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八章 承天風起

字數:5286   加入書籤

A+A-


    鄭經沉思了片刻點頭道:“嶽父調到呂宋也好,呂宋今後肯定有很好的發展,寡人也會在政策上向呂宋傾斜。

    保證每年撥給呂宋的移民人口不會低於兩萬人,連續支持五年,五年之後,呂宋就要有自己自我發展的能力。”

    唐興文仔細琢磨了一會兒說道:“得王上如此支持,這呂宋臣保證五年之內必成我鄭氏的後方糧倉。”

    “寡人相信以嶽父的能力, 不過不能按照承天府的那種施政模式,承天府的目標是養活從離島後撤的幾十萬百姓。

    而呂宋沒有這種壓力,呂宋完全可以采用大農場的模式進行墾殖,比如說以一千畝為一個地塊開辟種植園。

    比如種植甘蔗、劍麻、金雞納樹等經濟作物。至於糧食,呂宋能夠做到一年三熟,少量的土地進行大規模種植就能滿足呂宋的糧食供應。

    至於說以後進軍大陸的糧食供應,從呂宋調糧不如就近從承天府調撥,成天府發展起來, 所生產出來的糧食足夠滿足二十萬大軍的消耗。

    總之這土地一定要合理規劃, 糧食種的太多我們消化不掉就會爛掉,這不劃算。而且在對外貿易方麵糧食的價值遠沒有白糖、麻繩、藥品的價值高。”

    “王上!這甘蔗、劍麻臣知道,這金雞納樹是個什麽東西,種這個樹有什麽用?”

    “這金雞納樹是鬥牛國人從新大陸引進到呂宋的一種樹木,這種樹木的神奇之處在於它的樹皮能夠治療瘧疾,也就是打擺子。

    這個秘密鬥牛國人一直當做最大的秘密並不對外公布,寡人也是在無意間查閱鬥牛國的資料才知道了這個秘密。

    嶽父您想想看,一旦這種藥品投入到市場上,我們能夠掙到多少利潤,我們在開發熱帶地區的時候,最頭痛的就是打擺子,每年因為打擺子死了多少人。盡管我們知道黃花蒿對打擺子有治療效果,然而瘧疾的死亡率依然是居高不下。”

    唐興文眼睛亮了,他太清楚瘧疾對熱帶墾殖的危險了,承天府不敢快速進行開發的很大一個原因就是瘧疾這把無形的殺人的刀。

    若是真能確定這個金雞納樹的樹皮有治療瘧疾的功效,而且比黃花蒿的效果更好, 這個種植園一定會成為呂宋的經濟支柱產業。

    “王上!這個樹容易種植嗎?”

    “這個寡人也不清楚,需要不斷進行摸索,寡人會從試驗田給你調撥幾名農技員,到時候他們會協助你進行栽培與育種。”

    唐興文又問了一個愚蠢的問題:“王上!這種植園肯定需要大量的人力與財力,單靠官府肯定不行。

    移民過來的大多數都是窮得連飯都吃不起的百姓,他們如何能夠買得起一千畝以上的土地,而且若是大多數移民都開辟種植園,勞力從哪裏來?”

    鄭經壓低聲音說道:“我的嶽父大人,出門可別說這話是我說的,那麽多的土人留著幹什麽?勞動力完全可以用這些土人,給移民發放武器,讓他們自己去捕奴不就行了。”

    唐興文三觀盡碎,這完全違背了聖人之學的教導,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看著唐興文糾結的表情,鄭經給他下猛藥道:“你可知道鬥牛國人曆次對華夏百姓的屠殺,下手最狠的是什麽人?”

    唐興文明白了鄭經的意思,這些土人是無法與華夏移民和平共存的,他有些糾結地道:“若是我們大規模的做這種事,我們與土人之間再也恢複不到和平的狀態之下。”

    鄭經冷笑道:“嶽父上任之後, 走訪一下澗裏那邊的移民村落,詢問一下這些移民百姓, 聽聽他們對土人的看法,聽聽他們支不支持官府對土人的打擊。”

    “臣明白了,臣知道該怎麽做,要做到這一點需要駐軍的配合,畢竟百姓之間行為鬆散,需要軍隊對百姓進行編練。”

    “這是軍隊責無旁貸之事,百姓在農閑之時必須參與軍事訓練,承天府與瓊州府如此,呂宋府也是如此。”

    在唐興文正式履職呂宋知府後,鄭經收到了吏官衙門的奏疏,吏官衙門銓選了三名官員做為萬年縣知縣的候選人,請延平王勾選。

    三名官員分別是楊英、鄭纘緒(鄭泰子)和莊文烈,鄭經一看這個名單立刻就明白了這是怎麽回事,很明顯自己的從叔想要給自己的子弟鋪路了,當然還有一些不能宣之於口的原因。

    鄭纘緒今年還不到二十歲,雖然說有些才名,算得上鄭氏三代中的優秀人才,但是這麽早就身居高位,難道不覺得這是揠苗助長嗎?

    本打算親自帶著人馬去收複三寶顏,順便從三寶顏南下,一路沿著香料群島邊緣向西到爪哇島、舊港、滿剌加巡視一番。

    自己已經好幾年沒有到南洋親自看一看了,也不知道南洋現在到底是個什麽情況,這些領地親自巡視一番的威懾,可比聽屬下的匯報管用多了。

    然而麵對承天府的政局出現動蕩的隱憂,鄭經隻能將收複三寶顏的任務交給今後將駐守在呂宋的洪暄與謝永常。

    鄭經則帶著剩餘的艦隊與陸軍提前返回承天府,安平城內的文武官員誰都沒有想到延平王會這麽快返回承天府。

    從出征到返回隻經過了三個多月的時間,鄭經突然返回打了一眾文武一個措手不及,甚至在鄭經召集所有官員在王宮議事時,一些在官廨坐班的官員竟然能夠在大白天就找不到人。

    鄭經的臉色很難看,官員們表現讓他憤怒異常,指望這樣毫無責任心的官員能夠做成什麽事。他感覺自己的智商受到了嚴重的侮辱,自己自以為製定了嚴密的製衡製度,能夠杜絕官員的懶政惰政。

    然而現實狠狠地抽了鄭經一個耳光,這他麽的天下的烏鴉一般黑,難怪老朱那麽痛恨這幫雜碎。果然除了少數另類,大部分的讀書人沒有好東西。

    這種精英教育模式下的讀書人,本來就覺得自己高人一等,指望他們能夠放下身段真心地為百姓著想那簡直就是癡人說夢。

    召集議事的鍾聲已經敲響了超過半個時辰,按照在安平的官員居住的位置,就算最遠的官員這麽長時間也足以趕到,更何況這個時間正是在衙門坐班的時間,人去了哪裏?

    鄭經放下手中的奏疏,冷笑道:“既然不來,那就不等了,楊來嘉!”

    “臣在!”

    “將今日在安平城沒有告假卻沒有到場的官員全部記下來,所有官員全部革職流放呂宋島聽候呂宋官府安置。”

    “王上不可啊!我延平王府讀書人本就不多,一下貶謫這麽多的官員,這麽多的缺口臣去哪裏找這麽多合格的讀書人?”鄭泰立刻跳出來反對道。

    “沒了張屠夫,寡人就吃不上褪毛的豬了嗎?”

    “王上若是一意孤行,恐怕會有更多的官員選擇辭官歸隱,到時候誰來替王上牧民,這打天下靠武人,這治天下靠的可是讀書人啊!”

    “是嗎?還有誰要辭官,盡管提出來,寡人絕不挽留!”

    這話說的極其刻薄寡恩,是鄭經繼位以來從未有過之事,一名官員走出來摘下頭上烏紗說道:“臣請辭!”

    鄭經連頭都沒抬,隻是輕輕地說了一聲:“準!”

    那名官員傻眼了,愣在原地半天沒緩過神來,隻能黯然地躬身向後退出大殿。

    還沒等他退出去,鄭經的話又跟了過來:“此人永不敘用!”

    官員渾身顫抖,一個踉蹌栽倒在地,半天才艱難地爬起來,嚎啕痛哭。

    “還有沒有官員請辭的?一並說出來,寡人絕不挽留!”

    大殿裏鴉雀無聲,所有人都知道延平王正在暴怒的邊緣,誰也不敢在這個時候觸怒鄭經。

    “寡人已經給了你們退出的機會,既然無人選擇請辭,那就是還想好好地當這個官,既然要好好地當官,那就把該你幹的事認真地幹好。”

    “臣等遵詔!”

    “唐顯悅!”

    “臣在!”

    “寡人命你在禦史台,組建反貪腐司,由你親自兼任主官,反貪腐司有權調查任何官員。隻要證據確鑿,便將證據遞交刑官衙門進行抓捕。”

    “臣遵詔!”

    “刑官何在?”

    “臣在!”蔡政趕緊出班行禮。

    “命你組建刑偵司,負責我鄭氏所有案件的偵破,人員從各個地方的捕快衙役中選擇,同時地方上同步建立提刑官。

    完全由刑官垂直管轄,辦案之權不受地方官員幹涉,寡人給了你權力,你就要給寡人把差事幹好了,若是幹不好,寡人不介意換人!”

    蔡政心中一凜,趕緊表態:“請王上放心,臣一定鞠躬盡瘁,盡心王事!”

    “既然如此寡人現在就給你們一個大案,禦史台反貪腐司聯合刑官刑偵司,給寡人徹查今日所有未到的官員,包括剛才請辭的官員,隻要有貪腐犯罪的行為,全部緝拿歸案。

    寡人希望這個案子,你們給寡人辦的明明白白,讓所有心懷不軌者明白,天網恢恢疏而不漏!”

    “臣!遵詔!”蔡政與唐顯悅一起出班行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