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1章 林如海為何是自盡請罪?

字數:4409   加入書籤

A+A-


    從二品和正三品,雖說隻差了一級,這一級的差別卻很大。

    在慶朝,無論文官武官,做到了二品以上就是高官了。

    也就是說,從二品和正三品是高官的分水嶺。

    眼下,當天治帝突然宣布將錦衣府指揮使的品秩由正三品升為從二品,讓賈芸晉升從二品武官,賈芸自然難免激動了。

    而天治帝此次給賈芸升官的原因有三點。

    其一,煤礦大業這一年來已經讓天治帝大賺特賺!

    去年賈芸在天治帝麵前說他有九成把握,煤礦大業在今年年底前可以幫天治帝賺到數十萬兩銀子。

    結果比賈芸預期還要好不少,眼下已經是今年年底了,這一年來安徽的煤礦大業,已經幫天治帝賺了八十萬兩銀子!

    就連賈芸和程華年都在這項產業上賺到了六萬兩銀子!

    這還隻是頭一年的利益,煤礦大業目前還隻局限於安徽,照目前的勢頭,以後慶朝的煤礦大業會越來越賺錢!

    效果如此好,在於天治帝的全力支持,在於賈芸狠狠整治了淮南私煤,在於安徽巡撫謝百川和壽春鎮總兵秦厚祥的全力協助,在於巡煤禦史範躬行的優秀能力,在於蜂窩煤的暢銷……

    這無疑是賈芸的大功一件。

    這件大功就足以讓賈芸升為二品高官了!

    其二,幾個月來,賈芸作為錦衣府指揮使的表現讓天治帝很滿意。

    其三,天治帝這次有重要任務派給賈芸,賈芸需要有一個從二品高官的身份,才更方便去進行這件重要任務……

    這次天治帝沒有將賈芸調任為散秩大臣、副將等從二品武官,而是直接將錦衣府指揮使的品秩由正三品升為了從二品。

    這點也算不上奇怪。

    相對於錦衣府指揮使的地位和權力,正三品的品秩是不匹配的,確實應該提升為二品高官,別說從二品了,哪怕是正二品都夠資格。

    而現在天治帝對賈芸這個錦衣府指揮使很滿意,且現在有一件重要任務,需要賈芸以錦衣府指揮使的身份去進行,自然就會讓賈芸繼續在這個位子幹下去,不會調任賈芸了。

    跟賈芸一樣受到天治帝器重的掌宮太監戴權,眼下就站在乾清宮明間內。

    看著眼前正在對天治帝謝恩的賈芸,戴權砸了咂嘴,心裏悄悄感歎:一個今年剛成年的錦衣府指揮使兼署欽差工部煤礦司郎中,現在還成了從二品高官,嘖嘖,這個賈芸的聖眷不可謂不重啊!

    ……

    ……

    說完了給賈芸升官的事後,天治帝隨即問道:“兩淮巡鹽禦史林如海自盡請罪之事,你是否聽說了?”

    賈芸頓了頓道:“微臣隻是聽到了些許風聲,具體情況並不了解。”

    是的,兩淮巡鹽禦史林如海,也就是林黛玉的父親,在三個月前的九月初三,突然自盡請罪了!

    這可是一件很大的事,整個朝廷都有所震動,賈芸又怎會不知?

    賈芸剛聽說這件事的時候,愣了一會兒,實在是被驚到了!

    林如海怎麽會是自盡請罪的?難道不是病逝的嗎?

    天治帝道:“朕這裏有一份林如海的請罪遺本,你且仔細看看。”

    說著,天治帝讓掌宮太監戴權將一份請罪遺本遞給了賈芸。

    賈芸心裏疑惑:天治帝為何突然跟我說林如海之事?還特特的讓我看林如海的請罪遺本?

    不過眼下賈芸顧不得多想,從戴權手中接過林如海的請罪遺本後,便立刻仔細看了起來……

    首先,林如海的字寫得很好,其次,這份遺本寫得文采斐然、蕩氣回腸。

    不愧是文探花出身的林如海!

    遺本的內容大致是:

    林如海請罪了自己催捐沒完成之事。

    去年天治帝很缺錢時,讓揚州八大總鹽商捐輸二百萬兩銀子,結果揚州八大總鹽商隻捐輸了四十五萬兩銀子,少了一百五十五萬兩。

    天治帝給了林如海一年期限催捐這筆銀子,一年過去,林如海隻催捐到了二十萬兩銀子,距離一百五十五萬兩差得遠。

    林如海還用“一把辛酸淚”的語氣,講述了他為何沒能完成催捐,也講述了兩淮鹽業的種種弊端……

    最後,林如海請求天治帝,不要罪及他的家人族人。

    ……

    ……

    眼下,賈芸仔仔細細看完了林如海的遺本後,情不自禁又想到了林如海為何是自盡請罪而不是病逝這個問題。

    賈芸回想了一番原著便恍然大悟了!

    原著裏關於林如海死亡的描寫出現了前後文矛盾。

    原著寫到,紅樓十年冬底,林如海有一封書信寄到了榮國府,說的是他身染重疾,要接林黛玉回去。

    賈母因此憂悶,忙忙的讓林黛玉回揚州,還特意讓賈璉陪同,叮囑賈璉要將林黛玉帶回來。

    後文寫到,賈璉、林黛玉離開後不久,跟著賈璉去揚州的奴才昭兒回來了,昭兒說他是賈璉打發回來的,說林如海是九月初三日巳時死的,賈璉帶了林黛玉送林如海的靈去蘇州了,打發他回來報信,請示賈母,還讓帶幾件大毛衣服。

    這就前後文矛盾了,這矛盾還很明顯,不像是曹公不小心造成的,倒像是故意為之。

    林如海如果是在九月初三死的,為何他寫自己身染重疾的書信到了冬底才送到榮國府?

    如果說,林如海是第二年的九月初三死的,那時間線就更不對了,就連緊隨其後的建造大觀園的時間線也會跟著混亂……

    前世賈芸在讀到這裏的時候就很困惑,查閱了各種資料都沒能找到一個合理的答案。

    而現在賈芸解開這個謎團了!

    曹公的祖父曹寅就兼任過兩淮巡鹽禦史這個職位,當時兩淮鹽業是個爛攤子,而《紅樓夢》作為一部曠世悲劇,曹公應該不會給林如海這個兩淮巡鹽禦史寫出一個好下場,林如海沒有好下場才合理!

    紅樓七年,林如海將林黛玉送到榮國府,主要原因並不是林黛玉的母親賈敏去世,賈母念及林黛玉無人依傍教育派人來接。

    主要原因在於,兩淮鹽業是個爛攤子,林如海意識到自己的下場不會好,不願林黛玉受到波及,才將林黛玉送入榮國府,有榮國府的庇護,隻要他的罪名不是很重,林黛玉就不會有事!

    林黛玉回揚州的時候,賈母之所以憂悶,主要不是因為對林黛玉的離別之情,而是在於賈母在憂悶林如海自盡請罪這件事!

    所以昭兒跟著賈璉去揚州不久就回來報信、請示賈母!

    那麽,為什麽曹公沒有將這件事直接寫出來呢?

    答案很簡單,曹公寫原著的時候,不得不回避各種忌諱,而林如海作為兩淮巡鹽禦史自盡請罪這件事,就是需要回避的。

    ……

    ……

    “看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