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4章 喜報朝堂

字數:5047   加入書籤

A+A-


    

    回荊縣李文山推掉工作盡量陪伴家人時。

    十天後

    官星辰的折子,這天也呈上了國朝的大朝之上。

    高內侍高聲喊道。

    "上朝……"

    內閣大學士章大人,微微顫顫地出列,躬身行禮道。

    "老臣有事啟稟聖上。"

    "章愛卿請講。"乾元帝看著是他說道。

    "謝陛下,老臣年紀漸大,月前病了一場,身體每況愈下,特向陛下懇請告老還鄉。"章大學士緩緩說道。

    "章愛卿,你乃國之棟梁,朝中的中流砥柱。愛卿如還是身體不適,朕特準你回府休息,免了早朝,待休養之後再說。"乾元帝直接拒絕道。

    章大學士選擇這時候告老有三個原因,一方麵為了給兒子鋪路;一方麵也是避開再一次開啟的太子之爭;還有就是那場病讓他想透了很多。

    如今他也是快古來稀的年紀了,每次早朝確實對他來說是個負擔,而且這時候辭去大學士之職也能讓自家不處於風口浪尖。

    "陛下。"

    乾元帝抬了抬手,"章愛卿,朕準你近期身體沒休養好,不用上早朝了。你是朝中棟梁,如何能走。"

    "是,多謝陛下。"章大學士隻好同意。

    章大學士心裏也清楚,他之後再提兩次,就能成功,也不急於一時。

    國朝潛規則,皇帝都會挽留大臣,如果老臣提議告老連續三次,那麽皇帝也會放人。

    "可還有其他事?"

    一武將一身鎧甲出列,拱手拜道"臣,宋由檢拜見陛下,臣有事啟奏。"

    "宋愛卿請講。"

    "戶部和兵部給邊疆將士們的軍糧和武器,以及棉襖上一次運送了一批,但武器和糧食還差了許多,不知兩位大人何時能夠補齊。"

    "戶部尚書,兵部尚書,可有此事。"乾元帝問道。

    兵部尚書躬身拜道"確有此事,前一批次不足,臣抓緊時間讓工匠做了第二批,明日就能欽點運往邊疆。"

    戶部尚書這時也出列道"是的陛下,今年賦稅禹州府和瓊州府大旱,糧食減產,因此糧食籌集時晚了一點。這一批糧食如今已經籌備好了,明日將和兵部的武器一起出發。"

    "嗯,邊疆是要塞,那裏可不能短缺物資,"乾元帝說道。

    "是,臣定會注意。"兩人忙拜道。

    "有本啟奏,無事退朝。"

    禮部尚書這時從隊列中出來,拜道"臣有本啟奏。"

    "甄愛卿平身!"

    "謝陛下,臣有本啟奏。禮部侍郎,之前被派為欽差大臣,昨天到了一封折子,讓臣呈給陛下。"

    "嗯,內侍。"

    高內侍趕緊從禮部尚書手中接過折子,轉呈給乾元帝。

    "陛下。"高內侍輕聲道。

    乾元帝伸手拿過來,翻開看了起來,臉上露出笑容。

    "不錯。"

    "沒想到,這麽快控製住了禹州府的情況,官愛卿你這個兒子養的挺不錯的。"

    官燁忙出列行禮道"陛下過獎了,為朝廷辦事是他的本分。"

    "不錯,起碼開始的亂象控製住了,穩定了局勢。"乾元帝點了點頭。

    又拿起折子繼續看了起來,臉上笑意不減,誇獎道"朕的探花郎也不錯,居然能憑一己之力,讓回荊縣避免災荒,還救助了三四萬百姓。"

    禮部尚書拜道"這多虧了聖上的英明,知人善任,才讓他們發揮起自己的作用。"

    乾元帝聽了禮部尚書的話,覺得今天這個老小子挺順眼的。

    "倆人都把差事辦好了,有功必賞。"乾元帝說道。

    "戶部尚書,可有誰適合調任禹州府主持大局。"乾元帝沉吟一會兒道。

    "陛下,回荊縣縣令太過年輕,不然直接升任正好。官侍郎治理禹州府挺好的,不然就任命他接任也可。"戶部尚書聽到陛下問話忙答道。

    官燁作為監察禦史,站出來拜道"啟稟陛下,臣有本要奏。"

    "官愛卿,請講。"

    "陛下,臣和小兒同朝為官,小兒不適合升任一方大員。"

    "嗯,確實不合適。其他人可有舉薦人選?"

    "章愛卿,你可有推薦的。"

    乾元帝看著老神在在的老臣問道。

    章大學士微微顫顫地道"陛下,以臣愚見,這禹州府的治理,需要一位經驗豐富的主官。禹州府災情應該還未結束,這時沒有經驗就是亂指揮了!"

    "臣,還望陛下找一個有經驗的大臣。"

    乾元帝思考了,章大學士的話。

    "章愛卿,說的有理,你退下吧!"

    "調西北府,閆槃霆閆通判,出任禹州府府尹一職。"乾元帝想了想直接道。

    "是,陛下。"戶部尚書拜道。

    "官星辰等處理好事務,上京之後再做獎勵。至於回荊縣的縣令,等這次災情結束掉往江南府為巡鹽禦史。"

    這時陳尋立馬列出來,稟道"陛下,臣有事啟奏。"

    "陳愛卿請講。"乾元帝溫和著聲音道。

    "回荊縣縣令李文山,年紀輕輕不適合當此大任,江南府巡鹽禦史之職重中之重,關係國朝朝綱,怎能輕易交給一個小兒,還望陛下三思。"陳尋沉聲說道。

    乾元帝也知道自己草率了,"愛卿說的有理,朕想錯了。那你可有其他提議?"

    陳尋想了想,"陛下,一方主官不合適,其他臣不敢妄言。"

    乾元帝有愛才之心,李文山年紀不大。能力手段都有,完全適合,作為他留給下任君主能臣,作為左膀右臂。

    吏部尚書見狀,就拜道"陛下,此事還需要慎重,不如調任他為通判一職。"

    "可有哪裏缺人?"

    吏部尚書忙道"陛下,前段時間江南府通判告老還鄉,因此空出通判之位。"

    "也好,吏部你們派人前往禹州府和回荊縣宣旨。官星辰獎勵百金,回荊縣縣令年後調任江南府為通判。"

    "諸位,可還有其他事?"

    蘭閣老這時出來行禮,恭敬拜道"老臣,有事啟奏。懇請陛下立下當朝太子,以穩朝綱,以安天下百姓之心。"

    "蘭閣老,你可有好人選?"

    蘭閣老忙跪拜道"此乃大事,自然由陛下決斷。老臣不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