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重大線索
字數:6553 加入書籤
蔡氏叔侄被彈劾事件最終因為劉宏強行一錘定音而落下了帷幕,雖然那些彈劾者並沒有完全達到目的,但也有著不小的收獲。
這個收獲並不在於讓蔡氏叔侄付出了怎樣的代價,那些幕後執棋者的目標也從來就不是蔡氏叔侄。
在他們眼中,蔡氏叔侄隻是用來試探和觀察天子的棋子而已。
目前來看,這棋子是起到作用了的,至少他們探出了天子建立帝黨的決心和野心,至於天子究竟會在這條路上走多遠,就要看後期各方的博弈了。
這些隱藏在暗地裏的心思與活動,劉宏並不知道,就算能猜個一鱗半爪,他也不會太在意,他本來就沒有隱瞞拉攏清流派建立帝黨的心思,也隱瞞不了。
說來說去,還是他這個皇帝的權柄不夠,若真大權在握,根本就沒人會去計較這些,因為皇帝要用哪些人,保哪些人,用得著看臣子的眼色嗎?
處理了蔡氏叔侄的事情之後,劉宏就沒有關注這些,偶爾還有那麽一個兩個不開眼的老家夥對蔡邕被任為公車令之事不依不饒,劉宏也懶得理會。
現在劉宏需要忙的事情實在是太多了。
一是借陳耽、蔡邕等清流派帝黨之手實施的政事開始了,劉宏需要時刻關注一二,也為以後實施真正的新政積累經驗。
另外就是他的很多構想和計劃都需要先列出綱目,比如朝廷的更化改製、軍隊的設立與訓練、新式教育的試點、一些急需攀登的科技樹等等,這些東西隻能由他親自著手才行。
由於涉及到的方方麵麵太多,哪怕隻是先列出框架,以後再找人慢慢填充,這工作量也是不小的,他現在每天除了必須的政事之外,就是不停伏案書寫。
這會兒,劉宏剛剛寫下“殿試實施概要”幾個字,就聽到了“廷尉求見”的急報。
“宣!”
劉宏剛把手頭的帛書收拾好,就見郭禧急匆匆地趨步而來。
“陛下,有人給我廷尉府投了匿名書,與王旻有關。”
郭禧邊說邊掏出一張布帛,雙手呈給劉宏。
劉宏接過來,見上麵無頭無尾,就寫了兩行字“王旻曾與城東巫道許元子過往甚密,有重大陰謀。”
“這個什麽許元子是誰?卿知道嗎?”劉宏問。
“有所耳聞,未曾接觸過。”郭禧答道。
“既然有人拋來這個線頭,就必有緣故,卿不妨去查一查。”劉宏若有所思。
“臣正是為此來請示陛下。”
“朕已將查案之事全權交予卿,卿自行處理即可,不必事事前來請示,免得誤了時機。”
“謝陛下信任!臣必竭盡全力。”郭禧躬身施禮。
“卿速去辦吧!”劉宏擺了擺手。
郭禧知趣地告退,將出殿門時,又聽劉宏說道“為防意外,那許元子不必查了,直接將其請到廷尉府大獄問話,卿可先去尋衛尉補充些人手。”
郭禧應聲而去。
劉宏看著郭禧的背影,眉頭微皺,他覺得這匿名信來得有點不尋常,不知道那投信之人究竟有何目的。
目前也猜不出什麽來,隻能等郭禧進一步的消息了。
劉宏搖了搖頭,不再想這事,這宮中的迷霧太多,他這個皇帝目前就是個困守在宮中的睜眼瞎,還是先想辦法擦亮自己的眼睛才是當務之急。
……
郭禧還真把劉宏的話當回事,他出去之後,首先找到衛尉劉寬,借了一隊宮衛,然後點了廷尉府的差役直奔城東而去。
他在收到匿名書信之後就派人去踩過點了,探明了巫道許元子的所在。
那是一個三進的大型院落,此時大門緊閉,無人出入。
郭禧先命人守住四方,防止有人逃脫,又讓其餘兵士都隱藏在大門左右,然後才讓一個仆人裝束,名叫郭鬆的親隨上前敲門。
不一會,大門開了一道縫隙,露出一個道士打扮的年輕男子,那人看到敲門的郭鬆和郭禧兩人,於是問道“尊駕有何事?”
家將郭鬆答道“許道長可在?我家主人有事相詢。”
“尊駕請稍候,待吾先行通報。”青年道士說著,就準備關門。
郭鬆按住門板,不悅地叱道“慢著!我家主人何等身份,豈能在門外等候?”
“這——”
青年道士看了看郭禧,見郭禧儀容、氣度不俗,遲疑稍許,還是將門打開了,“既然如此,貴客先請進!”
趁著青年道士側身的當口,郭禧向郭鬆使了個眼色,郭鬆猛然上前,捂住那道士的嘴巴,將其製住並不讓其發聲。
郭禧再一揮手,命令躲在門兩旁的兵士迅速魚貫而入。
“有官軍闖門——”
不想此時院內卻有人高呼出聲,一時間安靜的院落變得喧鬧起來。
郭禧索性放棄偷襲的打算,一邊示意兵士加快速度,一邊高喝道“廷尉府搜查賊人,無辜者原地待命,反抗者格殺勿論!”
很顯然郭禧的話並沒有起到什麽作用,隻聽到內院跑動呼喝聲更大了。
“分散搜捕,盡量留活口!不可放過一人!”
郭禧下令的同時,跟著幾個兵士向內院主廳走去。
沿途不斷有人被兵士製伏,郭禧沒有理會,徑直進入內廳,打量著屋內的裝飾。
不久,院落裏雜亂聲漸漸平息,隻剩下兵士的呼喝。
很快,負責指揮緝捕的廷尉左監吳恭前來報告
“郭公,有重大發現,可幹係太大,屬下不敢決斷,還需郭公親往。而且,那許元子服毒自盡了——”
“怎麽回事?”郭禧麵色難堪地看向吳恭,“在哪裏?先帶我去看。”
“是。”
吳恭很快領著郭禧來到一處密室。
一進密室,郭禧就看到了躺在地上的一具屍體,看麵貌衣著是一個中年道士,其臉色烏青,嘴角遺留著尚未幹涸的黑血,正是毒發身亡的表征。
“這就是巫道許元子,屬下已找人確認過。”吳恭指著屍體訕訕道。
“說說吧,這是怎麽回事!”郭禧麵色不渝地看向吳恭。
郭禧感到非常惱火,好不容易追查到這裏,卻又讓人服毒自殺了,這要怎麽向天子交待?
吳恭也知道事情搞砸了,不過他也沒辦法,隻好解釋道
“我等破開此處密室時,這許元子就已經毒發了。不過其死前急於燒掉的東西尚未完全銷毀,屬下查看了一番,發現了重大線索……”
隨著吳恭的解釋,郭禧將注意力投向了旁邊地上,那裏有一個破碎的瓦盆和散落一地尚未燒盡的帛書碎片。
郭禧蹲下身子,仔細查看帛書碎片上的文字,尤其是吳恭著重指出的一塊布帛,那上麵能清晰地看到“射偶”“貴人”“咒殺”等殘存字樣,更讓郭禧驚疑的是上麵的大半個印章圖樣。
“這是——”
郭禧似乎想到了什麽,止住了話頭,轉而對室內的幾個差役和兵士說道“爾等到門口守候,無我命令,任何人不得擅離,也不得進入此間。”
待所有差役和兵士都出去之後,郭禧這才問吳恭“除你之外,可還有人看到過此印章?”
“隻屬下一人仔細查看過這些,並未讓他們靠近,他們即使看見應該也不認識。”吳恭肯定地答道。
郭禧點了點頭,“此事幹係重大,你不得向任何人泄露!為防萬一,也要嚴令今日所有進入過此間之人,敢有外泄此間之事者,全打入死獄!”
“郭公放心,屬下明白!”吳恭嚴肅地回答。
郭禧小心地單獨將這張帛書碎片收了起來,然後指著其餘未燒盡的殘片,吩咐道“將這些全部帶回廷尉府,還有所有抓捕的巫道,帶回去速速嚴加審訊。”
“此處院落還要一寸一寸地細細搜查,看是否還有其他暗室。”
“對了,這許道士的屍身暫時不要動,令仵作仔細檢查一遍……”
……
廷尉府。
已經時近三更了,郭禧依然沒有絲毫睡意,他還在焦急地等待著審訊結果。
對於廷尉府來說,隻要是有大案要案,就注定是無眠之夜,但今日的夜晚似乎格外的漫長而冷寂,而郭禧卻希望夜還能來得更長一點。
他一直呆呆地看著放在麵前案幾上的幾片帛書殘片,尤其是帶有印章的那片,似乎那是了不得的稀世珍寶,隻要一不留神就會飛走似的。
事實上隻有郭禧自己知道,他眼睛看著的是這個殘缺的印章痕跡,而腦子裏充斥的卻是衝天的血光。
這上麵怎麽會有這個印章?我該怎麽辦?……
郭禧已經不知道在心中問了多少遍類似的問題,可還是沒有答案,或者說他根本不願意去想那個答案。
實在是這個印章牽扯太大了。
如果出現那個最壞的結果,那將又是一次潑天的動亂。
上一次出現類似程度的情形大概還是六年前的勃海王謀逆案,不,或許得推到十年前的九月辛亥之變!
那個夜晚與今夜何其相似,他當時也是坐在廷尉府之中,焦急地等待著消息,隻不過那夜不像今夜這麽寂靜,那夜的整個雒陽城都火光衝天、喊殺震天。
那夜過後,大將軍竇武被滅族,太傅陳蕃被滅族,還有眾多的朝臣、名士、太學生被殺,所有喋血殞命者加起來何止數千人。
不知今夜過後,皇宮乃至雒陽城會不會再一次飄起腥風血雨。
一想到這裏,郭禧本已幹透的後背又再次被冷汗浸濕了。
“唉!”
郭禧長歎一聲。
之前的兩次大變故,他都隻是一個旁觀者,而此次,卻需要他親手掀開帷幕。
可他又不能不做,作為執掌朝廷刑名的廷尉,作為忠誠於天子的鷹犬,他決不能對此視而不見,哪怕牽扯於其中的是與天子平起平坐的皇後!
沒錯,就是皇後,畢竟這個印章是皇後之璽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