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朱瞻基:斷章雖狗,但是香啊!!!

字數:4749   加入書籤

A+A-


    

    朱棣看著奏折後麵一頁,冷冰冰的四個大字,原本滿心的欣喜陡然被澆上一盆涼水,

    老臉木然一僵,這一刻隻覺得一片黑壓壓的“?”從麵前閃過,抬起頭看向台階下有些靦腆的朱瞻基,下意識問道

    “平絨十勝策呢?”

    “那個……”

    朱瞻基聞言一臉不好意思道

    “這個……皇爺爺,孫兒昨夜過於疲乏,寫完開頭後,就睡著了。”

    說完,他還撓了撓後腦勺,一臉的靦腆。

    朱棣(╯°Д°)╯︵┻━┻

    朱棣幹巴巴的張了張嘴,下意識問道“睡著了?”

    “嗯嗯!”

    朱瞻基乖巧的點頭。

    這奏折,其實他也沒撒謊,他昨晚確實寫到一半的時候就睡著了。

    沒辦法,他本來就沒寫過奏折,而且還要把奏折寫的有些文采,對於一個原本勵誌當鹹魚的穿越者而言,

    難度可想而知,當真就是在為難胖虎,僅僅是個開頭,就已經讓他絞盡了腦汁,寫到了大半夜。

    最終的結果還是沒撐住,原本還想著眯一下,然後再繼續寫來著,但是眯一下,就眯到了天亮。

    沒辦法,雖然奏折寫到一半,但是該幹的事情,還是要幹。

    所以就硬著頭皮就寫上了“未完待續”四個大字,

    嗯,後世寫小說的不都是這麽幹的嘛,每每讀到精彩處,然後跳出來一個“未完待續”

    偏偏故事又到了緊要關頭,讀者見此,自是又愛又恨。

    這也是他遞了折子後有些局促的原因。

    他也不知道朱棣吃不吃這套。

    而一旁原本聽到朱棣叫好,明顯鬆了口氣的朱高熾,這會兒徹底坐不住了。

    聽到自家傻兒子上的奏折,居然沒有寫完,眼前差點一黑。

    這會兒眼見自家傻兒子還沒意識到事情嚴重性,心疼兒子的朱高熾也顧不得其他了。

    小心翼翼地瞄了一眼黑著臉還沒開始發怒的朱棣,

    連忙顛顛著三百來斤的身體就走了出,瞪著朱瞻基,一邊給朱瞻基打著眼色,一邊斥責道

    “瞻基,你第一次上朝,既然遞了折子,怎麽敢不早些準備好,在禦前胡說八道,也就是你爺爺寬宏大量,不與你計較,不能再有下次。”

    說完,朱高熾又對朱瞻基擠了擠眯眯眼,裝模作樣的斥道“還不退下去。”

    禦座上,朱棣看著活寶一樣的朱高熾,嘴角抽抽,也不言語,顯然是默認了。

    畢竟是自家最喜歡的孫子,有個台階,他自然打算就下了。

    眼見朱棣消了火氣,朱瞻基看到這架勢,立馬知道機會來了,也不管一旁還在給自己打眼色的朱高熾,連忙道“皇爺爺,你莫急啊,我話還沒說完呢。”

    已經消了怒氣,準備順著朱高熾台階下的朱棣聽到朱瞻基這話,臉色再次一黑,心裏火氣一下子就升騰了起來

    “好,朕就讓你說。”

    “皇上,這個……那個………”

    朱高熾一張胖臉瞬間就哭喪了下來,一臉焦急。

    “什麽這個,那個,朕還沒啞巴,還輪不到到你做主。”

    聞言,朱高熾差點沒哭出來,顫顫巍巍地就跪了下去。

    見朱高熾被嚇住,朱棣這才對朱瞻基,陰森森道“若是你今天說不出個所以然來,我看你這太孫也就當到頭了。”

    “不至於,不至於。”

    朱瞻基縮了縮腦袋,感覺頭皮有些麻,永樂大帝的威嚴還是挺嚇人的。

    看把自家慫爹嚇得。

    要看朱棣老臉又黑了幾分,朱瞻基也顧不得太多了,趕緊道

    “皇爺爺,其實這些東西,都在孫兒腦子裏,皇爺爺想知道,我口述便是。”

    “嗯?口述?”

    朱棣頓了下,心裏冷靜下來,怒氣微消,點點頭道“那你便口述吧,若是所言能讓朕滿意,朕便恕你無罪。”

    “嘿。”

    朱瞻基聞言,心裏鬆了口氣,斷章雖狗,但是確實是香啊。

    朱瞻基心裏得意了一下,然後立即道

    “皇爺爺可知唐太宗李世民有一句名言?”

    “哪一句?”

    朱棣眼神微動,說到唐太宗明顯來了興趣。

    知道的都知道,這位永樂大帝,對唐太宗可是十分推崇的。

    朱瞻基一句話瞬間集中了他心裏癢癢的地方。

    朱瞻基收拾了一下心思,開口道

    “《貞觀政要》有言貞觀六年,太宗謂侍臣曰“看古之帝王,有興有衰,猶朝之有暮,皆為敝其耳目,不知時政得失,忠正者不言,邪諂者日進,既不見過,所以至於滅亡。朕既在九重,不能盡見天下事,故布之卿等,以為朕之耳目。莫以天下無事,四海安寧,便不存意。可愛非君,可畏非民。天子者,有道則人推而為主,無道則人棄而不用,誠可畏也。”魏征對曰“自古失國之主,皆為居安忘危,處治忘亂,所以不能長久。今陛下富有四海,內外清晏,能留心治道,常臨深履薄,國家曆數,自然靈長。臣又聞古語雲‘君,舟也;人,水也。水能載舟,亦能覆舟。’陛下以為可畏,誠如聖旨。””

    朱瞻基話落,朱棣還在思索著朱瞻基背的文章和平絨有什麽關係。

    一旁早就心裏開始憋著壞的漢王朱高煦就忍不住站了出來,開口道

    “大侄子,《貞觀政要》,二叔也是讀過的,這明明是治國之策,和平絨有何關係?”

    “二叔,你是不是傻,孟子都說過盡信書,不如無書,《貞觀政要》為何就不能用來平絨?”

    朱瞻基知道自家這個傻憨憨二叔沒按好心,說話時也沒留情,看著朱高煦一張尖耳猴腮的臉,繼續道

    “二叔,我問您,我們打仗的目的是為了什麽?”

    朱高煦“………”

    打仗的目的是什麽?

    別人他不知道,他隻知道他打仗是為了努力表現,畢竟老爺子不止一次拍著他的肩膀讓他努力了。

    但是這話顯然是不能說出來的。

    見朱高煦不說話。

    朱瞻基又看向禦座上的朱棣,朱棣見到朱瞻基看過來,頓了一下,看向禦道上的那些大臣。

    這些大臣們一個個見朱棣看來,也是陷入沉思。

    片刻,隻見一個老頭站了出來“太孫殿下,臣以為我們打仗的目的是為了驅除韃虜,恢複中華,還漢人一片大好河山!”

    “您是?”

    朱瞻基看著這老頭撓了撓頭,他不上朝,平日裏也不接觸政務,對朝堂上的官員還真不熟悉。

    老頭聞言也不生氣,淡淡一笑道“臣戶部尚書,夏原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