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九章 陳近南的決意
字數:4535 加入書籤
“你們要退出天地會?”
陳近南明顯愣了一下,隨即,卻又忍不住苦笑連連“看來你們真的很看好大炮,你真的認為,他比延平王府更接近成事麽?”
“我們都是這麽認為的,劉大炮,是天賜之人。”
“你知道,我是打算將大炮當做未來天地會的繼承人的。”
“但我更知道師兄你對延平王府的愚忠,讓你與延平王府斷絕關係,你也定然不肯,這般將你夾在中間,你難做,我們也難做,師兄,隻要你還忠誠於延平王府,天地會對現在的大炮來說就不再是助力,而是阻力了。”
陳近南聞言沒有惱怒,而是歎息一聲道“竟然不惜做到如此地步,若我所料不錯,你們……已經做好在必要時候不惜撕破臉皮,進攻延平王府水師的準備了吧?”
雷震天也沒有避重就輕“我們會盡量克製,不與延平王府發生直接衝突,但若延平王府主動招惹,那就隻能是兵戎相見了。”
“師弟,你我已經四五年沒有切磋過了吧,不如咱們交個手,你贏,就許你脫離天地會如何?”
“不用了,我打不過你,不過我這也不是在跟你商量,你若是堅決不同意,可以殺了我,我不還手就是了,馮振海和趙荊山讓我帶個話,你要殺他們的話,他們也不還手,且都在這潮州城之中。”
陳近南沉默了很久很久,突然道
“大炮不是斬釘截鐵的說,韃子皇帝會在兩年之內就急切撤藩,而吳三桂等三藩又一定會反麽?如果我能在他與延平王之間周旋一二,將這兩年熬過去呢?何必如此激進呢?”
“師兄,你說這話怕是你自己都不會信吧?現如今,你在延平王府還有那軍師的地位麽?延平王會聽你的麽?”
陳近南又沉默了半天,隻說了一句“盡人事,聽天命,總之,我不同意你們分裂天地會的行徑,接下來,我會一一拜訪十大分堂,匯集天地會所有舵主級別以上的兄弟來共同集會,正式宣布,大炮為接班之人,下一任天地會的總舵主。”
“我說了,我是在通知你,而不是在征求你的同意,你如果反對,可以殺了我。”
“我不會殺你,但會阻止你們。”
“你阻止不了的”
“我能,你是不是忘了,我還有一個大弟子?”
這回換雷震天愣住了,不由得怒道“陳近南!你當真要將事情做得如此之絕麽?”
“我隻是不想親者痛,仇者快。”
“那要是延平王府來打我們呢?”
“我自會舍命相阻。”
“你阻止不了的啊!你以為你在延平王府還是二把手麽?”
“我說了,舍命,相阻。”
說著回頭看向雷震天道“若是延平王府當真主動攻擊潮州水師商路的話,就說明我已經死了,到時候,大炮自然便是天地會的新總舵主,你們再做什麽,我也就管不了了。”
“但是,隻要我還活著,我就絕不允許你們分離出去,絕不允許,在大業連影子都沒有的時候你們就自相殘殺。”
“小寶現職正黃旗副都統和禦前侍衛副總管,在清廷的官職比大炮還要高上一級,實權雖大有不如但卻是近臣,他若是幫忙,你們在潮州這邊做事必定會很順,而他若是搗亂,我擔保你們什麽事都做不成!”
“哈,哈哈哈哈哈,同門相殘麽?陳近南,你口口聲聲說不想內訌,卻又拿這內訌兩個字來逼迫我們,別把你自己說得如此偉大了,你他媽的,分明就是夾在中間不知如何是好,既不想愧於忠,又不敢愧於義氣,什麽狗屁的舍死阻攔,你直接說你想以死明誌算了,你特麽的就是個懦夫你知道麽?懦夫!懦夫!懦夫!我都替你惡心,惡心!很他媽的惡心!!”
說罷,這雷震天居然一揮手,走了,不理陳近南了。
而第二天劉大炮早上起床的時候,就發現陳近南已經走了,不由問“我師父呢?走了?什麽時候走的?都不等天亮讓我送送他麽?”、
雷震天一邊啃著包子一邊頭也不抬地道“不知道,我也不知道他什麽時候走的。”
“這麽說來,是談崩了?結果是什麽?咱是要退出天地會單幹了麽?”
單幹的這個事兒,說實在的,這其中有不少劉大炮刻意引導的成分在,或者說壓根就是劉大炮本人的意思。
不止是嫌棄延平王府拖後腿,事實上劉大炮對於整個天地會都是一萬個瞧不上的狀態,因為這玩意確實是有點太過於烏合之眾了,組織結構鬆散的一逼,幫助有多少不好說,但卻肯定是極容易壞事兒的。
當然,這其中有些小心思,劉大炮肯定是不足以明說的了。
那就是要盡量給自己一個進可攻退可守的,有利境地。
他一個穿越者,雖然不喜歡滿清,也不喜歡在腦袋後麵梳一根鞭子,但實話實說相比於邱輝,雷震天這等真正將生死置之度外,隻為反清的義士來說,道是也沒那麽強烈。
簡而言之就是反清是一定要反清的,畢竟穿清不造反,那啥套電鑽。
但卻一定要量力而為的反,至少是反清誠可貴,生命價更高,一定要在保障自己聖明安全的前提之下去反。
而且他也沒什麽道德潔癖,如果沒有了天地會這樣的包袱限製,待兩三年之後他隨著三藩一同造反之後,完全可以因時而動因勢而行,萬一吳三桂進展的極其順利,自己幹脆投降這個大漢奸也不會有什麽太大的心理壓力。
更甚至於萬一萬一劇本重複了原本曆史的軌跡的話,相比於抹脖子自殺的壯烈,他還是更傾向於再重新投降滿清以等待新的機遇,比如葛二蛋之亂之類的。
千萬不要覺得他明明舉了反旗還想著再投降的想法是異想天開,事實上,三藩之亂之所以能鬧得如曆史上那般如此聲勢浩大,是多方麵矛盾集中爆發的結果,這其中最重要的一條就是滿族統治者與前明降將之間的矛盾,是八旗與綠營的矛盾。
說白了,就是政治鬥爭的成分還要遠大於軍事鬥爭,這場叛亂也成功的讓康熙和整個清廷真的意識到,漢人才是這片天地真正的主人,漢融於滿絕不可能,於戰爭中期時就開始極力的拉攏那些協同反叛的漢族將領。
不說那大名鼎鼎,甚至於直接決定了戰爭走向的甘陝提督王輔臣,就連此時這劉大炮名義上的直屬領導兩廣總督金光祖,也同樣是先叛後降,既往不咎。
甚至於宏觀上來看,自三藩之亂結束之後,八旗子弟確實是變得收斂了許多,漢並於滿的時代就此結束,反倒是越來越接近於滿並於漢了,到滿清滅亡的時候,大部分的滿人可能連滿語都不會說了,現代社會中不看身份證的話很難看得出誰是滿人,可能,如果不是高考加分的話滿族這個民族現在都沒了。
這也算是吳三桂這個大漢奸最大的曆史貢獻了。
所以總而言之吧,曆史上這場曆時八年的三藩之亂,並不是真的靠八旗平定的,相反,綠營漢軍才是真正的主力,本質上其實就是全國各地所有的漢族將領在康熙與吳三桂之間反複橫跳的故事,哪邊跳的歡,哪邊的優勢就大一點,就這麽簡單。
而既然別人都可以反複橫跳,憑什麽自己就不行呢?萬一戰事不利,現在趁早與天地會劃清界限,到時候也好再多一次複活的機會不是。
結果雷震天大口大口的吃完了包子,卻隻給了劉大炮三個字“不知道。”
“不知道?這種事怎麽還能不知道呢?咱到底獨沒獨立啊。”
“大炮,你應該知道,你還有一個師兄的吧,以前一直沒跟你說過,你那個師兄和你一樣,也是清廷的臥底,級別甚至比你還要更高,現在是正黃旗副都統兼禦前侍衛副總管。”
“韋小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