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8章 第二個話本

字數:4260   加入書籤

A+A-


    進入九龍鏨世界,爭奪九龍鏨,意味著爭奪天下!
    這是原林從未忘記的目標。
    隻是沒想到,要達成這樣的目標,居然是從零開始!
    眨眼已過了一年,原林手中,不過有一城之地,區區不到十萬在訓新兵。
    就連訓兵的將領,都是靠自己坑蒙拐騙來的。
    白手起家搶天下的玩法,真的好難。
    而且看這時間,至少也要兩三年功夫,長一點怕是要十年八載。
    在九龍鏨世界待的時間,絕對遠遠超過自己去九龍拳城的時間。
    而且自己一身武力,目前也不過偏將水平,沒有什麽超乎尋常的能力,一切隻能靠自己。
    所以原林,對這位重要人物,表麵看隻是普通人,實際很可能是帝師密友的章五同,非常重視。
    章五同給出的線索,值得原林全力對待。
    隻是上一個話本,誰能想到,最後隱藏的是帝師隱秘,到現在原林的情報係統也無法追查出當年帝師在須鄉後亭到底藏了什麽秘密,甚至可能沒有秘密,隻是監察司一廂情願而已。
    這個話本又會將自己指引向何處?
    懷著這樣的心情,原林翻開了話本。
    依然是一個怪奇異誌的故事,而且這個故事讓原林感到莫名熟悉!
    森林裏遭遇大火,所有動物都被困在火圈之中。
    偏偏森林裏數量最多的蛇群因為懼怕火海而暴動了。
    它們什麽都吃,還留下毒氣,其餘動物都被蛇群逼得聚集在了一起。
    神龍,猛虎,猴子,穿山甲,牛,馬,大象,狐狸,狼等厲害的動物聚集在一起商量什麽辦。
    這時候天上飛來一隻孔雀,孔雀告訴它們,它可以捕食毒蛇,還可以將其餘蛇都趕走,讓其餘動物度過這場大火,但是作為報酬,它要帶著一些動物的幼崽離開這片森林。
    至於帶去哪裏,去幹什麽,它沒有說。
    當時火燒眉毛,蛇臨樹下,這些強大的動物紛紛答應下來。
    於是孔雀在樹上發出鳴叫,那鳴叫的聲音,果然嚇退了蛇潮。
    而大量的蛇衝進火海裏,自身被烤熟的同時,也在火海中壓出一條路來。
    動物們得救了,但是看著火海已經打出了缺口,蛇也都死了,孔雀隻有一隻,憑什麽帶走它們的幼崽,所以動物們聯合起來,說我們從沒答應過你要為你奉送幼崽。
    這一行為激怒了孔雀,它叫囂著,讓森林裏的動物等著瞧!
    於是,在一個夜黑風高的晚上,孔雀飛上了最高的枝頭,開始鳴叫,當初答應過孔雀的動物幼崽,都在鳴叫聲中失去了神智,沒入了森林之中。
    這不就是吹笛人的故事嗎?隻是將所有的人都化作了動物,鼠患變成了火海。
    話本就是這麽一個充滿隱喻的完整擬化故事,似乎在說孔雀受到了不公正的待遇,然後給了欺騙它的動物們懲罰。
    但原林清楚,這個話本沒這麽簡單。
    一開始,得知自己要去王廷時,章五同給了自己這個話本。
    自己沒有第一時間打開,是因為章五同選擇那個時機給出話本,預示著話本的內容可能和王廷裏的人有關。
    原林不知道自己將會接觸什麽人,擔心看了話本之後,可能在某些人麵前不由自主的提起關於話本裏的疑問,從而暴露什麽線索或引起別人的猜疑。
    誰知道這一點章五同早就考慮到了,直接給自己的就是一個童話話本,就算提前看了,可能一時半會兒也不會理出什麽頭緒。
    不過現在原林的身份和資源都不同了,這個話本背後藏著什麽秘密呢?
    如果森林指代王廷,那麽火災是什麽?水患?
    蛇潮呢?
    那些動物為什麽要例舉這麽多,而且一群動物之中,怎麽會出現神龍這種東西?所以神龍應該是特殊指代,楚州王?
    哪一任?是八賢王嗎?
    如果每個動物都有具體指代的話,當時參加了這次活動的其餘動物,老虎,猴子等等,還有孔雀,又分別指誰?
    原林將幾個關鍵的地方標選出來,曾經發生的天災,孩童失蹤……
    還有,為什麽要用童話來代替,這件事情,不許人提起?封口令?因為神龍參與其中?
    很好,先找到線頭再說吧。
    有些東西是很好查找的,比如王廷的州誌,什麽時候遭受過天災肯定會記錄在案。
    但是想要不動聲色的查閱,不引人注意,就不太容易。
    好在現在原林已經不是一個人了,他可以先從外圍查起。
    一個命令傳到聖城,詢問王廷周邊有沒有上了年紀的難民記得楚州潛淵城遭受過哪些天災。
    很快消息就傳了回來,潛淵城近幾十年,共遭遇過四次大的天災。
    不算最近這次饑荒,一次是北翼山脈中的地震,一次是後邙山大火,另外兩次都是洪水。
    地震那次可能死了一些人,但和故事相差很遠,聯係不上;後邙山大火則沒有波及王廷,隻是燒的麵積很大,燒了很久。
    而兩次洪水中,20年前那一次洪水給人印象最為深刻。
    據王廷周邊老人回憶,那一次洪水圍城,潛淵周圍的河道全部抬高了,隨時可能水淹王廷。
    更可怕的是,鬧鼠潮,不知是從山裏被趕出來的還是哪兒來的老鼠,王廷的人從沒見過這麽多,這麽大的鼠潮。
    據說數千萬鼠潮將王廷團團圍困著,一隻隻有貓狗大小,而且眼睛全是紅的。
    更可怕的是,那些老鼠瘋了一樣,什麽都吃,所過之處,莊家,樹木,屍體,不管人能吃還是不能吃的,它們一點兒都沒放過。
    那時候,王廷外麵一圈是洪水,裏麵一圈是鼠潮,被圍得鐵桶似的,王廷的人們都以為自己要完蛋了,仿佛末日來臨一般。
    結果後來不知怎麽,非常幸運的,鼠潮和洪水都退掉了,不過王廷許多老人都還記得,因為這種事情,終身難忘。
    那時候剛經曆了厲王之亂,洪水鼠潮過後城裏又鬧鼠疫,當時死了不少人,可謂哀鴻遍野。
    這起洪災加鼠潮,感覺就和話本裏記載的內容有些吻合了,森林的火災,其實是水火不容情;遭遇蛇潮,蛇鼠一窩?強調蛇有毒,其實是鼠有疫。
    而且洪水和鼠潮也是突然退去的,符合故事裏蛇潮和火災都被滅掉。
    這麽一轉譯,就都能對上。
    但問題是,沒有一個老人,知道關於孩子走失的事情!..
    他們聽都沒聽說過,有什麽許多孩子集體丟失事件。
    如果當時真的有很多孩子走失了,這肯定是一件大事,怎麽會沒人知道呢?
    這應該不是封口令能做到的吧?應該是有人將走失孩子這件事限定在最小範圍,所有消息都沒傳出去。
    但另一件讓原林感到意外的事情是,孩子走失的事情沒人知道,但他看到的這個話本神話故事,居然很多人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