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昕元番外
字數:3519 加入書籤
大夏曆元成二十二年。皇帝的寢殿,啟元帝楚昕元年經時太過勤政,每日睡不了兩個時辰,哪怕是習武之人,卻常年清瘦,如今年到四十五,便日漸不好,纏綿病榻了。
這年紀於皇帝來說已不算長壽,於一個習武之人來說,更可算短命了。
這兩日,禦醫在盡力為啟元帝調理身體,太子與皇後日日守在病榻,擔心之色盡顯。
有禦醫送來剛熬好的湯藥。
太子楚司瑜道:“本宮來!”
將藥碗接過,太子試了溫度,小心地舀起一勺,送到啟元帝唇邊。
啟元帝費力地睜開眼睛,張嘴,咽下,卻灑落了一半。
太子眼淚都差點流出來了。
父皇有無比威嚴的氣質,朝堂上,更是有如天生的王者,讓人不敢仰視。
第一次聽政,他看到父皇的眼神,猶如星辰般璀璨而深邃,她看到父皇的威儀,朝臣們無不敬畏。
他在朝堂上,果決堅毅,智慧和決斷力使大夏日漸強大。
原本天下四國各據一方,但南齊數次進犯,在自己十五歲那年,父皇禦駕親征,大敗南齊,西唐北越也趁勢而起,南齊從此消失,天下四分變成三分。
大夏成為三國最強,有最強的軍隊,有充足的軍備,有明君和賢臣,父皇開創了繁榮且安定的大夏,邊境安穩,西唐北越懾於父皇之威,都和大夏建立了良好的邦交。
無論是在朝廷上宣告政策,還是在戰場上指揮軍隊,父皇都充滿了不可侵犯的威儀和無上智慧,他像天上的神明一般。
可是現在,他在四十五歲的壯年,大有可為的年紀,卻隻是個在病榻上虛弱的病人,連喝口湯藥都吞咽困難。
英雄遲暮,不過如是!
可父皇才四十五歲,離英雄遲暮的年紀也太年輕了些。
一碗藥緩慢又艱難地喂完,啟元帝的臉色似乎好了些。
他深陷卻仍然深邃的目光落在太子身上,又看看站在太子身後的皇位,輕聲道:“司瑜,你先退下,讓朕和你母後說說話!”
太子行禮,噙著淚退下。
他不是個婆婆媽媽的人,在父皇的培養和耳濡目染下,他很優秀很出色,他也立誌如父皇一樣,做一個名垂青史的明君!
太子離去,啟元帝看著榻前的皇後。
他幽深的眸子,似乎透過她看向很遠的地方。
皇後靜靜地看著他,目光很平靜。
應該說這幾十年來,他們之間的相處,便是如此,像陌生人,像朋友,但卻不像夫妻。
皇後胡嘉珂,太後的娘家侄女。
啟元帝隻有兩個孩子,大公主和太子!
世人都說,啟元帝情深意重,為皇後空置後宮,但隻有皇後心裏清楚。皇上的確是情深意重,空置後宮,卻不是為她!
大抵是他想要的人既然得不到,那不論是誰都可以!而她,便是那個都可以。
之所以選她,大概因為,她姓胡,她有個表哥,叫楚景弦,她有個姑母,是皇帝親封的當今太後?
其實她知道,他心裏一直有別人。
以前,她以為那個人是明沁雪,畢竟,那曾是京城璀璨驚豔的女子,後來才知道,原來是另一個比明沁雪更奇特,更特別,也更有本事的女子。
一個誰也沒有想到的女子。
畢竟,她曾是梁王妃,卻不知因何,一份休書,兩人勞燕分飛。
從此,梁王的心裏便沒有了別人吧?
甚至,若不是他需要一個皇後,需要一個繼承人,他連她也是不需要的。
自從太子出生,兩人便各住自己的宮殿,已經許久不曾同住了。
皇帝像個苦行僧,每天隻有奏折,隻有國事,沒有絲毫的兒女情長。
胡嘉珂明白,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
猶記得,當初他初登大位,曾與她進行過一番長談。
他問她,可願入宮為後?她若願意,他可以給她天下最尊貴的身份,讓她成為後宮之主,皇後該有的尊榮,她一樣不會少,但除此之外,再無其他!
經過深思熟慮,她同意了!
她曾以為,即使一個人心中有人,但若她付之以柔情,傾之以真心,便是一塊石頭,也會捂熱的吧?
但是十年後,她便知道,她做不到。
皇帝做到了他的承諾,給了她一切,尊榮,地位,財富,以及讓胡氏一族榮華富貴,讓她的父親位極人臣,她的兒子剛出生,就立為太子。
皇帝對她很大方,但獨獨感情,卻很吝嗇,吝嗇到連一絲也給不起。
她是個聰明人,當知道事不可為之後,便不再強求。
這些年,他鐵腕治國,重民生,輕賦稅,成為一代明君;她主理後宮,教養一雙兒女,讓他沒有後顧之憂,成為一位賢後!
他們更像合作關係,而不像夫妻!
但這一切,當初他都坦蕩地和她說明過,所以,即使恨,她也沒有理由。
啟元帝的目光略略聚焦,輕輕地道:“皇後,對不起!”
胡嘉珂笑了笑,她已經不再年輕,大概是這些年心情一直平靜,無欲無求,倒也並不顯蒼老,她道:“皇上不必道歉,你沒有騙過我。你當初承諾的,都做到了!我早就知道,有些東西,給不起是真的給不起!有些情,哪怕是自己,也無能為力!”
啟元帝道:“到底是朕虧欠了你!”
胡嘉珂輕輕搖頭:“皇上給了胡家莫大榮耀,給了我們母子三人最尊貴的身份和體麵!就算皇上不曾給我這些,憑著皇上這些年的勵精圖治,我能伴在皇上身邊,也已無憾!”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