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 準備登艦!

字數:5577   加入書籤

A+A-


    考古很深,莫瑪把持不住,這周目王皓選擇親自主持。
    見識過兩次考古流程,王皓信心還是很足的。
    左手《考古規章指南》,右手大將莫瑪,二者輔佐下他指揮考古小隊的操作很快嫻熟。
    “原來如此,營地應距殘骸間隔至少百米,混插注有靈能的防護牆,營地出口與殘骸入口方位相同……此規章源自靈能儀式。”
    人事布局,後勤運轉,還有他喵的玄學!
    “靈能富集區域作業,建議避免使用智械,活用靈能使,詳情參考《先驅戰爭聖地守護者猜想》《咕獨靈能部隊素質標準》”
    靈能溝通極快,從照貓畫虎的安排,王皓幾分鍾便過渡到知曉為什麽這樣安排。
    靈能使戰力比機械軍團更強,泛用性更廣。
    “唯心地段排斥機械我知道,但靈能軍團的作戰能力都這麽高了嗎!”
    往常參與軍方靈能特戰的展示時,他隻知靈能精銳能在太空突襲入軍艦,現在看到靈能使爆發力的數據,心中了然。
    高級靈能使是真夠勁!
    尤其是靈能天賦異稟的佼佼者,咕獨人纖弱軀體並不會成為阻礙。
    身體各處肌肉爆發力、神經反射速度應有盡有,這數據很詳細,也晦澀難懂,包括靈能使破壞納米裝甲時的繁瑣計算公式。放在藍星,這些數據足夠絆倒任何科研人員一年。
    說明近幾年靈能領域的科研沒少下力氣。
    “就紙麵數據而言,精神力強大的靈能使戰鬥力確實華麗。”
    王皓對著莫瑪點評道。
    聖劍號都是文明的精銳,來銀河的咕獨人均是萬裏挑一。
    “過去不比現在,過去僅憑靈能理論,獨木難支,靈能就隻是靈能,對靈能的摸索屬於原始階段。
    好在經過些年的沉澱,靈能不再隻是一種力量,它也成為了一種生產力。”
    身為咕獨文明最早覺醒的人,也是靈能學院第一任校長,莫瑪的眼界十分開闊。
    “是啊。”
    “聽說社科院最近研究出模糊測量意誌力、精神力數值的辦法,小家夥們總是能弄出有用的東西。”
    王皓感慨萬分。
    這麽抽象的概念,這不知道奧諾那家夥怎麽量化並定下標準的。
    文明的進步就是這樣,平日似乎哪裏都是,刻意尋找它又消失的無影無蹤,新東西占領你的生活後才恍然發現。
    “我也有收到郵件,就在上個月,奧諾女士親自向我分享了——雖然信的格式是對所有領袖群發的。”
    “奧諾是這樣的,她總是喜歡簡化科研以外的事。”
    除了他。
    王皓心底默默補充,上個月論文一出,奧諾拽著他談了個通宵。
    “好了,就這樣。”
    他站起身,已經差不多理解考古的事。
    既然每周目莫瑪都記不住發生過的事,那很簡單,由他指揮就好了。
    “科考隊聽候您的命令,由您修改考古方案,我們僅負責執行。”
    莫瑪想法很直接,既然每次有人員死亡都會失去記憶並重啟,那讓咕獨大人總攬大局就好了。
    反正她們對咕獨毫無保留的相信。
    憑咕獨大人的能力,考古小隊說不定還能全須全尾的回去。
    “若是由您指揮,我們所有人都會服從,此次考古危險性非同小可,我們也早就做好了犧牲的準備。”
    王皓很喜歡莫瑪豁達的態度,鄭重開口。
    “放心,會成功的。”
    “這次我們用探索機器人打頭,巴麻美小隊遙控,雖然靈能使更穩妥好用,但這次不如轉換下思路。”
    “科考隊率先探索四個登艦口,巴麻美小隊探險時,外圍成員同步探測飛船的裝甲薄弱點,極寒天氣下薄弱點隻會比推測的要多。
    盡量規避風險行為,第一目標是探索殘骸信息並安全上報給我。”
    “一定要安全回來,死在外麵會導致重啟。”王皓再次提醒。
    “您的意誌。”
    兩人最後交接完工作,莫瑪此前準備的營地搭建也基本完工。
    隨後冰雪下的時間像加速一樣。
    近地軌道送來鑽冰融雪的機器零件拚成複數個部件,隻需拚湊便能使用,衝能切割炮等用來對艦切割裝甲儀器同樣放在密封庫存。
    科考營地已經成型,宛如一片片細心搭建的積木。
    最大的營帳內。
    王皓調動所有人終端,圈起飛船殘骸的其中一個登艦口,3D投影同步映射半空。
    “我們從7號入口開始。”
    “作業內容已經上傳你們的終端,站在自己的崗位,完成它!”
    “是!”考古小隊激動回應。
    大多數人見到咕獨還是蠻激動的,即使她們都是聖劍號的精銳,也不是每年都能碰到咕獨。
    “等挖掘出這裏的秘密,回去想要什麽回去寫申請,我替你們買回來。”
    王皓拍拍這些隊員肩膀,掌心拍在維生裝甲,順便替其擦走些雪水。
    “哇嗚哇嗚!可以嗎?”
    “我想吃家鄉的豬排飯。”
    “我妻子想要郵寄實物包裹。”
    “……”
    隊員們頓時眼前一亮。
    比起塗蘭處理文明政務,咕獨更像位稱職的精神領袖,在咕獨人眼裏地位非同小可。
    文明各個角落奇奇怪怪的地方,總能隔三差五傳來咕獨關心民眾的傳聞。
    聖劍號有其使命,更算偏僻。
    所以王皓每年總會傳送到聖劍號上慰問幾次,讓手下感受家的溫暖。
    隨機挑選幸運兒送出家鄉特產,可能是還沾著泥土的蔬菜水果、街邊小店的工藝品、甚至物理院實驗室實驗型電磁武裝手炮。
    雖然聖劍號內部有單獨的獎賞製度,船員有使用神秘製造機的福利,但王皓帶來的禮物往往更受歡迎。
    其中瓜果蔬菜和武器最受歡迎。
    三言兩語調動隊員積極性。
    王皓還看見了雙馬尾鑽的巴麻美隊員,正樂兮兮的和後輩分享什麽。
    王皓麵向莫瑪頷首,示意計劃執行。
    莫瑪上前一步發出號令:“準備遙控機器與智能機器,稍後用機器試探,靈能使操作。”
    “鑽機隊準備碎冰!”
    話音剛落,眾人齊刷刷靜音,三兩步分成各自方隊。
    為首的幾名小隊長帶人分批湧出指揮所。
    喧鬧的指揮所恢複冷清,監控投影陸續出現變化,冰上鑽機被看不見的力量影響,組件鑲進冰層,數息間安裝完畢。
    兼具權限的莫瑪為其插入密鑰。
    “網絡鏈接建立,密鑰確認,正在計算數據…”
    機器嗡鳴聲夾雜風雪,毫無違和的混在一起。
    整支團隊爭分奪秒的忙碌,一條圓型通道在機器的破壞下逐漸成型。
    萬年凍土的冰層硬的令人懷疑人生,鑽機足足更換三次鑽頭,配合其他機器組合,通道內不斷有冰塊與碎渣清理出。
    盾機構樣式的裝置擦著冰壁驅動,精準寸止在飛船殘骸十米外,熒藍色冰壁上,融化的水和灰色泡沫結合,很快凝結成支架。
    可供機器通行的大型隧道初具模型,模糊冰層下竟出現一片厚重的灰色工業痕跡。
    短短一小時,營地和飛船殘骸之間出現一條直達的緩坡隧道。
    下隧道親自考察,王皓吃驚的發現科考隊施工水準竟能趕上一線的工程隊。
    另外不知道是不是他的原因,科考營地建設標準比上周目高了一個層次。
    包括殘骸和遺跡中間的隧道,上周目科考隊僅融出通行的冰路就停手,這次有條泡沫水泥路,冰壁也有建設材料支撐。
    防爆防炸……
    王皓無語,沒去幹擾施工進行,隊員們配合默契的賞心悅目。
    “你們要是去殖民地開個工程公司,恐怕要被不少總督搶著要嘍。”
    “現在土木可是很吃香的。”
    “星團到處都有殖民地要工程團隊,總督們都要建城市、建工業廠區、開荒鋪路,供不應求。”王皓實話實說。
    莫瑪謙虛道。“隻是熟練,還遠稱不上精通。”
    “國家上百億人口,人才輩出,相信也有不少先天打灰聖體。”
    “啊…那確實……”
    王皓沒放在心上,注意力跟著收隊的科考隊回來。
    “前路已開,準備入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