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三十一章 必須修路

字數:5735   加入書籤

A+A-




    太極宮,甘露殿。

    大唐的重臣,房玄齡,杜如晦,長孫無忌等齊聚一堂。

    就連魏征都來了。

    李世明一臉嚴肅地看著他們,然後對他們說道:

    “今天之所以找你們來,最主要是想要跟你們商量,在尚書省的六部之外,再設立一個商業部的事情……”

    “商業部?”

    “什麽商業部?”

    “……”

    “陛下,為何要在六部之外,再設立一個商業部呢?”

    在場的人,有些人心中有疑問,忍著沒有問。

    有些人其實早就跟李世明通過氣了。

    當然知道今天的事情。

    所以也沒有問。

    就魏征這個鐵頭娃,首先站出來提出了質疑。

    三省六部製,是大唐的基本製度。

    怎麽可能說改就改呢?

    即便是皇帝,也不行。

    魏征本來就是個鐵頭,隻要是占理,那是……

    “設立這個商業部,最主要的是為了調動大唐的商人的錢,用他們的錢來搞大唐的經濟建設……”

    李世明其實一開始也沒有想要直接在尚書省,搞出一個新的部門出來。

    李預也沒有想過。

    李預的想法很簡單,那就是找一個由頭,搞直接的事情。

    就是想要借一借朝廷的身份,扯一個大唐朝廷的虎皮,披在自己的身上。

    這樣一來,有些事情做起來就要順利多了。

    至少說,會少很多的阻礙。

    至於說這個身份,是一個六部那樣的大部門,還是六部下麵的一個小分支機構,其實問題都不大。

    可是呢……

    在經過仔細地溝通之後,在李預的金錢攻勢之下。

    李世明發現,既然李預搞的這個什麽鐵路司,能夠下轄很多個公司,每個公司很能夠價值數百萬貫。

    這加起來的話。

    整個鐵路司以後的估值,不是得至少有個數千萬貫了?

    這麽大一筆財富。

    如果是放在工部下麵的話,那工部那麽臃腫的一個部門,下麵本來就有好幾個司了。

    他們會不會看著鐵路司眼紅呢?

    他們要是眼紅,會不會把鐵路司的錢拿去做自己的事情呢?

    很可能會啊。

    畢竟……

    鐵路司是下轄在工部的,本來就會歸工部管轄。

    到時候要是工部要向鐵路司伸手,鐵路司能夠不給嗎?

    不給試試……

    李預覺得,這是個小問題。

    隻要有他在,別人不敢對鐵路司怎麽樣。

    但是李世明不這麽看啊。

    在他看來,李預這個想法實在是太幼稚了。

    即便是李預在,人家要是想要從他這裏要錢,那也是有千百種辦法存在的。

    再說了。

    即便是李預在,別人不敢為難鐵路司。

    那以後呢?

    要是李預不在鐵路司了。

    這個鐵路司怎麽辦?

    這麽多的錢,如何處置?

    別人會不會眼紅。

    其他部門會不會對鐵路司上下其手?

    所以……

    從長遠來及。

    李世明覺得,還是得從一開始,就杜絕掉這些麻煩。

    鐵路司這個東西,不賺錢則以,要是真的這麽賺錢的話,到時候肯定會有很多人會眼紅。

    怎麽辦?

    當然是把這個鐵路司,直接握在直接手裏,最安全啊。

    怎麽握在自己手裏呢?

    把鐵路司獨立出去,直接在尚書省成立一個新的部門。

    這個部門的人,全都是李預自己來找。

    這個部門的一切都由李預說了算。

    李預說了算的事情,四舍五入,就相當於李世明自己說了算了。

    “商人的錢?陛下這是想要重商?”

    魏征很敏銳地抓住了重點。

    “咳咳,重商什麽的都不重要,重要的是要把商人的錢給拿出來修路……別的就不說了,長安到邏些城的路,你們大家也都看到了。

    不用我們朝廷出一分錢,這條路就已經修進了吐蕃了。

    幾年之後,我們朝廷就有一條從長安通往吐蕃的公路,這條路,給我們大唐帶來了多少的便利,我想不用我跟大家細說吧?”

    李世明說道:“這條路是怎麽修起來的呢?大家也都非常清楚。就是李預提出了一個新的商業模式,讓大唐的商人出錢來修路,然後把這條路的經營權租借給了他們,以此來作為修路的回報。

    而我們朝廷呢,不出一分錢,不單單擁有了一條路,還擁有這條路上產生的一切經濟活動的稅收收益。

    這簡直就是一舉多得的事情啊。

    既然有了這麽一個好的範例。

    那麽……

    我就在想,我們是不是可以推廣下去,繼續地修更多的路呢?

    俗話說得好,要想富先修路。

    大唐經過這麽多年的征戰,現在基本上已經安定了下來。

    接下來我們的重心就會放在內政上麵。

    內政的重心是什麽呢?

    讓大唐的子民都富足起來。

    都能夠吃飽穿暖。

    吃飽……

    有了土豆和紅薯之後,想來應該不是問題了。

    下麵一個重任,就是讓所有的大唐子民都能夠穿暖了。

    怎麽才能夠讓大唐的子民都穿暖呢?

    你們有沒有想過?”

    “重商?”

    長孫無忌一臉好奇地問道。

    重商輕商,對於他這個商人來說,好像沒有多少影響,但是又好像影響很大的樣子。

    雖然大家口口聲聲地都在說,士農工商,經商是賤業,但是大家暗地裏誰不都是在偷偷經商啊。

    朝臣中,有些人要求抑商,可能是真的在為國家考慮,覺得太多人經商了,會影響到土地的耕種。

    土地失去了勞動力,就生產不出那麽多的糧食了。

    到時候大家會餓肚子。

    這是個大問題。

    但是有些人之所以會堅決抑商,那是因為這跟他們自己的切身利益相關。

    抑商的時候,他們有權有勢,可以自己去經商,自己賺錢,別人隻能夠看著。

    但是一旦重商了。

    大家都去經商了,他們的生意就會被人搶走一部分。

    利益也會被分走一部分。

    這才是他們反對的原因。

    “重商不重商不是重點,我們關注的重點在,如何讓大唐的百姓富足起來。”

    李世明道:“讓天南地北的貨物流通起來,讓大家都能夠買到自己想要買到的東西,還有就是,必須要減少運輸途中的成本。

    不單單要讓大家都能夠買到,還能夠讓大家都能夠買得起。

    那麽……

    交通就很重要的。

    所以……

    修路!

    必須得修路!”(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