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章 為自由,偶爾的草菅人命是必要的

字數:7221   加入書籤

A+A-




    老勒見劉大炮既然這樣問,於是很自然地挑了挑眉,忍不住笑著道:“丞相,是看重了歐洲地區的猶太人了吧?尤其是那些有錢的猶太人。”

    劉大炮也笑道:“為什麽不呢?這本就是我們最初的夢想不是麽?我這也算是不忘初心了吧,我認為全世界範圍內,至少對有錢人,對航海家來說, 澄海都應該算是天堂了吧,其實我還真的是有點詫異,為什麽我的澄海至今也沒能湧入大量的猶太人?難道我的名聲現在都還沒能傳到歐洲去麽?”

    老勒倒是也點頭承認:“清廷退守長江以北,大明的政權也就算是穩定了,這裏的氣候,食物, 人文環境都是極好的,當然更重要的是, 這裏很自由, 至少對猶太人來說,是個好去處。”

    劉大炮笑道:“古今中外商賈的命運其實都差不多,有錢而無權,都是肥羊而已,在這裏,有錢幾乎可以做任何事,甚至是參與製定法律,即便是外國人也可以參政議政。”

    說著劉大炮很是認真嚴肅地道:“我知道整個歐洲的商人之間都是千絲萬縷的關係,我希望你可以幫我在歐洲多多宣傳咱們的澄海。”

    老勒聞言點了點頭,卻是很認真地道:“但是在我看來,大明,還不夠自由。”

    “還不夠自由?你還想要什麽自由呢?老勒。”

    “不是我,或者說,不止是我。其實有一件事,董事會中已經有許多股東在拜托我來跟你談了,除了我之外, 也沒人敢直接拿來在股東大會上進行提案。”

    “何事?”

    “股東們, 不止是歐洲的股東們,還包括你們明廷的股東們,都希望朝廷可以放開槍支的限製,我們想要購買槍支火器的自由。”

    劉大炮聞言愣了一下,道:“就是人人持槍的自由?”

    “是”

    好家夥,真是好家夥。

    劉大炮都忍不住感慨,這曆史上某國走出來的這條老路他這邊難不成也要挨個走一遍不成麽。

    怪不得這幫股東們誰也不敢提案,也怪不得就連老勒,在提起這件事的時候也是支支吾吾,做足了鋪墊,趁著眼下這樣的機會才敢提。

    至少在劉大炮的眼裏,槍支自由的本質,其實就是個體的絕對自由,在當下的這個現實環境之中,更是可以理解為資本的絕對自由。

    因為槍這東西很貴,軍隊內部都還是供不應求的狀態,真要是流入市場,巨大的供需矛盾隻會將槍的價格炒到天上去。

    資本本來就看可以雇用工人, 工人也本來就遠比農民更具有組織性,隻要發了槍, 稍加訓練,也就很難區分其與軍隊的區別了。

    直白點說,政府對民間資本的控製能力將在發槍之後大幅降低。

    拋開昏君暴政什麽的不談,恐怕有些良政也沒法實施了,比如曆史上立下過嗬嗬功勞的馬政,周末宋初時曾有實施過,就是強行讓老百姓家中養馬來解決軍中無馬的窘境。

    馬政在的時候柴榮和趙匡胤都是拿契丹當狗來打的,趙匡胤時代有過三千非主力宋軍追著六萬遼軍砍的好成績。

    比如為大明立下過赫赫武功的軍戶製度,遠逐蒙元於漠北,老朱家那也是橫過的。

    真要讓老百姓手裏有了槍,馬政?軍戶?做你的春秋爹籃子大夢去吧。

    狗屁的犧牲小我成全大我,你怎麽不犧牲呢。

    所謂槍杆子裏出政權,雖然劉大炮自認為已經給了資本足夠多的權力,但恐怕這份權力他們拿的還是沒有安全感的,非得是手裏有了槍,才會有安全感。

    說實在的這對大明百姓的價值觀來說,無疑已經是一種有違常理的挑戰了。

    要知道即使是府兵製的秦漢唐時代,也隻是允許百姓持有刀劍,弓弩、鎧甲是絕不允許百姓私藏的。

    到了宋朝以後,更是連刀劍也不允許百姓私藏了,街頭鬥毆若是動了刀劍,朝廷便一定會追究到底。

    傳統的國人價值觀中,任何不被朝廷所掌握的武力都代表著危險,而在資本的眼裏,被國家所掌管的力量本身才是最大的危險。

    這卻是很難不讓他聯想到上輩子時,某個大洋彼岸的漂亮國家了。

    對這事兒,他好像更有發言權一些。

    自由美利堅,槍擊每一天,因為槍支的泛濫,大洋彼岸每一天都有悲劇在上演。

    然而,但是,在大洋彼岸的不管是左派還是右派,進步還是保守,其實從沒提過禁槍的法案,也沒人敢提禁槍的法案。

    某些國內媒體都是瞎帶節奏,某國民眾在每次槍擊案發生之後從來都是隻討論控槍,也確實有差不多一半的民眾是支持控槍的,但是,彼岸的政客和絕大多數民眾,從來沒有支持過禁槍。

    這一字之差,可是天壤之別的。

    每次槍擊案激起熱烈討論之後,國人總是笑話某國的治安問題,然而這個時候,為選票服務的左派往往隻是站出來呼籲一下禁槍,而右派,比如某個什麽都懂的大神,則會幹脆站出來呼籲:“建議給每個公民都發一把槍,這樣就不會再有槍擊案了。”

    事實上,後者似乎比前者更得民心一些。

    是某國民眾真的都缺心眼麽?

    還是說步槍協會真的隻手遮天到這個地步了?

    曆史?曆史因素從來都隻是借口而不是理由的。

    翻開史書,集權者做過的惡從來都是駭人聽聞的,若是滿清的沿海百姓家家戶戶都有槍,清廷還敢遷界禁海麽?

    雖然劉大炮自認為自己還是愛民如子的,自認為自己所留下的製度還算是可以的,但誰知道自己身後的繼任者是個什麽情況,誰能保證他不是個王八蛋呢?

    其實有時候仔細想想,看似荒謬的提議往往未嚐不是一種智慧,一個每個人都持槍的社會,未必就真的比每個人都不持槍的社會來的動蕩。

    事實上劉大炮一直就認為某國動蕩的原因在於移民問題和種族矛盾,某個持槍率全球第一,百姓家裏有狙擊槍,有火箭筒,甚至裝甲車的國家,治安狀況一直是世界前列,也幾乎沒聽說過大規模槍擊事件。

    持槍,是民眾與政府談判的本錢,是說不的權力,而且據劉大炮所知,在現代社會中,槍支其實是窮人的尊嚴。

    民調顯示支持控槍的幾乎全是中產階級以上。

    反正怎麽控也控不到他們頭上,而且富人從不缺少公共服務,有事兒找警察警察是真上,一個電話說來是真來,反正對富人來說他們不用槍也有的是辦法來擺平矛盾。

    而窮人,在這個冰冷的世界他們能依靠的本來就不多。

    但管你身價幾十億,給你一槍你就說你死不死吧。

    而且優點很多,民間持槍的另一麵是民族尚武,比如他的常備軍估摸著也就不用建了,不打仗的時候可以少養很多軍隊,打仗的時候拉出來就是了。

    而且全民持槍的民族是很難被消亡的,因為侵略成本真的就會變得特別高,也根本不可能被殖民。

    所以說實話,劉大炮本人其實是支持全民持槍的,他這人,其實挺警惕朝廷權力過大的,也是真的對獨裁沒興趣。

    隻要控製好了別讓外來的奴隸和非法移民之類的摸著就行。

    但這個支持的前提,必須是全民。

    有的人有槍有的人沒搶,那叫有槍階級和沒槍階級,隻會創造更大的社會壓迫和剝削。

    隻有全民都持槍了,大家才能好好說話,社會才能變得太平和美好。

    所以劉大炮想了想後道:“這個,老實說確實可以談,公民持槍,甚至可以是天賦人權,但是目前肯定還不是時機,事實上據我所知,我對槍支管理得也並不是特別的嚴,以我對國內資本的了解,他們的手裏不可能沒有槍來保護自己。”

    老勒聞言笑了笑,問道:“那你認為,什麽時候才是合適的時機呢?”

    “槍械的製作成本降下來之後吧,我可以提前布局,先允許刀劍的民間持有,再進一步擴大槍械的產量規模,待規模擴大之後,再說。”

    老勒聞言笑得更開心了,道:“劉,你確實是一位非常難得的統治者”。

    事實上擴大槍械產量降低其生產成本的這個事兒,難點還真不在技術上,對他來說武器的技術難度主要都是在子彈,槍械本身倒是問題已經不大了。

    無膛線的普通滑膛槍從槍管到燧發器都是上了蒸汽機床的,槍械產量隻要的反而是受製於鋼鐵產量。

    而劉大炮此前一直認為他武器工廠目前的生產效率,至少在生產槍械的問題上已經足夠用了,也就沒想著升級和進一步的擴產,因為升上去了,子彈的產能也跟不上。

    但如果槍支是民間收藏來用的話,那倒是問題不大。

    而且很關鍵的一點是,他目前手裏的幾個省幾乎都不產優質的鐵礦,他的鐵礦石供應在拿下南昌之後大半仰仗和吳三桂購買,亦或是從海貿從外麵進口。

    煤炭倒是還好,東亞版塊,煤炭這玩意到處都是,即便是江浙兩省,至少在17世紀也是不缺煤礦的。

    煉鐵是一件很簡單的事,難的其實是煉鋼,早在漢代的時候其實就已經有高爐煉鐵了,這玩意和土法煉鋼也差不多。

    事實上這種方法技術含量真的也不高,建個高爐,留好排氣個送風口,通過隔絕空氣加熱煤炭煉製焦炭,再在爐子裏一層鐵礦一層焦炭的層層疊疊,點火,送風,使勁燒,一爐子鐵就算是煉好了。

    所謂的土法煉鋼大體也就是這玩意,哪有什麽技術含量,也沒有其他穿越中那麽高大上,搞出來就能大幅度提高國力之類的,事實上這種方法隻能煉鐵,根本煉不出鋼,焦炭在加熱時大量的碳元素會融進去,這種鐵做農具都嫌易損。

    所以技術上真正的難點反而在下一步,精煉,簡單說,就是將這樣高爐燒出來的鐵,加熱成鐵水後充分不停的攪拌,讓鐵水中的碳通過和空氣中的氧氣接觸,生成二氧化碳跑掉,剩下的含碳量低的鐵水在重新冷卻成鐵之後,差不多就是鋼了。

    如果將這個過程放在封閉容器中輸送純氧,那就是現代冶鐵了。

    耐火材料不好搞,可以用耐火泥做的大鉗鍋替代,其實也是能對付用的,但人工去攪拌鐵水就太不現實了,這玩意不能慢慢攪,必須得快速攪,所以就隻能用蒸汽機。

    要不怎麽說,蒸汽機是工業革命呢。

    本來劉大炮想研究這種能攪動鐵水的蒸汽設備,其實也是不太容易的,可這不是前些天剛剛有人發明了分蜜機麽。

    分蜜機不就是通過大量的攪拌糖漿來分離白糖的麽,這麽一看,卻發現這兩者居然很有共通之處。

    於是東拚西湊的,劉大炮把一堆泥瓦匠、煉鐵工人、和一堆搞白糖的工匠硬是湊在了一起,來研究這個怎麽說呢,鐵水攪拌機?

    而這幫人也不負眾望,在短短一個多月之後,便鼓搗出來一個雛形,這邊用大鍋爐燒水燒蒸汽,那邊等鐵水燒出來,往大防火池裏一倒,整幾個力士把攪拌器往鐵水裏一放,撒丫子跑開。

    這邊一拉閘,蒸汽動力一頂,嗚嗚嗚的一陣巨響之後,就見那池子裏的鐵水飛的啊,就跟下了一場流星火雨似的,所有的工匠全都穿著濕漉漉的大厚皮衣,抱頭蹲下。

    等什麽時候攪和的差不多了,什麽時候才敢顫顫巍巍地抬頭,再注入模具淬火得到鐵錠,生產出來的鐵塊基本滿足做簡單的滑膛槍的最低要求,用這玩意生產出來的槍管確實,還是有炸膛風險的。

    這樣製出來的槍給軍隊用,有點不太合格,但要是給老百姓收藏,問題卻也不大,這質量甚至比清廷用的主流鳥銃還要更好一點。

    劉大炮都不知道該怎麽稱呼這個設備。

    真黑科技。

    實話實說質量一般,沒別的優點,就是量大,燒一鍋差不多能出一噸,就是有點浪費工人,感覺這些操作員都是用命在煉鋼。

    “這個鐵水濺射的問題,能解決麽?”

    “解決不了,攪拌鐵水的目的是為了讓鐵水充分接觸空氣,若是弄一圈擋板的話確實會安全不少,但煉鋼質量也會隨之下降。”

    “工匠的操作難度大麽?能不能用奴隸來替換煉鋼廠職工?”

    “隻要保證他們不會因怨恨而故意毀壞設備就行。”

    “哎,行吧,為了自由,那就稍微,草菅人命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