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6章 論訓兵
字數:3903 加入書籤
第366章論訓兵
得,看來自己也搭配不上別人了。
原林對此倒不是特別在意,雖說自己作為新人,理應配一名經驗更豐富的兵長,但都統都那麽說了,顯然自己也沒有太多挑選餘地。
於是朝那名山雞賬房先生拱了拱手。
那隻山雞卻還十分傲嬌,小鼠須一撇,將頭驕傲的扭到一邊,不屑看原林。
事情就這麽定下來。
新兵編製不足,新二屯就三個兵長,新一屯和三屯也都差不多,閔伏引入競爭機製,三個月後,新兵屯考核,屯內比試,選出最強的小隊參與屯與屯之間的比試,優勝者又代表新兵屯和老兵屯比試。
其目的就是為了看訓練效果。
交待了一番之後,閔伏送客:“魯兵長一組留下,其餘人退下吧。”
連同尺稻都退出帳外,各自組隊去商量如何訓練新兵。
見帳內再無別人,那閔伏才起身介紹道:“魯先生,是我的幕僚,且在行軍打仗上頗有研究,還望偉副兵長能和魯先生通力合作,為保一方安寧。”
原林拱手道:“還請魯先生多指教。”
魯三基揮揮手:“指教談不上,我鑽研的都是兵書,真正訓兵還差得遠,倒是你,聽說其貌不揚,卻有一膀子力氣,要好好操練那些新兵蛋子啊。”
原林還想再說,閔伏連忙製止:“兩位,兩位,就不要相互客氣了。偉少心有溝壑,魯先生胸藏樞機,都是難得的人才,本都統可對兩位寄予厚望。”
這都統倒會說話,這種來自上層的吹捧,很容易讓人迷失。
原林不由多看了閔伏一眼。
閔伏看著原林又道:“不知道偉少對當下局勢和流匪這二者如何看?”
原林看了看魯三基,又看了看閔伏,最後隻說了四個字:“天下必亂。”
閔伏深吸一口氣,似乎原林說的正中下懷,同時又有些被嚇到,緩緩吐氣道:“願聞其詳。”
大家都還不熟,一上來就願聞其詳,我現在拉不出來。
原林隻含混道:“一路逃來,饑民都慘,若遵四方典製,民不聊生,必亂。”
閔伏做憂思狀:“誰說不是呢。四方典曆經五朝修改,慢慢適應於太平盛世,若亂世一到,而典籍不改,是要出大亂子的。而今隻是三州饑荒,竟然會有州軍嘯營,可見朝堂內鬥,已是你死我活,外憂內患,莫過於此。我不過一小小都統,隻求鶴縣遭遇匪患時,能守得一方平安,也算對得起我頭上的官帽了。”
魯三基想了想,問原林:“小子可讀詩書?”
“學過幾年,識的些字。”
“嘿,那看過孫學,楊學嗎?”
“不曾看過。”
“那可惜了,剛才聽大胡子說你在20人亂鬥中遊刃有餘,還以為你深諳兵法,那你這一身力氣,可曾苦訓?”
原林點頭:“一年四季,苦練不輟。”
魯三基道:“那就好,我這兒自著一篇練兵十二法,你看看,有什麽意見盡管提。”
原林接過手抄,字跡倒是金鉤銀劃,上麵寫著一些練兵的法子。
看起來是讓你提意見,實際上到底什麽心思,估計又是這個山雞和閔伏想出來的考量。
現在稱頌,便是甘為副手的意思,同時也能藏拙不出,但原林混入兵營,沒想過當一個副兵長就止步。
他的最終目的,是要有足夠勢力,可以在搶奪九龍鏨的事情上有發言權的。
這套練兵十二法,中規中矩,各方麵都練到了,但想在亂世成就強兵,難。
原林開始提意見,隨便提了幾條,而其中因人而異的選拔,頓時讓閔伏眼前一亮。
原林說的不過是基礎常識,就是在普通兵訓的基礎上,朝著特種作戰的方向靠。
視野好,臂力大者,多練射擊;體格強壯,力大骨粗者,就練負甲重兵;輕盈巧鬥者為近身刀兵;下盤穩定且動作靈敏練騎射……
這樣大略一分,效果應該比全員普通兵效果好許多。
但原林對縣兵營的兵力配比和各種兵器兵種並不是太了解,所以閔伏和魯三基又在原林的基礎上提出自己的想法,略略一合計,一個全營整改的方案草稿就出爐了。
閔伏大喜:“偉先生如此良才,惜止步於鄉勇鎮卒,伏悔未能早遇先生。”
原林適時露出感慨人生的神情:“人海茫茫,隨波逐流,我不過是鄉野村夫,當不起都統大禮。但求盡心為都統訓出一隻強軍。”
三人在營帳裏就魯三基給出的訓兵12法再次深入討論,閔伏表現出相見恨晚,說若不是軍中要講資曆,恨不能現在就將原林提拔為副統領,並詢問原林願不願意擔任幕僚軍師,隻是就不能一線帶兵了。
幕僚軍師比起領兵將領還要不自由,原林自然敬謝不敏。
閔伏也看出原林是坐不住的性子,並不強求,表現得禮賢下士,三人交談甚歡,直到下一批新的兵長副兵長安排求見,閔伏才戀戀不舍的讓原林和魯三基先去組建自己的新隊。
一路上魯三基都在追問,看似問的隻是練兵和兵書的問題,實際上卻無時無刻不在摸排原林底細,原林自然回答得滴水不漏。
轉眼就到了兵營,魯三基和原林一看,好家夥,剛才的大頭兵都被人選得差不多了!
尺稻還留在現場,跟兩人說了選兵的原則,無論是伍長,什長還是兵長,原本在選出來之後,各自根據成績分出個一二三來。
除了眾人推薦的伍長什長基本就領著你那群人外,其餘的伍長什長按排位高低,從最高的開始選,兵長先選什長,什長再選伍長,伍長則是分三輪,一輪兩個兩個的將一伍人選齊。
由於他們兩來得最後,所以前麵人都選完了,這是剩下的。
身強體壯,年齡合適的全被挑完了,現場剩下的兵要麽是看起來才十六七,還未有槍高的娃娃兵,要麽三四十,無論年齡還是體能都開始走下坡路的中老勞動力。
魯三基問尺稻:“我說尺副統領,你這也沒按規矩來吧?”
“怎麽沒有?魯夫子在兵長裏排最後,本就該最後一個,剩下的你們都不用選,隻需編成什伍就可以了,給你們半個時辰,整編歸隊。”
魯三基看向原林,商量道:“小偉,你看他們把好的都選走了,給我們留下這幾個歪瓜裂棗,我們咋辦?”
你確定不是你們夥同閔伏故意設置的考驗?原林表現得雲淡風輕:“魯先生,我的看法和你略有不同,這些,可都是未來的精兵苗子啊。”
“哦?此話怎講?”魯三基和尺稻都表現出勤而好學的態度。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