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0章 敕封孫權反向操縱
字數:7387 加入書籤
九龍奪嫡,五蟲四龍。
這是他通過預言瓷瓶告知天下的。
以前因為大清皇太子胤礽地位穩固,康熙也下旨禁令朝野妄議,很多人似乎都忘記這則預言了。
現在預言無疑又被李韜喚起,或者更準確地說是激起了。
首先他連番大勝,而且還傷了康熙,讓康熙的威信和對大清的掌控直線下滑。
其次,鄂紮、福全、傑書、喇布、羅科鐸、圖海等人相繼被他送去見了閻王。
這些人在大清地位超然。
往日裏一舉一動都影響著大清朝局。
以戰死在寒嶺關的裕親王福全為例。
他是康熙的異母兄,也是“八爺黨”的核心成員之一。
而以八貝勒胤禩為首的八爺黨目前是大清所有的朋黨之中,勢力最強的一支。
他們都希望胤禩能夠繼承大統。
福全死後,他們的勢力被削弱了,可又何嚐不會反過來促使他們采取行動?
更何況康熙的一些舉動,也在激化黨爭。
根據李韜得到的消息,康熙回到紫禁城後,對皇十四子胤禵予以重用,任他為“撫遠大將軍”,前往盛京調遣兵馬。
盛京乃女真興起之地。
有三旗兵馬鎮守。
在上三旗全軍覆沒,正紅旗、鑲紅旗和鑲藍旗損失慘重的情況下,僅剩的三旗兵馬是康熙手中最後的王牌。
他們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偏偏這胤禵又是八爺黨的人。
八爺黨必然會趁機奪位。
當然,他等著看戲,並不代表什麽都不做。
他看向李靖、嶽飛、李道宗、李孝恭等人道:“範增那個老匹夫屢次三番地想要壞朕好事!此番朕讓神武天騎騰出手來掣肘項羽,範增必會報複。諸位愛卿覺得,他會用何手段?”
嶽飛道:“他估計會和朱棣聯手。”
李道宗道:“僅僅一個朱棣,恐怕還不夠。想來他會讓曹操和劉備出兵。黑山軍歸降陛下後,所轄之地自然也就成為我大唐疆土了。”
“曹操不僅不會視而不見,而且還會擔憂陛下吞並大清後,會對大魏下手。他甚至不用派人勸說,曹操必分兵收服黑山軍轄地,然後借機入清,以進為退。”
“進攻是最好的防守。以曹操之奸,他絕不會隻想著平定孫權和劉備之亂。”
李韜點了點頭道:“這一點朕也想到了,已經密令秦瓊和張公瑾率領一路兵馬前往大魏北境。那裏隨黑山軍歸順我大唐的百姓有百萬之眾,又易守難攻,隻要他們以地利和人和拖住魏軍,那麽曹操便無法卷入大清亂局。”
李孝恭道:“陛下聖明!如此一來,則需盯緊劉備即可。他受漢帝和楚王扶持,現如今兵強馬壯。而且漢帝已封他為‘漢王’,頗有利用他作為大漢稱霸中原的跳板之意。”
李韜笑了笑道:“看來秦帝和漢帝被困在南方,又互相掣肘,都鍾情於打造跳板啊!隻是搞不好便會閃到老腰!”
“秦帝已經因此損失慘重,朕倒也有意讓漢帝重蹈秦帝的覆轍。諸位愛卿覺得,朕和吳王結盟如何?”
昔日的吳侯,現在已是吳王。
孫權占據吳地,又猛將如雲。
關鍵因為孫尚香,他和孫權還是姻親關係。
隻是孫權很能沉得住氣,麵對曹操的猛攻,並沒有求助於他。
眼看著他要吞並大清了,也沒有主動和他結盟之意。
這葫蘆裏賣的是什麽藥,耐人尋味。
李靖也看出這一點了,沉聲道:“陛下,恕臣直言,如今吳王對我大唐態度不明。臣以為他這是野心極大,又自恃人才濟濟,刻意跟我大唐畫雷池,不到生死存亡之際,他們想來不會和我們結盟。”
“我們若是主動提出結盟,他們很有可能會自抬身價,而且獅子大開口……”
按照現代人的說法,這不就是婊裏婊氣的嗎?
好在孫尚香並不是。
李韜勾起嘴角道:“孫權麾下有周瑜、陸遜、張昭、魯肅、呂蒙、太史慈、黃蓋、程普、周泰、韓當、甘寧等一幫能臣,確實有那麽點傲嬌的資本。”
“隻是朕也不會低三下氣跟他結盟。朕這就讓人擬旨,昭告天下,朕封他孫權為吳王,周瑜為建威侯、大都督!”
聽到這話,李靖、嶽飛、李道宗和李孝恭皆是大跌眼鏡。
這是想結盟?
分明是要和孫權勢同水火啊!
以孫權之心氣,若是得知被多此一舉地加封吳王,莫名其妙地成為了唐臣,而且從此都要被他給壓上一頭,說不好會和劉備聯手攻入大清!
這不跟拿孫權來製衡劉備的初衷相悖了嗎?
怎麽看都是一昏招。
李韜悠哉遊哉地晃著茶杯道:“本來朕是不想這麽早介入大魏紛爭的,但黑山軍既已歸順,而這天下本就是極易引發連鎖反應的亂世,那麽朕不介意在滅清的基礎上玩得更大些!”
“既然孫權自恃清高,那麽朕就讓他不得不向朕低頭,然後乖乖地幫朕掣肘曹操和劉備。這樣他好,朕也好,不然朕就讓他變回小侯爺,最終還得求助於朕!”
李靖、嶽飛等人無不激動地向前一步道:“陛下的意思是?”
李韜微微一笑道:“朕覺得是時候塑造一波‘稱帝’的風氣了!”
四人相互看了眼,瞬時由此聯想到了很多,又一次被折服了。
這是昏招?
不!
是他們自我受限,膽子太小了。
既然棋盤上的棋子早就亂了,那還有什麽好顧忌的?
讓他們更亂便是!
若是失控了,大不了直接掀棋盤!
李道宗大笑道:“如此一來,範增的圖謀便難以實現。隻是陛下真的打算讓胤禵率領盛京的三旗兵馬順利馳援紫禁城?”
李韜放下茶杯,負手走到帳外,望向西北方向道:“你們是不是忘了一個人?”
夷男!
薛延陀汗國的可汗!
李道宗看了一眼李孝恭、李靖等人,發現他們並不驚訝。
殊不知,他也是如此。
他們並沒有忘記這個人。
隻是沒想到陛下又一次讓他率兵參戰。
夷男的野心也很大。
陛下率兵攻打大清,並沒有告知他。
而據他們所知,夷男前段時間一直在薛延陀汗國西境經略,長期對峙,甚至吞並西突厥的意圖十分明顯。
大唐和大清如今打到了這份上,先前還發生過福全率領上三旗兵馬繞道北境寒冷之地,偷襲寒嶺關的情況,當時薛延陀汗國的兵馬竟毫無察覺。
不知道是真的沒有發現,還是居心叵測。
不過以他們對夷男的了解,夷男應該早從薛延陀西境返回了。
說實話,這樣的人很不好用,一旦用不好還容易被反咬一口。
可陛下這明擺著是逮著他可了勁地用啊!
對他好像還頗為放心。
不知為何。
李道宗開門見山道:“陛下,夷男此人長袖善舞且心懷鬼胎,如果您對他一直如此重用,薛延陀汗國恐怕很快媲美昔日突厥之盛,到時候大唐北境恐怕難以安寧。”
“朕知道你們的憂慮。”
李韜淡然道:“不過朕早就差人帶密旨前往薛延陀汗國,讓夷男出兵十五萬堵截盛京兵馬了。”
“朕自然也許了他好處!承諾在滅清之後,讓薛仁貴和他聯手,奪取西突厥一半疆土,到時他與朕平分。”
李靖直言不諱道:“陛下,此乃養虎為患也。”
李韜語不驚人死不休:“李愛卿有所不知,朕就是要養虎為患,而且還希望把這頭老虎養得又大又肥又凶猛……”
他話音剛落,係統的聲音響起:“叮,恭喜宿主觸發係統隱性任務,養虎為患,特獎勵古玩玉器精通。”
“古玩玉器精通?這是想讓朕在紫禁城城破之日,去挨個鑒賞大清的寶物嗎?”
李韜暗自吐槽了一句,不免想起前些日子曹正淳來信說他們在十萬大山裏,發現了兩座規模很大的玉礦。
聽曹正淳的描述,應該是質地上佳的翡翠。
李韜前世的時候玩過賭石,對翡翠情有獨鍾。
若是曹正淳能夠開采出一些帝王綠出來,那他估計還會往十萬大山裏增兵,非得在嬴政和趙禎的眼皮子底下,將十萬大山變成他的私有財產不可!
李靖見嶽飛、李道宗等人沒有要詢問的意思,他也不再多問。
養虎為患固然是君王大忌。
但舉世皆知,眼前的這位皇帝從不按常理出牌。
他既然選擇這麽做,想必自有他的道理。
就當下而言,倘若夷男率兵入清堵截盛京兵馬,那麽他們便可以心無旁騖地駐紮在此了。
而這本身對大清朝野來說,就是一種極大的震懾。
紫禁城,乾清宮。
康熙仰躺在四輪車上,不停地捏著眉心。
他的兩條腿被炸廢了,如今隻能依靠四輪車進出。
以他現在身殘的狀態,其實是不適合再繼續統禦大清的。
但大清正值生死存亡之際,他也心有不甘,所以這段時間一直都是夜以繼日地召見文臣武將,商議退敵之策。
他也在不厭其煩地複盤,希望能夠找出李韜和大唐兵馬的短處。
找了一圈他發現李韜和他麾下兵馬,並不可怕。
哪怕那無敵大將軍的威力,也因無知和恐懼而被人為放大了。
可怕的是他自己失了方寸,一步錯,步步錯,一直都被束縛在李韜的鼓掌之中。
若想反敗為勝,他必須得跳出李韜為他設下的一個又一個圈套,出奇製勝。
正琢磨著該如何破局呢,太子胤礽前來請安了。
康熙有些煩躁地揮了一下手道:“免禮。”
胤礽直言不諱道:“皇阿瑪,十四弟前往盛京調兵,怎麽還沒有消息?那李韜率領大軍就駐紮在距離京師不到百裏的地方,隨時都有可能攻打京師!”
康熙冷著臉看向他道:“你這是在怪罪胤禵?”
胤礽蹙眉道:“兒臣隻是覺得他過於緩慢了。”
“你是不是還想說他居心叵測,圖謀不軌?”
“兒臣不敢!”
胤礽象征性地伏拜於地,根本沒有慌亂可言。
康熙猛地攥緊拳頭,眼神中塞滿了失望。
這就是一個沒有半點忠愛君父之念,隻想著早日登基的逆子啊!
自從他兵敗歸來,這逆子前來請安從未露出過憂愁之色。
近來更是變本加厲,和他交談時語氣中常透著懷疑和質問。
若不是顧全大局,又想起李韜那“九龍奪嫡,五蟲四龍”的預言,他早把他給廢了!
這種太子,要他作甚?
“退下,你今後不必再來請安了!”
康熙強忍著怒火趕人後,胤礽不慌不忙地站起身道:“兒臣知道又惹皇阿瑪生氣了,但八爺黨勢力太大,十四弟又手握重兵,兒臣這也是為了皇阿瑪和江山社稷著想!”
這都毫不遮掩了?
康熙氣得想要一站而起,然後又一次意識到自己已經是個廢人了,心中的怒火無疑更盛。
他咬牙切齒道:“逆子,如今社稷將覆,你卻還想著黨爭,想著你的太子之位,你真以為朕會一直隱忍,不敢廢了你的太子之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