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霍胎仙

字數:3345   加入書籤

A+A-


    痛!

    難以言述的痛!

    “這是?穿越了?”

    霍胎仙艱難的低下頭,看著插在自家心口的匕首,血液順著衣襟緩緩打濕了身上的粗布,趴在那裏動也不敢動。

    “缺德事情做的太多,真真是糟了報應,才穿越過來就要死了。”霍胎仙喘著粗氣。

    霍胎仙前世是二十一世紀的文物修複員,上至清明上河圖,下至販夫走卒的山水名畫。從三皇五帝、廟堂天子的親筆圖卷,到近代齊白石的蝦圖,就沒有一副名畫,不被他霍胎仙修複過。

    西至莫高窟的神佛圖像,東至道門的吳道子鍾馗捉鬼圖,他霍胎仙都能一比一的完美複製出來。

    不過國際上的假畫,也有百分之八十出自他霍胎仙手筆。用霍胎仙的話講:“用假玩意,將老祖宗時代被掠去的真金白銀騙回來,才是真正的愛國。”

    “沒有了疼痛感,心髒也停止了跳動,我現在應該是死了。”霍胎仙腦海中閃爍著一道念頭。

    然後靈魂一陣劇痛,接著一道磅礴的記憶,浩瀚猶若是潮水般湧了過來:

    “霍胎仙,大周鎬京吏部侍郎霍甲之子。母早亡,繼母慕容氏。今年十三歲,在繼母的安排下,前往萬年縣,準備萬年縣的祭祀。“

    簡單來說,這是一個以畫士為主的世界,畫士作畫,可以獲得圖卷中不可思議的力量。或者是獲得畫卷中的神通道法、諸般不可思議之力。

    隻要做出的畫卷能夠引動天地法則,獲得天地認可,便可獲得畫卷中的神通。

    有妙齡女子,觀華山十年。做山川之劍,畫成之日,一劍自畫中飛出,劈開天外星辰。

    有耄耋老者,滄江作畫三十年,做千裏滄江圖,水淹十二國。

    有耍蛇人,與蛇同居五十年,一日頓悟做蛟龍圖,乘龍升天。

    有苦行者於泰山化作石雕三百年,感悟山川之脈動,畫成之日天降異象,圖卷中飛出太古神山,鎮壓妖族南荒八百年。

    有道士夜觀星空,畫出萬裏星河,掌無盡星鬥。

    有人皇丈量山河,走遍神州,做《江山社稷圖》一卷,掌握千萬裏山河,鎮壓國土。

    “我現在肉身生機斷絕,靈魂即將蛻變為厲鬼,遊蕩於人世間永世不得超生。想要死而複生,唯有依靠那不可思議的畫士手段。”霍胎仙苦笑:

    “畫士手段……”霍胎仙悠悠一歎:“麻煩!畫士手段,可不是那麽容易接觸的。”

    至於說是誰殺了他?

    他隻看到一襲白衣,然後就被巨石砸暈了過去,醒來後心口就插了一把匕首。

    看著地上的仆人以及馬車,霍胎仙隨手將心口的刀子拔了出來,傷口果然已經凝固,不再有血液流出。

    “人死後,十八個小時才會死透,也就是說留給我的時間隻有十八個小時了。十八個小時內不能獲得畫士手段修複心髒,隻怕要化作惡鬼。

    霍胎仙腦海中閃爍著一道念頭:“回家!堂堂吏部侍郎家中,不可能沒有畫士手段。”

    回家是他唯一能想到,最快獲取畫士手段的途徑。

    大周朝非畫士不可做官,自家老爹官至吏部侍郎,在朝中也算一座小山頭。

    “可是,似乎也來不及了。”

    霍胎仙搖了搖頭,人死後十八個小時身軀就會徹底僵硬,而現在就算他返回家中,也要一天半的時間。

    坐在那裏搜腸刮肚的想了半天,任憑其絞盡腦汁,也想不出破局之法時,霍胎仙忽然腦海中靈光閃爍:“這是?”

    就在此時,霍胎仙猛然心頭一動,’看到了’自家腦海中的一隻玉筆。

    “這隻筆?不是前世在泰山封禪時撿到的嗎?”霍胎仙心頭一動,此時腦海中的玉筆微微一震,接著一股信息字虛無中來,傳入了其腦海中:

    “天公筆!亦可以稱之為’天工筆’。”

    “本為無上造物神器,不知為何,墜入凡塵,跌落品級。凡人持之,以精氣神為手,血為墨,皮肉為卷,可做圖卷。以凡人之軀,行畫士之功。”

    霍胎仙見到這一幕,不由得來了精神:“這不正是我最需要的?”

    “不過卻有一個限製,那就是每逢作畫時,必定要一氣嗬成,中途不可斷絕。玉筆強行汲取主人的精氣神作畫,圖成,則以圖卷之氣反哺玉筆,玉筆在反哺主人的精氣神。若主人的精氣神、血液不夠,一幅畫作不成,主人會被玉筆吸光精氣神就此一命嗚呼。”

    “隻能賭一把了。”霍胎仙歎了一口氣。

    如今他肉體凡胎,又不曾學習畫士手段,隻能以畫筆強行作畫,做出的畫卷也不知能不能逆轉生死。

    不過他還有的選擇嗎?

    就算現在有人教他畫士的手段,他還有時間去學嗎?

    “畫士作畫,一步一階不可有半分逾矩,否則必被天地法則反噬。而神筆唯一的好處就是無視了等級,隻要你體內血液足夠、精氣神能夠承擔天地間的法則之力,縱使肉體凡胎,也能一朝驚動鬼神,將史詩級別的畫卷做出來。”

    “就算我有了這凡人可以催動的天工筆,但還缺少可以給我描繪的入品畫卷的母本。就是那種帶有不可思議之力的畫卷母本!”

    畫卷母本有三六九等:

    玉卷

    金卷

    傳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