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8章 流言滿天飛皇帝也無策
字數:4581 加入書籤
範增之言讓朱元璋難以置信。
殺了千餘人,鹽價不降反升?
項羽在楚國的威望已經跌落成這個樣子了嗎?
這個老匹夫是不是在故意糊弄他!
他冷聲質問道:“為何?”
範增反問道:“陛下當真不知?”
朱元璋狐疑道:“你們楚國少鹽,是以不惜代價拿下南洲,此事天下皆知。難道跟南洲又被李韜奪去有關?”
範增歎了一聲道:“實不相瞞,南洲為我大楚所有後,我們所獲海鹽無幾,時間太倉促了。而和大明一樣,我楚國鹽政掌握在朝廷手中,價格和販賣自然也是朝廷說了算。”
“但不知從何時開始,民間便有傳聞說食鹽,特別是食用精鹽可增強體力,延年益壽,若是不食則易生病,易短命,百姓口口相傳,信以為真,皆是不顧一切地購買精鹽,哪怕大王三令五申也難以禁止。”
“買的人多了,那些販賣私鹽之徒皆是李韜禦用商賈,家財無數,早就囤積了大量的精鹽,而且無孔不入,自然也會待價而沽,賺得鍋滿瓢滿。”
此話一出,朱元璋的麵龐猶如寒冬的冰淩,仿佛能夠捅死人。
大明也有這事。
而且曾有官員上奏過。
隻不過延年益壽之說,被他視為荒誕之言,斷定是那些販賣私鹽之人為了抬價而編造的謊言,所以並沒有太在意,隻是下令但凡販賣私鹽之人,一旦被抓,斬立決。
現在看來,不僅販賣私鹽之人沒抓多少,鹽價還漲上天了,恐怕就跟這些流言有關。
他終於明白為何項羽會無可奈何了。
自古三擔米,一斤鹽。
鹽價一直都頗高。
窮苦人家的孩子若想吃到鹽可不容易。
自大明立國以來,盡管他數次下旨讓各地大力製鹽,但還是有不少百姓吃不上鹽。
這樣的流言可是把鹽,特別是現在連官府都無法製的精鹽,跟他們的命綁在一起了。
他們以前可能覺得不吃也沒什麽,現在是不得不吃了,而且專買精鹽吃。
而鹽又向來掌控在官府手中。
百姓們也很容易聯想到,此乃舍棄窮人之命,以增貴胄之舉。
若是朝廷逼他們交出精鹽,並勒令他們不準再私自購買的話,那麽一定會引起民憤,繼而引發民亂。
這也就解釋了為什麽以項羽暴躁的性格,在殺了千餘人後,他沒有更進一步。
說到底,他也怕了!
那些流言已經深入人心。
如果強行遏製,恐怕正中李韜的下懷。
隻是鹽政事關一國之根本。
倘若任由李韜在暗中如此操縱的話,同樣後患無窮。
本來得知劉伯溫被李韜派人挖密道帶走後,他就氣火攻心。
如今又看出李韜布設的這盤死棋後,他感覺自己喉嚨處都不斷有血腥味冒出了。
這個卑鄙小兒!
以火炮和炸藥對付大明也就罷了,還玩了這麽一招,妄想讓大明先亂。
他真想禦駕親征,前去宰了他!
範增感受到了他的怒火,猜想他已經反應過來了,苦聲道:“如果範某沒有猜錯的話,他們在我大楚高價販賣的精鹽,很有可能是從大明所購。”
“李韜為了以精鹽禍亂諸國,已密謀良久,偏偏經範某查證後,食用那精鹽確實可以增強體力,能否延年益壽暫不得知。”
賈詡當即道:“並非空穴來風,難怪那麽多百姓願意相信那流言。我大魏鹽政目前雖不似明楚,但也不得不妨。特別是李韜得到南洲,占盡天下鹽利後。不知先生有何高見?”
範增無奈聳肩:“隻能暗中嚴查,盡快揪出李韜的那些禦用商賈。若以雷霆手段,必然生亂。”
說到這,他看向朱元璋道:“範某再次入宮本就為李韜在大明布局之事。如今看來,他不僅在大明,尤其是應天府安插了大量的細作,還妄想以精鹽同時禍亂明楚,懇請陛下千萬不要被他激怒,妥善應對!”
那可是重兵把守的驛站。
尋常人根本難以靠近。
李韜的人不僅神不知鬼不覺地挖了密道,還能在把人帶走後迅速逃過搜捕。
這意味著什麽,相信不用他多說,朱元璋心裏也清楚。
“先生所言,正是朕之所思。”
朱元璋對他客氣了幾分,然後道:“他以對聯痛罵你們之事,朕也已知曉。朕會派重兵護送你們離開大明,還望你們回國之後,告訴魏王和楚王,朕願和他們摒棄前嫌,全力伐唐!那南洲,朕誌在必得!待拿下後,願三分!”
他聽說李韜已經開始在南洲大規模曬鹽了。
在目前這形勢下,若是三國不聯手拿下南洲,那恐怕隻能忍受著李韜踩在他們頭上,大肆賺取錢財,還不交鹽稅了……
“多謝陛下!”
範增得到想要的後,躬身行禮,準備和賈詡一起離開,又一宦官急匆匆走到門外。
老宦官走到門外詢問了一番,然後神色慌張地回到朱元璋身旁,小聲耳語了一番。
“豈有此理!”
朱元璋猛拍了一下案幾,一怒而起道:“下旨,膽敢在製鹽之地聚眾鬧事者,一律……”
“殺無赦”這三個字都到嘴邊了,他看了眼範增,想起他剛才說的話,立即替換道:“關入大牢,從重處罰!”
“諾。”
老宦官急匆匆離開。
範增心下一寒道:“不好!李韜這是利用百姓聚集製鹽之地,製造事端,激發民憤,同時進一步提高鹽價,影響鹽之產量啊!我楚國恐怕也已經有此禍亂了!”
朱元璋捏了捏眉心,現在哪裏還有心思關心楚國。
他剛才聽宦官說,雖然眼下還在等各地奏報,不過已經可以確定這是一場有預謀的行動。
大明所有的製鹽之地,恐怕都有大量的民眾聚集。
官府要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控鹽,並且嚴禁他們私自購買精鹽的流言引發了他們的恐慌。
若是處理不慎,別說攻打大唐了,大明會先因鹽大亂。
他有些心慌地道:“宣百官入宮,升朝!”
範增也意識到事態的嚴重性了,一刻不想多待,趕緊告退。
出了皇宮後,賈詡道:“李韜這是不打算給我們任何還手之機,看來三國聯手攻打南洲已箭在弦上!”
範增愁眉不展道:“為今之計,隻能攻打南洲搶鹽並向百姓言明是李韜在暗中禍亂了,至於有多少百姓願意相信,已經管不了那麽多了。”
“你們楚國?”
“李韜此番針對的主要是大明。不過一旦大明因鹽生亂,那麽我大楚必被殃及,到時……”
範增沒有再繼續說下去。
有些事他明明看得很清楚,但能做的卻很有限,對方又步步緊逼,這才是最讓他痛苦的。
眼下他必須得盡快回到楚國,做好最壞的打算。
看李韜這架勢,不利用精鹽讓明楚掉一層皮,他是不會善罷甘休的。
薈州。
李韜負手望著一罐又一罐整齊排列,根本看不到盡頭的精鹽,喜笑顏開道:“這真是一件難以估量的好東西啊!他們想跟朕鬥,先過鹽關再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