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家裏有老鼠

字數:3179   加入書籤

A+A-


    吳家二太爺名叫吳則安,是華夏圍棋界的泰鬥級人物,影響力更是遍布整個藍星。

    吳則安年僅19歲時,就擊敗了同時代所有的超一流棋手,叱吒華夏棋壇,可謂是——風頭一時無兩,逢敵從無敗績。

    23歲時,他乘船東渡,壓的東洋棋壇盡低頭。

    令當時東洋棋壇的所有頂尖人物全部降級,創造了圍棋界的“華夏時代”。

    古人常說:“棋運即國運”。

    吳則安便是在,那個建國後最需氣勢的年代,在棋壇打出了華夏人的風采。

    在不惑之年,他更是以自身對圍棋的體悟,結合華夏的古老文化,創造出了——八荒之棋!

    將圍棋由競技性體育項目,上升到了藝術的高度,為圍棋的國際化進程做出了傑出的貢獻。

    吳若彤有些不確定的問道:“表姑你的意思,不會是想讓我和二太爺下棋吧?”

    “對啊。”王洛棲向後移了移身子,換了個舒服的姿勢。

    “王洛棲!!!”

    對麵傳來吳若彤一連串的咆哮聲:

    “你不幫忙也就算了,還要騙我去跟二太爺他老人家下圍棋,你這是想落井下石嗎?”

    “就我這樣的臭棋簍子,和二太爺下圍棋,我還真怕把他老人家,氣出個好歹來。”

    “真這樣的話,那我豈不是把家裏的兩位老祖宗,都給得罪了。”

    “到時候就算我爺爺,也就是你大舅,看我可憐想幫忙說情,估計也是和我一起挨揍的命!”

    王洛棲將手機拿遠了一些,避免被魔音入耳,等對麵的女孩停止了惡龍咆哮。

    她才繼續說道:

    “能認清自己的能力,你還算有點自知之明,知道自己是個臭棋簍子就行,這證明你還能搶救一下。”

    “王洛棲,你要是再敢埋汰我,信不信我這就飛去魔都,把你的驕傲給掐爆.....”吳若彤恨恨的說道。

    她對王洛棲的身材,可是眼饞很久了呢,正好借著這個由頭,去過把手癮。

    這樣就算挨揍,她也不虧!

    王洛棲根本就不在意吳若彤的威脅,她解釋道:

    “說你笨,你還不服氣,我問你二外公的遺憾是什麽?”

    “後繼無人。”吳若彤想了想說道。

    圍棋的競爭,是年輕人的戰場,大多數的國手,都是少年成名。

    曾經,圍棋界有句話叫——“十五歲不成國手,則終生無望。”

    這是圍棋界人士,長年觀察以後總結出來的普遍現象。

    到了十五歲,尚不能定段成功的人,後來的職業棋手之路,發展空間普遍都不高。

    可見,圍棋是件極其考驗天賦的事情。

    而且,圍棋吃的還是碗青春飯,一般一個棋手的巔峰期,也就是十年左右的時間。

    對於棋手來說,三十歲便是一道坎。

    過了這道坎,他們自身的狀態,就會從巔峰期,慢慢走向下坡路,這在圍棋界也被稱為“三十歲現象”。

    畢竟,圍棋對弈考驗的是棋感和計算。

    所謂棋感,就是預判和大局觀。

    至於計算,國手的最基本要求,就是能計算到幾十手之後的對弈搏殺。

    棋局到了中盤以後,對計算能力的要求便會倍增,這也是所謂的——

    一著不慎,滿盤皆輸。

    就算吳則安的巔峰狀態,持續的時間比較長,但也隻維持到四十歲左右。

    吳則安的巔峰二十年,華夏圍棋界便是藍星的棋道之巔,也被稱為“吳則安時代”。

    可是自吳則安之後,華夏圍棋界就算偶爾也能奪冠,但卻再也未曾出過橫壓時代的國手。

    也就是華夏棋壇,在藍星失去了絕對的統治力。

    東洋和高麗圍棋界的人常說,這是吳則安奪盡了華夏的棋運。

    後繼無人,便是吳家二太爺心中的痛。

    雖然近幾年,他將主要精力都放到了提攜後輩上,但還是沒有找到合適的璞玉供他雕琢。

    畢竟,圍棋是個考驗天賦的職業。

    有良師而無良才,這也是一種無奈。

    “表姑你不會覺得,我能繼承二太爺的衣缽吧?”

    吳若彤有些驚訝:

    “不會吧,不會吧,我竟然還有圍棋方麵的天賦,這也太不可思議了吧。”

    “原來本姑涼這麽了不起,哼哼哼.....”

    幻想著自己成為女國手的樣子,吳若彤笑出了豬叫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