一下,一行人推門而入。
    穿過一道走廊,進入一間換衣室,穿上白色無塵衣。
    每個人都將自己從頭到腳裹得嚴嚴實實,連臉都不放過,戴上厚厚一層口罩,渾身上下隻有一雙眼睛露了出來。
    接著來到晶圓的潔淨車間門口,隨著“噗呲”一聲,風淋房的玻璃氣閥門瞬間自動打開。
    進去後,牆上那一個個排列整齊的銀白色金屬風洞,開始瘋狂地向外吹氣,一道道猛烈的氣流將眾人身上的灰塵和細菌,全都吹走,排出室外。
    再次出來後,每個人都變得一塵不染,煥然一新。
    至此,終於可以進入晶圓車間了。
    陸庭峰看完這一幕,忍不住稱讚道:“趙總,這個無塵車間的進出口流程相當規範,有大廠風範。”
    趙興笑道:“芯片車間嘛,對無塵方麵的要求比較高,我們也是盡力而為,做到最好。”
    當下一馬當先,帶著眾人進入車間,來到晶圓產線進行參觀。
    隻見整個車間燈火通明,一台台巨大的設備連接在一起,形成長長一條產線。
    幾名同樣全副武裝的工作人員,正在設備前忙碌不已,時而看看顯示屏,時而在設備上操作著。
    趙興瞬間精神一振,滔滔不絕地介紹起來。
    “os芯片的生產過程分為晶圓製造,晶圓加色,芯片封裝和測試四個部分。”
    “這是我們自建的12英寸晶圓製造中試線前道),以及12英寸bsi晶圓封裝後道)產線,主要瞄準中高階產品,能完成從晶圓製造到封測完工的一整個流程,直接向客戶提供芯片成品。”
    “所有設備,包括as的arf光刻機都已到位,這個月將達到量產狀態。”
    “至於人員配置方麵,都是精兵強將,經驗豐富,負責人李羽之前參與過半導體晶圓廠的建設,具有豐富的晶圓製造產線建設與運營經驗,工程師也是公司最優秀的一批。”
    “憑借這條自建晶圓產線,公司將掌握芯片設計,製造生產全部過程,完成從fabess到fabite的設計製造一體化轉型,滿足客戶高要求定製化需求。”
    “目前來說,晶圓與封測兩部分占總生產成本的91.8,而且一直麵臨產能緊缺問題,代工價格逐年上漲。這也是迫使我們轉型的重要原因之一。”
    “嗬嗬,這是光刻區,大名鼎鼎的as光刻機就在這,此外還有配套的塗膠顯影和測量設備。”
    “os芯片的研發需要深厚的積累,研發和創新需要和產線經過比較長的磨合。所以自建產線在技術發展上更有優勢,比代工模式要強許多。即便龍頭企業,比如索尼,二星等也都是采取這種模式。”
    陸庭峰聽到這句話,頓時嗬嗬一笑:“趙總很有野心啊,看來是想向索尼看齊。”
    趙興悠然神往道:“誰不想做到行業第一呢,就像醫藥行業,也有許多人想向三清看齊嘛。”
    “索尼當初也是從自建晶圓廠開始起飛,做到行業第一的,我們雖然還差得遠,但是有理想總歸是好的嘛。哈哈。”
    陸庭峰頓時豎起大拇指:“趙總有誌氣啊,了不起,這才是我們想要的供應商。”
    看完整條製造和封測產線後,一行人再次回到會議室。
    很快到了午飯時間,由於三清要求一切從簡,就沒去飯店吃席,而是由科威這邊提供了盒飯,讓大家在會議室吃飯。
    陸庭峰端著飯盒,一屁股坐到王大力身邊,一邊吃一邊問道。
    “怎麽樣,你看了一上午,有什麽感想?”
    王大力慢悠悠地啃著一隻雞腿,並沒有馬上回答。
    過了一會,他啃完雞腿,抽出一張濕紙巾,仔細擦拭著手上的油膩,才開口說道。
    “你是說晶圓產線嗎?看得出是挺有想法的一個廠,值得稱道。”
    “很多芯片廠家都是用的fabess這種自己設計,由代工廠製造的輕資產模式,科威能夠自己建產線,已經說明很有誌氣了,就衝這份魄力,我也看好它,最起碼那些純代工的廠家,我覺得是無法滿足我們的高標準。”
    “不過晶圓中試線的話,隻具備工藝產品開發,小批量生產,設備驗證等功能,它是在正式量產之前的中等規模生產線,是實驗室與量產線之間的必經階段,恐怕無法滿足量產需求,到時候還得繼續買設備,這倒是讓我有些擔心。”
    說到這裏,王大力瞥了領導一眼,問道:“他們有這個資金實力嗎?量產設備可不便宜啊。”
    陸庭峰笑了笑:“沒事,先找他們定製,如果能滿足我們的要求,量產線不是問題。”
    王大力臉上閃過一絲驚訝的表情,不過沒有多問,而是繼續說道:“現有的樣品要帶回去檢測,才能給出最終結果,下午你跟趙總談商務,我去跟他們的工程師談談技術方麵的事。”
    “主要看看他們的製造工藝怎麽樣,像素隔離技術,彩色濾波工藝,汙染控製技術,還有晶圓堆積工藝,這些對生產高像素,高清晰度的圖像芯片非常重要,都得了解一下。”
    “行,那就看伱了。”
    “嗯嗯。”王大力點點頭,埋頭大口吃了起來。
    下午,王大力等人留在會議室,陸庭峰則單獨來到趙興的辦公室。
    一進門,趙興就笑吟吟地迎上來,熱情得好像看到了失散多年的親兄弟。
    “陸總,剛吃完飯,來喝點茶解解膩,我泡壺普洱,咱們一邊喝一邊慢慢聊。”
    他對三清的這次合作非常看重,自然不能太一本正經,完全一副公事公辦的樣子,而是要在交談中拉近彼此的關係,爭取成為長期合作夥伴。
    商業合作,人情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彼此相處愉快,才能做到合作順利。
    陸庭峰看著古色古香的茶桌,以及上麵琳琅滿目的茶具,笑道:“趙總你還挺愛喝茶。”
    “嗬嗬,”趙興泡好茶,小心地給他倒上,隨口道:“一點閑情雅致,不足掛齒。”
    陸庭峰端著茶杯,小小地啜上一口,斟酌著說道:“趙總,可能你聽說過,三清最近研發了一款膠囊內鏡,能夠檢查上下呼吸道。”
    趙興點頭笑道:“略有耳聞,聽說這款產品在醫博會上大出風頭啊。”
    說完小心試探著問道:“這麽小的微型設備,鏡頭應該用的是os傳感器吧?”
    “沒錯,目前樣機用的是索尼的os。不過我們並不滿足於此,而是想多發展幾個供應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