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穩定局麵

字數:1429   加入書籤

A+A-


    其實派拉蒙他並不是說不怎麽樣,而是相當的不景氣。

    派拉蒙在他創立時候起,就已經是好萊塢的頂流公司,曾經在這裏占據著統治性的地位,那時候他們一邊發行電影,一邊做院線,稱得上是壟斷性的巨頭。

    後來米國政府都看不下去了,推出了反壟斷法案《派拉蒙法案》,強行的令他們把旗下的院線公司分解出售,這才令其元氣大傷。

    六十年代,派拉蒙已經落到了時代後麵,因為仍在掌權的阿道夫.楚克已經80多歲,這家公司可悲地不能夠理解,新一代觀眾想要看什麽電影了。

    到了1966年,公司落到了海灣西方工業公司手中,楚克時代正式謝幕。

    新總裁羅伯特.埃文斯雖然是電影界的無名之輩,卻長袖善舞,在他的主持下,派拉蒙製作出《愛情故事》、《唐人街》和《教父》這樣在商業獲得上巨大成功的名片,恢複了元氣。

    羅伯特.埃文斯當了八年的派拉蒙船長,到了1976年,出身於電視業的巴裏.迪勒登場了,他的兩個助手邁克爾.艾斯納和傑弗裏.卡森伯格後來也都成了電影業的大人物,這個三人組合,把派拉蒙重新帶到好萊塢的頂尖位置。

    巴裏.迪勒的拿手好戲是高概念電影,這類影片借助簡單有力的故事和大規模宣傳獲得了巨大成功,代表作有歌舞片《周末夜狂熱》、《油脂》,恐怖片《月光光,新慌慌》,動作冒險片《奪寶奇兵》和警匪片《比弗利山警探》。

    不過,巴裏.迪勒的理想是建立一個新的電視網,而母公司海灣西方的老板馬丁.戴維斯卻無意嚐試這樣的冒險。

    1984年,巴裏·迪勒終於找到知音,這就是剛接手二十世紀福克斯的澳洲傳媒大亨魯伯特.梅鐸,去做他的第四電視網了。

    隨後,邁克爾.艾斯納和傑弗裏·卡森伯格也被迪斯尼挖走,此後的一段時間,是派拉蒙的低潮時期。

    在進入了斯坦利.賈菲和雪莉.蘭辛的時代以後,他們正在逐步的恢複元氣,但這時候又遇上了杜邦集團的收購。

    每一次收購資產的重新組合,都會給公司的業務帶來巨大的衝擊。

    雖然王成他是要求公司方麵,盡量避免這方麵的損耗,也都鼓勵大家以最快的速度投入在工作中去。

    他一再的向所有的人保證,公司隻是換了一個老板,所有的人待遇地位都不會改變,唯一改變的就是你的工資可能會更多。

    當然這些話誰不會說,吹牛誰不會?公司換老板,肯定會對公司造成巨大的衝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