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四章 三巨頭
字數:5514 加入書籤
翌日。
劉義真起床後先是拜見了孫氏後就打算去找劉裕。
但是小富陽卻可憐巴巴的拉著劉義真的衣角。
“哥,能幫個忙嗎?”
對於親妹妹的請求怎麽能拒絕?
“什麽事?”
小富陽嘟著嘴“前幾日我們出了一次城,先生要我們寫一首詩。”
“哥哥你是知道我的,背些經典我還可以,這寫詩我怎麽寫的出來啊!”
劉義真露出滑稽笑臉。
“讓我寫詩?”
小富陽抱著劉義真的大腿,撒嬌道“哥哥我知道你最好了!寫詩肯定難不倒你!快幫我寫一首嘛!”
“你啊你。”
劉義真隻好又折回屋中,思索片刻“我念你寫,聽好了。”
小富陽雙臉一鼓,手腕收緊“來吧!”
“繁霜飛玉闥,愛景麗皇州。”
“好了!”
“清蹕戒馳路。羽蓋佇宣遊。”
“哥,蹕怎麽寫?”
“……”
劉義真給小富陽的詩是鮑照的《侍宴覆舟山詩》。
其中作了些改動,就是為了更符合小學生的視角與感觸。
不然你一個十幾歲的少年寫出“潦倒新停濁酒杯”這種話,稍微有點詩歌造詣的人都不信。
而且鮑照是南北朝詩人,現在的小鮑照也就三歲左右。他的詩韻腳都很符合這個時代。
反正“二月春風似剪刀”這種略顯前衛的韻腳還不太適合出現。
至少不適合出現在小學生作文裏。
等小富陽寫完最後一個字的時候,孫氏卻已經在外麵大喊“怎麽還不去學堂?你在裏麵偷偷摸摸的做什麽?”
小富陽趕忙將詩收起,回應以劉義真一個八爪魚般的謝禮“謝謝哥哥!一看就是好詩!我這次肯定不會挨罵了!”
果然,學生最恐懼的就是成績不好被批評。
跟著小富陽一起出門,送她到學堂後劉義真也來到了劉裕處理政事的宮殿。
建康城布局仿照洛陽舊製。
主殿太極殿,十二間,是皇帝日常處理政務所在;殿後為顯陽殿,皇後所居;宮城東門外有東宮,太子所居;宮城北有華林園。
建康無外郭城,但其西南有石頭城、西州城,北郊長江邊築白石壘,東北有鍾山,東有東府城,東南兩麵又沿青溪和秦淮河立柵,設籬門,成為外圍防線。
劉裕如今地位雖與天子無二,但還是要遵循禮製,在皇城外行事。
路上。
劉義真也掀開馬車的簾子偷偷觀察建康城。
建康無愧是當今天下最雄偉的城池。
和現在的建康相比,北方的長安、洛陽,都顯得有些沒有人間煙火氣,有些空曠寂寥。
水綠天青不起塵,風光和暖勝三秦。
萬國煙花隨玉輦,南來添作錦江春。
在這裏,劉義真居然隱隱有些能體驗到“盛世”之象。
但可惜……
劉義真放下簾子。
這都是虛幻。
隻有驅除韃虜恢複中華之後才是真正的盛世。
馬車輕快,很快就來到劉裕辦公之地。
“鎮西將軍,長安縣公劉義真求見宋國公!”
外麵不比家裏。
該有的禮儀一樣都不能少。
等劉義真進來後才發現這裏遠不止劉裕一個人。
“車士來了?”
劉裕指著身邊的幾個人給劉義真介紹。
“這是尚書仆射、吏部尚書徐羨之。”
徐羨之長相陰柔,在劉穆之死後他就是劉裕的謀主,擔任丞相一職足見他的重要性。見劉義真看來便對著劉義真回禮。
“這是侍中謝晦。”
謝晦麵如冠玉,長相俊美,而且他還是當今謝家的話事人,也是劉裕最倚重的謀略家,不過為人高傲。他看到劉義真隻是輕輕點頭。
“這是黃門侍郎傅亮。”
最後的傅亮稍微有些圓潤,看上去憨態可掬,對劉義真也是最熱情。
“原來是長安公回京述職,久仰久仰。”
“不敢,傅侍郎之名才是如雷貫耳。”
劉義真看著這三人,知道這就是劉裕的核心班底。
也是未來朝廷的中流砥柱。
東晉此時的官府機構已經有唐初三省六部的模子。
尚書省、中書省、門下省。
三高官官分別是尚書令、中書令和侍中。
往上雖然還有八公,即太宰、太傅、太保、太尉、司徒、司空、大司馬、大將軍。但這些都是虛職,大都分給了世家巨頭。
所以三高官官,才是宰相之職。
眼下也就傅亮還不是三高官官,但基本已經內定。
麵對著三巨頭,劉義真不敢托大,依次行禮後開始給劉裕等人述職。
該說的其實都寫在奏折裏。
不該說的昨天劉義真也基本都告訴了劉裕。
所以眼下就是走個過場。
等劉義真說完,傅亮率先稱讚“長安公真是少年英雄,居然不費吹灰之力就讓胡夏與柔然二國臣服,真是可喜可賀。”
“這非義真之功,全賴宋國公威名才能達成。義真不過是狐假虎威罷了。”
劉裕笑罵“還真是個小狐狸,知道謙讓了。”
劉義真也就嘿嘿傻笑幾聲,繼續裝傻。
“長安公立下汗馬功勞,自當是重重封賞。”
傅亮再次跳出來給劉義真邀功。
其他人對這點倒是沒有異議。
封唄。
反正是劉裕的兒子,哪怕封個大將軍大家都無話可說。
更何況劉義真還真的把胡夏柔然兩國使者拐過來了,有功勞在身更加穩妥。
“不急,明日朝會過後再說。”
誰知劉裕也不急,反而是延後。
朝會?
劉義真不解的看著劉裕。
“明日朝會,長安公還要引見胡夏柔然二國使者,向陛下獻禮稱臣。”
傅亮繼續給劉義真解釋,顯得十分有耐心。
“原來如此。”
劉義真知道這時把自己當吉祥物,到時候帶到天子身邊遛一遛叱幹阿利他們,展示一下“萬國來朝”的氣勢。
“屬下已述職完畢,那便告退了。”
劉義真本打算開溜,但謝晦突然喊住他“長安公稍候。”
劉義真被這冷不丁的挽留嚇了一跳,但當他看到劉裕沒有絲毫反應的時候心下一定。
“謝侍中何事?”
謝晦拿過一封奏折,那是劉義真之前在關中呈上來的。
“還請長安公詳解之前說的“租庸調製”是何法?”
原來重頭戲在這等著呢!
我就說如果隻是當吉祥物用不著特意跑一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