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四章 出征呂宋
字數:4843 加入書籤
時光荏苒如白駒過隙,轉眼間就到了永曆二十一年的年底。
船廠已經有四艘二級戰艦下水,其中去年下水的兩艘戰艦如今已經漸漸形成了戰鬥力。在紅毛夷歸化人員的幫助下,鄭氏海軍已經漸漸掌握了這種西式戰艦的操縱與戰鬥方式。
四艘戰艦第一艦隊分到兩艘,第三艦隊分到兩艘,第二艦隊,暫時並未獲得新式戰艦。
四艘戰艦分別被明明為, 萬年艦、天興艦、舊港艦和滿剌加艦,其中‘萬年艦’與‘天興艦’劃歸第一艦隊,‘舊港艦’與‘滿剌加艦’劃歸第三艦隊。
沒有在第一時間拿到大艦的第二艦隊長官陳輝為此還將官司打到了鄭經的案頭,鄭經隻能好言安慰,表示下一批次的大艦一定優先裝備第二艦隊。
有了新式戰艦,作戰陣列也隨之進行了調整,以兩艘大艦為旗艦,第一艦隊建立兩支分艦隊, 一支分艦隊包括一艘大艦,十艘大夾板船,二十艘小夾板船,再配備十艘一號福船做為補給運輸艦。
兩支分艦隊由第一艦隊正副主官分別指揮,平時進行戰役對抗,戰時共同編組進行配合作戰。
經過一年多的準備,鄭經終於決定在永曆二十一年年底對呂宋發起打擊。
在這一年多的時間裏,鄭氏的細作從呂宋不斷傳回消息,在呂宋的鬥牛國人現在的主力戰艦依然還是以蓋倫船為主,大概有十幾艘的樣子。
由於鬥牛國的海軍貪汙嚴重,戰鬥力已經遠不如從前,甚至都趕不上當初的紅毛夷水平。
不過鬥牛國在呂宋經過百年經營,單單是鬥牛國人至少就有七八千人,還有更多的鬥牛國男人與本地女人生下的本地鬥牛國人。
鬥牛國的男人幾乎是全民皆兵,一旦發生戰爭,他們很快就能組織起上萬人的軍隊,配合著西夷堅固的堡壘, 想要攻打呂宋還是需要一定的實力。
為了做出更加充分的作戰計劃,鄭經召集海陸兩軍高層進行戰爭推演, 在王宮作戰室中掛著大幅的呂宋地圖,並且用紅筆將鬥牛國盤踞的馬尼拉地區圈了出來。
鄭經用木杆指著馬尼拉灣說道:“諸位請看,這裏是鬥牛國在呂宋的老巢,這個港灣可比我們進攻爪哇巴達維亞港灣易守難攻多了。
馬尼拉灣入口最窄處隻有三十多裏,中間還有一座小島相隔,小島上布置有炮台,炮台上的長管火炮能夠將整個海峽封鎖。
想要進入馬尼拉灣進攻鬥牛國的馬尼拉城,首先就要打掉這座炮台。諸位說一說如何以最小的代價拿下這座炮台?”
“王上!想要攻打這座炮台,首先要能夠壓製住這座炮台的火力,目前我軍的火炮能夠壓製炮台的火炮隻有‘萬年艦’與‘天興艦’上的大口徑火炮能夠做到。
其餘大夾板船上的火炮與炮台硬拚隻能是兩敗俱傷的結果,若是能夠悄無聲息地靠近小島進行偷襲或許能夠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洪暄第一個發表意見。
鄭經搖搖頭道:“不妥!根據細作穿回來的消息,鬥牛國人根本不讓外人登島,島上全部是鬥牛國的西夷。
我們的人一旦靠近就會被發現,不但靠近不了,還會受到不必要的傷亡。”
洪暄的偷襲計劃被鄭經否決之後,眾人都陷入沉思之中,這種孤島的進攻,除了強攻之外就隻剩下圍困一條。
可是這座炮台小島並不是一座孤島,它的身後還有整個馬尼拉的鬥牛國援軍, 一旦短時間內拿不下炮台就要應對鬥牛國的戰船攻擊。
林陛見眾人不說話, 便問鄭經:“王上!這座炮台有多少炮,細作查清楚沒有?”
“咱們的細作無法上島,無法確定火炮的數量,不過寡人認為料敵於寬,還是要按照紅毛夷的炮台標準進行計算。
紅毛夷的炮台重炮有五十門,而且西夷的炮台都是石頭砌築,防護要比戰艦嚴密的多,我們火炮打人家一下沒多大的事,我們戰艦挨上一炮彈就會造成傷害。”
就在眾人一籌莫展的時候,劉國軒站起來說道:“王上!諸位,既然西夷能修炮台那我們也能修,細作不是說小島距離北邊的陸地不到六裏地。
我們完全可以先占據北邊的陸地,將重炮運到陸地上,修築炮台與敵人對轟。這樣我們西夷的攻守易勢,炮台被我們拿下就是一個時間問題。”
“劉將軍!若是我們在登陸修築炮台的時候被西夷的陸軍進攻怎麽辦?”洪暄問道。
“咱巴不得他們主動出來跟咱打野戰呢,我們的新式火銃的射程與精度遠勝於西夷,隻要西夷敢於出來野戰,我們正好將其一網打盡,省的在攻城的時候給我們製造麻煩。”
“觀光這個主意好!我們多攜帶重炮至少要有五十門,這五十門重炮,運上陸地之後將不再運走,以後就做為馬尼拉灣的陸地炮台與小島一起守護馬尼拉灣。”
鄭經第一時間就認可了劉國軒的這個辦法,劉國軒是陸戰思維,首先看到的是如何在地圖上找到對己方有利的位置。
這種作戰方式必須建立在己方有著優勢的後方,不用擔心自己的後路被斷絕,這一點上正好鄭軍在家門口作戰,占有絕對的地利優勢。
而鬥牛國對於殖民地的理解就是能夠給王室與貴族帶來財富的地方,對殖民地並不願意下力氣經營,各個殖民地都是放任自流,貪汙橫行。
以至於西方主要列強中鬥牛國經營殖民地的能力最差勁,比起後來居上的約翰牛與高盧雞差了好大一截。
不過鬥牛國的正好給了鄭氏進攻的機會,讓鄭氏的進攻能夠將損失盡量降到最低。
在拿下馬尼拉灣小島炮台的過程中若是鬥牛國的海陸軍出現,正好借機一並消滅掉,若是鬥牛國龜縮在馬尼拉城不與鄭軍正麵交戰,那就直接向內推進。
憑著鄭軍海陸兩軍的絕對優勢,隻要拿掉了威脅最大的炮台之後,最後的難啃的骨頭就隻剩下馬尼拉城。
對於駐守馬尼拉的海軍,無論怎樣掙紮,在絕對優勢下要麽選擇投降,要麽選擇沉沒。對於對陸作戰與攻城,鄭氏已經找到了一條在這個時代最先進的進攻方式。
當然作戰計劃並不等與實戰,在進行作戰計劃設定的時候要留有餘量,比如在作戰計劃中海軍在沒有徹底消除鬥牛國海軍的時候,絕對不會將陸軍送到馬尼拉城下。
經過連續幾日的推演,一份完整的作戰計劃做了出來,此次對呂宋作戰海軍出動第一艦隊主力,共計八十二艘戰艦。黃安的後勤商業艦隊負責運送後續的補給以及陸軍部隊。
為了確保攻擊順利,五軍都督各軍主官分別率領兩個鎮出戰,再加上隨鄭經出動的侍衛親軍,以及這一次特意調動的黑番鬼軍,共計兩萬六千三百人馬。
可以說這一次的出兵,以及動用了鄭氏能夠動用的所有力量。
一切準備就緒,鄭軍在永曆二十一年的臘月初九誓師出兵,出兵的理由是現成的,那就是西夷在呂宋屠殺華夏子民,身為華夏子民的守護者,鄭軍對於華夏子民的保護責無旁貸。
隻要扛起民族大義,打起保護百姓的旗號,這場戰爭在鄭軍的宣傳下就是一場正義的戰爭。
龐大的艦隊在領航員的引領下,經過兩天兩夜的時間渡過巴士海峽,找到了呂宋島北方的陸地。沿著陸地邊緣海一路南下,又經過了兩天的時間艦隊來到了馬尼拉灣入口的外圍。
對於突然到來的龐大艦隊,可把守護炮台的鬥牛國士兵嚇壞了,當他們看到鄭軍軍艦上飄揚的漢字旗幟之後,立刻明白了這是來自鄭氏的軍隊。
在這片海域裏,能夠出動這麽大的艦隊的勢力隻能是鄭氏,盡管心中無比的恐懼,守軍還是派出小船打著白旗向鄭軍交涉。
鄭軍讓士兵將人拉上林陛的旗艦‘天興艦’,這個鬥牛國的使者能夠說一些簡單的中文對話,而且是鄭軍能夠聽懂的潮州口音。
這個家夥一見到鄭經便開口質問道:“尊敬的中國將軍,貴軍如此規模的艦隊在沒有提前通知我方的情況下就靠近我國領土,這是非常不友好的行為。”
鄭經沒有搭理他,將交涉的權力交給了跟隨在身邊的洪磊。洪磊跟隨鄭經一年多了,對於自己這個王上是什麽性格非常清楚。
王上最看不慣這些白皮本來是強盜,還要擺出一副彬彬有禮的樣子,今天若不是鄭軍大軍壓境,而是一兩艘鄭軍的小船靠近這裏,這些白皮會毫不猶豫地開炮進攻。
“我華夏禮儀之邦,對於朋友以禮相待,對於敵人我國不介意施以幹戈,不知貴國是願意做我華夏的朋友還是做我華夏的敵人?”
“我國當然願意與貴國友好相處,雙方之間一直也在進行友好的貿易往來,這是王國一貫的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