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傾訴

字數:4914   加入書籤

A+A-


                      聽到要七天之久,小皇帝一把抓住李雲棠的手腕,用出十二分的力氣攥著,“那你、那你就沒有什麽,能夠緩解的法子麽!”

    “多喝”李雲棠好像被觸發了什麽關鍵詞,幾乎是脫口而出。

    “多喝什麽!”李彧如同在沙漠中看見綠洲的行人一般,眼中放出了光芒,手上也捏地更緊了,“快說來聽聽!”

    要是告訴她多喝熱水,結果服用之後沒有效果,自己恐怕沒有什麽好果子吃吧?

    一想到這個下場,李雲棠隻能推脫道

    “皇爺,此事奴婢也不甚清楚,不如皇爺親去問懿寧太後,太後久曆此事,相信定有法子能夠解決。”

    “要問太後的話,朕還需要你提醒麽!”小皇帝聞言,蒼白的臉上又多了一絲怒容,她使出大半力氣、一把推開李雲棠的手,負氣轉過身去。

    過了好一會,才幽幽地放出一句“太後她不知道朕是女兒身。”

    什麽玩意兒?

    親媽不知道自己孩子是男是女?

    這句話過於匪夷所思,把李雲棠給驚地合不攏嘴。

    愣了半晌,他才支支吾吾地問道“那這世上,還有誰”

    “沒有了,”小皇帝像是知道李雲棠想要問什麽,幹脆地接過了話,“知道此事的活人,除朕自己以外,此事隻有你一人!”

    這

    李雲棠一時語塞,進而心裏十分愧疚

    皇帝是女子身份這個秘密,一定是極為重要;而她大概率是被老皇帝三令五申過,不允許將這個秘密告訴任何人,包括皇帝的生母!

    同樣的,如果有人知道了這個秘密,那必然應當被秘密處死;畢竟一條人命在皇位麵前,屬實不夠看。

    就在這種情況下,小皇帝還是做下了違背常理的抉擇——留下了自己這條性命;顯然在她看來,李雲棠的性命堪比皇位之重。

    更別提小皇帝為了二人的安危,不得不將自己送去與皇後合巹;她心中肯定暗含了不少的辛酸與不舍,卻一直默默承受未有抱怨。

    真是個好女孩。

    想到這裏,李雲棠不再猶豫,上前湊到皇帝後腦邊,稟道:“皇爺,奴婢先去衝泡一碗紅糖水,雖說不能湯到痛除,也可緩解一二。”

    “嗯。”

    得到小皇帝氣若遊絲的一聲答應後,李雲棠不敢耽擱,拔腿便往殿外跑去;約莫一炷香之後,他端著一碗生薑、紅棗煮成的紅糖水又進了暖閣內。

    小皇帝不知什麽時候已經轉過了身,正無精打采地癱在榻上,李雲棠小心翼翼地放下糖水、並將前者扶起身半坐,而後從懷中呈上一個灌滿熱水的水囊。

    “皇爺先把這個放在痛處,奴婢來喂皇爺喝湯。”

    李彧接過水囊按在小腹之上,乍一接觸輕哼了一聲,逐漸適應溫度後,眉頭舒展開來。

    接著李雲棠將半個屁股虛坐在禦榻邊沿,吹了吹舀起的一勺熱湯,呈送到小皇帝嘴邊。

    隨著糖水一勺一勺下肚,小皇帝眸中逐漸氤氳上一層水汽,水滿則溢,兩行清淚悄無聲息地、自她如白瓷般細膩的臉上劃過。

    “皇爺這是?”

    李雲棠以為自己又有什麽地方冒犯,才惹得小皇帝垂淚;剛準備賠罪,卻聽到一聲

    “雲棠,多謝”

    多謝?

    他預想到皇帝可能會誇他做得好,也可能會罵他笨手笨腳,卻唯獨沒想到其會說一句“謝謝”。

    相較皇帝對自己的救命之恩,李雲棠自忖隻不過做了一點微不足道的貢獻。

    “快兩個月了,我一天好覺都未曾睡過。”

    小皇帝的話既像自語又像傾訴,口中不但將自稱變了,聲音中還多出了些哽咽。

    “醒著的時候,擔心睡著了有宮娥太監闖入,窺破我的女兒身;

    睡著了則每每都會做噩夢,夢見那些宗室知道了我是女子,聯合太後逼我退位;

    被廢帝位之後,他們還把我囚禁起來”

    李雲棠一時不知該說些什麽安慰,這年齡尚未及笄的少女,本是應該無憂無慮地在父母庇佑下成長;卻因天家無情,肩上擔起了千鈞重擔。

    而一邊的小皇帝,已在床榻上將身體蜷縮成一團,並時不時地顫抖著,嘴裏話卻還是沒停

    “被廢了的皇帝,還是女子,能落得什麽好下場”

    “嗚,你幹什麽,放肆!”

    李雲棠終於有所行動,撲上前一把半抱起小皇帝,強令她躺回原處,抽出一手替其將被子掖到脖頸處,另一條胳膊則任由皇帝枕著,而後囑咐道

    “皇爺恕我冒犯,還是請躺著說罷,這樣也省些力氣,無論說多久我都聽著。”

    小皇帝未有怪罪的意思,扭過頭在李雲棠的袖衫上揩了揩涕淚,心中感覺到前所未有的安心,逐漸放鬆下來。

    “聽老皇爺說,在我出生之前,他曾考慮立陳國公之弟為太子;畢竟已故的陳恭王與父皇同是高宗嫡孫,陳國公兄弟二人皆是恭王嫡子,作為侄輩,他們與先帝的關係可謂最為親近。

    可未曾料到,那陳國公之弟才入宮幾日,尚未被封為太子,便傳出他說日後要追封陳恭王為帝,奉入太廟中享受祭祀”

    一聽到這裏,李雲棠心中直呼這陳王世子是個缺心眼;說出這話,不是誠心給老皇帝上眼藥麽。

    上一個這麽做的是誰?

    依然是那個“家淨”皇帝。

    他繼承皇位之後,一直不想認明孝宗朱佑樘為父親,而是想把自己老爹興獻王也追封為皇帝;為了將興獻王抬進太廟,還不惜把明太宗朱棣抬成了明成祖。

    本來太宗繼承太祖,名正言順;結果這麽一改,再結合靖難,多少會讓人覺得朱棣這皇位不正。也不知道朱老四泉下有知,會不會被不肖子孫起的氣地破口大罵。

    有了朱厚熜的殷鑒在前,老皇帝心中肯定生出了芥蒂,因此放棄立陳王為嗣君,便是必然之事。

    非但如此,這事估計還在老皇帝心中留下了陰影;別人家的孩子終究是靠不住,他再怎麽選,也無法保證旁支繼位後,依舊尊奉他為父皇。

    而小皇帝的傾訴之語依然沒停

    “當時的朝堂上,百官關於國本屢屢上諫;適逢我降生,為了堵住悠悠眾口,老皇爺隻能說我是男兒,本想著再生個皇子以後廢舊立新,卻沒料到”

    後麵的事情,李雲棠倒是清楚,老皇帝再無產出,這太子便一直沒換人;最終先皇突然駕崩,眼前的女孩,就這樣糊裏糊塗地成了大漢朝的天子。

    說了一大堆心裏話,小皇帝神情終於恢複如初,身子也像沒有了大礙,於是命李雲棠伺候她更衣,並吩咐了一樁事情:

    “朕昨夜輾轉反側,還是決定從懿寧太後處,討回老皇爺的‘製寶’璽;今早去儲秀宮問安之時,你先替朕探探口風罷。”

    李雲棠聽聞皇命,頓感此事難做,一個搞不好就容易得罪太後。

    要是太後反過來到皇帝這裏告狀,自己不但吃力不討好,還有可能兩頭受氣。

    但形式比人強,要是不答應,小皇帝生氣不說;自己在她心中,也會因此落得個隻會空口白話的印象。

    思索再三,李雲棠終於還是應下差事,手上的動作也沒有停,將燕弁服捧至皇帝身前。

    而李彧卻像突然想起了什麽,絲毫沒有起身的意思,反而話鋒一轉

    “李雲棠,你還是先——

    幫朕把這髒了的衣物和床布給洗了罷……”

    我踏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