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三章 雙龍會(上)
字數:4414 加入書籤
經過鄭經與康熙兩麵的確認,簽字的日期定在了半個月後,也就是興武元年六月初六(康熙十五年年)。
康熙提前三天便離開京城從朝陽門出城抵達通州,從通州碼頭登上了前往天津的官船。
滿清朝臣希望康熙多帶一些侍衛,以防萬一,被康熙拒絕了。
在康熙看來,海寇若是想加害他, 沒有必要如此大費周折,把他騙到天津加害。德勝門外的一場大戰已經徹底的讓康熙明白,大清與海寇的軍事差距已經拉大,這個時候再打下去就是自取其辱。
所以在前往天津的官船上,康熙隻帶了一千大內侍衛,以及明珠、陳廷敬、張英等隨侍的大臣。還有何義做為華夏方麵的聯絡使者, 也一起跟隨滿清的官船順著運河而下。
十幾艘官船在華夏海軍小型夾板船的護送下,一天時間便抵達了三岔口, 在三岔口靠岸休息了一個晚上。
第二天,從三岔口進入海河主河道,一路暢通無阻地來到大沽口港口。
鄭經給足了康熙麵子,在大沽口港口舉行了盛大的歡迎儀式,康熙從官船上一登上碼頭,就看到了一隊大約千人左右的軍隊,正在碼頭兩邊列隊站立。
以康熙的眼光一眼就能看出這隊人馬絕對是精銳中的精銳,就算是貼身肉搏,自己帶來的那一千大內侍衛在這隊人馬麵前也未必占得了便宜。
這一隊人馬沒有穿戴盔甲,而是還延續著大明的軍服樣式,不過海寇的軍服要比大明的軍服顯得更加的修身,能夠襯托著士卒更加的高大挺拔。
這一身大紅色的軍服穿在身上遠遠望去一片火紅,看起來非常的鮮豔奪目。
康熙有些恍惚,他出生的時候,大清已經徹底的平定了北方,等到他登基的時候,就連大明最後一個皇帝也被吳三桂用弓弦勒死, 他還沒有親眼看到大明軍人模樣。
雖然說眼前的軍人與曾經的大明軍人關係並不大,但是畢竟是打了多年大明旗幟,軍隊的編製形態多少也會有一些明軍的影子。
在看到穿著一身明黃滿清服飾龍袍的康熙踏上碼頭,鄭經主動上前抱拳道:“歡迎清國皇帝愛新覺羅·玄燁蒞臨天津港!”
這句問候是華夏君臣一起商量過之後,決定下來的。這樣的問候語既不顯得華夏方麵居高臨下,也不顯得華夏方麵有諂媚滿清的嫌疑。
以一種最平等的方式對等迎接康熙的到來,是能夠讓雙方都接受的方式,這樣的問候也得到了滿清方麵的認可。
康熙也對鄭經回應道:“朕與華夏王神交已久,今日與華夏王相見真乃三生有幸!”
“寡人也對清國皇帝神交已久,尤其是聽到皇帝陛下十四歲就能暗中布置拿下權臣,更是讓寡人擊節稱讚。”
兩人在碼頭上簡單地寒暄了兩句,鄭經便伸手邀請康熙與身後的滿清諸臣登上了已經靠在棧橋上的‘萬年號’。
這艘第一艦隊的旗艦,這次京畿攻略結束之後,將要返回船廠大修,畢竟是一艘建造多年的老艦,已經服役多年,若是不進行大修已經很難承擔遠海作戰任務。
可就是這樣一艘在華夏海軍中已經是老艦的軍艦,落到滿清君臣眼中也是無比的震驚,都說海寇的艦船厲害, 沒有直觀看到,還是沒有辦法理解。
如今看到如山嶽般停靠在棧橋邊的巨艦,帶給人一種排山倒海的壓力, 人站在這樣的巨艦旁邊顯得那麽的渺小。
就是他們來的時候乘坐的官船跟這艘巨艦比起來就像一個小孩子的玩的玩具,難怪施琅會說就算是十年也未必能夠趕上海寇的水師。
不過康熙還是比較有定力的,這樣的巨艦再厲害也開不到陸地上,隻要大清把沿海讓出來,大力發展陸師,海寇又能怎麽樣。
可是這種給自己鼓勁兒打氣的話,一想到京城外麵的那些海寇的陸師,頓時就沒了多少底氣。
在鄭經的陪同下,康熙登上了‘萬年’號的甲板,‘萬年’號的甲板上已經布置好了酒宴,為了不使大家尷尬,華夏方麵特意將酒宴布置成分餐製。
左邊一排是華夏君臣,右邊一排是滿清君臣。鄭經首先依次地介紹了華夏這邊的高級文武官僚。
鄭經指著林陛說道:“這位是林公台,是我華夏海軍第一艦隊長官,同時兼任海軍總部工作,是我華夏海軍的第一人。”
鄭氏的高級文武官員在滿清這邊都有備案,不過對於鄭氏這邊的官員也就是僅僅知道個名字,並沒有太多的了解。
接著就是何義這個滿清這些天談判的老熟人,尤其是還一路陪著他們來到天津,滿清上下對何義的印象就是此人話不多,一旦說話就能點到要害之處。
不過讓滿清上下意外的是,做為京城攻略的主將周全斌卻沒有返回天津參加這次會議。
鄭經當然不可能告訴他們,周全斌之所以不參加這場簽約儀式,主要是防備滿清突然抽風發動偷襲,前線沒有一個主事的將領怎麽行。
最後介紹的是鄭經身邊的秘書郎洪磊,沒想到滿清上下對武臣不怎麽感興趣,卻對洪磊比較上心。
康熙笑著說道:“這位洪大人朕倒是聽說過,他是洪念藎的長公子吧,年輕人前途無量啊!”
這話說的老氣橫秋,實際上洪磊的年齡跟鄭經差不多,要比康熙大不少,不過洪磊還是委婉謝過康熙的稱讚。
輪到康熙介紹滿清這邊的官員,第一個介紹的是明珠,這邊康熙介紹完鄭經便笑著說道:“原來是納蘭明珠先生,聽說納蘭明珠先生有個名叫納蘭性德的兒子,是也不是?”
明珠沒有在意,覺得自己是朝廷重臣,海寇這邊的細作多有關注也是完全有可能,便笑著回應道:“犬子剛過殿試,如今在翰林院當差,為皇上草擬詔書。”
“聽說令郎體弱多病,我華夏承天府氣候溫潤,名醫集中,若是明珠先生放心的話,可以讓令郎到承天府去養病,相信在我華夏大國醫的調理下,令郎一定能夠康複。”
“多謝華夏王關心犬子,我大清國醫聖手同樣不少,也會用心為犬子調理身體,就不麻煩貴部了。”
鄭經笑笑沒有繼續說話,他是真心喜歡納蘭性德這樣的性情中人,可惜這樣的一代才子英年早逝,大概是天妒英才吧!
康熙接著又介紹了陳廷敬,鄭經同樣如數家珍地說出了陳廷敬的家世身份,澤州陳氏可是名門望族,在滿清更是樹大根深。
在介紹道張英的時候,鄭經問道:“張先生是不有個兒子叫張廷玉?”
這話一出滿清君臣的臉色都變了,張英在目前滿清朝廷不過是個名不見經傳的小字輩,海寇竟然連這樣的小人物都了解的一清二楚,可見滿清內部已經被海寇滲透成了篩子。
張英也是驚訝萬分,點頭道:“犬子剛剛四歲,華夏王是如何知曉下臣有子名叫廷玉的?”
鄭經嘴角上揚,露出一抹讓滿清上下無法猜透的笑容,說道:“張先生若是不嫌棄,可以送令郎到我華夏治下讀書。
我華夏所有衝齡幼童都能入學堂讀書,令郎若是在我華夏讀書,必然會有一個不一樣的讀書體驗。”
張英哪裏敢在這種場合談論自己兒子的事,要是被皇帝猜忌成不忠,那他張氏上下幾十口人的命還要不要了。
“多謝華夏王厚愛,我大清自有法度,也有西席教導讀書,再說犬子年幼,下臣也不放心犬子遠離父母親人。”
鄭經哈哈大笑:“寡人就是一個建議,張先生如何決定寡人不會置喙,不過寡人還是再說一句,這個機會真的很難得,令郎在華夏肯定會有更好的前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