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6章 請大王登基!!!

字數:7760   加入書籤

A+A-




    宣室殿內,群臣正坐
    劉盈正拉著劉長的手, 劉長麵前, 此刻堆滿了各類的肉食, 以及美酒。劉盈不斷的向他敬酒,說起來,劉長今天吃了半天,已經是有些撐著了,不過,劉盈那一句句奉承,什麽萬人不當之勇,什麽大治天下的聖君,說的劉長心花怒放,胃口大開。
    “唐王在南,得知那滇國對大漢不敬,隻領數騎士,衝進陣內,斬下了滇王的首級"
    “這樣的勇士,我大漢還能找出第二個來嗎?當初的慶忌項籍如何?!”劉盈看向了群臣,群臣紛紛低頭,“唐王神勇,前所未有也!”
    劉盈認真的說道∶“唐王神勇,赫赫戰功,唐王三敗匈奴,得河南朔方之地,擴河西之五郡,開西域之道路,擊敗東胡餘孽,平定遼東之外土地,往南收複南越,陣斬滇王…平定諸多叛亂,為大漢開太平,若無唐王,吾等豈能在此樂飲??"
    "不能,不能。"群臣連忙回答。
    劉長忍不住大笑了起來,“各位知道這個道理就好,若非真人,豈有你們在這裏安坐的份"
    群臣臉色一黑,自家這大王還真的從來都不拿他們當外人啊,連客氣一下都給省掉了。
    隻有陳平的表情相當的平靜,這樣的場景對他來說實在是太熟了
    當初高皇帝建國的時候,曾詢問眾人自己的功勞,在眾人吹捧之後,也是點著頭,很不客氣的就承認了。
    因此,劉長這番操作在陳平看來,小兒科啦。
    而其餘大臣,如柴武,張蒼,張不疑等人,此刻都是表情各異,這三個人分別代表著三種不同的勢力, 柴武支持唐王登基, 可是不願意直接參與進來, 願意擔任順水推舟的角色, 張蒼支持唐王登基, 他完全不願意參與這些事情, 隻願做倜木頭人, 張不疑支持唐王登基,並且全力為之,願意成為核心執行者,
    這三方都是支持唐王登基的,至於那些不支持的,不是在廷尉就是在家裏悔過呢。
    在劉盈開口的時候, 張不疑自然是高聲符合, 柴武等人點著頭, 張蒼微笑不語。實際上,除了這三方勢力之外,還有一個非常特殊的存在,
    這人沒有表現出支持的態度,可所有人都覺得他支持,他沒有執行過任何事,可所有事情的背後仿佛都有他的指使,沒錯,這就是鍋侯陳平。
    劉長還沒有意識到事情的嚴重性, 他主要提防的乃是陳平和太後, 對自己這位心思簡單的兄長,從來都是真誠相待,從沒有防備過他。
    劉盈先是誇了劉長的戰功, 將周勃, 韓信, 李左車等人的戰績都算在了他的頭上,當然,這麽說也對,畢竟這些戰役的驅動者是劉長,劉長也算是發揮出了不少的作用。
    隨即, 劉盈又說起了其他方麵, “唐王興文風, 開農桑, 免稅賦…設醫館, 立縣學,開書肆,興文教之事,盡愛民之力…”
    劉盈開始各種吹讚, 劉長自然也是一盞接著一盞, 喝的不亦樂乎劉盈開始不斷的看向張不疑,想要確定是否到了時機。
    張不疑輕輕搖著頭,現在大王還沒有喝醉,尚且清醒,要等大王迷糊了,開始不太清醒的時候,再開始這場轟轟烈烈的謀反大業,說起來,劉盈為了這場謀反,已經準備了近半年的時日,所有該準備的都已經準備妥當。
    這是劉盈第一次如此認真的來操辦一件事,到了如今的歲數,劉盈也逐漸明白了很多事情,當他回憶著自己這一生的時候,他驚訝的發現,自己似乎從沒有獨自辦成過任何一件事,他一定要這次的謀反做好,全力以赴。
    而劉盈之所以這麽急切的原因,就是張不疑也不太清楚,隻有劉盈自己明白,自己的身體已經越來越差了,他知道自己那位妻的不滿,如今祥尚且還年幼,等到他長大呢, 會不會因為這個不值得的位置, 而引起下一代人的廝殺?劉盈是不願意看到那一幕的,若是他自己禪讓,那就不是劉長搶奪侄子的皇位,以後的矛盾也會少很多。
    劉盈是這麽認為的, 在眾兄弟裏, 唯獨他的身體最差, 這些年裏又因悲憤, 長期酗酒,沉迷男女色…在大哥離開之後,劉盈總覺得,大概是輪到自己了,可劉盈心裏並不害怕, 高皇帝留下他的, 除卻那皇位之外, 大概就是一份老劉家的豁達
    麵對劉盈的目光,張不疑一直都在等待著機會
    終於,當大王喝的麵紅耳赤,眼神逐漸有些迷離的時候,張不疑慎重的朝著劉盈點了點頭。
    劉盈猛地站起身來,劉長都被嚇了一跳,“二哥??”劉盈看著劉長,握緊了弟弟的手,隨即看向了群臣。
    ”朕聽聞∶昔者帝堯禪位於虞舜,舜亦以命禹!高皇駕崩,降及膚躬,大亂茲昏,群凶肆逆,宇內顛覆,賴唐王神武,拯茲難於四方,惟清區夏,以保綏宗廟…”
    雖然群臣早就知道了今天會發生的這一幕,可當劉盈非常正式的說著自己要行堯舜之舉的時候,群臣眼裏更多的還是驚詫。
    到這個時候, 劉長還有些懵, 他驚訝的看著劉盈, 眼神滿是複雜, 嘴唇抿了據,陷入了深深遲疑之中。
    二哥到底在說什麽?什麽亂七八糟的,就不能說簡單點嗎?!能再說一遍嗎?我現在是要是問他,會不會顯的喜人很沒有文化?
    張不疑在皇帝開口之後,即刻起身,率領群臣,大聲的說道∶“陛下!!”"唐王的功德,就是用盡了天下的竹簡也描述不盡,唐王的仁德,就是山林裏的野獸也能感受到我們對唐王感恩戴德,深懷他的功德,不敢對他有半點不尊敬的地萬,可是,您身為長,將位置傳給弟弟卻不傳給兒子,這是辜負了高皇帝的做法,請寬智我們不能答應,請陣下以孝為先,不要做使先祖怪罪的事情!”
    群臣急忙起身,紛紛應和
    劉盈卻認真的說道“請太後上朝議事。”
    劉盈的話還沒說完,早已準備妥當的呂後就從一旁走了進來,群臣急忙起身拜見,劉長一臉困惑的起身,他似乎才明白劉盈到底想做什麽,他的臉上滿是悲憤,看到阿母,眼裏滿是抱怨,為什麽就不能緩緩呢?!
    可還不等唐王找理由來拒絕, 呂後便對群臣說道∶“唐王孝順, 高皇帝在世, 最是愛他,說他是孩子裏對自己最孝順的那個,這些年裏,他時常服侍在我的身邊,畢恭畢敬, 沒有一天敢不來問候的, 天下人都說, 孝道沒有人可以超過唐王了。”
    “如今皇帝要禪與唐王,已經祭告了高皇帝,高皇帝沒有怪罪的意思,我雖是婦人,卻以太後的身份答應了皇帝,暫且代替高皇帝來將皇帝的位置給與唐王!”
    劉長聽到阿母誇自己對阿父孝順, 險些笑出聲來, 可在呂後那嚴厲的眼神之下,還是屈服了。
    兄長這件事做的漂亮啊,連阿母都給找來了,就是算準自己不敢對阿母無禮!張不疑聽到呂後的回答,便低著頭退下來了,
    王恬啟即刻上前,大聲說道∶“陛下要退位給唐王,唐王的賢德天下人皆知,這件事也是合了孝道德,隻是,這樣的事情是不合禮法,高皇帝將皇位傳給陛下陛下如今卻要將大統與唐王來繼承,若是長久以往,怕是國事混亂,禮崩樂壞,還望陛下能認真思考,再做打算!"
    麵對王恬啟的質問,劉盈看向了遠處的大儒團體
    年邁到無法走路的叔孫通拄著拐杖,與浮丘伯一同走上前來,叔孫通大聲的說道∶"陛下的行為,那是古代賢人才有的舉動,陛下知道自己的才能不如幼弟,宗室後人的品行也遠不如唐王,因此決定以唐王來繼承大位!這是堯舜的行為,如何能是不合禮法的呢?天下人都當為陛下的行為而歡呼,我大漢有這般賢明的堯舜再世,難道不是值得慶祝的事情嗎"
    浮丘伯說道“陛下何其愛唐王, 唐王何其敬愛陛下, 這是前所未有的佳話, 當今外有匈奴作亂,內有奸賊謀害,陛下是為了大漢天下,才要讓唐王來繼承大統,就讓trlott是希望唐王能擊敗匈奴,還天下太平,禦外安民,如此聖王,如此明君,這樣的行為難道不是值得天下人來陳讚的嗎?何況,唐王乃是高皇帝嫡出!"
    “宗廟不曾變更以嫡傳嫡,有何不可呢?”
    浮丘伯說完,隨即看向了不遠處,王生緩緩起身,這位是最活躍的黃老大家,在蓋公病重之後,隱約成為了黃老的帶頭羊,在天祿閣內給皇子們教黃老學說,他站起身,認真的說道∶“唐王身材異與常人,有非凡之像,唐王出生之時,哭聲響徹長安,更有地動…"
    幾個學派都拿出自己的理論來證明皇帝禪讓的正確性
    劉長原先還有些惱怒,可聽到他們不斷的誇讚著自己,開口就是大賢,頓時也有些輕飄飄的。差點就忍不住搶過劉盈的冕服給自己披上,不過,想起外頭的野獸,美人, 酒肉, 劉長還是保持著清醒, 他可不想這麽快就被束縛在皇位上, 得想辦法拖!
    在這些人相繼證明這符合禮法之後,王恬啟便告退了。下一個起身的人乃是柴武。
    柴武說話沒有他們那麽利索,不過也算是將自己的意思表達清楚了,“陛下要樽讓給唐王, 唐王是高皇帝的子嗣, 是您的弟弟, 合乎禮法, 可問題是, 陛下不隻是有唐王這麽一個兄弟,如今陣下撞讓,其他的諸像王又當如何呢?他們難道就不會心生不滿嗎?唐王的年紀最幼,如何能行呢?請陛下放棄這樣的想法!”
    劉長此刻看的津津有味, 好家夥, 這都是提前彩排好了的是吧?那誰來證明這個觀點呢城陽王章
    就在這個時候, 劉長忽然看到了阿父大步走進了皇宮裏, 他們把阿父給請過來了
    劉長瞪大了雙眼, 再次揉了揉雙眼, 這才看清了遠處的人影, 哦, 原來是如意啊。
    隨著年齡的增加趙王如意的模樣是跟劉邦越來越像,除了那胡須,幾乎一樣,就像是從一個模子裏刻出來的,別的不說,光是如意出現在廟堂裏的時候,大臣們都被嚇到了,連陳平這樣的,都不由得多看了他幾眼,那感覺很是詭異,死去很多年的人忽然出現,那模樣也太像了。
    劉如意帶著劉建以及劉竟走了進來,與群臣拜見之後,劉如意這才說道∶"諸兄弟之中,唯唐王最賢,因此諸侯們都很敬佩他,趙國有難,唐王救之,蒸國遭遇強敵,唐王護之,吳國,長沙亦然當今陛下要禪讓與唐王,諸候們都讚同,沒有反對的,我詢問天下諸位的相法,他們都說,以由幹的仁義和功德,隻有他是能做皇辛的。”劉建也點著頭,說道∶“唐王對兄長們格外的敬重,對我格外的愛護……”劉長有段時日沒有見到這所, 看這廝那幹瘦的樣子, 劉長不由得眯起了雙眼, 沒有大哥管著,這所也開始飲酒作樂了嗎?不過,他們是什麽時候來的???喜人怎麽都不知道?!劉章
    劉長的眼神惡狠狠的瞪著繡衣的劉章, 劉章早就料到了這一幕, 很是苦澀的看了一眼呂後的方向,希望仲父能理解自己的苦衷,大母不讓自己說,自己還能怎麽辦??得罪了仲父,頂多挨一頓打,得罪了大母…算了,還是得罪仲父吧。
    這幾個家夥都欠收拾啊, 堂堂大丈夫, 居然如此懼怕一個婦人!
    劉長眼裏滿是不屑,-一掃過麵前這些家夥,直到與阿母對視,方才露出了一個靦腆無辜且整厚的笑容。
    劉長怎麽也沒有想到,自己的二哥會聯合這麽多人來對付自己此刻,他的酒已經差不多醒了,可以做出反擊了!“好!!!”
    劉盈大叫了一聲迅速脫下了身上的賽服,迫不及待的就往劉長身上披,劉長手忙腳亂,正要反抗,劉盈大喝了一聲,周圍衝上來一批近侍,要為劉長換衣裳,劉長氣得夠嗆,揮拳就要打,奈何,遠處就是阿母那冰冷的死亡凝視。
    劉長咬著牙,任由這些家夥給自己披上了黑袍。近侍們也都怕挨打,給劉長穿戴好,就急忙逃離。劉盈走了下來,認真的看著劉長的方向,附身行禮。"拜見勝下!!"
    劉長伸出左手來,托著劉盈,無論劉盈如何用力,都拜不下去群臣卻不再等待,隨著張不疑的一聲高呼,群臣紛紛跪拜。"拜見陛下!!"
    "拜見陛下!!!"拜見陛下!!!"
    眾人連著高呼了三聲, 張不疑大聲說道∶"當是太尉與天子劍!太尉如今正在河西作戰!太尉不在, 應當以國相, 親何國相忙硬, 我以禦史之身, 為陣下佩天子之劍!!”
    當張不疑激動的為劉長佩劍的時候,他的手都在抖,幾次都沒佩戴好劉長緊鎖著眉頭,“這是不是有點太草率了”
    “當初兄長登基, 不是有南北軍?百官?還有所有的諸侯王嗎?為什麽嘉人就沒有"
    張不疑低聲說道∶“陛下,他是合法登基…咱這個…是吧,您且忍耐…等他們熟悉了,我們再舉辦幾次也不是問題
    當穿著天子冕服,佩戴著天子劍的劉長站在上位的時候,頓時威風凜凜,看著就讓人有忍不住要膜拜的念頭,隻有幾個老臣麵麵相視,大王嗖,不,陛下穿這身,怎麽有種奏王的感覺呢??
    劉長看了看自己身上的冕服,這衣服還真的很好看,這長劍也不錯…額,不過,現在好像不是注意這些的時候,他嚴肅的看著群臣,正要開口,就聽到趙王上前一步,大聲說道∶“陛下!”
    “我知道您無竟幸位,隻是當今天下,除了您,誰還有資格呢?今日,您若是不答應我們的請求,我就一頭撞死在這裏!"
    “趙國,燕國,飽受外敵的困擾,就是需要陛下這樣的人來拯救百姓啊!陛下若是不上位,就請允許我向您告別。"
    劉如意瞪大了雙限,義正言辭的說著,劉長有些呆愣,乃公也沒想要拒絕啊!
    可很快, 劉長就明白了他的意思, “嘉人答應了便是, 趙王不可如此!”劉如意拍了一下劉津的腰, 劉津一聲痛呼, 也反應討來, 叫道∶ “臣弟也是如此!若是大王…陛下不答應!我便死在這裏!"
    “臣等亦然!!”“請陛下答應了吧!”
    群臣們大叫著, 張不疑甚至嘴啕大哭, 就仿佛劉長誓死不肯接受一般。這一刻,隻後看向劉如意的眼神時間要和了很多,滿意的點了點頭。劉長黑著臉,聽著他們一次次的勸自己上位,大聲的說道;“好!!喜人答應了!”“陛下萬歲!”
    眾人再次高呼,劉長卻沒有心情再理會這些板徒了。
    宴席還在進行, 劉長坐在了上位, 劉盈坐在了一旁, 接下來, 最重要的事情, 其實就是對劉盈的安排, 劉盈自己倒是無所謂, 給個河西王就好了, 也有大臣希望是能給他唐這樣的大國,可張不疑明顯有著自己的想法。
    “天子豈能為臣呢?!”
    "當初高拿帝即位,曾立太上拿帝。"
    “如今驊下即位,自然也可以立太上皇帝,嘩下當敬之,可不稱臣”群臣有些懵,太上拿?這是兄長變阿父?那太後可怎麽辦啊
    劉盈倒是挺開心的, 他的謀劃成功了, 此刻咧嘴傻笑著, 太上皇什麽也好, 似乎都跟他沒有了什麽關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