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1章 天然寶庫當朝討債
字數:5417 加入書籤
蒙恬不愧是天下名將。
在麵臨這般絕境的情況下,他依然是沉著調動兵馬,積極應戰。
奈何他的對手是嶽飛。
嶽飛利用地形圍而不殲,總給他們留一條活路的打法,相當於給大秦兵馬上了繩套,卻又不直接勒死,總是讓他們看到希望。
這樣一來,大軍的士氣便總是差口氣。
等到蒙恬經曆九死一生,帶領他們終於逃到大宋邊境時,他麾下隻剩下千餘人馬了。
大宋倒是出手相救了。
可飛龍軍、白袍軍和嶽家軍聯手之後,哪怕大宋拉著大隋拚盡了全力,他還是被殺得隻剩下三騎了!
對,三騎!
自大秦開國以來,何曾這樣慘敗過?
他甚至萌生了以死謝罪的想法。
但切身體驗到大唐兵馬在短短一年多的時間裏,變得如此強橫後,他覺得自己還不能死。
他要以戴罪之身,不惜一切代價毀了李韜的霸主之路。
宋軍大帳。
種世衡和韓擒虎看到威名赫赫的蒙恬,都被唐軍給打得猶如喪家之犬,幾乎全軍覆沒,心中很難不震撼。
要說幸災樂禍,肯定也有。
不過主要是韓擒虎有這種想法。
畢竟對於大隋而言,大秦一直都是身旁的老虎。
此番通過十萬大山迂回到吐蕃,也是為了以大唐為跳板逐鹿中原。
用心實在險惡。
好在沒成功。
不然大隋恐怕也很快保不住。
這並非他小瞧李韜。
而是大唐地處中原腹地,變得再強大,各國也能聯手圍攻。
大秦不一樣。
如果真被他們拿下了大唐,那麽便是兩處一起開花。
別說大隋了,換成大漢、大宋、大楚、大清等等,恐怕全都招架不住。
當然,這個時候救還是要救的。
是為了接下來聯手對付李韜。
這就是縱橫捭闔之術。
在這十國爭霸的亂世,如果哪個領兵的將軍不懂此術的話,很有可能會連自己怎麽死的都不知道。
種世衡現在處於泥婆薩過河,自身難保的狀態。
要知道梁山泊之亂不僅沒被平息,而且已經波及四州之地了。
那幫賊寇攻城奪寨,打得極有章法。
所謂的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也是被百姓們傳得神乎其神。
而邊境又不斷被飛龍軍和白袍軍侵擾。
雖然有隋軍相助,但朝野上下對大隋也都不是太放心,所以放進大宋的兵馬一直保持在四萬以下。
即便如此,這前前後後還是被飛龍軍和白袍軍奪去了十城。
更讓人難以忍受的是,大梁的蕭綜又趁機偷襲並奪得了大宋的八城。
這樣下去,恐怕下一個亡國的就是大宋了。
他長籲短歎道:“如今李韜又利用蠻夷之亂組建了盛唐軍,而且還即將拿下整個吐蕃。如果我們再不能阻止他的話,恐怕隻有被蠶食的命了,誰都逃不了!”
韓擒虎道:“我大隋願增兵十萬,還請種將軍上書你們官家,不要再質疑我大隋的滅唐之誌了,不然……”
蒙恬趁勢道:“眼下大唐的三路精銳齊聚大宋邊境,又和梁山泊的那些反賊遙相呼應,我們三國若還不能上下一心,後果不堪設想。”
種世衡看了一眼他們,重重地咳嗽了一聲道:“且容本將上書官家。”
前怕狼,後怕虎。
國內還有一幫碩鼠。
這大概是官家猶豫不定的原因。
不過事急從權。
當前大宋所麵臨的形勢太危急了。
大秦估計也急著報仇。
通過互相派遣質子來加強聯絡和信任,無疑是一個可取的選擇。
他打算從這方麵入手來勸說官家。
……
吐蕃。
鬆讚幹布在聽說李韜將計就計,殺了他的父親並且拿下匹播城後,化悲憤為力量,調遣兵馬,準備反攻。
然而在趙雲和雨化田一明一暗的配合下,他於百朗兵敗被殺。
吐蕃各部族見大勢已去,紛紛投降。
史載,神龍元年六月,吐蕃並入大唐,設三道十州。
此事也在一定程度上震撼了剛複國沒多久的蘇毗朝野。
蘇毗王正式上表,願舉國並入大唐,為大唐一道。
李韜看到上表後,龍顏大悅道:“這蘇毗王倒是識時務,很好!從今以後,蘇毗便為‘望東道’,蘇毗王封為‘蘇王’,食邑一萬戶。”
花木蘭躬身道:“恭喜陛下又得一地。清晨魏將軍派人傳來消息,說是已經在十萬大山中發現三處大金礦,六處銀礦和十處鐵礦,還有大量銅礦,醫道聖院的名醫們還發現了眾多極為珍貴的藥材。”
李韜笑道:“看來朕猜得沒錯,這十萬大山當真是座大寶庫!雖然說開采它們的難度很大,但隻要舍得砸錢,那麽這些寶貝便都是朕的!你們去準備一下,三日後啟程回京!”
虞姬的身體經過調養已經大為好轉。
他也帶著她四處逛了逛。
如今吐蕃已定,嶽飛也傳來消息說蒙恬大軍被殺得隻剩下三騎,是時候返回長安向臣子們討債了。
而在回京之前,他下旨把範仲淹從涼州調到了吐蕃,讓他和司馬懿一起管治吐蕃、吐穀渾和蘇毗。
同時又增派兵馬進入十萬大山,協助魏延、黃忠等人。
還是那句話,十萬大山他是誌在必得的。
回京之路很漫長。
到達利州後,他便輕車簡從,隻帶少量人馬,快馬加鞭趕回京城。
還是跟上次凱旋一樣,百官得知他回朝時,他已經在宮中了,並且傳令升朝。
文武百官急匆匆趕到太極殿,列班之後,看著還如先前那般歪靠著身體的皇帝,齊聲道:“恭喜陛下,賀喜陛下!”
“道喜的事,稍後再說。”
李韜將手一伸道:“錢呢?朕如果沒記錯的話,朕先後借給了你們兩筆錢,第一筆是四百萬貫,一百萬貫的利息;第二筆是一百五十萬貫,五十萬貫的利息。”
“這加起來是七百萬貫。本來是半年之期,但因為朕禦駕親征,延後數月了,這下你們不會再嚷嚷著利息高了吧?”
若是以前被皇帝當朝討債,百官肯定會窘得一塌糊塗。
但現在不一樣了。
他們是國庫有錢,心裏不慌。
和珅諂媚一笑道:“啟稟陛下,七百萬貫早已在國庫備好,就等著您親自去點呢。”
那還不累死?
這種事肯定要讓張春華去。
禦用點鈔機!
他不動聲色道:“看來隻有讓你們欠債了,國庫才有望充盈啊!”
張居正道:“有賴於年初陛下下旨大肆開墾荒地,下發農具、鍾子,配置耕牛,今年大唐又風調雨順,所以百姓們迎來了自大唐開國以來最好的收成。”
“再加上陛下在南方各道推廣雜交水稻,水稻也如陛下所說達到了每畝兩三千斤的驚人產量,還有紅薯、芸薹……”
他如數家珍,一一道來。
百官們也是越聽越激動。
吞並吐蕃、幾乎全滅蒙恬大軍,又逢大豐收。
大唐如今已是空前強盛。
陛下這是一不小心,荒誕不經出一個盛世啊!
不過魏征出奇得冷靜。
他主動出列道:“陛下,您能否再把這七百萬貫借給我們?我們可以給三百萬貫的利息!”
百官相互看了一眼,立即反應過來了,異口同聲道:“臣等願再向陛下借七百萬貫!”
看到這番情景,李韜臉色一黑。
這是借錢借上癮了?
你們想得可真美!
朕那麽火急火燎地要債,是有大用處的。
你們給的那點利息,朕真的看不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