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九章 新塘大戰(上)
字數:4228 加入書籤
在洪暄的幫助下,黃廷定下了作戰計劃,便按照作戰計劃穩步向前推進,黃廷雖然因為年齡問題有些跟不上軍隊的進步,不過對於自己軍隊的裝備程度還是非常的有信心。
很顯然尚可喜並不想讓鄭軍這麽安穩地到達他預設的戰場,利用己方騎兵的優勢,對鄭軍進行了戰場遮蔽。
鄭軍隻能以小股軍隊的形勢在前方探路, 同時在遇到危險的時候給後方的大隊人馬示警。
大半天的時間鄭軍采用進攻隊形,來到了新塘附近,兩軍之間的距離已經相距不到十裏。
鄭軍的前鋒小隊已經發現了滿清遊騎兵的蹤跡,這些遊騎兵不但能夠充當滿清的斥候,同時還能隨時集中力量對鄭軍前鋒部隊發起攻擊。
黃廷擔心小股部隊受到損失,下令所有前出的小股部隊回歸建製,大軍的行軍速度慢了下來, 步步為營時刻防備滿清騎兵的突擊。
鄭軍沒有騎兵的劣勢,在這一刻顯露無疑,在新塘平南王軍營中,尚可喜在手下將領的陪同下登上望樓,舉著望遠鏡觀察著遠處而來的鄭軍。
望著遠處滾滾而來的鄭軍,尚可喜舉著望遠鏡的手打了個顫,遠處而來的鄭軍,雖然行軍的速度很慢,但是卻是軍容嚴整。
不要以為排個整齊的隊列很容易,如果連續行軍一個時辰以上,軍隊還能保持橫看成行、豎看成列,絕對可以稱得上強軍了。
尚可喜打了一輩子仗,當然清楚這其中的關鍵,這樣嚴整的隊形,那是需要日複一日的反複訓練,訓練的花費更是一個難以想象的數字。
沒想到鄭氏海寇已經練成了如此強軍, 可是讓尚可喜不解的是, 這些鄭軍的士兵沒有看到一人穿戴盔甲,難海寇練成了刀槍不入的絕技嗎?
站在尚可喜身邊的尚之信同樣舉著望遠鏡觀察著鄭軍的行軍,隨著鄭軍越來越近, 尚之信對尚可喜說道:“父王!趁著海寇立足未穩,讓八旗勇士衝一波吧!”
尚可喜點點頭道:“那就派五個佐領的騎兵出戰,告訴將士們,試探性攻擊,沒必要跟這些拚命。等到走近了,先用紅衣大炮轟一輪再說。”
尚之信點點頭,轉身下望樓去安排,不一會兒工夫一隊一千人左右規模的騎兵衝出了營寨,殺向鄭軍。滿清的騎兵都是老兵油子,對於戰爭的節奏把握的非常到位。
而鄭軍大多數都是新兵,完全依靠的是軍法與紀律,以及先進的武器與作戰理念進行戰鬥。
平南王府的騎兵在一名甲喇額真的率領下,很快與鄭軍就拉近了距離,雙方之間相距已經不足一裏,這個距離的戰馬提起速度,到達鄭軍陣前馬速正好達到巔峰,衝擊力將是最強的。
甲喇額真揮手讓騎兵重新進行了編組, 排成一個鋒矢陣型甲喇額真一馬當先衝了出去。這個家夥仗著自己身上披著三層重甲, 以為自己就是刀槍不入存在。
鄭軍前鋒是兩個鎮的步兵,在看到滿清騎兵的衝鋒後, 立刻按照預案排成防騎兵陣型。這種遭遇戰炮兵一時半會起不到多大的作用,便被鎮將留在後方,兩個鎮四個千總隊,迅速排成四個方陣。
四個方陣呈井字形排列,騎兵無論從哪個方向進攻都要麵對一個正三角形的三個點的攻擊。在甲喇額真剛剛提起馬速,鄭軍的槍聲便已經響起。
甲喇額真哈哈大笑:“海寇也就如此膽量,幾百步的距離火銃的彈丸能飛的過來嗎?兒郎們,隨著爺們兒衝啊!隻要殺進海寇的陣列,海寇就是待宰的羔羊,定能殺個痛快。”
甲喇額真的大嗓門傳到了隊伍後麵,跟隨的騎兵也是跟著哈哈大笑,可是接下來滿清騎兵的笑容便凝固了,因為他們發現自己戰友開始不斷的從馬上掉落。
海寇會妖法嗎?怎麽火銃能夠打這麽遠,甲喇額真顧不上多想,一邊大聲呼喊手下的騎兵加快速度,一邊用馬靴上的馬刺猛磕馬腹,戰馬吃痛隻能更加拚命的向前奔跑。
眨眼間,就衝到了相距鄭軍前鋒百步的距離。然而這百步的距離就成了他們難以逾越的天塹,在密集的槍聲中,甲喇額真身上的三層甲胄也沒有給他帶來好運。
一顆子彈從他的額頭射入,甲喇額真的屍體連慘叫的聲音都沒有發出,便一頭從戰馬的身上栽下來。
無頭的戰馬不知所措的圍著自己的主人打轉,希望主人能夠站起來,戰馬與主人往往都要經過長時間的感情培養,尤其是高級將領的戰馬更是如此。
剩餘的騎兵看到鄭軍的火力這麽凶猛,連甲喇額真都折在了陣前,頓時嚇得不敢向前進攻,開始撥轉馬頭準備掉頭逃跑。
可是這調轉馬頭是需要降低馬速進行回旋的時間,就這麽個工夫,一千騎兵就被鄭軍的火力消滅,隻有極少數的漏網之魚逃回了滿清營寨。
鄭軍趕緊打掃戰場,將沒有受傷的戰馬收攏起來,延平王可是有嚴格的命令,繳獲的戰馬要統一上交,進行分配。
尚可喜站在望樓上親眼目睹了自己手下這一千騎兵的覆滅,老家夥心疼的一口氣差點兒背過去,這可是自己的嫡係人馬啊!
心疼之餘,尚可喜想不明白,這海寇的火銃怎麽這麽厲害,連騎兵的快速衝擊都無法突破鄭軍密集的彈雨。
看起來鄭軍投入戰鬥的也隻有三四千人,什麽時候騎兵這麽弱了,一千騎兵能夠被三千步兵打得毫無還手之力。
鄭軍在野外的第一波攻擊,展現了新式裝備的威力,尤其是在麵對騎兵的時候,新式裝備一樣能夠將騎兵打個落花流水。
這場短暫的勝利,讓壓在黃廷心頭的一塊大石落了下來,一路向廣州城推進,黃廷最擔心的便是遭遇滿清騎兵的突擊。
這場短暫的突防戰,以鄭軍的完勝收官,鄭軍甚至連傷員都沒有一個,如此大的戰損比,讓鄭氏上下看到了滿清軍隊與鄭軍的差距。
鄭軍上下對接下來的戰事更是信心滿滿,隨著鄭軍推進到滿清營寨二裏外,黃廷下達了就地紮營並構築炮兵陣地的命令。
這個距離,已經在滿清的紅衣大炮的威脅之下,不過以紅衣大炮的準頭在這麽遠的距離是否能夠打到鄭軍全憑運氣。
鄭軍的炮兵也能在這個位置隨時對滿清炮兵展開反擊,黃廷下令在三個方向布置了三處炮兵陣地,每個炮兵陣地集中一百門火炮。
無論滿清火炮打擊哪裏,隨時都會麵臨鄭軍火炮的集火攻擊,在射速上紅衣大炮打完一炮之後,基本上就成了一個擺設。
滿清方麵自然不會讓鄭軍從容紮營,尚可喜看到鄭軍進入紅衣大炮的射程,立刻下達了開炮的命令。
尚可喜集中了五十門十二磅以上口徑的紅衣大炮,這些大炮早已完成了第一次裝填,處於隨時可以發射的狀態。
在尚可喜的命令下達到炮隊,炮隊管帶登上望樓舉著望遠鏡目測了鄭軍的距離之後,知道這個距離想要精準打擊根本不可能。
可是平南王已經下了死命令,必須開炮給海寇一點兒顏色看看,看來剛剛損失了一千騎兵的平南王已經上了火氣。
既然上峰有了命令,那就打吧,打不打得到再說,好在鄭軍的人數也不少,五十門大炮同時發射炮彈,瞎貓碰個死耗子也能砸死幾個鄭軍。
炮兵管帶大概的估算了一下距離與方向,便命令炮兵調整火炮角度與方向,下達了開火的命令。隨著炮兵陣地騰起的陣陣白煙,一聲聲的巨響聲中,五十發炮彈劃過天空,以人們肉眼可見的速度飛向鄭軍軍營。
鄭軍的各級軍官立刻下達了分散躲炮的命令,實心彈在野戰中在沒有對準密集陣型的時候,威力也就那麽回事,在鄭軍的有效防禦下,五十發炮彈隻打了個寂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