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0章 借船出海訪名山

字數:5964   加入書籤

A+A-




    第230章 借船出海訪名山

    這個村莊離海有十多裏遠,坐落在一小山坡上,四周種了一圈樹木,以桃樹為主,間或雜生著楊柳樹,景色比較幽美。

    一行人來到村前,均下了竹筐。龍兒用乾坤袋將竹筐收起,背在身後。小黑也化作玉蘭小時候的樣子。

    他們進了村中,見村子不大,也就二十多戶人家,但戶戶院門緊閉。張道陵心下好奇,心想此時天已在亮,農家人天性勤勞,眼下雖沒到種地時節,但也不應該都不起床啊!

    他們順著曲折的莊中道路走過了幾戶人家,忽然見道旁一家,柴門並未全關,張道陵見了,便走上前,還未近門口,隻聽得裏麵有狗叫聲傳了出來,接著有一個少年的聲音道:“大黑,別叫了。”

    張道陵聽有人說話,忙道:“施主,貧道有事打聽一下。”

    院中人聽得外麵有人說話,忙又喝了狗一聲,讓他回窩。便過來開門,一打開院門,一個十七八歲的農家青年出現在門口,他一見門外站著一個道人,後麵還跟著一男三女,不由一怔。繼而又麵露喜色道:“道長,你是從蒼梧山來的嗎?”

    張道陵聞聽一怔,回道:“蒼梧山?不是。貧道是路過的,想和施主打聽個人。”

    “哦”。那青年麵現失望之色,但仍是將身子讓開,看樣子對張道陵很是尊重,繼續問道,“道長,你有事嗎?先進屋裏坐坐。”

    “哦,不了。貧道是打聽件事,對了,小哥,你家中有歲數大的老人嗎?”

    “哦,哦。有,有。娘,娘,你出來回。”青年回頭向屋內喊道。說著又請張道陵等進屋。張道陵笑拒。這時一個頭發花白的老婦人從屋中走出來,她一眼看到院門外站著的張道陵,不由埋怨道:“青鬆,來客人了怎麽不讓進屋啊!”

    “娘,他們不進來,隻是要打聽個事。你來下吧。”青鬆有些委屈地道。

    老婦人聽了有些詫異,忙走到門前。張道陵見了,先施了一禮。那老婦人見了,忙滿臉堆笑地道:“小道長不必客氣,不知找老身有何貴幹。”

    張道陵一聽,這老婦人言談不俗,當下笑道:“老人家,貧道是想和你打聽個事。”

    老婦人笑著打量了張道陵幾眼,又看了看外麵的金蟬等人,見他們年紀都不大,眼中的戒備之色立時沒了,當下笑道:“一看諸位都不是我們當地人,來,先到屋裏來坐,喝點水。”

    張道陵見自己這邊人多,這家隻是兩間瓦房,進了屋估計坐的地方都緊張。當下隻是多走了幾步,進得院中,便止步笑道:“多謝老人家了,我問個事就走,就不進去了。我們是洛陽過來的。想和您打聽個人。”

    “哦,你說。”老婦人笑著回道。

    張道陵一笑,並沒直接問上進心,而是從龍兒手中接過他在東海買的一大包綠豆糕,遞與老婦人道:“老人家,這是東海出的綠豆糕,你嚐嚐。”

    那老婦人一見,立時眉開眼笑,她推辭了幾下,見張道陵執意要給,便收下了,抱在懷中問道:“小道長,你不是蒼梧山的?那從洛陽到這裏幹啥?”

    “不是。小道隻是路過,想在這裏打聽個人。”

    老婦女笑道:“你打聽這事,可真是找對人了,我幹的就是保媒的活計,這村方圓十來裏,哪家有啥人啥情況,我都門清。說吧,你想打聽什麽人。”

    張道陵聽了也是高興,笑道:“那太好了,我們當真是找對人了。”說著一招手道,小黑過來。小黑便來到他身前。將臉上麵紗一摘,那老婦人一見,不禁讚道:“這小姑娘,長得可真俊。”

    張道陵笑著點頭道:“老人家,是這樣的,我身後這幾個人,都是苦命人,小時候都是被人拐賣了的,是我師父出家人心善,收留了他們。但我師父說他們幾個塵緣未了,不能出家,特意命我帶他們幾個出來尋親。像她。”

    張道陵說著一指玉蘭,說道,“她小時候長得和小妹極像。她在兩三歲時,就被人拐賣了,據說她家是海邊的,我便和兄弟妹子們出來尋找。邊走邊尋,就找到這裏來了。”

    “哦,是這樣子的。這位姑娘能否讓老身看看模樣?”老婦人問道。

    玉蘭聽了,微一點頭,將麵上紗巾摘下。老婦人一見,讚道:“呀!這姑娘長得和仙女一樣。”那叫青鬆的青年見了更是目瞪口呆,麵色變得通紅,退後了好幾步,不敢再看玉蘭。

    “姑娘現在多大了?”老婦人見自己兒子的樣子,白了他一眼,又回頭笑著問玉蘭道。

    玉蘭係上紗巾,輕聲回道:“我到現在十六歲吧。”

    老婦人沉吟片刻,搖搖頭道:“不是老身誇口,我看人向來是記得清呢。但是在我們這裏鄉下村中,可沒有人家養出過這麽俊俏的人。”

    “哦。”張道陵聽了,點點頭,又問道,“那老人家,我聽人說,那十多年前,你們這裏發過大水,好多村都被海水給淹了,有的人家沒法子過了,就賣兒賣女的。可有此事?”

    “哦,你說這事。那可真是慘啊!”老婦人感慨道,“那年水發的真大,比我們莊地勢低的好幾個村子,都給水淹了。剩下的人,為了活命,有不少賣兒賣女,連賣媳婦的都有。”

    “是這樣子。老人家,那你知道這附近莊中,有那幾家有十多年前賣過女兒的,我們想到那裏去打聽打聽。要是能打聽到賣人家的消息,也可以有個線索。”

    那老婦人聽了,想了想,喃喃道:“十多年前賣過閨女的,有南村的甄二家、薑田氏、東村的薛屈氏和學英家。對了,北邊的王繼家、老沈家也是賣過女兒的,可是他們幾家長的那樣,那能生出這麽俊的閨女來。就是找人販子,更難了。來這收人的人販子,都是不留姓名的,免得日後麻煩。”

    “哦,是這樣子。”張道陵聽了,略感失望。他本來對自己的卦很有信心,而且自他們將太後的魂魄都能尋來,這比玉蘭尋親可是難多了。如此難的事都能成功,想來為玉蘭尋親,雖是要費挫折,但心中總有種自己一出馬,便能馬到成功的感覺。

    他聽老婦人這麽一說,心想如此尋法,看來不成,隻有回東海縣,借助官府的力量,讓當地的官吏再仔細查尋了。想到這裏,他又施了一禮,準備告辭而去。

    他們一行人剛轉過身,沒走幾步,便聽得那老婦人喊道:“小道長,小道長。”

    張道陵聞聽大喜,忙轉過身來,問道:“老人家,你想起什麽了?”

    “哦,是這樣子。你們今天來我們村,可看到前幾家都沒人,這才來到我家的。”

    “正是。”

    “哈哈,今天這我們村裏人少,應該都到萬壽穀去求符去了。我們家沒去,是我這寶貝兒子,上個月的今天已為我求著符了,要不今天自們我們娘倆都在家呢。”

    “老奶奶,求符,是幹什麽用的?”小黑聽了,在一旁不解地問道。

    “這符用火燒了,和水吞服,能治百病啊!這符水真神,本來我這老寒腿痛,是老病根了,每年冷暖交替,都要痛上幾個朋。可自上個月喝了這符水後,這一個月,我這腿一點都不痛了。隻可惜這符一人一年隻能求一回。靈著呢!”

    小黑聽了,心想我張大哥給你看看,也能給你治好。還用的著求什麽符去嗎?還能治百病,哼,我才不信呢!

    張道陵聽了卻道:“用符水治病,仍是修道之人才采用的法子啊?”

    “是了。小道長當真是見多識廣。我們這蒼梧山就是有這樣的仙長啊!自打這仙長去年來到我們這裏,開始用符給大夥看病,當真是符到病除,這仙長真是活神仙啊!所以我想,我想說。”說到這裏,她欲言又止。

    這時在一邊的青鬆忽然插口道:“娘,要不我送他們到玉女峰求簽去。”

    老婦人回頭白了自己兒子一眼,嗔道:“我正想說呢,就你嘴快。”

    張道陵忙又施一禮,笑道:“請老人家指點。”

    “哎!我是想說,你們要是尋親的話,可以到玉女峰去,碰碰運氣。”

    張道陵聽了,眼前一亮,心想能用符水治病,我雖有耳聞,卻從來不會。就是在仙穀中所學,也未有提及。想來這裏的仙長既然能用符水治百病,自然身有奇術,或許已達到仙體也未可知。若是能求得仙長為玉蘭指點,豈不是更好。

    想到這裏,張道陵回頭望了玉蘭一眼,玉蘭在一旁聽著,見張道陵望她,已知其意,當下笑道:“一切聽張大哥的。”

    張道陵點點頭,向老婦人笑問道:“老人家,但不知如何去尋這仙長?”

    那老婦人笑道:“你們來的晚點,否則就能跟大夥一塊坐大船去了。不過那也無妨,我家還有一艘小船,正好能拉著你們幾個,就讓我兒青鬆送你們去就是了。”

    “哦,這可怎麽使得。我們自己想法子就是了。”張道陵忙辭道。

    “哎,說來你們幾個也是苦命人,這點事我們怎麽能不幫呢。也不費什麽事,到哪去個來回,也就是大半天的事。反正他今天在家也沒事。不過你們要是想求簽的話,估計今天是回不來了。你們得先到萬壽穀找仙長的徒弟求到符,然後才能再去玉女峰仙石那裏求簽了。我讓青鬆先送你們到萬壽穀,估計求符的人會很多的,輪到你們,也得兩天,然後再去玉女峰找仙長用仙石求簽。從萬壽穀到玉女峰,順著山路走,極不好走,不如坐船去,水路的話也就十多裏。而且到了玉女峰,離岸邊就近了。但是那裏的仙石能不能為你們指點迷津,就得看你們的造化了。”

    張道陵聽老婦人一口氣說了這麽多,已將她的話記在心中了,尤其是老婦人說到玉女峰,心中不由一動,更加有了到那一去的想法。但是對她說的“仙石”仍是有些不解,當下繼續打聽仙石是何物。

    “哈哈,這仙石,來曆可早了。大概有蒼梧山就有它了。據老人說,原先是一塊完整的石頭,自天而降,正好落在玉女峰頂。據說這石頭上出了個神仙後,這石頭就剩下了半截。本來這隻是老人說的,也不知道是真是假。我們當地人隻當它是個傳說罷了。而且到玉女峰頂,極是難走,我老婆子活這麽大,也就聽說村裏有四五個人,還都是小夥子上去過。但是今年來了仙長後,竟然上到了峰頂去,還說這仙石有靈,有未卜先知之能。於是仙長在山頂蓋了間房子,在那裏修煉。隻有求了符的人,才能上山求簽,但是你能不能爬上山頂,仙長給不給你算,就得看造化了。還有,求符的話,隻要心誠,是不要錢的。但是要想求簽的話,除了有符,還得交十兩銀子呢!”

    聽到這裏,張道陵笑道:“那好,貧道就去碰碰運氣,沒準仙長看我是同道中人,或許不要我錢呢。”

    “那倒也是。”老婦人也附和著,回頭對青鬆道:“我兒,那快去帶道長們去萬壽穀吧,早去早回,路上看著點。”

    “好嘞,娘。”青鬆一邊應著,一邊回房收拾了一下,便出來招呼張道陵他們和他走。張道陵一想現在是白天,還是低調走好。當下謝別了老婦人,隨著青鬆,又向東海而去。

    (本章完)(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