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4章 亡國之痛

字數:5882   加入書籤

A+A-


    伏允深知李韜非常狡詐,所以在快速向邊境調遣兵馬的同時,接連派出十幾路斥候前去打探。
    他要徹底摸清涼州的情況以及大唐兵馬的動向,不給李韜任何設計對付他的機會。
    這日,他親自來到了吐穀渾的祿城。
    此城乃是易守難攻的要塞,距離涼州最近。
    十幾路斥候也是相繼返回。
    “稟告可汗,李道宗、李孝恭等人確實率領大部分兵馬直奔西突厥,目前已經和夷男的兵馬會合,並到達回紇境內。”
    “涼州現在有守軍不到兩萬人,而且有近一萬五千人駐守在斜城,和我祿城相望,隻要拿下斜城,那便可以輕而易舉地拿下整個涼州!”
    “目前統率斜城兵馬的是劉弘基和範仲淹,劉弘基是李世民的人,倒是頗為難纏,不過範仲淹就是一文臣,還是宋人,不足為慮。”
    “其他各地也沒見大唐兵馬蹤跡,想來那大唐皇帝是想讓劉弘基和範仲淹先死守斜城,待李道宗、李孝恭等人率領大軍大敗西突厥後,再回過頭來攻打我吐穀渾。”
    ……
    伏允嗤笑道:“他這是不願錯過西突厥內亂的大好時機,並且完全不把我吐穀渾放在眼裏,以為僅靠那點兵馬就能守住,簡直癡心妄想!”
    “傳我口令,厲兵秣馬,再耐心等上半個月,等到大唐兵馬深入西境,和西突厥交手後,再傾盡我吐穀渾兵馬,一鼓作氣拿下涼州!”
    與此同時,他還派出更多的斥候前往各地,特別是大唐方向探查。
    雖然他知道目前大唐的飛龍軍、白袍軍和嶽家軍在和大宋大戰,徐家軍駐守在大楚邊境,李家軍駐守在大清邊境,禁軍西去,連長安城都是幫女人在鎮守,李韜現在能夠調動的兵馬極為有限。
    但小心謹慎些終歸沒錯,而且一旦拿下了涼州,他便可以趁著大唐腹部兵馬空虛,揮軍直搗長安了。
    如昔日突厥的大小可汗一般兵臨長安,是完全有可能的。
    不過他不會犯突厥大小可汗的錯誤,一定不會給李韜任何喘息的機會,直接端了那女子軍,闖入皇宮殺了李韜,吞並大唐,繼而再尋找時機一統中原。
    隻是想想,他便心潮澎湃了。
    以偏安一隅之地,拿下整個中原,把那些中原的帝王統統踩在腳下,這可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注定青史留名的偉業。
    他韜光養晦那麽多年,不就是為了這偉業嗎?
    半月後。
    東方微微發白,荒野一片寂靜。
    斜城安靜得像是一座巨大的石雕,毫無生機可言。
    突然間,鼓聲雷動,喊殺震天。
    密密麻麻的大軍從吐穀渾方向直奔而來,開始攻城。
    坐在議事堂中小憩的範仲淹突然睜開眼道:“他們終於來了!那伏允倒是很能沉得住氣!”
    身穿甲胄,手按佩劍的劉弘基站起身道:“來了好,本將且去會一會他們,看看他們成色如何。”
    範仲淹用茶蓋撇著已經涼透的茶,張嘴喝了一大口,隻覺透心涼,然後站起身道:“本都督也去瞧瞧!”
    滾石如雨,箭矢紛飛。
    大唐的守城軍擊退了吐穀渾一次又一次的攻擊。
    這一戰從早打到晚,又持續到第二天。
    吐穀渾不僅沒有任何退卻的意思,反而持續增派兵馬。
    保守估計,參與攻城的吐穀渾兵馬已有五六萬之眾。
    而且伏允也是夠雞賊的,斜城的四個城門,他們圍了三個,隻留下南門。
    就是要以此動搖大唐的軍心,給他們留一條活路。
    一旦他們從南門逃脫,那麽吐穀渾大軍便可一路掩殺,並且趁勢拿下涼州。
    轉眼間四天過去了。
    吐穀渾大軍的攻勢依舊不減。
    大唐守城軍卻堅持不住了。
    當天夜裏二更時分,劉弘基和範仲淹帶著守城軍從南門逃出。
    吐穀渾大軍當即拿下斜城,隻留少量兵馬守城,其餘兵馬向東南方向掩殺。
    劉弘基和範仲淹且戰且退,甚是狼狽。
    消息傳入祿城,伏允大喜道:“雖然那劉弘基和範仲淹堅守那麽多天,有點出乎本可汗的預料,但我吐穀渾的勇士們還是拿下了斜城,接下來便是一馬平川踏平涼州,真是可喜可賀!”
    “傳令下去,本可汗與民同樂,祿城的百姓們都載歌載舞起來,用不了多久,本可汗就會君臨長安,取代李韜成為名副其實的天可汗!”
    “天可汗!”
    “天可汗!”
    “天可汗!”
    ……
    眾臣一片歡呼。
    可就在這個時候,天生異變,隻聽“轟隆隆”的巨響響徹天地,仿佛瞬間就可以把整座城池給轟沒了,甚為駭人。
    伏允臉色蒼白道:“這……這雷聲怎會如此之大!”
    一臣皺眉道:“今晚月明星稀,不可能有雷。”
    另一臣急忙奉承:“可汗,按照中原的說法,此乃天降祥瑞,為可汗入主中原助威呢!”
    “助威?”
    伏允怔了一下,旋即大笑:“說得好!重重有賞!”
    他話音剛落……
    “轟隆隆!”
    “轟隆隆!”
    “轟隆隆!”
    ……
    雷聲鋪天蓋地而來,炸得人肝膽俱裂。
    伏允皮笑肉不笑道:“這威是不是助得太猛了點?”
    “猛猛猛……”
    眾臣顫聲附和。
    很快,一將連滾帶爬地跑來道:“可汗,不好了。有一路天兵突然出現在城下,然後以神器炸門,西城門已經被炸開,那些天兵衝了進來。”
    “如今城中空虛,我們根本就不是他們的對手!”
    “天兵?”
    伏允向後一歪,兩眼無神道:“不!不可能!這一定是唐兵,一定是李韜留的後手!他要殺本可汗一個措手不及!快,傳令下去,拚死抵擋,其餘人馬立即隨本可汗離開此地!”
    然而,當他離開府衙之後才發現整座城已是一片火海,而且到處都是唐兵,摩肩擦踵的不知道有多少。
    在這一瞬間,他暢想的宏圖霸業似乎成了天大的笑談。
    他都能夠想象到遠在長安的李韜正在發了瘋地嘲笑他。
    “不!本可汗絕對不能死在這裏!”
    伏允低垂的頭忽然昂了起來,緊接著怒吼一聲,帶著親衛一路衝殺,希望能夠殺出一條血路來。
    沒過多久,一個白袍將軍帶人橫在了他的麵前。
    那白袍將軍生得英俊非凡,宛如天神。
    伏允不由自主地握緊腰刀,色厲內荏道:“你是何人?”
    白袍將軍豎起沾滿鮮血的亮銀矛,傲然而立道:“吾乃大唐趙子龍也!”
    趙雲!!!
    伏允的眼神刹那暗淡。
    此將他聽說過,驍勇善戰,身手了得。
    不過根據他掌握的情報,他不是在飛龍軍中嗎?
    怎麽會出現在這裏!
    趙雲冷笑道:“陛下有旨,要讓你死得明白。你有不解之處,盡管開口。”
    伏允咬牙道:“你為何會出現在這裏?這些兵馬又是從何而來?”
    趙雲道:“和本將一起攻城的還有蘇將軍,我們曾分別在飛龍軍和白袍軍中任職,但陛下在成立六大軍團的時候就說過,除了軍團主將外,其他將軍是可以根據戰場形勢靈活調動,讓敵人防不勝防的。”
    “為了對付你,本將軍和蘇將軍在年前便被秘密調到了李將軍麾下,這些兵馬自然也隸屬十萬李家軍。我們早在上個月就從清國邊界悄然離開,隨後偽裝成薛延陀汗國的兵馬,一路西行,直到今日劉將軍和範大人主動放棄斜城,我們繞道而來,取你性命!”
    “你……你們!”
    伏允向後踉蹌了幾步,險些摔倒:“所以這一切都是李韜的謀劃?”
    趙雲笑了笑道:“這是自然!陛下說吐穀渾有很多地方地勢很高,而且山巒交錯,你若是龜縮在伏俟城,我大唐即使能夠拿下你們,也需耗費大量時間和兵力。”
    “這招引蛇出洞,可把你們吐穀渾的精銳都引到涼州,然後再斷了你們的後路,一舉殲滅!”
    聽到這話,伏允身體僵硬得像個死人。
    他想斷大唐兵馬的後路,結果反被斷。
    關鍵為了拿下涼州,逐鹿中原,他此番可是讓吐穀渾精銳傾巢而出了。
    一旦他今天死在了這裏,吐穀渾大軍再被斷了後路,那將全軍覆沒,吐穀渾也會亡國……
    他還沒占領涼州,卻要先遭受亡國之痛!
    這是何其的諷刺!
    “嗬嗬!”
    “嗬嗬!”
    ……
    他極為苦澀地笑了幾聲道:“李韜真是好算計啊!本可汗千算萬算,唯獨算漏了你們!不過李韜的膽子未免也太大了。”
    “他讓你們千裏跋涉前來偷襲我吐穀渾,難道就不怕被清帝發現,以舉國之兵滅了他的李家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