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8章 最滑稽的方式滅亡
字數:5297 加入書籤
數日後。
年羹堯返回紫禁城。
他成功說服朱棣和大清聯手對付李韜。
康熙當即讓年羹堯和四阿哥胤禛一起前往西北整合地方兵馬。
要知道大清北部依然十分廣袤。
十四阿哥胤禵所率領的盛京兵馬固然是大清的精銳,但還有不少兵馬分散在各地。
既然已經決定放棄紫禁城,退守盛京了,那麽地方兵馬,尤其是西北一帶的地方兵馬也要在最短的時間內給整合起來。
一方麵由他最信任之人執掌;另外一方麵則是整軍備戰。
大清和大唐之間接下來肯定會有連番惡戰。
西北的地方兵馬曾經參與過對李靖和對薛延陀汗國兵馬的大戰,而且頗為驍勇,若是能夠充分利用的話,縱使李韜恐怕也不敢小覷。
很顯然,年羹堯這兩次的表現讓他很滿意。
胤禛雖不像胤禵那般能征善戰,但知人善用,很會安撫民心。
當前沒有人比他更適合去經略西北。
而有年羹堯相助,他相信胤禛會更加如魚得水。
待兩人出發後,他讓明珠在紫禁城中統籌,然後帶著周培公和宗室皇親於夜裏悄然離開紫禁城。
三日後,嶽樂和朱棣聯手,暗中偷襲了神武天騎。
不過沒有成功。
消息傳到李韜的耳中,李韜慢悠悠地喝了一口茶道:“朕不急,他們倒先急起來了。”
雨化田躬身道:“陛下,據西廠得到的確切消息,康熙派出胤禛和年羹堯前去經略西北,隨後他也離開了紫禁城。”
“嶽樂和朱棣聯手,主動攻打我大唐兵馬,應該是為更多人撤離爭取時間,若是在途中設伏……”
李韜笑了笑道:“你是嚐到伏擊的甜頭了?對付那幫撤離的文臣武將,何須設伏?朕還有更重要的任務交給你去做。”
“陛下盡管吩咐。”
“你帶著幾門無敵大將軍去轟大明水師的船隻!切記,轟一些即可,不要給全轟了!”
雨化田會意,匆匆離開。
李韜又看向嶽飛、李道宗和李孝恭道:“你們都去準備吧,入夜之後攻打嶽樂和朱棣大軍。不用打得太急,給紫禁城的那些人逃跑的機會。”
嶽飛連忙道:“大清西北之地還有不少地方兵馬,若是不阻止他們整合,恐怕……”
李韜很是隨性道:“整合了好啊!朕最怕他們不整合!”
這是要一網打盡?
可到時候他們和盛京兵馬東西相應,恐怕不好拿下。
不過見他沒有要多說的意思,他們也沒有繼續問。
入夜後。
李韜和他們一起率領大軍攻向駐守在紫禁城西部的嶽樂大軍。
幾乎同一時間,呂家軍、黑山軍和神武天騎對位於紫禁城南部的嶽樂兵馬,和已經抵達紫禁城東部的朱棣大軍展開反擊。
雙方雖然陣仗特別大,但卻一直打得不瘟不火。
這種情況足足持續了七八天的時間,隨後才發生改變。
而且改變得很突然。
李韜隻率領李家軍牽製嶽樂大軍,也不怎麽主動出擊,然後讓黑山軍、呂家軍和神武天騎一起輪番猛攻朱棣大軍。
朱棣被打得一退再退。
嶽樂見情況不妙,先後三次派出兵馬馳援,但每次都被他們打得丟盔棄甲。
最終他選擇往北撤離。
畢竟他和朱棣本就是互相利用。
眼下紫禁城中的兵馬已經撤得差不多了,他也不能再在這耗了。
不然他估計也要死在李韜的手中了。
朱棣等不到援兵,又聽聞船隻被李韜那攻城神器給轟擊了,哪裏還敢戀戰,一路東逃。
待登上船後,他麾下隻有不到一萬兵馬了……
遠遠地望著站在海邊齊聲歡呼的大唐兵馬,朱棣極為無奈地搖了搖頭。
一裨將惱怒道:“大清朝野皆是背信棄義之徒,咱們就不該相信年羹堯所言!”
朱棣頗為冷靜道:“有舍才有得,李韜打得很有章法,大清要被他獨吞了。”
派兵猛攻,卻不趕盡殺絕。
派人轟擊船隻,卻不盡數炸毀。
李韜這是以最輕鬆的方式和最小的代價擊退了他。
不然他被逼到絕路,背水一戰。
即使全軍覆沒了,也會讓大唐兵馬掉一層皮。
裨將感覺他有點顧左右而言他,而且對於接下來陛下的震怒似乎毫不在意,有些沉不住氣了:“這次我們率領的水師有五萬多人,現在隻剩下這點人馬了,隻怕回去後無法向陛下交代。”
“而且恕末將直言,您在率軍登陸後應該迅速奪下臨海之州固守,不該和大清聯手攻打李韜……”
朱棣扭頭看向他道:“以李韜這等兵力,你覺得我們守得住嗎?”
“這個……”
“在項羽率領兵馬回楚後,我們的處境便變得被動了。”
“可……”
“你到底想說什麽?”
“沒……沒什麽?末將告退!”
裨將見他的臉色很難看,不敢再待在甲板上,趕緊離開。
朱棣收回望向大唐兵馬的目光,眺望大海,負手而立,嘴中還是若有若無地重複著“有舍才有得”!
他不確定李韜是否故意放了他一馬,但這次打了敗仗對他個人而言,可能反倒是一件好事。
因為李韜的離間,父皇已經將姚廣孝給變相扣在了宮中。
他這次若是奪得大清疆土,又在李韜麵前立於不敗之地,那麽回朝後父皇的猜疑會更重。
在大明太子已是朱允炆的情況下,他這個被李韜說成是“造反皇叔”的人,不會有什麽好下場。
現在好了,他損兵折將,又未奪一城,回去必不會被待見。
今後不用再如履薄冰,戰戰兢兢,生怕熟睡時被親爹給砍了。
紫禁城。
李韜率領大軍浩浩蕩蕩地進入。
周圍偶爾可見被燒毀的房屋。
在最後一波大清兵馬撤離之前,他們曾經試圖在城中大肆放火。
不過城中早有李韜安排的天地會成員和白蓮教教眾,他們及時出手阻止,再加上李韜突派先鋒軍攻城,讓他們倉皇而逃,大火也就沒有燒起來。
他策馬來到氣勢恢宏的皇宮,然後步入大殿,看著那尚在的由純金打造的龍椅,笑道:“看來被雨化田伏擊,炸廢了雙腿,隻能坐四輪車後,康熙對這龍椅都不怎麽上心了。”
李道宗連忙道:“我們已在府庫之中陸續發現了不少沒有來得及搬走的金銀珠寶。看來上次那一炸讓他深知這些都是身外之物,保命最重要。”
“而如果臣沒有猜錯的話,陛下給了他們那麽長的時間讓他們撤離,肯定讓他心下生疑,篤定陛下會再次設伏,所以撤離得反而更加匆忙了。”
“哈哈哈……”
李韜仰天大笑道:“倒還真有這種可能,派人將皇宮裏裏外外都給朕清理幾遍,特別是這座大殿和那龍椅。”
“喏。”
李道宗領命後,迫不及待道:“接下來?”
李韜負手走了幾步道:“南方百姓大都是中原人,本就遲遲沒有融入大清,如果朕沒有猜錯的話,在得知朕拿下紫禁城,康熙已逃往盛京後,南方舉城投降的會越來越多。”
“朕已暗中把孫尚香、花木蘭、穆桂英、梁紅玉等人調來,讓她們和樊梨花一起在南方奪城,加之有蘇定方和陳近南在,南方的半壁江山已經不用我們操心了。至於北方……”
稍微頓了頓,他繼續道:“分成中路和東路吧。中路由嶽飛率領李家軍往北攻,東路由呂布、張燕和趙雲率領三路大軍沿海往盛京方向攻!你和河間郡王負責安撫百姓,統籌後方!”
李道宗急忙道:“那西路呢?恕臣直言,胤禛和年羹堯已在西北經略,聽聞很是順利,而且聲勢也越來越大。”
“若是西部沒有兵馬北上,那麽他們很有可能會危及到李將軍和夷男所率領的大軍。”
李韜深有意味地看向他道:“你有沒有想過朕為何會這麽輕易地放康熙撤離?在世人眼裏,盛京是大清的龍興之地,可朕偏要讓其變成大清的滅亡之地!而且要以最滑稽的方式讓其滅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