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8章 春耕

字數:4291   加入書籤

A+A-


    

    李文山帶著家人出來,考慮老人年紀也不往淩雲山山上而去。

    高錫之和薑子芹看著這樣,兩家人也紛紛表示就他們也留在山腳。

    高錫之看著陪在老太爺老太夫人身邊的校縣令大人,上前作揖道“大人,下官看老人家都挺累的,不如去下官在這淩雲山的莊子上稍作休息?”

    李文山聞言看了看他,笑道“沒想到,高大人在這裏置辦了莊子。”

    高錫之聽後謙虛道“我家小兒要練習蹴鞠和騎射,城裏院子小,所以我家夫人和下官商量在這裏置辦了一個院子。”

    “高大人真是個好父親,行,如此叨嘮高大人了!”李文山笑道。

    高錫之滿麵笑容,“大人能來,是下官蓬蓽生輝。那現在就請人扶著老太太和老太爺他們去休息吧!”

    李文山點點頭,駕著馬車,一行人都去了高大人的別院休息。

    “小山,我和你爺先去趟趟,年紀大了吃不消。”王氏搖了搖頭靠著兩個丫鬟扶著。

    李文山看老人家這麽累,心裏也懊悔提議出來,趕緊道“你們快扶著老太爺他們去休息。”

    “是。”丫鬟們麻利的扶著老人往客院休息。

    李文山對著高錫之感謝道“這次多謝高大人了,不然……”

    高錫之內心笑意更大,臉上還是一樣謙和道“大人,您太客氣了!下官讓廚房準備點吃食,到時候給老爺夫人他們送去。”

    “如此多謝,高大人!”李文山作揖笑道。

    “縣尊大人,您太客氣了!我們是同僚互相幫助也是應該的,而且老太爺和老太夫人他們非常好,賤內可是學了不少經驗。”高錫之笑道。

    薑子芹這時也進來笑道"高大人,這莊子可真不錯。"

    高錫之笑道"這可是我夫人托了許久中人,花了大功夫才買到的。"

    "值了,這莊子可真不錯,高大人你帶我們去逛逛吧!"薑子芹笑道。

    高錫之笑道"行,李大人薑大人一起去如何?"

    李文山點點頭,"行,一起走走。"

    三家人在高家的莊子上玩了半天,傍晚三家人動身回縣城。

    沈嫣看著身旁的丈夫,"相公,今天爺奶,和爹娘都很高興。"

    李文山轉頭看了她一眼,道"你們喜歡就好,下次有機會再帶你們一起出來。"

    沈嫣搖了搖頭道"我們知道你比較忙,你放心我會照顧好家裏,就是爺奶最近精神頭差了很多,不知道是不是路上累到了。"

    李文山握緊沈嫣的手,"辛苦你了!"

    "……"

    十二月,知府府衙的考評官員來回荊縣考評,各個方麵都給了優異的評分。

    李文山等三位主官也放鬆不少。

    知府看著考評成績,沒想到這隨意往回荊縣放的人,居然能做出不小的成績。

    師爺看著沉吟不語的知府大人這樣,問道"大人,這幾位大人考評優異可是要升職?"

    知府大人手指扣了扣冊子道"這哪裏是本官能決定的,今年評級把情況匯報給禹州府的府尹大人,此次本官這裏的考評應該是優異於別的州府了。"

    師爺見狀忙道"大人,是您慧眼識珠,高大人和薑大人可都是您提拔的。"

    知府聽了笑了笑,"好了,師爺你這話知道就行,不用說出來。"

    "是,那屬下這就去寫封折子,傳去禹州府。"師爺恭敬道。

    "去吧!按著考評本府在這裏,也最多一年就會調任他出處了。"知府揮了揮手讓師爺退下。

    “……”

    又是一年春耕,今年回荊縣的各個村莊有了水井,春耕的農家子真覺得今年種地比原來方便不少。

    鄧家村

    “鄧昭,你真不去私塾了?要跟著我學種地嗎?”鄧小灶問道。

    鄧昭頭上還裹著白布,神情抑鬱道“堂哥,我還能讓我母親一人扛起家裏的田地嗎?就算把地租了,也隻能溫飽不夠還債。”

    鄧小灶看著這樣,隻好道“你現在也需要守孝三年,種地是種地,但學業可不能放下,你可是我們鄧家這麽久以來的聰明人。”

    鄧昭牽扯了一下嘴角,紅著眼睛說“聰明人,還被人哄了買了假藥……”

    鄧小灶拍了拍他的肩膀安慰道“這不是你的錯,我嬸子肯定也說了,你不必內疚,多少人都被濟民藥鋪騙了。”

    鄧昭擦了擦眼角道“我知道了,堂哥你就帶我幹活吧!”

    鄧小灶看著這十六歲的少年郎,學識先生早說可以參與縣試,卻一直因為錢的事耽誤了學業。

    “行,我教你,把你爹的鋤頭拿出來。”

    男人要能有養家的本事,這三年鄧家能依靠的也就是鄧昭了,鄧昭守孝縣裏很多人都不會請他工作,種地不失為一個選擇。

    鄧小灶他也是種地的漢子,不照樣憑著自己的手養活了妻兒老小。

    鄧昭回去,拿出他爹的鋤頭,跟著鄧小灶下地……

    “現在又到春耕了,兩位大人可有想下鄉看看情況。”李文山問道。

    “縣尊大人,可有意去?”高錫之問道。

    “嗯,本官想去看看,去年打的水井能不能幫上百姓。”李文山回道。

    高錫之和薑子芹聽了,道“大人,我們去打井的時候,當地老農說這水井一般都是麥子灌漿的時候需要水。鄉下裏長和那些族裏的長輩,說水井的用處很大。

    “那本官去走走,看看百姓的春耕情況。”李文山聽了點頭道。

    “是,縣尊大人,那下官這就讓張捕頭安排人手跟著您。”高縣丞作揖道。

    “不用了,我帶著家仆去走走就行了,稍微看看春耕,你們就留下好好處理公務。”李文山說著就讓望竹去叫了肖石幾人一起出去。

    高大人和薑子芹聽著這樣隻好道“是,縣尊大人,下官一定認真處理公務。”

    李文山帶著家仆,隨意走了幾個村子,村裏的人都勤勞下地。

    農家人的精神麵貌,可比當初他來回荊縣強上不少,各個臉上看著也有肉,不再那麽瘦巴巴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