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八章:朱高熾:我監國時怎麽沒有碰上這種好事?

字數:7223   加入書籤

A+A-




    

    朱瞻基接下來幾天開始又變得忙碌了起來。

    周忱升官,朱瞻基手下又變得缺人了起來。

    玻璃廠和紡織廠需要人負責,兩樣東西都十分重要,一般人朱瞻基又不熟悉,並不放心。

    讓周忱繼續待在這邊,又多少有些大材小用,畢竟一個工部堂堂的左侍郎,&bsp&bsp正三品的大員,天天呆在一個廠子裏,多少有些說不過去。

    而錦衣衛這邊,幼軍也到了要組建的時候,屆時張懋又要抽調出去。

    畢竟朱瞻基之前就說了這話的,但是張懋走了,錦衣衛又空出來了。

    而且錦衣衛這邊還更麻煩,自家爺爺雖然把錦衣衛交給了自己,

    但是這邊安排的人,&bsp&bsp也必須懂得分寸,什麽該動,什麽不該做,都是門學問,張懋做的倒是還不錯,但是換個人就未必了。

    這麽一看,他發現自己還挺尷尬的,手上的心腹,還有人才太少了。

    填了那個坑,這個坑就要空出來,而且一個個的還都十分重要。

    太子府,朱瞻基看著麵前再次壓碎的一塊混凝土磚塊,&bsp&bsp臉上露出一絲絲笑容。

    水泥的事情,劉柘幹的不錯,&bsp&bsp第二天留給他弄來了樣品。

    不過這東西製作簡單,但是想要達到合格標準的水泥,&bsp&bsp又有些麻煩,需要不停地進行一些調整。

    這個時代沒有液壓機,也沒有其他的用來測量的機械。

    朱瞻基測試水泥硬度的辦法也隻能是直接上重物壓。

    第一次送來的水泥樣品,朱瞻基試過後,並不滿意。

    一個大概邊長十厘米的小混凝土塊,他隻是放上去了大概四噸左右的重物,混凝土塊就開始變形,然後破碎。

    換算成標準的壓力測試的話,這種數據也就是大概相當於四十個標準的大氣壓。

    雖然這樣子的水泥已經足夠讓這個時代的人感到驚奇了,即使建造一些低矮的房屋,也完全是沒有問題的,但是朱瞻基卻並沒有滿意。

    畢竟水泥是他未來啟動大明基建的關鍵東西。

    即使不能達到後世的標準,但是卻也不能相差太大。

    不過好在經過這幾天的測試,現在也終於弄出了一種讓他滿意的水泥。

    幾乎差不多能達到後世普通水泥九成的標準。

    弄出了自己滿意的水泥,朱瞻基也並沒有停下來。

    而是直接又讓周忱從工部給自己調來了二十幾個工匠。

    現在周忱已經成了工部左侍郎,工部尚書黃福又是個不管事的,加上明眼人也都知道,周忱是朱瞻基的人。

    對於這位太孫的人,黃福更是不敢過問,現在基本上已經等同於半退休狀態。

    工部的一切大小事務,&bsp&bsp也都被周忱很順利的接手,&bsp&bsp雖然此時的周忱沒有工部尚書的頭銜,但是一切權利,卻並無兩樣。

    這也是朱瞻基最開心的地方,把周忱提拔成工部左侍郎,難度並不大。

    畢竟周忱本身就是進士出身,還在刑部員外郎的位置上待了足足十年。

    再加上羊毛手套一事的功勞。

    無論本身的能力,還是資曆,越級提拔到工部左侍郎的位置上,都並不算什麽。

    但是工部尚書的位置,顯然是不可能的,這畢竟是朝廷堂堂的正二品大員,

    所以黃福的存在,這也無疑是給朱瞻基提供了方便。

    隻有掌握了工部,朱瞻基接下來的很多事情,也才會變得更加順利。

    太子府,朱瞻基早早地就讓人清空了一個沒什麽作用的院子。

    這種院子在皇宮裏很多,太子府也不少。

    平日裏也就是宮裏私下裏一些上了年紀的假鴛鴦,悄悄會往這些地方跑,然後幹些沒羞沒臊的事情。

    至於裏麵的建築,本來就沒人用,平時又不會有人來,自然就沒有了維修的必要,早就隨著時間已經徹底荒廢了。

    朱瞻基也沒去管這些芝麻綠豆的事情,選擇這處院子的主要原因,是他覺得這處院子離他的院子不是太遠。

    讓人將裏麵的建築全部拆除,就連地麵也重新換上一層新的泥土後,

    朱瞻基就讓劉柘和周忱這邊,直接往院子裏大量的運送起了水泥,還有玻璃。

    該享受還是要享受的,所以朱瞻基打算先給自己建一個溫棚。

    畢竟玻璃有了,就連水泥,朱瞻基這邊也讓劉柘搞出來了。

    萬事具備,給自己搞一個小溫棚,然後種上一些反季節蔬菜的事情,自然就可以提上日程了。

    雖然這個時代也有火室這種建築,特別是皇宮裏麵,但是火室這種建築能夠培養的蔬菜也實在有限。

    畢竟是見不到陽光的房子,更多的都是屬於黃化菜,像豆芽,韭黃,還有芹菜一類。

    而且代價還極大,就算是朱瞻基身為皇太孫,想要吃上這麽一份,都不是什麽容易的事情。

    民間的一些酒樓裏,一份韭黃的價值,在冬天裏更是貴到了天際,差不多三四十兩銀子,才能享受的到。

    當然也有溫泉旁邊種植的綠色蔬菜,這種對地形有要求不說,蔬菜生長的也並不是十分好,

    而且價格更高,朱瞻基之前就看到有酒樓賣這種黃瓜,小小的一根,大概也就手指粗細的樣子,就價值數兩銀子,而且味道還並不好。

    最便宜的可能就是白菜了,白菜耐儲存,這玩意兒在北方,幾乎每年冬季都會有人大量儲存起來。

    窖藏白菜,在北方,特別是順天一帶,最為流行,不過南方則相對而言要少上許多,甚至因為地理環境,可以說是十分罕見。

    皇宮裏的白菜,也基本都是從北方運送過來的,代價同樣並不算低。

    所以這幾天在測試好水泥後,朱瞻基一邊給劉柘撥了三十多萬兩銀子,開始籌建新的水泥廠。

    一邊則是自己抽空就把這個溫棚給設計出來了。

    有了水泥,建築就開始變得簡單。

    加上前期的準備,後期各種事項就變得簡單了起來。

    二十多個工匠,在熟悉水泥,還有玻璃這種事物後,隻用了不到五天的時間,一個像模像樣的溫棚就已經出現在了院子裏。

    這幾天朱高熾忙著文會的事情,對自家兒子這邊的事情關注並不多。

    等他發現時,這座溫棚已經徹底搭建完畢。

    主體的承重結構,朱瞻基用的都是水泥和特製的鋼鐵,再加上一些木頭固定,然後用玻璃覆蓋整體。

    為了能夠達到恒定的溫度,朱瞻基又讓人在溫棚的一麵用水泥和泥土砌了一麵厚厚的保溫牆。

    兩頭加上火室,隨著柴火添加進去,溫室的溫度立即就像開了空調一般。

    朱高熾進來沒一會兒,額頭就已經開始冒汗。

    看到朱瞻基,就連忙喊了一聲

    “兒子!”

    朱瞻基正在檢查溫棚裏是否有地方漏風,聽到自家傻爹喊,他這才回過頭,笑著打了個招呼道

    “爹,您來了?”

    朱高熾一邊擦著汗,一邊走了過去,看看朱瞻基,又看看溫棚,道“兒子,這個,你這又是打算做什麽………”

    朱瞻基看到自家傻爹都熱出汗了,一邊幫著朱高熾將身上的外套脫了下來,一邊解釋道“這個叫溫棚,嗯,就是火室,用來冬天種菜的!”

    火室朱高熾知道的,對於冬天種菜什麽的也並不驚訝,而是指了指四周的玻璃,張了張嘴

    “可是………這個…水晶……”

    玻璃的事情,張氏倒是知道,畢竟朱瞻基弄得兩麵鏡子,有一麵就是送給了張氏,本來張氏還挺感興趣的,

    玻璃鏡照鏡子時,鏡子裏的人物更加真實,女人嘛,有幾個不喜歡照鏡子的?

    所以覺得兒子對她是真的好,居然給她弄了這麽一大塊上等的水晶磨成了鏡子。

    不過後麵聽說這玩意兒就是一堆沙子燒的,和蓋房子用的琉璃瓦差不多,想要多少就有多少後,立馬就沒了興致。

    要不是玻璃鏡子看上去確實比銅鏡要好上幾分,說不定就直接給朱瞻基翻白眼了。

    畢竟哪有給自己老娘送禮物,送一堆沙子的?

    而朱高熾最近忙著文會,早出晚歸的,並不清楚。

    此時也是第一次見,看到自己麵前這看上去就價值不菲的水晶,卻被自己兒子用來做成了這個什麽溫棚火室什麽的,他一時間都不知道該如何開口了。

    是的,朱高熾第一眼就把這東西當成了水晶。

    雖然驚訝於朱瞻基能弄來這麽多水晶,但是他更無語的卻是自家兒子把這些水晶用來弄成了溫棚。

    覺得太過於奢侈。

    對玻璃這種東西,他反而倒不怎麽震驚。

    畢竟他知道自家兒子是很有錢的,弄些水晶來倒也並不算稀罕。

    朱瞻基將手裏的外套遞給了旁邊跟著的宮女,一邊繼續檢查溫室的情況,一邊道

    “爹,這可不是水晶,這些東西都是一種叫做玻璃的東西,您隻要知道這東西就是用一堆沙子燒的,價值就和琉璃差不多就成。”

    “和琉璃差不多?”

    朱高熾聽到兒子的話,張了張嘴,一臉質疑,琉璃他又不是沒見過,皇宮裏各個大殿用的就是琉璃瓦,但眼前這個這明明就是水晶嘛。

    但是看著兒子這幅樣子,他又沒辦法反駁,頓了下,又有些擔憂道

    “兒子,就算是琉璃,可是你把這院子拆了,這事兒你爺爺要是知道了,一準饒不了你。”

    聽到朱高熾這話,朱瞻基立即咧嘴一笑道“這事兒我又不傻,我肯定動手前就給爺爺說了啊!”

    朱高熾愣了一下,不過聽到朱瞻基說和老爺子說了後,還是鬆了口氣,接著又好奇問道“那你爺爺怎麽說?”

    “也沒說啥。”

    朱瞻基看了一眼朱高熾,微微一笑道“爺爺就是問我,一座院子夠不夠?要不夠可以再拆兩座,說是皇宮的院子,隻要不是重要的地方,讓我看上了隨便拆,還問我銀子夠不夠?不夠的話,就從他的內帑取,到時候給他上個折子就成!”

    “這是你爺爺?”

    聽著朱瞻基的話,朱高熾眼睛瞪的都大了一圈,一臉不可思議,比起剛剛看到自家兒子用這什麽玻璃水晶的建造這個火室還要覺得震撼。

    自家那位老爺子,什麽時候這麽好說話了?

    以前自己監國處處小心,事事謹慎,就這,還會時不時被叫去嚇唬一頓。

    怎麽到了自家兒子監國,這老爺子立馬就變了一個人?

    皇宮裏的院子隨便拆?

    錢不夠就從內帑取?

    自己監國時為什麽就沒碰上這種好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