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 翰林院聚會

字數:4250   加入書籤

A+A-


    

    牛侍講說道“李編修,這幾封誥敕你起草一下。”

    李文山道“好的,牛大人。”

    接過牛大人給的草稿,一看是給封賞後宮的詔書沒什麽特別的,李文山按格式抄寫出來。

    最近朝堂氣氛緊張,好幾個大人被禦史揭露了各種家裏紈絝兒子幹得破事。事翰林院也不知是不是感知到緊張的氣氛,每個人除了幹活就是不說話。

    李文山又被指名召見了兩次侍讀麵聖,還好都是老老實實讓他講讀經書。

    他們新科一甲三名都被召見了一遍,之後就是侍讀和侍講,現在又到了李文山。

    這段時間以來,聖上召見多次,他都成了翰林院其他小官的巴結對象,李文山清醒認識到這些人隻會錦上添花。

    張內侍又來翰林院,牛侍讀接待道“內侍來這可是陛下有什麽吩咐。”

    張內侍行禮道“牛大人,咱家奉聖上旨意,宣召李編修前去講經。”

    牛侍讀就道“那內侍稍等,本官進去告知李編修。”

    牛侍讀說道“李編修,陛下宣召你前去太極殿講經。”

    李文山聽了忙起身道“多謝,牛大人,那這些事……”

    牛侍讀擺了擺手道“你趕緊出去吧!這些事我重新安排人做。”

    李文山聽了起身,看到張內侍,忙作揖道問道“張內侍,聖上可有說要臣下讀什麽書。”

    張內侍看到李文山很是高興,道“李編修,看我忘記了是《莊子》,你趕緊帶上書和咱家走吧。”

    李文山忙去書樓拿了《莊子》,一路跟著張內侍前往太極宮。

    李文山看著紅牆黑瓦的宮殿,想讓他一輩子住這裏那跟坐牢沒區別。

    看著張內侍進去通報,整了整心裏的想法,麵色恭敬地站在宮殿外等著。

    張內侍和卓太監稟告道“師父,這翰林院的李編修,奴給請來了現在在宮殿外。”

    卓太監道“我進去稟告一番,你就在這裏等著。”說著走了進內殿。

    卓太監躬身行禮道“陛下,翰林院李編修在宮殿前等候召見。”

    乾元帝放下手中書籍道“宣。”

    卓太監答道“是,陛下。”默默地退了出去,示意張內侍宣召。

    張內侍清了清嗓子道“宣,翰林院李編修見駕。”

    李文山聽著這太監刺耳的聲音,耳朵一陣不舒服,跟著內侍進了太極殿。

    看到乾元帝身穿常服,正坐在案前看書。

    李文山行跪拜禮道“微臣李編修,拜見陛下。”

    乾元帝頭都不抬,“嗯,起來吧!你開始讀經吧!”

    李文山答道“是。”

    李文山繼續給陛下,講解經書,看著聽著他講,沒什麽表情,繼續專心講了起來。

    一個時辰後,乾元帝擺了擺手道“可以了,你回去吧!”

    李文山作揖道“臣告退。”

    這幾次皇帝召見,翰林院的官員們也跟他攀談起來,每個人都能說幾句話,要不然都當他是空氣。

    午時吳掌院發話。

    “諸位大人,這新科進士來我們翰林院都沒好好聚餐過,這明天又是逢十沐休,最近也忙的告一段落了,不如在東市的仙居來聚聚。”

    翰林院有無品級官員都答道“當日定到。”

    吳掌院很是滿意,點了點頭道“那諸位明日見,今個兒好好做事。”

    “是,掌院。”眾人拜道。

    高編撰道“我就說,掌院肯定不會忘記,這每次新一批人,進了翰林院都會聚聚,沒想到這次居然是仙居來。”

    範博士道“仙居來那可是出名的很,那掌勺的據說是禦廚的最出色的徒弟,就是價格昂貴不已。”

    其他翰林院小官對於能去這裏吃飯也是興奮不已。

    “這次是翰林院公費,我們可不能錯過。”

    “對。”

    “……”

    聽著別人的討論,李文山也不是剛來京城,這麽出名的酒樓他也是知道的。

    也挺好奇到底這家酒樓裏的飯菜如何美味,仙居來吃頓飯他吃得起,標價價格很是貴重,而且還需要提前預定,他就是覺得沒必要,浪費那麽多銀錢在仙居來吃飯。

    嚴崇明和劉青謹,也對這個仙居來被這麽多人推崇,好奇不已,嚴崇明道“文山兄,我沒想到掌院居然這麽看重我們,同僚們都說那裏味道很好。”

    李文山想起了溪山書院的食堂,道“其實我更懷念,溪山書院的食堂,那裏的飯菜真的很好吃也很新穎。”

    嚴崇明道“當初我的老師,去溪山講學時帶我去吃過幾次,確實好吃。沒想到,文山兄你居然是溪山書院的。”

    李文山聽了很是好奇,兩人交談一番才知道當初他們都在溪山書院。

    嚴崇明道“文山兄,相見恨晚。”

    李文山答道“現在也不晚,沒想到你的老師居然帶你去溪山書院。”

    嚴崇明道“那當然我可是老師的關門弟子,溪山書院朱山長可是一代大儒,哪能錯過。”

    李文山道“那次是我撞大運了,那幾天我確實受益匪淺。”

    嚴崇明伸手拍了拍李文山的肩膀道“沒想到你我還有此緣分。”

    劉青謹聽了很是懊惱,道“當初,早知道,李兄邀請我一起出遊,那時候我就答應了,這樣我也能聽上大儒講學了,真的錯過許多。”

    李文山笑著,看了看劉青謹道“當初你可是祝我一路順風呢!不過現在你跟著大儒修史,不是也掌握很多知識,有道是塞翁失馬焉知非福。”

    劉青謹點了點頭道“對,確實是此理,大儒能遇上一個都是人生幸事,在翰林院遇上這麽多可不是我的幸運嘛。”

    兆袁逸中了解元直接來京城國子監讀書,沒有經曆過,所以無從插嘴。

    聽他們說完,道“那這次仙居來,味道可是難得,我在京這麽久也就去過一兩次,味道讓人難忘。”

    上官珵說道“明天大家記得先準備幾首詩詞,我可是問了老翰林,他們說還是詩詞大會呢。”

    幾人聽了這話,也紛紛表示回去要多做準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