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世子野心

字數:3251   加入書籤

A+A-




                      唐顯悅沒想到鄭經說的如此直截了當,大明真的就這樣亡國了嗎?

    “世子!大明真的沒救了嗎?”

    “以目前這樣的狀況,應該是沒救了!”

    “老夫不信,滿洲八旗是厲害,可是八旗再厲害,他們能夠騎馬到海上嗎?隻要我大明水師保持優勢,滿清也拿我們沒有辦法。”

    “祖父,您想到太簡單了,如今滿清已經基本占據了大明全部土地,大明最大的力量隻剩下我鄭氏的這點兒人馬,眼下看是我鄭氏水師占有優勢。

    可是祖父別忘了,滿清占有人力優勢,隻要他們肯集中力量造船訓練水師,我們與滿清的力量之比早晚都會失衡。

    據孫婿所知,滿清已經與紅毛夷勾結到一起,滿清有人有錢,紅毛夷有船有炮,隻要他們聯合到一起,我鄭氏可有勝算?”

    唐顯悅還是有些不服氣,他這樣的大明忠臣,怎麽甘心眼看著大明就這麽亡了,繼續爭辯道“就算滿清獲得艦船、火炮,這水師可不是陸地,就滿清那些旱鴨子,他們懂得海戰嗎?”

    “建奴是沒有水戰人才,可是漢人有啊!幾千萬漢人裏,難道還找不到一兩個水師人才嗎?更何況還有海霹靂施琅投降了滿清,這個卑鄙小人全然不顧與我鄭氏的情誼,竟然忘恩負義投靠了滿清。

    施琅久在我鄭氏水師之中,深知我鄭氏的深淺,就算他不敵我鄭氏,可是也知道我鄭氏的虛實,知道我鄭氏的軟肋在哪裏,如果不出孫婿所料,用不了幾年,滿清為了不讓我鄭氏在大陸獲得補充的人口,一定會進行遷界禁海。”

    遷界禁海這個詞唐顯悅一點兒都不陌生,大明開國的時候,朱八八就實施過,當時沿海百姓經常苦於倭寇襲擾,於是明太祖朱元璋便下旨在沿海地區設置備倭衛所,同時嚴旨片板不得下海。

    這樣做的目的隻有一個,那就是讓與倭寇勾結的內鬼失去了與倭寇勾結的機會,不過大明的禁海禁的不徹底,倭寇之患一直持續到嘉靖年間,大明出了個名將戚繼光,才將倭寇暫時壓製下去。

    這也隻是暫時壓製下去,大明朝的海盜早已經形成了氣候,從汪直到李旦再到十八芝互相爭鬥,最後鄭芝龍一家勝出,海盜最後搖身一變成了大明官軍,更在鄭芝龍投降之後,他的兒子成了大明最後的柱石。

    “世子是說滿清會實施遷界禁海,如今百姓早已習慣在海上打魚討生活,強行禁海,滿清不怕激起民憤嗎?”

    鄭經冷笑一聲“滿清怎麽可能會怕,真正的硬骨頭,早就被滿清殺光了,現在能夠活下來的,都是甘心願意做奴才的,祖父若是不信大可觀察幾年,就知道孫婿所說到底是不是真的。”

    “照你這麽說,鄭氏也幹脆投降得了,反正也沒有希望,投降做奴才還能爭取一條活路!”唐老頭兒怒氣衝衝地說道。

    鄭經不以為意,歎了口氣說道“當年諸葛孔明北伐,難道不知道不可能成功嗎?他當然知道,可是他還是堅持六出祁山,最後活活累死,他為了什麽?

    孫婿認為孔明先生心中所想就是恢複漢室江山,這是整個劉備集團高層的共同理想,孫婿看來比輸贏更重要的是信念,若是大家連恢複漢家江山的信念都沒有,那才真的是投降算了。

    當然我們也不是沒有翻盤的機會,不過這樣的機會非常渺茫,隻能是盡人事聽天命而已,隻有我們這些站在最高層的人保持最清醒的頭腦,才能在以後盡量不犯錯誤。

    與滿清相比,我們的本錢越來越小,一次都損失不起,滿清可以失敗無數次,而我們隻要經曆一次大的失敗,就會滿盤皆輸。”

    唐顯悅當然知道鄭經說的話都是肺腑之言,他的怒火不過是自己心中的不甘罷了,解決不了任何問題。老爺子長歎一聲,感慨道“百無一用是書生,若知今日之情形,老夫就應該棄筆從戎,也好過如今這般行屍走肉般活著。”

    “祖父不必妄自菲薄,讀書有讀書的用處,習武有習武的用處,各是各的用處,未來開發東番島祖父這樣的大才還是有大用的,我漢家天下能否翻盤,就要看我們能否將東番島經營起來。”

    唐顯悅對鄭經的話不置可否,岔開話題又閑聊了幾句,鄭經留在唐府吃了一頓便飯,便帶著唐婉兒返回了鄭府。

    送走鄭經之後,唐興文隨著父親回到書房,關上房門之後,唐興文迫不及待地問道“父親!依您看來世子是否值得扶保?”

    唐顯悅搖搖頭道“一時半會兒還看不出來,當初與鄭成功定下這門親事,本也是為了在鄭氏站隊,沒想到這個紈絝如此不堪。

    沒想到峰回路轉,這紈絝似乎浪子回頭了,不過我唐氏還是不能冒險,畢竟唐氏一族不是我們父子一脈,偌大的家族一旦徹底的站在世子這邊,就等於把我唐家陷於險境。

    眼下我們要做的就是老夫親自去一趟東番島,與鄭成功談一談,收回當初之話,也算是為鄭經恢複一點兒名聲。

    至於我唐家是否投入全力扶保鄭經,還要看他接下來的作為,能否對得起我唐家的支持。”

    “父親!兒子旁觀者清,這世子如今的野心可不小,雖然說表現的非常謙和有禮,但是在話裏話外還是透露出了勃勃的野心。”

    “興文有何發現?”

    “父親注意到沒有,世子在談論天下局勢之時,不知是有意還是無意,一直都是在說漢家天下,而不是大明天下,由此可見,世子與延平王最大的不同就是世子沒有延平王忠君的包袱,做事可能就會更加靈活一些。

    若是世子是有意這麽說話,那就是在向我父子表明態度,他不會做大明的忠臣,大明這個殼子他可能會用,不過也就是用來收攏一下人心,一旦羽翼豐滿,就會如朱元璋對付小明王一般將大明這個殼子一腳踢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