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8章 托古革今

字數:4857   加入書籤

A+A-


    徐熙的表情徹底失控,他伏倒在地,顫顫巍巍的向劉義真行禮:“草民不敢受此隆恩。不敢受此隆恩啊!”

    士為知己者死!

    一個地位、權勢、財富遠高於他人的存在該怎樣讓別人對他信服並產生崇拜。

    答案很簡單,無非“平等”二字。

    甚至往下降一個層次,達到“禮遇”即可。

    可若不是別有所圖,誰又會與一個地位層次遠不及自己的人打交道呢?

    天子之所以對王弘、謝晦等一眾高官沒有擺出禮賢下士的模樣,是因為他們都知根知底,&bp;做這種毫無意義的樣子反倒會讓對方看不起。

    而且那些人已經有資格坐在朝堂之上和天子博弈,大家都屬於一個層麵的人,要是天子還對他們一副“你儂我儂”的樣子……

    想想扮豬吃虎的漢文帝剛開始是怎麽對待陳平、周勃的。

    還有漢武帝之於竇氏……

    漢宣帝之於霍光……

    漢和帝之於竇氏……

    皇帝這種生物一旦對某個大臣好到極致。除非你姓諸葛,皇帝叫阿鬥,不然睡覺都會覺得有刀片架在脖子上。

    好在徐熙並非高官。而且一個願意主動辭官去隱居的人,也沒那麽多彎彎道道。

    此刻伏倒在地的徐熙隻有一個念想——

    他這輩子的命都屬於麵前的天子!為了聖天子赴湯蹈火在所不辭!

    劉義真看到徐熙這個樣子不由得會心一笑。

    自己的“王霸之氣”終於是有用了。

    不枉自己大費周折的打造了這間杏林院。

    要知道劉義真自從上位以來連涼亭都沒舍得再修一座,將作監那邊都快閑出毛病了。再沒有活,那些將作監的官吏怕是要哭出來。

    “外麵炎熱,&bp;去屋中坐坐。”

    放下杯盞,&bp;劉義真先走入屋中,徐熙跟在後麵還沉浸在感動當中。

    一進屋,一股涼意撲麵而來、

    徐熙定睛一看才發現屋內四角居然都放上冰盆,用以降低屋中的溫度。

    “先生請坐。”

    劉義真位於上首,讓徐熙坐在台階下的一張桌案後。

    令徐熙愈發感動的是那張桌案的位置並非位於左右兩側,而是正對於劉義真,這分明是奏對的規格!

    徐熙激動的落座後,才發現桌案上放著薄薄的一冊書卷。

    上首的劉義真又道:“實不相瞞,朕在關中為桂陽公時,曾得到一卷古時的醫書。上麵所記載的醫道與如今大相徑庭。朕本想讓醫者研究。奈何那古書不堪歲月洗禮,沒多久就化為一團灰燼。”

    “後來在關中王鎮惡還有諸多將士受傷,朕便用那醫書中的醫術救助,&bp;未曾想到居然效果極佳。朕方才意識到那卷醫術怕是世間之瑰寶,&bp;於是回建康後默寫下來,&bp;想讓當世醫者為朕解惑。”

    “素聞徐熙先生醫術高超,而且又偶然得到過“扁鵲”傳承,想必對書中醫術有所見解,&bp;故此朕才將先生請來為朕解惑。”

    嗯,&bp;上麵將近二百個字沒有一句是實話。

    所謂的古代醫書都是胡編亂造。

    那冊醫書都是劉義真這幾天自己編出來的,普天之下古往今來都隻有一份。

    但是……

    重要嗎?

    劉義真說它是古書,它就是古書!

    口含天憲,手握乾坤,這就是天子!

    徐熙努力平複好心情後拿起那卷書頁,知道這就是天子征召他的原因。

    翻開第一頁,徐熙的瞳孔便猛然一縮。

    穀齉

    隻見序章上的字緩緩展開卻是——

    “凡大醫治病,必當安神定誌,無欲無求,先發大慈惻隱之心,誓願普救含靈之苦。若有疾厄來求救者,不得問其貴賤貧富,長幼妍媸,怨親善友,華夷愚智,普同一等,皆如至親之想,亦不得瞻前顧後,自慮吉凶,護惜身命。見彼苦惱,&bp;若己有之,深心淒愴,勿避險巇、晝夜、寒暑、饑渴、疲勞,一心赴救,無作功夫形跡之心。如此可為蒼生大醫,反此則是含靈巨賊。”

    《大醫精誠》!

    後世藥王孫思邈《千金要方》的序章,闡述了醫德的兩大基本要素——精於誠。

    故此,這篇《大醫精誠》永遠不會過時。

    劉義真在前世去過無數醫學院,有的學校可能連校訓都不往牆上貼,但一定會有這篇《大醫精誠》。

    可以說,在《大醫精誠》未出世前,醫者還是“巫醫樂師百工之人”。

    但此篇一出,立即將醫者從中摘了出來,成為一個能與“師者”相提並論的高尚職業。

    這便是《大醫精誠》當中提出的“醫德”帶來的效果。

    誰要是能寫出一篇《大醫精誠》,那他毫無疑問就是天下醫者的當世父母!

    此刻的徐熙握著手中的書頁,已是激動的不能自已。

    一直以來,醫者一直都生活在迷茫當中。

    讀書人有自己的抱負。

    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但是醫者呢?

    直接一個懸壺濟世放在那,實在有些太大、太空。

    或許有藥方傳世,有醫術傳承。

    但最關鍵的,是那盞明燈沒有點亮,無數醫者還是渾渾噩噩,不知醫者的方向究竟在何處。

    但現在……

    徐熙知道了!

    就在這篇《大醫精誠》當中!

    這一刻,徐熙已經認準了《大醫精誠》!

    別說有天子給這篇序章背書,就算沒有,徐熙也要將其打造為醫者的《四書五經》!

    一個序章就給徐熙如此的震撼,那後麵的呢?

    此刻徐熙的手已經有些顫抖,他翻開後麵的書頁,卻是連呼吸都已經凝固。

    “凡病患之因,皆由名為“細蠱”之物引起。”

    ““細蠱”存於天地萬物,人體內亦有無數細蠱。每處細蠱都有定數,若稍有差異,便會引起不適……”

    “……”

    這是什麽?這是什麽?這是什麽?

    如果說,劉義真之前給陶淵明闡述的“萬物陰陽之道”是給陶淵明打開了一扇門。

    這卷醫書就是殘暴的闖進徐熙的精神世界,將他的世界轟成碎渣,讓他整個人都陷入迷茫癡呆的狀態。

    書中所述,未免太過匪夷所思!

    什麽“細蠱”!

    什麽“炎症”!

    什麽“免疫”!

    什麽“血液有不同類型”!

    這都是什麽!

    徐熙顫抖的看向天子的方向,已是沒有半點說話的力氣!

    天子!這些……臣不懂啊!

    但臣……依舊大為震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