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6章 驚世反轉命危匹播城
字數:6537 加入書籤
“祿東讚殺了囊日鬆讚和論科耳,向朕俯首稱臣了?”
中軍大帳。
李韜看到甘羅派人送來的密報後,也是兩眼放大,整個人都恍惚了一下。
勸降祿東讚之計是甘羅想出來的。
為了甘羅的安危著想,他是不同意甘羅以身犯險的。
而且在他看來,像祿東讚這種吐蕃重臣投降大唐的可能性不大。
不過甘羅是吃了秤砣鐵了心了,非要一試。
適逢雨化田也在吐蕃。
他便密令雨化田帶人在暗中保護。
以雨化田的身手,危急時刻救他一命問題不大。
他也承諾隻要祿東讚願意臣服大唐,他可以封祿東讚為“西蕃王”,盡可能地給他管治吐蕃之權。
當然,跟回紇、高昌等國不同的是,大唐肯定要在吐蕃駐兵的。
這麽做,也是充分考慮了吐蕃的風土人情,人心向背,想要有個循序漸進的過程。
這承諾可能會對祿東讚有一定的吸引力。
但他還是覺得祿東讚接受的可能性不大。
所以突然看到這份密報,他都有一種夢幻之感了。
這仗打得也太容易了!
偌大的疆土就跟天上掉下來的餡餅差不多。
他沒有耽擱,急忙召回嶽飛、司馬懿、花木蘭等人重新部署。
魏延、黃忠等人還是按照原計劃執行。
畢竟祿東讚臣服了,還有蒙恬大軍呢!
在這種情況下,如果還不能把蒙恬大軍給全殲了,他自己恐怕都沒臉回長安了。
諸將返回後,對於這種情況也很錯愕。
花木蘭笑道:“若不是甘大人說過些天雨督主會帶著吐蕃使臣前來,正式呈上降表,並且邀請陛下去匹播城,末將必然會以為此中有詐!”
匹播城乃吐蕃都城。
曆史上赫赫有名的邏些城這會兒還沒開建呢。
李韜已經決定親臨匹播城了。
一方麵,祿東讚立下如此大功,理應由他親自封賞。
另外一方麵,在囊日鬆讚、鬆讚幹布、論科耳等人都被殺的情況下,吐蕃內部必然暗潮湧動,僅靠祿東讚一人之力很難安撫。
他以帝王之尊,率領兵馬前往,既可以威震宵小,也可以籠絡民心。
當然,他也想親自到吐蕃轉一轉,看一看,這樣也利於今後對吐蕃的治理。
司馬懿淺笑道:“其實我等也不用太過詫異。識時務者為俊傑,祿東讚隻是做出了對他和吐蕃都最有利的選擇而已。”
“在蘇毗複國,趙將軍從西往東攻打,陛下又禦駕親征,從東往西攻打,吐蕃滅國隻是早晚的事。”
“他以此雷霆手段殺了結盟大秦的吐蕃君臣,大權獨攬,然後再向陛下俯首稱臣,可以避免生靈塗炭,滿目瘡痍。”
嶽飛道:“他既已臣服,那麽吐蕃便再無蒙恬立足之地。為避免全軍覆沒,在得到消息後,他必立即撤離。隻是若走十萬大山的話,不僅路途遙遠,而且還隨時都有可能被伏擊或炸道。”
“倘若末將是他,末將寧願沿著川蜀南部瘴氣彌漫之地,向東逃向唐宋邊境,大宋不會見死不救。”
李韜大笑道:“愛卿與朕不謀而合。朕也覺得他穿過我大唐南部疆土,逃往大宋邊境的可能性很大!”
“不過那裏有飛龍軍和白袍軍,到時饒是混戰,他也難逃全軍覆沒的命運!你率領嶽家軍追擊的時候,一定要窮追猛打,盡可能地斬殺他麾下兵馬。這樣一來,追到大宋邊境後,你可和李存孝、陳慶之他們合兵一處,連帶著大宋兵馬一起殺!”
嶽飛連忙道:“末將正有此意。時不我待,末將這就告辭。”
目送他離開後,李韜看向司馬懿、花木蘭等人道:“為顯臣服之心,祿東讚已準備將吐蕃臨近大唐的三十城先行交於大唐。”
“你們去做好準備,等到吐蕃使臣到來之時便開始接管。切記,眼下吐蕃人心惶惶,當以懷柔為主。另外,在軍中挑選精銳,隨朕前往匹播城。”
司馬懿道:“如果能拿下吐蕃東部三十城,西部又有趙將軍的兵馬,匹播城即使在吐蕃腹地,陛下前往也可無虞。不過為保萬無一失,臣以為陛下至少需率五萬精銳前往!”
“就五萬吧。”
李韜沉聲道:“吐蕃廣袤且地勢險峻,東西管控需齊頭並進,勢必需要大量人馬,朕也不宜帶太多。”
……
半月後。
吐蕃使臣覲見,呈上了降表,雨化田隨行。
司馬懿也帶著人正式接管三十城。
前往匹播城的前夜,雨化田看了眼服侍在李韜左右的小薇,欲言又止。
李韜笑道:“你什麽時候也變得這麽吞吞吐吐的了?有話直說!”
雨化田躬身道:“還請陛下今後不要再讓西廠暗中保護甘大人了,他……”
“他怎麽了?”
“視己命如螻蟻,極不配合。”
“哈哈哈……”
李韜仰天大笑道:“別扭了半天,你說的竟是這個。等到了匹播城,朕一定和他好好地說道說道此事,讓他給你賠禮道歉!”
“臣不敢!”
雨化田急忙道:“甘大人現在可是聲名鵲起的大功臣,沒人敢得罪。”
“你這是在給他穿小鞋?”
“敢問陛下,這穿小鞋可是說壞話之意?就是給臣一百個膽子,臣也不敢!”
你雨化田殺人如麻,還有不敢的事?
李韜暗笑一聲,和他有一搭,沒一搭地聊了幾句,便將他打發走,然後舒舒服服地洗了個熱水澡,睡了早覺。
翌日。
天剛蒙蒙亮,他帶著五萬兵馬出發了。
隨行的將軍隻有花木蘭、穆桂英和梁紅玉。
其他的全被他留在吐蕃東部接手城池,安撫百姓。
踏入吐蕃不到百裏,嶽家軍傳來戰報。
蒙恬大軍依著地勢,設置了大量營寨,不易攻破。
恐怕還需三五日,才能將他們逼入川蜀南部的瘴氣之地。
李韜當即派人告訴嶽飛,不必心急。
他們這是困獸猶鬥。
等把他們的士氣消磨得差不多了,他們隨時都有可能潰不成軍。
他行軍的速度並不快。
用了大半個月才到達匹播城。
祿東讚帶著吐蕃眾臣出城五十裏相迎。
李韜這一路上,先後分兵接手了幾處必須要占為己有的險關,所以現在麾下隻剩下三萬多兵馬了。
他讓兩萬兵馬駐紮在城外,然後帶著一萬多兵馬進了城。
順利進入宮中後,花木蘭率兵守住各大宮門。
李韜於囊日鬆讚往常召集百官議事的大殿上升朝。
吐蕃文武列班。
甘羅和祿東讚並立在首位。
李韜看向精神矍鑠的祿東讚道:“祿東讚聽旨,你識大勢,知大義,心懷百姓,讓大唐和吐蕃免於戰火,朕心甚慰,特封你為‘西蕃王’!”
祿東讚虔誠伏拜道:“謝主隆恩,臣必鞠躬盡瘁,死而後已,以報陛下!”
又來!
這是甘羅教的吧?
李韜現在真有一種被“鞠躬盡瘁,死而後已”這八個字支配的恐懼。
他看向早已翹首以盼的甘羅,笑道:“甘愛卿,你之功勞已不需朕多言!朕封你為梁國公,食邑六千戶!”
甘羅連忙道:“多謝陛下,臣就不說鞠躬盡瘁,死而後已了。臣今後必定肝腦塗地,以報陛下!”
“你啊你……”
李韜指了指他,開懷大笑。
吐蕃眾臣也是笑成一片。
李韜也沒忽略他們,按照祿東讚的介紹,一一封賞。
封賞完,李韜又設宴犒勞他們。
他指著一壇壇被抱上殿的美酒道:“此酒名為‘長安春’,乃我大唐佳釀,隨朕輾轉多地,朕一直沒喝,今日特意拿出來和諸位愛卿一醉方休!”
說著,他讓人給他們滿上,隨後看向了小薇。
小薇很識趣,老老實實地侍立在一旁,沒有動。
雨化田頗為滿意,立即給李韜滿上,然後壓低聲音道:“陛下,一切正常。”
李韜微微點頭,端起酒杯道:“來,喝!”
“喝!”
吐蕃眾臣都是爽快人,一碗接著一碗地喝了起來。
酒過三巡,甘羅突然趴在了案幾上。
場間瞬時一片寂靜。
站在殿外的梁紅玉立即帶人闖了進來。
誰知在這個時候,甘羅又緩緩抬頭道:“陛下,這酒太烈了,臣不行了!”
“呃哈哈……”
祿東讚怔了一下,放聲大笑道:“梁國公這酒量不行啊!”
“讓西蕃王見笑了,還驚動了巾幗軍……還望諸位明日勿要向甘某提起此事,甘某丟不起這個人!”
有氣無力地擺了擺手後,甘羅感覺自己好像流口水了,又哭笑不得地抹了一把,然後眉頭緊縮道:“怎……怎麽是紅的?”
他萬分狐疑地看向李韜,隨後瞬間酒醒了:“陛下,酒中有毒,你流血了!”
說這話的時候,他還試圖站起身,但廢了九牛二虎之力,也沒能站起來。
李韜抹了把嘴角的鮮血,臉色蒼白地看向了祿東讚。
“嗬嗬嗬!”
“嗬嗬嗬!”
“嗬嗬嗬!”
……
祿東讚輕笑著站起身,無視了向他衝來的梁紅玉,指著李韜怒罵道:“唐賊,沒想到吧?你也有今天!酒是你自己帶的,倒酒的也是你的心腹,你是不是很納悶自己是如何中毒的?”
“求我啊!隻要你求我,我可以考慮讓你死個明白,不然你隻能去問閻王了,哈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