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5章 戰神之下皆為螻蟻

字數:7207   加入書籤

A+A-


    “轟隆隆……”
    煙花發出巨響,刺破翻著魚肚白的夜空,仿佛既是近一天兩夜戰死清兵的悲鳴,也是大唐兵馬的喜悅。
    它在斷壁殘垣的寒嶺關升起,一個接著一個,一路向東,一直延續到潼城。
    此時的潼城屍骨堆積如山,彌漫著讓人作嘔的血腥味。
    城中尚有大火在燃燒。
    李韜在眾將的簇擁下,神情漠然地走到大街上。
    抬頭看到煙花後,他冷笑道:“難怪大清兵馬負隅頑抗,原來康熙真的前來坐鎮了!”
    “既如此,那朕要再送他一份大禮!來人呢,立即將此消息告知雨化田,然後讓神機營前逼,給朕狠狠地轟上半個時辰。半個時辰後,全軍出擊!”
    有無敵大將軍加成,他已經如願取得了潼城大捷。
    隻是清軍無論是士氣,還是抵抗的程度,都有點超出他的預料了。
    他早就猜測康熙來了。
    如今得到李靖確認,那也說明大清上三旗已被屠滅殆盡。
    李靖和嶽飛很快就會率領大軍前來跟他會合。
    而潼關東麵便是景州。
    圖海等人已率領大軍盡數退到了景州。
    這就意味著他和康熙在景州將有一場大戰。
    倘若兩人上來就在景州交手,他不會小覷康熙。
    但是眼下戰局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隻要他能夠咬得住,追得緊,康熙必敗無疑。
    半個時辰後,轟炸聲停止。
    他再次率領李家軍出擊。
    負責殿後的圖海看著黑壓壓的大軍,四肢都開始不由自主地發抖了。
    這是不給他們任何喘息的機會啊!
    這麽打下去,沒人扛得住。
    他們現在全靠那點期望在吊著。
    隻是隨著時間的推移,那點期望在快速消散。
    三旗兵馬還是沒出現!
    潼城也失守了。
    夾擊李家軍的計劃很有可能無法實現了。
    這還是次要的。
    關鍵是他們到現在為止都沒有接到三旗兵馬的戰報。
    盡管沒有人明言,但所有人心裏都跟明鏡一樣。
    他們現在隻希望上三旗的兵馬能夠少些傷亡,盡快突圍,來跟他們會合。
    率部抵擋了兩個時辰,圖海實在撐不下去了。
    又逢斥候說陛下和三位王爺已經在後方完成布防,他當即下令撤退。
    結果僅後撤了幾裏路,兩路唐兵突然從兩翼夾擊而來。
    與此同時,李家軍也加大了攻勢。
    他清楚地看到兩路唐兵的帥旗上大書一個“嶽”字。
    嶽家軍!
    刹那間,他的靈魂深處仿佛泛起了一股揮之不去的寒意!
    據他所知,秦、漢、隋、宋已就互換質子,結盟伐唐一事達成一致。
    李韜也是在大宋邊境囤積了飛龍軍、白袍軍、嶽家軍等精銳,甚至還從吐蕃調去了部分盛唐軍。
    大有和四國一決生死之意。
    現在不僅李韜出現在這裏,嶽家軍也來了,那便意味著四國結盟之事又出現變故了。
    而李韜也借此成功對大清來了個瞞天過海,聲東擊西。
    再想到前去偷襲寒嶺關的上三旗兵馬到現在都沒出現,圖海的腦袋嗡得一下,險些炸開。
    他擒著唾沫,窮盡一生之力大吼道:“撤!快撤!”
    幾個裨將同時策馬而出道:“大清不可以沒有大將軍,我等願殿後,還請大將軍速速去和三位王爺會合!”
    說著,他們各率一路兵馬衝入唐軍之中。
    然而很快便銷聲匿跡,都沒翻起什麽浪花來。
    望著那些攜著帝王之威,徹底殺紅眼的唐兵,圖海直吸涼氣,心亂如麻地後撤。
    “噠噠噠!”
    “咻咻咻!”
    “殺殺殺!”
    ……
    馬作的盧飛快,弓如霹靂弦驚。
    大唐兵馬以氣衝鬥牛之勢三下合擊,根本不給他們撤離的機會。
    倒在血泊裏的清兵越來越多。
    圖海麾下能用的將軍越來越少。
    到晌午時分,李韜親自帶兵強勢攻入他的中軍之中。
    看著那在千軍萬馬之中,如神龍騰空般勢不可當的皇帝,圖海切身體會到什麽叫“戰神之下,皆為螻蟻”了!
    這等神勇,宛如仙人。
    一群凡人又如何抵擋得住?
    他知道自己被盯上了,也沒打算棄下麾下兵馬逃跑。
    回頭望了眼東方,微微頷首後,他帶著一支兵馬殺向李韜。
    兩人相遇時,李韜隻是策馬從他身旁一閃而過,他便身首異處了。
    “大將軍被殺了……”
    本就被殺得肝膽俱裂的清兵看到圖海被殺了,頓時丟盔棄甲,四下逃散。
    李韜留下一些兵馬掩殺後,將銀槍一指道:“眾軍聽令,殺康熙,奪景州,隨朕衝啊!”
    “衝啊!”
    大軍如狼似虎,一往無前。
    景州留城。
    此城雖不如潼城險固,但也是景州境內難得一見的易守難攻之城。
    一身甲胄的康熙以手撐額,坐在大椅上。
    傑書、喇布和羅科鐸站在一側。
    他怒聲道:“寒嶺關還沒有消息傳來嗎?”
    傑書搖頭道:“李韜本就是率領大軍從寒嶺關方向殺來,我們派去的大軍隻能繞過唐軍探查,奇怪的是派出的數路斥候無一返回……”
    “應該是李韜的東西廠所為!”
    康熙臉色鐵青道:“再派!”
    偷襲寒嶺關是否成功對他而言事關全局,不容有失。
    他此番悄無聲息地離開紫禁城,來到前線坐鎮,一方麵是為了更好地調度和督戰;另外一方麵則是想在上三旗穿過寒嶺關,和下三旗以及圖海大軍夾擊李家軍的時候,直接亮明身份,提振士氣。
    當然,也是想親自和李韜一決勝負。
    結果局勢根本沒有按照他設想的發展。
    潼城被攻破了。
    他都在景州完成布防,等待李韜和李家軍了。
    寒嶺關還是沒有動靜。
    雖然不好的預感越來越強烈,但那可是他的上三旗啊,領兵的又是從未讓他失望過的福全。
    沒有人比他更清楚他們的戰力。
    哪怕遭遇伏擊,也必定能夠突圍。
    而且臨行前,他曾經一再叮囑,李韜狡詐,讓福全在偷襲寒嶺關的時候,一定要留一路兵馬在外策應。
    即使福全和大軍被困在寒嶺關裏了,那些負責策應的兵馬也該派人前來通傳消息啊!
    可他們同樣杳無音信……
    這太蹊蹺了!
    正反複琢磨呢,一個斥候在外求見。
    傑書、喇布和羅科鐸一起看向康熙。
    康熙也沒起身離開,而是急忙道:“讓他進來!”
    斥候走進大堂,看著坐在堂中的康熙,慌忙揉了揉眼,隨後嚎啕大哭道:“陛……陛下,是您嗎?”
    康熙催促道:“可是寒嶺關有消息了?”
    斥候抹了把眼淚道:“大將軍在撤軍時遭遇三路大軍夾擊,被……被李韜給殺了!”
    “你說什麽?!”
    康熙條件反射地站起身,龍顏大怒道:“哪來的三路大軍?你今天若是不給朕說清楚,朕要了你的狗命!”
    斥候吞了口唾沫道:“是……是嶽家軍!李韜率領李家軍從正麵猛攻,李靖和嶽飛突然率著嶽家軍從兩翼夾擊,大軍被徹底衝散了,死傷慘重!如今他們正往留城殺來……”
    康熙向後一晃,癱坐在大椅上,有些失神道:“不可能!這不可能!”
    傑書一腳將斥候給踹個仰八叉道:“混賬東西,這等荒誕的戰報你也敢報上來?你是不是被李韜收買了,想要禍亂我軍心?”
    斥候慌忙磕頭道:“小的怎敢謊報軍情?陛下,唐軍來勢洶洶,而且嶽家軍是從寒嶺關方向包抄而來,這也就意味著裕親王和上三旗凶多吉少。小的懇請陛下為江山社稷計,速速撤離!”
    “你這是找死!”
    傑書拔出佩劍就要把他給砍了。
    康熙嗬斥道:“住手!”
    “陛下?”
    “事已至此,若還自欺欺人,那麽接下來死在李韜手裏的就是朕和你們!”
    說這話的時候,他看起來似乎很清醒,也頗為鎮靜,但抓著椅把的手已經慘白不堪,眼神中的震驚、錯愕、悲愴和痛苦也難以遮掩。
    他睥睨天下,永不言敗的那種氣勢還在。
    但老態龍鍾,驟然暮年的衰敗也在迅速地吞噬他。
    傑書、喇布和羅科鐸看到這畫麵,喉嚨滾動,鼻子發酸,牙齒都要被他們自己給咬斷了。
    噩夢!
    眼下這一切對於他們而言,是從未想過的噩夢!
    福全戰死。
    圖海戰死。
    上三旗全軍覆沒。
    圖海大軍分崩離析。
    圍繞著寒嶺關和潼城而精心布的局,最終以他們的完敗而告終。
    可怕的是,這不是終點,倒更像是。
    接下來他們麵臨的處境將極為艱難。
    縱橫沙場那麽久,他們還從來沒有嚐過這種被逼得喘不過來氣的滋味。
    他們也不知道如何是好了,不由自主地看向他們心目中的定海神針。
    康熙雙眼發紅,可眼眶之中不見一滴淚水。
    他怔怔地坐著,遲遲沒有說話。
    三人也不敢言語,甚至連大氣都不敢喘一個。
    也不知道過了多久,大堂內已跪了十幾個前來通報軍情的斥候,康熙緩緩地站起身,低聲道:“他在寒嶺關等了那麽久,暗中做了那麽多事,都是為了引誘朕上鉤!”
    “朕從一開始便落入他的圈套,被他牽著鼻子走,是朕糊塗啊,朕愧對死去的三旗子弟和大清兒郎……”
    說到這,他猛然抬起頭,一字一頓道:“可這江山乃我大清的江山,朕焉有拱手讓出的道理?傑書、喇布和羅科鐸!”
    “臣在!”
    “隨朕迎敵!告訴將士們,他們的麵前是朕,背後是大清八州,是紫禁城!隻要朕在,唐賊休想上前一步!”
    傑書、喇布和羅科鐸熱淚盈眶道:“臣等遵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