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1章 一本水滸亂大宋

字數:5155   加入書籤

A+A-


    李韜對宋隋聯軍的小動作並不是太上心。
    隻不過他每天都會見一見宋濂。
    是以朝中的不少官員都在私下議論說,他對宋濂的恩寵已經超過和珅和嚴嵩了。
    殊不知他隻是為了書。
    轉眼間出了正月。
    這日他正和貂蟬午睡,宋濂前來求見。
    曹正淳本是不敢打擾的,但聽他說是十萬火急後,他隻能在門外告知。
    “難道成了?”
    李韜也是很激動,抬起貂蟬那搭在他身上的大長腿,快速穿上衣服走進禦書房。
    宋濂人還沒走進禦書房呢,便迫不及待道:“陛下,這是經過修改填充的最新一版,請您一觀!”
    李韜站起身把書接到手裏,翻了起來。
    良久之後,他將手一合,捏起來眉心。
    宋濂臉色一僵道:“還是不行?”
    李韜搖頭道:“成了!說起來也難為你們了,將整本書打碎刪改填充,翻來覆去改了無數次,終於變成朕想看到的了!”
    說這話的時候,他其實更想說朕特麽太難了。
    你們更改一版,朕就得看一版。
    看到現在都想吐了。
    不過想到這書能夠禍亂大宋,那麽一切便是值得的。
    宋濂喜極而泣道:“陛下,且不說那些書生通宵達旦地更改,就是個中故事,都讓老臣熱血啊!”
    “景陽岡打虎的武鬆、倒拔垂楊柳的花和尚、大鬧清風寨的花榮,梁山泊的一百零八將個個有血有肉,讓人敬佩!”
    “當然,陛下將這樣一個宏大且不可思議的故事在大宋展現出來,暗中必然調動大量的人力和物力,也是驚天手筆呀!”
    在宋濂看來,他雖然隻是參與者,但倘若能夠成功,那絕對是他平生最得意之作。
    他在憑空塑造草莽英雄!
    他在以小說禍亂大宋!
    前人沒人想過。
    後人也很難做到。
    “曹正淳!”
    李韜沒有猶豫,喊了一聲,把修改版《水滸傳》交給曹正淳道:“立即把這本小說拿去印刷,印刷得越多越好,然後在大宋境內免費發放,他國之人若是購買,則需掏錢!”
    “喏!”
    曹正淳對這本小說也是期待已久。
    畢竟早在去年,陛下萌生這個想法後,他便聯手雨化田和岑虎,物色人選,然後開始在大宋布局了。
    時至今日,已經布局得差不多了,隻差這股東風。
    他很想看到這股東風刮到大宋後,大宋會發生什麽。
    待曹正淳離開,宋濂道:“陛下,老臣聽聞大宋遭遇寒冬,凍死了不少人,再加上西部數地大旱,已有幾股流民造反。”
    “雖然聲勢很小,也沒有對宋廷造成什麽威脅,但這樣的時機對於眾好漢齊聚梁山泊造反而言,太有利了。”
    李韜笑了笑道:“朕昨日剛得到消息,大宋又和秦、漢結盟了,大秦和大漢準備派出以蒙恬和衛青為首的大軍,過境大宋,攻打我大唐!”
    “隻要我們讓一百零八位梁山泊好漢,在大宋境內燒起這把造反之火,那麽蒙恬和衛青的大軍即使出現在宋國疆土上了,也會被請回去。”
    “到時朕再讓飛龍軍、白袍軍和嶽家軍一起出動,攻打大宋,那麽將為梁山泊眾好漢造反創造機會。一旦他們壯大起來,勢必會成為一把插在趙禎心頭的利刃,趙禎再想清除也就難了。”
    事實上,趙禎是不可能清除的。
    畢竟梁山泊背後站著的是整個大唐!
    李韜從去年到今年,利用東西廠和鼠盟,讓《水滸傳》中的一應人物出現在了大宋。
    而為了盡快完成任務,他甚至命令岑虎讓整個鼠盟的人都潛入到大宋境內。
    其他人好安排。
    唯獨這一百零八將,縱使個人能力不如書中所寫,但也不能差太多。
    為此,他親自篩選過,還派出了秦懷玉、尉遲寶林、程處默、李崇義等一幫武二代,讓他們各領一個角色。
    在他國偽裝成草莽造反,風險顯而易見。
    好在他們都覺得這很新奇,個個爭先。
    有了他們這些人兜底,再加上東西廠高手和整個鼠盟在暗中操縱,梁山泊的戰力肯定是有保證的。
    平心而論,哪怕是他自己,一想到他是拿整個大宋為白紙,將《水滸傳》中的人物和故事給具現到大宋,他也心潮澎湃。
    他相當於《水滸傳》的總導演,想以傾國之力在大宋的疆土上把這個故事給拍好。
    盡管為了貼合大宋現在的實際情況,《水滸傳》的故事被更改大半,但筋骨還在,靈魂還在。
    他相信大宋哪怕有趙禎這位明君坐鎮,底層百姓也會響應梁山泊的好漢們,揭竿而起。
    宋濂急不可耐道:“陛下,《水滸》既已完成,那《西遊記》和《紅樓夢》呢?”
    他現在還不知道《三國演義》的存在。
    李韜目前自己在刪改《三國演義》呢。
    這個主要是對付老曹的。
    《西遊》和《紅樓》,他暫時還沒有太好的想法。
    所以他擺手道:“宋愛卿心急了,飯要一口一口地吃!接下來你和那些書生好好歇息,梁山泊好漢在大宋造反的大旗徹底豎起來後,朕會交給你們一本更刺激的小說。”
    宋濂愕然道:“比《水滸》還刺激?”
    “自然!”
    李韜負手走了幾步道:“此書若出,東方必亂!”
    “東……東方?”
    宋濂直喘粗氣道:“那老臣拭目以待!”
    有印刷坊在,《水滸傳》如過江之鯽湧入大宋。
    再加上有鼠盟的人為普通百姓講解,梁山泊一百零八好漢的故事似星星之火,迅速燎原。
    前往梁山泊的百姓和流民越來越多。
    汴京。
    趙禎看著官員上奏此事的折子,有些不以為然:“流民為亂而已,不足為慮,戶部用心賑災即可化解!”
    “眼下蒙恬和衛青大軍即將到來,你們需勠力同心,為接下來的大戰做好準備。這一戰,朕一定要攻到長安,把那不知天高地厚的黃毛小兒碎屍萬段!”
    晏殊環顧左右,出列道:“陛下,此事非同小可,應是有人蓄謀已久。”
    “蓄謀已久?”
    “臣得到了一本小說,陛下一看便知!”
    “呈上來。”
    趙禎從宦官手中接過《水滸傳》,翻開一頁看到了開篇詞。
    “試百~萬\小!說林隱處,幾多俊逸儒流。虛名薄利不關愁,裁冰及剪雪,談笑看吳鉤。評議前王並後帝,分真偽,占據中州,七雄繞繞亂春秋。”
    “興亡如脆柳,身世類虛舟。見成名無數,圖名無數,更有那逃名無數。霎時新月下長川,江湖桑田變古路。訝求魚緣木,擬窮猿擇木,恐傷弓遠之曲木。不如且覆掌中杯,再聽取新聲曲度。”
    看完,趙禎往後一靠,沉默良久,然後驚歎道:“好詞,好詞啊!蒼涼遼遠,數語道盡江湖味,這是誰所著?”
    百官聽到這話,無不低頭。
    嗯,沒法看。
    他竟然還在關心這首詞是何人所著……
    晏殊也是不知道該怎麽說了,隻得硬著頭皮道:“陛下請繼續往下看。”
    趙禎很較真:“怎麽,能作出此等好詞還要隱姓埋名?告訴朕,他是誰,朕要立即召見他,予以重用!”
    “……”
    晏殊無言以對,隻得“噗通”一聲跪在了地上。
    其他官員紛紛效仿。
    攤上這樣一個喜愛詩詞的皇帝,是文臣之幸。
    可在這種時候,又是文臣之不幸。
    他們縱有萬般牢騷,也不敢口吐一字。
    因為可以預見,隻要他看到這首詞後麵寫的是什麽,必然會降下潑天之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