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2章 爺慈孫孝老李家

字數:5917   加入書籤

A+A-


    不出所料,高熲和宋濂投靠大唐的消息傳出後,天下震動。
    加官進爵成為李韜每天必做的兩件事之一。
    另外一件事便是以文壇霸主之姿,讓諸多詞匯染上了顏色。
    而這些詞匯比他的墨寶還要珍貴。
    除了侍寢的皇妃外,鮮有人知道。
    內閣也更忙了。
    重塑吏治之事還在繼續推進。
    而空缺的三品以下的官位需要他們來舉薦,然後由李韜定奪。
    舉薦的範圍囊括了考核為甲的唐臣,以及前來投靠的他國之臣。
    這也就意味著但凡能夠得到李韜親自召見,並且給予加官進爵的他國之臣基本上都是二品以上的重臣。
    本來內閣以為高熲和宋濂來投已是天大的驚喜。
    各大敵國勢必會加強對朝中大臣的監視和管控。
    後續不可能再有這樣的敵國脊梁前來投靠了。
    他們猜對了,但也猜錯了。
    因為官位如高熲和宋濂的,暫時確實沒見誰再來投。
    但影響力如他們的卻不在少數。
    距離年關還有十天的時候,曾經在嬴政一統西南廣袤疆土中立下奇功的甘羅出現在醫道聖院治病,隨後被李韜召見並任為“少保”,從一品!
    因為李韜暫無子嗣,又未立東宮,所以“太子太保”、“太子太師”和“太子太傅”直接被李韜改為了“少保”、“少師”和“少傅”。
    它們作為太保、太師和太傅的副職,和“三太”一樣不再是虛銜,而是手握實權,位高權重。
    消息傳開後,長安的百姓們無不以為自己聽錯了。
    天下皆知,甘羅年僅十二歲便官拜上卿相當於丞相)。
    隻是他如同曇花一現,隨後便銷聲匿跡了。
    有人說他身患頑疾,早死了。
    有人說他年少自負,得罪了秦帝,被禁足老宅。
    也有人說他死於敵國細作之手。
    反正說什麽的都有。
    沒有人會想到時隔那麽多年以後,這位天縱奇才會突然出現在長安,投靠大唐……
    百姓們還在試著慢慢消化這條重磅消息呢,又來一個!
    距離年關還有八天的時候,名滿天下,被譽為“賦聖”和“辭宗”的大漢才子司馬相如投靠大唐。
    李韜設“集賢院”,專門用來招攬天下英才,並且有詩詞歌賦刊印、百家經典修撰之責。
    司馬相如被任為弘教殿大學士,執掌集賢院。
    而在大漢,司馬相如僅是在劉徹讀到其大作《子虛賦》時被任為郞。
    兩國帝王對他的任用可以說天上地下。
    不過大唐朝野無人質疑。
    一方麵司馬相如之才早就名動天下。
    另外一方麵,官場這種內外同時補充新鮮血液的情況讓他們眼花繚亂,又對重整後的官場充滿信心。
    距離年關還有五天的時候,一條消息引爆了李韜的後宮。
    大魏謀士戲誌才突然出現在醫道聖院治病。
    隨後李韜下旨,升諸葛亮為少師、雍州牧,戲誌才為軍師中郎將。
    很顯然,在重塑吏治完成前,李韜將諸葛亮的重心定在“內”。
    而排兵布陣,應對諸國的重任則落在了龐統和戲誌才的身上。
    距離年關還有三天的時候,又一條消息在長安炸開。
    大梁來了八臣投靠。
    對,八個!
    其中七個位列“竟陵八友”之中。
    缺的那一個是上一任梁帝蕭衍!
    從蕭衍曾經也在其中便可以看出這“竟陵八友”的分量有多重。
    它在蕭衍登基前是聲名赫赫的文人集團。
    蕭衍登基後,他們也多被重用。
    此次一起前來投靠大唐,當真讓人大跌眼鏡。
    而在竟陵八友中,沈約是大梁的文壇領袖,學問淵博,精通音律,曆任左仆射、中書令、尚書令、左光祿大夫、侍中、太子少傅等職。
    在大梁是不折不扣的國之重臣,也是蕭綜現在能夠倚重的為數不多的老臣之一。
    現在他卻帶著謝朓、王融、蕭琛、範雲、任昉、陸倕一起投靠大唐,對蕭綜這位新君的打擊可想而知。
    那位不在竟陵八友之中的範縝在大梁文壇也是泰鬥級的人物,曆任晉安太守、尚書左丞等職,後被流放。
    蕭綜繼位後,據說下旨將他召回朝中予以重用,但被他婉拒了。
    如今投靠大唐,對蕭綜的刺激恐怕並不亞於竟陵七人共赴大唐。
    李韜下旨任沈約為少傅、侍中,範縝為特進,謝朓、王融、蕭琛、範雲、任昉、陸倕等人皆被重用。
    除夕。
    自從李韜強留宋國使臣,一直沒露麵的李淵終於出現了。
    不知道他是在生悶氣,還是被這些敵國重臣接連投靠大唐給震撼得又想鹹魚了。
    李韜在宮中大擺筵席,來了個老李家的團圓夜。
    李建成、李世民、李元吉、李元霸、李元景、李元昌等王爺皆是拖家帶口的赴宴。
    其中包括秦王妃長孫無垢。
    她看著貌美如花的李貞英、孫尚香、貂蟬、大小喬等人,看向李韜道:“陛下,這大過年的,我也沒有什麽能送他們的。”
    “聽聞洛陽玻璃坊打造的琉璃天下無雙,又很難買,所以就派人一直在那守著,幸好在前些日子買到了化妝鏡,但願她們會喜歡。”
    玻璃……
    李韜看向了眾皇妃。
    發現她們都知道自己跟長孫無垢的特殊關係,很是配合,無不露出了期待之色。
    李韜都想抽空拉她們一起拍部戲了。
    別說那玻璃坊了,就是玻璃製造之法,都是他提供的。
    雖然她們不知情,但他早送她們化妝鏡、試衣鏡了。
    考慮到現在玻璃很貴,長孫無垢買這當禮物,必然破費了。
    難怪大過年的,李世民鐵青著臉。
    若是知道了真相,他豈不是連下一個除夕都沒心思過了?
    也不知道他欠皇爺爺的那一千貫有沒有還。
    唉,還是關心一下吧。
    再怎麽著也是父子倆。
    李韜示意眾妃去看化妝鏡,然後對李世民道:“老李,還錢了嗎?”
    李世民應激如貓:“你又想怎樣?本王可不欠你的錢!”
    “你別激動,朕說的是皇爺爺的。”
    “快……快還上了,與你無關。”
    “都是賣賺的?”
    “你……”
    李世民以手扶額,頓時不想說話了。
    他堂堂秦王,在此子的逼迫下,已經淪落到讓心腹寫賺錢的地步了。
    要知道他對可是嗤之以鼻的。
    都是生活所迫。
    本來以為偷偷地賣,李韜很難發現。
    沒想到還是被戳穿了。
    丟人啊!
    李韜笑了笑道:“你這也是憑本事賺錢,不丟人!還有魏王、齊王……”
    說這話的時候,他特別看了李元吉一眼。
    他知道李元吉的那些幕僚都已經總結出套路,開始批量撰寫“吊絲逆襲流”和“霸道王爺流”的了,賣得很好!
    尤其是霸道王爺流,在富家女子中很受歡迎。
    不過他也知道,單靠賣,他們還皇爺爺的錢恐怕得還到猴年馬月。
    他們還有很多隱性收入。
    瘦死的駱駝比馬大。
    即使他們落寞了,在各個地方的勢力都被拔除得差不多了,但把手一伸,還是能夠搞到錢的。
    李韜沒打算斷他們財路。
    他們自力更生,總好過國庫大筆撥款。
    諸王之中,現在活得最滋潤的要數李元霸、李元景和李元昌了。
    李元霸是要什麽有什麽。
    李韜對這位皇叔如何,天下皆知。
    至於李元景和李元昌,因為暗中配合玲瓏,幫助她打理一個龐大的商業帝國,自是有錢。
    李淵興許是覺得談錢傷感情,這大過年的就不要再鬥了,所以大手一揮道:“不提這些了,都入座吧。”
    “不過韜兒,你那藥方確實有用,朕看秦王妃的氣色已大為好轉,她破費些送她們化妝鏡也是應該的。”
    “……”
    李韜瞥見李世民的臉色瞬間陰沉了下去,而李淵還老神在在地捋著白須,他忽然覺得今天也許不該請這個腹黑爺爺的!
    他表麵上和稀泥,嚷嚷著以和為貴,實際上是在捅他刀子!
    這是他的報複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