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一章 找王修算賬
字數:5972 加入書籤
等劉義真帶著裴方明的僧導出來後,所有僧人都緊張的看著他們。
裴方明動作最為敏捷,直接上前將兩個胡僧的利刃奪下壓倒在身下。
眾僧看到這一幕都神色黯淡。
他們知道這是僧導妥協了。
“阿彌陀佛。”
僧導對著諸多僧人施了一聲法號。
“諸位,大家散了吧。”
眾多僧侶無不氣憤,但卻不知僧導真正的意思。
見眾人不走,僧導再次開口“從此再無大寺,諸位請回吧。”
這回眾僧聽明白了,紛紛用不可思議的眼神看著僧導。
“師父?”
有幾個年輕的沙彌失聲叫了出來,看得出他們是僧導的弟子。
僧導看著他們那充滿朝氣的麵容,心中想起劉義真說的話後不由再次感歎自己罪孽深重。
少年人家,正是風華正茂之時。
這個時候的他們,本該是意氣風發,揮斥方遒。
而不是困在一間法堂,伴青燈古佛,理三千愁緒。
“阿彌陀佛。”
僧導再次雙手合十,心中默念罪過。
他轉身看向劉義真“師父,能否給我些時間。我需要好好和他們聊聊。”
“大師請便。”
劉義真現在心裏很煩躁,見僧導要留下也樂得其成。
下山後,杜驥歡快的跑過來“桂陽公,要抄家嗎?”
劉義真點點頭。
“跟我去王修府上,士卒讓他們回去。”
杜驥剛才還興奮的臉上頓時凝固。
王修?
杜驥用詢問的眼神看著裴方明,但裴方明也迷茫的搖了搖頭。
劉義真等人很快就回到長安,眼看就要直接去找王修時杜驥拉住劉義真。
“桂陽公……真的要穿這身去?”
現在的劉義真還是身著甲胄。
在非戰爭時期穿這麽一身去王修家,鬼知道長安會流傳出什麽亂七八糟的流言。
劉義真見杜驥提醒不由更為煩惱。
這要是在以前,劉義真穿什麽去找王修都沒事。
但現在不行了。
長安真的變了,劉義真也不得不被迫改變。
劉義真臉色陰晴不定,但最終還是先回了自己府邸。
甚至為了合“禮法”。
劉義真不得不派人先用自己私人的名義給王修府上呈交拜帖,如此才算走完流程。
等劉義真可以去見王修時已經到了晚上。
李靜正在幫劉義真整理衣服。
她似乎看出劉義真心情不好,卻也沒有問出口。
還是劉義真先問李靜道“你覺得王長史此人如何?”
李靜邊一絲不苟的整理劉義真衣領,便細聲細語的回答“長安百姓都誇王長史是個好官,說他是關中十年難遇的長官。”
“王長史不但自己清廉,處理事情也被人稱讚為“公正”,從不偏向任何一方。而且王長史在主上出征的時候每天都會登上北麵的城牆為主上祈福,所以……王長史大抵是個好官,同時也是個好人吧。”
劉義真倒不知道王修每日登臨城牆的事情,此時聽到李靜的話有些動搖。
“那靜靜你覺得我怎麽樣?”
李靜對這個卻是不敢回答,而是收手乖巧的站在一邊“主上……奴婢不敢妄議主上。”
劉義真嘴巴張開,但最終還是閉上沒有說話。
算了。
劉義真走出府邸登上前往王修府邸的馬車上。
這條路不是很長,而且劉義真也來過很多次。
但這一次卻感到格外陌生。
劉義真到地方後走下馬車,卻看見王修一個人站在門口,身邊並無奴婢傭人,隻有他一個人穿著一身樸素的青色深衣貼著大門。
王修府邸門前沒有照明的燈具,此刻傾撒在二人身上的隻有月光。
二人誰都沒有動彈,隻是互相盯著對方的眼睛。
王修能從劉義真眼中讀到憤怒、不解、疑惑。
但劉義真看著王修時卻發現對方還是和往常一樣,沉穩的如一灘死水。
“呼。”
劉義真吐出一口霧氣,在寒冷的天氣下格外濃重,漸漸阻礙了兩人的對視。
“進去吧。”
王修緩緩轉過身,原本堅挺的背影似乎佝僂了些。
劉義真跟在王修身後一路穿過庭院走入屋內。
王修的屋內和他的庭院一樣,冷冷清清,沒有絲毫裝飾,隻是一張書桌和幾個置物的箱子以及一張床榻。
此時王修已是盤坐到床榻上,麵前是一張棗木小桌,上麵放著一個小暖爐用火焰舔舐著上方的酒壺。
王修拿起酒壺倒了兩杯溫酒,一杯放在自己麵前,一杯放在對麵。
“桂陽公請坐。”
劉義真提起下擺一步跨上床榻跪坐下來,也不看王修,反而是盯著暖爐裏不斷跳動的火苗。
“桂陽……”
“王長史想清楚再說。”
劉義真此時眉宇間再沒有之前的玩鬧,他身形雖然還小但此時威勢比王修高出不少。
王修雙手舉起酒杯,一言不發的將杯中美酒吞入腹中,然後將空了的酒杯斜舉給劉義真看。
劉義真神色緩和了一些。
王修的意思是今日對話自當無所隱瞞。
劉義真跪坐下來比盤坐的王修還要高出幾分,他居高臨下的看著王修。
“大寺胡僧的事情是你特意給我留下的?”
“是,此案早在半月前就已發生,是我壓下這件事等待桂陽公回關中。”
“你從什麽時候決定如此做的?”
王修眼神有些迷離。
“或許是桂陽公給我披上大氅的時候,或許是桂陽公酒醉說信我王修的時候,又或許是桂陽公答應讓我親眼看看那盛世長安的時候。”
劉義真聽後苦笑了一下,也不保持著跪坐的難受姿勢,反而是毫無形象的一屁股坐倒,兩腿岔開靠在後麵的牆壁上。
“王修啊,王修。”
他沒有問王修如此做的目的,因為他們各自都心知肚明。
劉義真拿過桌上的酒杯一飲而盡,心中說不出的鬱悶。
“王修,你有沒有想過萬一你賭錯了呢?”
萬一劉義真沒有按照王修給他設計的方向前進,或者是劉義真半路退縮了,王修是絕對不會有好下場的。
王修這會很是放肆的打量著劉義真,沒有平日裏半點的拘謹。
“桂陽公會輸嗎?”
“我輸,不過此生不再為官,胸中大誌難以實現。落個鬱鬱寡歡的下場。”
“但桂陽公呢?”
王修玩味的看著劉義真。
“從桂陽公回到關中那一刻,桂陽公應該就該意識到這些了。”
“太尉對桂陽公的寵愛、桂陽公自己立下的軍功,還有桂陽公守護關中的聲望……”
“這些看似是桂陽公的依仗,但一旦太尉真的換天改命,那等他故去後,這些就是桂陽公的催命符。”
“這不是我在逼桂陽公,而是桂陽公自己在逼自己。”
“桂陽公若是在赫連勃勃來襲後立馬離開關中,那說不定還能成為第二位陳留王。”
“但現在……”
王修的意思很明顯。
他在告訴劉義真完全是你自作孽,不然還是能回南方當個閑散諸侯王的。
劉義真則有些無奈。
他不知道這些?
可問題是曆史上自己丟了關中依舊沒有逃過毒手。
從始至終,劉義真的命運從來沒有掌握在自己手上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