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章 李承乾的騷操作

字數:4628   加入書籤

A+A-


    長安如今所屬重臣,可以說都在皇城之內了。

    李承乾臥床都快一個月了,現在仗著一眾門閥的撐腰,加上幾個秘書監的傳信,順利把自己安排上了監國的指責。

    本來李承乾是沒這打算的,畢竟聽盧俊風的,靜待事態變化再做打算。

    奈何受不了薛仁貴的出謀劃策。

    一向穩重的李承乾,在薛仁貴給他製定了三套奪取權勢的方陣後,徹底坐不住了。

    若是此時不動手,那縱使坐實了李預叛亂,那朝堂壓製之下,許以李預重利,說不得這叛亂就沒了。

    猶記得薛仁貴說出當初陛下勒令禦史修改史書一事,李承乾瞬間就支棱了起來。

    去年他被立為太子的時候,曾有幾位禦史要親自為他著傳,前來東宮詢問他這些年所學,沒過幾天這些禦史就換了一批人,原來說好的禦史,他再也沒見過了。

    大業皇帝楊廣封了個煬帝,這事他可是記的清楚。

    開科舉,建運河,增強南北交流筆墨不多,倒是征吐穀渾凍死五萬大軍,三征高句麗死百萬人大書特書。

    李承乾想了一通,頓時明白這節點所在,他不能坐以待斃。

    加上監國一事確有出處,那他此時站出來也不算逾製。

    當務之急,便是將李預所作所為公之於眾,先取大勢,再以雷霆手段剿滅李預,這乃上策。

    不然任由房玄齡拖延下去,黑的也變成白的去了。

    可看著眼前隻有四五位父皇的肱股之臣,李承乾也迷惑了。

    “程知節大將軍何在,左領軍大將軍尉遲敬德何在?”

    依舊是勤政殿內,房玄齡眼觀鼻鼻觀心,一言不發。

    見到這種情形,李承乾一愣神,看向李績,鄭重道:“懋功叔叔,大唐李靖與秦叔寶現在身在何處?”

    李績幹咳一聲,“啟稟殿下,諸位大臣和良將,先前奉陛下旨意,前往淮陽一地尋找天外隕鐵,說是陛下功蓋萬古,天啟明浩,特降下神佑,這不陛下對此事十分重視,親自帶著一眾大人前去尋找隕鐵去了!”

    李績到也不是瞎編,這檔子事是李靖離去的時候,跟他講明白的。

    這聽起來就離譜的事情,李績也隻能聽聽,啥隕石要出動大軍和一眾朝臣了,可其中真偽,他哪敢有心思去查。

    李承乾也是一頭霧水,有這事麽?

    思來想去,自己躺在病榻之上,不知道這些信息,可從李績的話裏,他還是看出些端倪來了。

    父皇不在長安,一眾社稷能臣又因大事外出,才讓李預有了膽子謀反。

    李承乾心頭一跳,重重一拍桌子。

    “不好,那淮陽定然是李預使的調虎離山之計,如今父皇遠在北地草原率軍親征,我大唐的數位神將又困在了淮陽,大唐危矣!”

    “怪不得,怪不得那李預趁此時機造反,好一個布局,竟然騙過了父皇和國舅一行!”

    “諸位,大唐到了大廈將傾的時刻了,還望諸位叔伯能摒棄前嫌,我等齊心協力,共同挫敗賊子野心,護我大唐江山的時候到了。”

    “哦!”

    房玄齡微微點頭,不得不讚歎太子殿下內心戲真是太多了,以前倒是覺得太子還行,好好調教一下,大唐未來可期。

    可現在看來,房玄齡也在懷疑,當初是不是他腦子出問題了。

    這哪像一個忠君愛國之儲君。

    倒像是一個心機頗深,奈何沒有容人質量的主了。

    當下他歎息一聲,“那臣自告奮勇,願領人前去淮陽告知諸位大臣軍情緊急,速速召他們回來!”

    李承乾皺著眉頭,房玄齡身為中書省秘書令,執掌國策定製。

    杜如晦為尚書省秘書令,執掌政令施行。

    他要發兵平叛,最大的阻力就在於房玄齡的反對。

    先前得罪了房玄齡,沒想到現在他居然自請前去尋一眾神將,李承乾不動聲色的點點頭,“那就有勞房相了,還請快馬加鞭,這延誤不得啊!”

    房玄齡拱拱手,這便退去了。

    薛仁貴立在李承乾身後,捂著嘴幹咳兩聲,剛剛差點就笑出聲了。

    李績和長孫敬德則是低垂著眉眼,看不透,裝糊塗就好。

    房玄齡一走,李承乾頓時感覺輕鬆了不少,看向李績說道:“懋功叔叔,還望你速速集結大軍,我們需要南下平叛!”

    李績一愣,“啊,殿下,你難道不知道如今關中大軍已經前往北部草原征戰,長安隻剩下一萬羽林軍駐守長安,這要去調兵,這不是為難老臣麽?”

    “連羽林軍都調動了,長安如此多的異國探子將此事傳揚出去,那大唐各邊境可能要遭殃咯。”

    李承乾微微一愣,感情現在大唐長安就沒足夠的兵力了。

    “那關外的玄甲軍,河北的神策軍!”

    長孫敬德說道:“殿下,那是駐守我大唐邊地的部隊,一旦調離,突厥和東邊的高句麗定然會再起兵鋒,大唐將會陷入內憂外患的境地。”

    李承乾悻悻的靠回到了位置上。

    這算個啥,快刀斬亂麻的機會都沒有。

    思來想去,李承乾隻好說道:“那二位叔伯早日回去歇息,不日承乾自當上門求教!”

    李績躬身就退了出去,長孫敬德看著這孫子輩的太子,張了張嘴,也沒把話說出來。

    等到了城外,才看到李績在一邊等著他。

    隨著李績的目光看了過去,皇城之中,大量的金吾衛正在迅速集結。

    羽林軍和千牛衛也在長安各坊市奔走起來。

    一陣肅殺的意味籠罩在長安城中。

    “長孫大人,太子此舉是不是過頭了!”

    長孫敬德歎息一聲,“是李預太過於耀眼了,也不知道殿下是害怕些什麽,他這個舉動,等陛下回來得知了,那就是天崩地裂了!”

    李績自然知道太子此舉意味著什麽。

    看情況收到江夏來的戰報,殿下比他們還要迅速。

    這麽迫不及待的要收拾李預,其背後的勢力裹挾,他們作為一代老臣,豈能不知道。

    “且看著吧,大唐或許要變天了,就是不知道陛下事後會怎麽處置了!”

    長孫敬德搖搖頭,“咱們聽命行事,走,老哥請你喝酒去,就盛世長安!”

    李績幹咳一聲,去那地方,意思還不明顯麽,隻能笑笑,迅速上了馬車。

    而此刻的盛世長安裏,李淵正端著美酒,聽著堂內舞台上演繹的評書。

    “話說那武鬆,在景陽崗是連喝了十八大碗酒水,吃了四五斤熟牛肉,不聽店家勸阻,操起那九尺長棍,踉踉蹌蹌就上了景陽崗,見到如此壯士就去了景陽崗,可嚇壞了店家,連忙使喚小二去報知官府!”

    “欲要知曉下回,請聽在下稍後再評!”

    “唉,你這老漢,再說一段不成!”

    李淵哈哈一笑,隨手掏出銀子丟上了台。

    轉過身,就看到李績和長孫敬德慌慌張張的進來了。(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