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4、搞起來!

字數:4642   加入書籤

A+A-


    

    阿蠶那“大娘”雖然自己知道阿蠶活不到多大年紀,但也不可能就與阿蠶明白說的。

    這會叫人聽得可憐,配合她那小模樣,自然容易叫人心疼。

    王難姑也難逃可憐心思,把那金蠶還了阿蠶手中,卻呼道“怎卻這般說的?”

    阿蠶卻朝著韋一笑努嘴道“這位蝙蝠前輩說了,因為阿蠶活不得多久,&bsp&bsp這才叫大娘把阿蠶留下的。”

    “想來我這寶貝也使不得多久,就給前輩高人們好了。”

    王難姑一看這場景,哪還不知是這韋一笑多嘴。

    當即橫著個白眼去道“多日不見,沒想蝠王倒是喜歡亂嚼舌根了。”

    這話說的可不客氣。

    好在韋一笑卻也不怒,反笑道“這丫頭自己早知道了,瞞也瞞不住,何必直把人當孩子來看。”

    “說明白些,&bsp&bsp還可自求生路,總比死的不明不白來好。”

    韋一笑這話明顯意有所指。

    這要一個五六歲的女娃娃自求生路,&bsp&bsp又能讓她去哪裏自求生路?

    王難姑聽得明白,轉頭就瞪著自己丈夫。

    胡青牛一瞧夫人明顯不樂的神情,實在沒辦法抱怨,隻得苦著臉道“夫人,我也可憐這丫頭,隻是你也素來曉得我規矩。”

    “前頭為了這武當小子壞了規矩,還能說是情有可原,這要是再壞了規矩,被外人曉得,我這臉麵還往哪裏擱去。”

    王難姑與胡青牛眼下到底還是夫妻一心,聽丈夫這般說了,卻也不好說什麽了。

    隻得又回頭看著阿蠶道“小丫頭,這金蠶咱就不用了,隻是那金蠶粉可能來使使?”

    阿蠶應道“這金蠶粉是由金蠶吐絲,研磨而成。也不是什麽難得的東西,前輩們要使,&bsp&bsp盡管拿去就是,阿蠶有的是。”

    殷梨亭雖然兩輩子都沒養過蠶,但也知道金蠶吐絲之後,便要化蛹成蝶的道理。

    隻是聽這阿蠶意思,看來這苗人家養的金蠶,是光吐絲不化蝶的。

    王難姑聽得卻道“那感情好,既然易得之物,可否借些金蠶粉來一用?”

    阿蠶憨憨點頭,旋即從懷裏掏出一個木匣子來。

    交給王難姑道“這是金蠶絲,前輩高人拿去用就是。”

    王難姑打開一開,果然見木匣中團著兩團金絲。

    也不急研究,直收進了自己懷裏,才與那阿蠶道“你們家這寶貝也是稀奇,我拿去研究一番,若有不明的,再來與你相問。”

    得…

    這王難姑倒是不恥下問,研究起金蠶來了。

    阿蠶更是點頭應道“前輩放心,阿蠶知道什麽,就說什麽,&bsp&bsp絕對不能有半點隱瞞的。”

    這呆憨樣子,隻叫王難姑都忍不住摸了摸其腦袋,喜愛之情,溢於言表。

    仿佛卻把這回來的來的真正目的給忘了。

    不過“生死符進階”的事情倒是也不急,殷梨亭看王難姑興致正高,哪會打攪,反是移步到韋一笑身邊道“蝠王,如今我內力已好,那楊逍之事,咱們該動作一番了。”

    韋一笑看著殷梨亭應道“總算你也沒忘,那咱們何時動身?”

    殷梨亭卻壓了壓手道“上回來的一路,我與蝠王說的計劃,蝠王覺著如何?”

    韋一笑卻皺眉道“老夫仔細想了想,小子你實話與我說來!”

    “你要召集那多門派,真是對付那楊逍?”

    “不會…是把主意打在我教上頭吧?”

    殷梨亭聽這韋一笑如此來問,便知其已然動了心思。

    要不然就不會再三再問自己,該是直接拒絕了就是。

    不過倒是也不怪這韋一笑猶豫,也是殷梨亭的建議聽著確實有些叫人難以抉擇。

    按他意思,那與楊逍有仇的,這回都要召集起來。

    齊上光明頂,共討楊逍!

    而要說與楊逍有仇的,那可多了去了。

    自己這邊與蝠王、鷹王就不提了。

    峨眉的滅絕,其師兄孤鴻子死於楊逍之手,與楊逍是“殺夫”之仇。

    昆侖的何太衝,其師父白鹿子不知是不是死在楊逍手裏,但的確是被明教所殺。

    這賬…

    你不算楊逍頭上,就得要明教的其他人背。

    對此,韋一笑倒是不介意一次解決了昆侖的仇,讓楊逍多背負一些。

    隻是這峨眉昆侖武當其上光明頂,說是幹楊逍去的,卻咋看咋叫人感覺不對勁。

    自然有些猶豫一些的。

    當下又道“就算是專門對付楊逍去的,我與鷹王堂堂明教法王,卻引你等上山,不更落那楊逍話柄。”

    這韋一笑,還嫌棄起武當峨眉的“正道名聲”來了…

    隻是這考慮倒也不是瞎操心。

    明教向來與這些門派兩條路,貿然集結在一起,的確有些容易給人口舌之間。

    然殷梨亭自有打算,卻勸道“楊逍就算能言善辯,卻終究還得靠功夫說話。”

    “若是峨眉的滅絕師太與昆侖的何掌門願往,那楊逍定然插翅難逃,必死無疑!”

    “再能借楊逍一死,化解峨眉昆侖與貴教恩怨。”

    “此實乃一箭雙雕,一石二鳥的好事,蝠王何必瞻前顧後?”

    這一番理由闡述,總算也把韋一笑說動了。

    當然其能答應的關鍵之處,並不在殷梨亭多能言善辯,鼓動人心,隻是如今明教的日益衰弱,讓韋一笑也不得不有這般思量。

    待此番拿下楊逍,昔日光明左右二使該是死的死,失蹤的失蹤。

    四王,更是隻留下自己與鷹王。

    而殷天正此番過後肯不肯回明教還不定,屆時若隻留下自己一人,隻怕這偌大一個明教真要群龍無首。

    到那時候…與明教有仇的還不紛紛來尋?

    倘若此一回能“並肩而戰”,了結仇恨,日後倒是也不用擔心這些人來尋仇了。

    思量至此,也是當機立斷問道“那峨眉與昆侖可願出手?”

    殷梨亭一陣點頭應道“那可是殺夫,殺師之仇,怎能叫人拒絕?”

    “再說此事有我親自牽頭,必是能成。”

    “隻約定時間,齊上那光明頂就是!”

    見殷梨亭說的如此肯定,韋一笑終也摒棄其他雜念,卻道“如此還要與鷹王知曉一聲才好。”

    “如今鷹王已帶其門下弟子靠近了昆侖,咱們速度得快些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