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2章 明國滅,後金亡,孝期改

字數:3388   加入書籤

A+A-




    賈芸不想淪為昏君庸君,相反,他立誌當一個開創盛世的皇帝,當一個讓慶朝在經濟、軍事、科技、疆土等方麵都領先於世界的大帝。
    因為如此,他這個皇帝雖不能說辛苦,卻也著實不容易。
    拿春節假期而言,他隻給自己放了三天假,臘月二十八、臘月二十九以及除夕。
    天治帝那麽勤奮,他在位的時候,每年春節還會放五天假,從臘月二十六到除夕,正月初一重新上班。
    不過,天治帝即便在春節五天假期的期間,也依然不會放下國事,依然會將一些時間精力投入到國事之中。
    賈芸也是如此,哪怕這個春節他隻給自己放了三天假,這三天他也依然在國事上投入了一些時間精力。
    因為如此,大年初一,當賈芸重新上班,他便一下子頒發了八道聖旨,這八道聖旨都是他在春節三天假期內擬定的。
    其中一道聖旨是給良郡王的,聖旨的內容是,加封良郡王為盛良親王!
    賈芸早跟良郡王說過,良郡王若效忠於他,將宗人府管好,以後便會將良郡王加封親王。
    良郡王的表現讓賈芸滿意,他將宗人府管好了,也對賈芸效忠了,他在賈芸整治夏昊、夏晃、夏易、忠順親王等皇室成員之事上的表現,尤其讓賈芸滿意,忠順親王就是被他操作整死的。
    所以,盛世元年的大年初一,賈芸就加封良郡王為盛良親王了!
    良郡王也因此成為了賈芸登基後親自封的第一個親王。
    此前,但凡康興帝封的親王,親王封號的首字都是“義”,倒是很匹配,因為康興帝是一個重情義的。
    但凡天治帝封的親王,親王封號的首字都是“忠”,寓意為對他忠誠。
    現在,但凡賈芸封的親王,親王封號的首字都會是“盛”,因為他的年號是盛世,“盛”的意思是興盛。
    賈芸整死忠順親王,是他對夏家皇室的一個嚴重警告。
    這次他加封良郡王為盛良親王,則算是他給夏家皇室的一個安慰,他在告訴夏家皇室,隻要皇室成員有能力且對他效忠,他就會器重會提拔。
    賈芸不願也不能做個六親不認的皇帝,何況眼下還是宗族社會,夏家皇室又很強大。
    賈芸處理好自己和夏家皇室之間的關係,顯然對他是有利的,反之則不利。
    這日,得知自己被加封為盛良親王的良郡王,大喜!
    得知此事的一些夏家皇室成員,則紛紛渴望著得到賈芸的器重和提拔……
    寧妃得知此事後,將兒子夏暉教導了一番,教導的內容是,讓夏暉以後好好服從賈芸的管教,要對賈芸敬畏,要討好賈芸……
    慶朝的皇子,一般在十歲以上才會封王,這點跟明朝有些類似,另外,不是每個皇子都能封王的,有的皇子一輩子都沒封郡王,更別說親王了。
    天治帝生前,他在世的五個皇子,四個都封到了親王,分別是忠賢親王夏昊、忠勤親王夏晃、忠勇親王夏易以及忠武親王賈芸,最先封親王的是夏易。
    夏暉由於年齡很小,天治帝駕崩時,他連郡王都未獲封,寧妃可是對夏暉寄予厚望,十分希望夏暉能盡早被賈芸封郡王甚至親王……
    ……
    ……
    正月十五,上元佳節,也就是元宵節。
    這晚的神京城自然熱鬧非常,社火、花燈、煙火,真是應了辛棄疾的那半闕詞:“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寶馬雕車香滿路。鳳簫聲動,玉壺光轉,一夜魚龍舞。”
    也就是在這晚,貴太妃元春回榮國府省親了!
    元春這次省親的情景,跟原著所寫的有一些差別,比如,沒了薛寶釵,再比如,因兩位先帝的國孝,榮國府這晚不能筵宴音樂。
    不過,差別不大。
    這場省親依然是“說不盡這太平氣象,富貴風流”。
    哪怕此前元春已經跟賈母、王夫人提醒過不可靡費、應當節儉之事,今日元春的這場省親依然是靡費的。
    這晚,元春親搦湘管,擇了一些大觀園的景點賜了名稱,比如,瀟湘館,怡紅院、蘅蕪苑,也將省親別院命名為“大觀園”!
    “銜山抱水建來精,多少工夫築始成!天上人間諸景備,芳園應錫大觀名。”
    這便是元春所題。
    這晚元春也對榮國府賞賜了一番,到了下半夜,她才離開榮國府回到皇宮。
    翌日,元春當麵對賈芸謝了恩,也大致說了下昨晚省親之事,賈芸則又對榮國府賜下了內帑彩緞、金銀等物,這次依然沒有賈赦、邢夫人的,呃……
    ……
    ……
    盛世元年的二月,賈芸收到了一件重大喜訊。
    明國被平叛了!
    這次不是打趴,而是成功平叛!
    幾個月前,朱茂春、朱占榮、西寧郡王率領殘餘的三萬明國叛軍逃向了四川,平西大將軍楚明楷率領慶朝大軍展開追剿。
    不出賈芸所料,當明國守不住四川後,又逃到了雲南。
    當明國逃到雲南時,西寧郡王病逝!
    此事並不算意外,西寧郡王本來就年紀大了,身體有些不好,明國被打趴之事又讓他大受打擊,而且,他由陝西逃到雲南,屬實奔波勞累得很了……
    西寧郡王死後不久,朱占茂、朱占榮父子便率領著不多的明國叛軍逃出了雲南,逃向了東南亞的外國。
    不逃可不行了,不逃的結局就是死路一條,因為慶朝大軍步步緊逼,而明國叛軍不僅兵力在不斷損失,軍心也非常不穩了。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