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8章 人中呂布馬中赤兔
字數:5496 加入書籤
大魏,下邳。
呂布歪坐在案幾前,喝著佳釀。
陳宮、陳群、高順、臧霸、曹性、成廉等謀士和將軍分居兩側。
甘羅昂首挺胸地看著呂布,臉上一直掛著笑容。
“嘭!”
呂布喝著喝著,突然將酒杯擲向他道:“那賊帝還敢派你來見本將?若非他的那本《三國演義》,本將何至於此?來人呢,把他拖出去烹了!”
“這酒有些烈啊,但和我大唐的長安春相比,還相差甚遠。”
甘羅不慌不忙地抓起衣襟聞了一下,然後風淡雲輕道:“溫侯若是覺得烹了甘某,能夠讓你脫離困境的話,盡管烹,不過一定要記得喝上幾口當作後悔藥。這樣他日你被陛下烹了,也能提前知曉是何種滋味。”
呂布猛拍了一下案幾道:“你這是在威脅本侯?”
甘羅冷笑道:“甘某威脅過回紇國主、高昌王、吐蕃讚普,你區區一個侯爺算得了什麽?”
“放肆!來人呢,烹了他!”
呂布青筋暴起,斜了他一眼,索性直接拿起酒壺喝了起來。
他對李韜的憎恨,對甘羅的厭惡毋庸置疑。
他們就是開出再好的條件,他也不會和他們聯手。
不過,他現在處境艱難也是真的。
自從舉兵反叛曹操以來,他最多不過掌控兗、徐兩州,孫權卻已占據整個吳地,劉備更是一躍成為一方霸主。
前段時間,典韋、許褚、曹彰等人率領大軍猛攻於他。
那大耳賊竟趁機捅了他一刀,奪了徐州不說,還害他不得不撤到下邳這種地方眼巴巴地看他們“三國演義”。
他萬分不甘啊!
憑什麽同是反叛,唯獨他一副水土不服的樣子?
難道他的最終結局真如《三國演義》中所寫的一般?
別看他在人前視《三國演義》如不值一提的荒誕之物。
實際上他也是中毒已深。
《三國演義》中提及部將侯成、魏續、宋憲等人叛變,縛其投降曹操,他便把他們都給殺了。
曹操欲勸陳宮再度出仕,但陳宮不為所動,赴刑場受刑而死。
他在書中看到後,近來視陳宮如摯友,但凡他有的,他都要厚賞陳宮一份,唯恐他受到半點委屈。
在撤軍下邳的途中,他巧遇陳群父子。
因在《三國演義》中看到將來陳群會被曹操重用,官至治書侍禦史、鎮軍大將軍和司空。
他直接命人扣下了他們,讓他們為他所用。
陳群為了保命,虛與委蛇。
他自然也看出來了,這幾天,天天想殺他,但一直沒能下定決心。
俊逸非凡的陳群見甘羅馬上就要被拖出去了,而陳宮依然一言不發,略微猶豫了一下,開口了:“大將軍,甘羅之言雖刺耳,但眼下大唐強盛也是不爭的事實。某以為等他說完再烹了也不遲。”
呂布極為煩躁地看向甘羅道:“既然長文開口了,那本將就暫且讓你多活一會兒。說吧,賊帝派你前來所為何事?”
甘羅笑道:“自然是為招降溫侯。”
“招降?”
呂布怒意更盛道:“你這是找死,來人呢……”
甘羅搖頭道:“溫侯這般急躁,不是不給甘某活路,而是不給自己活路啊!眼下孫權已稱霸吳地,劉備在漢帝的鼎立支持下,也是雄霸一方。”
“唯獨你,威名赫赫的人中呂布,大魏戰神,如今卻落得夾縫求存的下場。溫侯難道甘心如此?”
呂布鐵青著臉道:“你真是來招降,而不是來送死的?”
陳宮亦是道:“久聞甘大人之名,也知唐帝從不把任何人放在眼裏。但你們這般猖狂,隻怕將天下許給大將軍,也是難逃一死。”
“天下?”
甘羅仰天大笑道:“公台說笑了。不過既然聊到許諾,那麽甘某便不再兜圈子了。想必你們已經聽聞我大唐皇帝已攻破潼城,連下大清十州,直搗紫禁城了,大清亡國指日可待。”
陳群心服口服道:“他能在這麽短的時間內,連殺大清五個王爺,還傷了康熙,讓那般強盛的一個帝國陷入風雨飄搖之中,著實讓人瞠目。”
呂布冷哼一聲,想要貶低李韜,赫然發現自己現在根本沒有資格了。
人家今年以來已經連滅吐穀渾、吐蕃,又要了大清的半條命了。
而他不僅沒有占據一州之地,還在這種地方苟延殘喘。
真是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
他是想殺了李韜而後快,但實事求是地說,當今天下諸帝之中,李韜無論是戰力,還是智謀,都是首屈一指的。
甘羅很會察言觀色。
他看到呂布甚是苦悶地喝了一口酒後,笑道:“陛下知道溫侯記恨他,可也相信你不會被這些‘小恨’所困。”
“像溫侯這樣的人,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曹操不能給你的,陛下能給,其他帝王能給的,陛下也隻多不少。”
“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
呂布晃了晃酒杯,深有感觸道:“這話本將倒是愛聽。隻是本將的胃口很大,如果本將要的是整個大魏,他能給嗎?”
“哈哈哈!”
“哈哈哈!”
“哈哈哈!”
……
甘羅捧腹大笑良久,無奈搖頭道:“溫侯想要的是大魏?實不相瞞,陛下本打算在滅了大清之後,以大清作為你的封地,以清地之民作為你的食邑,看來陛下高看了你的胃口啊!”
“什麽?”
呂布不由地站起身,難以置信地看向他,都有點懷疑自己聽錯了。
大清的疆域可不是大魏能夠相比的。
李韜真願意這麽做?
甘羅二話不說,從袖中取出聖旨道:“是真是假,溫侯一看便知!”
陳宮上前接過聖旨看了看,隨後遞給呂布,低聲道:“蓋有大唐的傳國玉璽,是真的……”
呂布拿著聖旨看了足足有一盞茶的功夫,整個身體都在抖。
將大清改為“呂地”,封他為“呂王”,以國為食邑,還許他建立呂家軍……
這等氣魄,天底下恐怕隻有他李韜有了!
他感受到了從未有過的賞識和重視。
其實,他選擇反叛曹操,一方麵是受《三國演義》的影響;另外一方麵則是源於他為曹操南征北戰那麽多年,還隻是個侯爺。
雖然他知道曹操也有給他封公的想法,但為了讓他製衡吳侯孫權,同時避免他功高震主,還是選擇了壓他。
這跟曹操竭力樹立的愛惜將才的形象並不相符,自然讓他心生不滿。
如今再看李韜,他才是真正的惜才如命,為了招攬大將,什麽都可以拿出來啊!
難怪他僅登基一年多,便有那麽多名將願為他出生入死。
這種誘惑,恐怕很難有人能夠拒絕。
他十分急切地看向陳宮。
“主公稍等!”
陳宮向他使了個臉色,然後衝著甘羅道:“唐帝這是希望我們入清助他奪取大清南部的半壁江山?據某所知,眼下神武天騎和天地會、白蓮教雖然攪亂了大清南部,但因大明和大楚想要分一杯羹,你們還很難將其占為己有。”
“沒錯。”
甘羅也沒隱瞞:“天下皆知,陛下知人善用,喜歡提前封賞,對溫侯也是如此。不過陛下也知眼下溫侯麾下隻有五萬多兵馬,所以還特地為溫侯準備了一份厚禮。”
呂布連忙道:“是何厚禮?”
甘羅微微一笑道:“不知溫侯是否聽過‘飛燕’?”
“……”
腦海中驟然浮現某個人名後,呂布以最快的速度收好聖旨,唯恐他反悔。
陳宮和陳群也為之大驚失色。
難怪甘羅敢如此囂張。
原來他真是來“勸降”的。
隻不過先以利誘之罷了,威脅被他壓到了最後。
若是主公答應了,威脅便是天大的助力。
若不答應,他們接下來恐怕連夾縫求存都難了。
至於以國為邑的厚賞,哪怕李韜當真,主公都不能當真啊!
他更應將這視為李韜對他的器重。
不然李韜麾下那麽多名將,還不都視主公為仇敵?
捫心自問,哪怕身為呂布的謀士,他們也以為李韜這步棋下得實在是太精妙了。
康熙被他逼到了這般田地,不足為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