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0章 隱秘而迅疾忠奸實難分

字數:9526   加入書籤

A+A-


    女將當先,萬軍在後。
    她們背水一戰的氣魄,讓馮勝這等久經沙場的大將也為之震顫。
    他列陣於後,策馬而出道:“樊將軍可敢陣前一敘?”
    “有何不敢?”
    樊梨花沒再用鳳嘴梨花槍,而是提著九鳳朝陽刀策馬行至兩軍之間的開闊地帶,直麵馮勝道:“爾等若是現在投降,本將可保爾等全屍!”
    “哈哈哈……”
    馮勝捋須大笑道:“看來樊將軍不僅英姿颯爽,人中龍鳳,而且膽識過人,睥睨眾生呐!”
    “想來你我心裏都很清楚,仗打到這份上,我們已經沒有任何退路可言。在大戰之前,邀請樊將軍至此,隻因本將心中有些疑惑,還望樊將軍幫忙解答一二。”
    樊梨花不動聲色道:“看來馮將軍已抱必死之心。”
    “百戰之身,何懼生死?”
    “說吧。”
    “我大明是否出了奸細?”
    “否。”
    “那為何樊將軍得以提前設伏?你可是一直率軍鎮守在大清南部,如此規模的兵馬調動,不僅要提前下達,而且還要悄無聲息,並不容易。”
    在他看來,大明此番奇襲可謂天衣無縫。
    知道整個計劃的人又屈指可數。
    在七萬先鋒軍被伏擊後,他一再推敲,還是沒有推出誰是細作。
    可若正如樊梨花說的這樣,沒有細作給大唐通風報信。
    李韜又是如何提前得知,並且調兵遣將的?
    樊梨花莞爾一笑道:“你們雖和魏楚暗中配合,讓大軍繞過薑維所部,長驅直入我大唐,但人過留名,雁過留聲,想要徹底瞞過我大唐,又談何容易?”
    “非也!”
    馮勝搖頭道:“你們這明顯是在我們尚未起兵,或者說剛要起兵的時候就已經調動了。如果再考慮來回的情報傳送,你們皇帝應該在過年期間就已經知道我們要奇襲大明了。”
    “而先帝是在年前駕崩的,新帝繼位也是沒多久,這計劃又是出自新帝之手,他怎麽可能那麽快知曉?”
    這是他一直百思不得其解的地方。
    除非李韜未卜先知。
    不然解釋不通。
    樊梨花嘴角微翹,意味深長地反問道:“此計真的是出自你們新帝之手?”
    “你!”
    馮勝的眼神有些閃爍道:“你這是何意?”
    樊梨花麵無表情道:“本將是何意,馮將軍心裏自是再清楚不過了。都這個時候了,你難道還想隱瞞?”
    “……”
    怔怔地看著眼前的女將許久,馮勝一言不發。
    他瞬間想明白了很多事。
    當帝國最高機密都被李韜給窺探到了,其他的也就不算什麽了。
    他喟然長歎道:“唐帝之可怕,本將可能隻是一知半解。”
    說著,他揭過這個疑惑道:“先鋒軍是什麽時候中的毒?”
    “夜深有霧!”
    樊梨花笑道:“這個時節,在大唐境內,沒有什麽比霧更適合遮掩了。我們用的是陛下讓醫道聖院研製的一種似霧但無味,能讓人畜渾身無力之毒。”
    “陛下一直沒有使用,就是在等待這樣的機會。耿炳文率領先鋒軍一直急行軍,對於所遇薄霧習以為常。而毒氣又是混在薄霧中的,他們長時間吸入,積少成多,最終自然無力大戰。”
    其實,這僅是她圍殺先鋒軍的手段之一。
    若是沒有誘敵深入和擒賊先擒王相配合,效果也不會那麽好。
    現在回想起來,陛下不惜觸犯天下之怒,也要將那些名醫留在大唐,實在是太明智了。
    自醫道聖院成立以來,他們研製了很多新藥。
    像紅景天、止血藥,還有這“霧毒”都在戰場上發揮了重要作用。
    “霧……”
    想到自己沿途也遇到了,馮勝臉色蒼白道:“那些濟世救民,深受各國朝野敬重的名醫,竟成了你們的劊子手!那賊帝當真是為達目的,不擇手段!”
    “馮將軍勿慌!”
    樊梨花譏笑道:“霧毒雖好用,但你們所率兵馬太多了,所以主要用在了先鋒軍身上,你們呼入的不多,對你們的影響不會太大。”
    馮勝瞬時鬆了一口氣:“本將觀你所率兵馬恐怕要比本將麾下兵馬少上一兩萬。夷男如今又以傾國之兵從北境攻向長安,你即使拿下了本將的先鋒軍,也難以勝了本將並且保住長安吧?”
    “陛下常說,飯要一口一口地吃!這滅敵,自然也要一個一個地滅。你都自身難保了,還有心思關心北境的戰事?”
    樊梨花揮起大刀道:“馮大將軍,你可以回到陣中,等待受戮了!”
    馮勝冷笑道:“好狂妄的口氣!本將今天若不殺你,絕不苟活!”
    “駕!”
    他勒緊韁繩,調轉馬頭,快速返回陣中,大吼道:“眾軍聽令,衝啊!”
    “衝啊!”
    “衝啊!”
    “衝啊!”
    ……
    幾十萬明軍掀起無數塵土,殺向唐軍。
    隻是怎麽看都有些乏力,都有些心有餘而力不足。
    回到陣中的樊梨花看了一眼穆桂英、花木蘭、梁紅玉等人,隨後同時舉起武器道:“殺啊!”
    一股股唐軍如刀似箭,從正麵捅入明軍之中,用一灘灘鮮血澆灌了大唐的疆土。
    他們傾盡了力,殺紅了眼。
    大有以戰力彌補數量的意思。
    馮勝不愧是百戰之將。
    眼見大軍陷入頹勢,他麵沉如水,有條不紊地調度,充分利用人數優勢抵消霧毒影響和對方的猛攻。
    然而,讓他始料未及的是,就在這個節骨眼上,他們背後忽然有烏壓壓的大軍襲來。
    戰旗上赫然寫著一個“戚”字!
    僅是這個字,便讓他險些失去了戰鬥的欲望。
    戚繼光???
    那個奉命在大清組建大唐水軍的戚繼光?
    李韜竟然把他也給調來了……
    完了!
    這下他連僅剩的人數優勢都沒了!
    他們這儼然是要讓大明十幾萬大軍命喪此地啊!
    抬頭望了一眼霧蒙蒙的天空,他隻覺死亡的氣息已經鋪天蓋地地籠罩而來。
    樊梨花所部眼見援軍來了,士氣更盛。
    按照事先部署,樊梨花立即向穆桂英、花木蘭、梁紅玉等人使了個臉色,三人心領神會,各率一路騎兵在明軍之中來回衝擊。
    隨著戚家軍衝入,明軍陣腳大亂,而且被強行分割在了四個區域。
    馮勝雖拚死砍殺,可連自己被圍獵的區域都沒能衝出去,更別說去馳援其他區域了。
    四五個時辰後,其他三個區域的明軍或降或被殺,隻剩幾小股兵馬在負隅頑抗。
    馮勝所在區域也是損失慘重。
    不過跟在他身邊的都是隨他出生入死多年的嫡係。
    他們現在隻有一個想法,那就是死戰!
    樊梨花和戚繼光見狀,當即親自縱馬夾擊。
    一個多時辰後,渾身是血的馮勝身邊僅剩十幾騎兵馬了。
    他衝著戚繼光道:“沒想到你在這麽短的時間內,就操練出了這樣一支精銳,難怪李韜會讓你執掌大唐水軍!”
    戚繼光實事求是道:“他們有不少是原大清精銳。陛下對水師的期望甚高,很難這麽快成軍。”
    “原來如此。”
    馮勝將銀槍一指道:“來戰!”
    “那本將便送將軍一程!”
    戚繼光揮舞著唐刀,殺向馮勝。
    十來個回合後,他策馬疾馳,躲過馮勝的銀槍後,突然反身將唐刀一掃。
    馮勝的雙眸剛要大睜,首級已經從脖頸之上滾落了。
    剛趕到的李元吉看到這一幕,錯愕道:“這又是誰?好身手啊!”
    “戚繼光!”
    李建成沉聲道:“他如今可是執掌著大唐水師呢。”
    “就是那個名不見經傳,又不知道從哪裏冒出來的將軍?”
    “他在滅清之戰中已打出了威名。”
    “本王就納悶了,陛下這都是哪發掘的良將?”
    “天下從不缺良將,缺的隻是……”
    前太子沒有往下說了。
    事實上,他剛才也隻是隨口敷衍而已。
    他早已被這場已經結束的大戰給震撼到了。
    放眼望去,明軍屍體遍布,降卒雲從。
    十幾萬大軍不堪一擊。
    而在快到這個地方的時候,他們就聽說樊梨花拿下了耿炳文所率領的七萬先鋒軍。
    這加起來可是二十萬大軍呐!
    須臾間,已變成了樊梨花和戚繼光功勞簿上的寥寥數筆。
    名震大明的馮勝也成了大唐疆土上的匆匆過客。
    這樣的震撼對他而言,不亞於當初李韜突登皇位。
    如果再細思這場大戰背後的謀略……
    他不由自主地扭頭仰望天啟方向。
    先調動樊梨花伏擊先鋒軍,再讓戚繼光馳援。
    而且還都是料敵於先,如有神助。
    此番反擊必因其隱秘和迅疾而青史留名。
    相比於他們一個錯愕,一個震驚,李世民則是一言不發。
    他靜靜地看著,細細地揣摩著。
    看不到任何表情變化。
    李元吉瞥了他一眼,跟個怨婦一樣道:“二哥,你咋生個這麽厲害的兒子?這讓我們怎麽活?這又讓諸國帝王怎麽活?”
    “他這碾死二十萬大軍,簡直比碾死一群螞蟻還要簡單。難怪他穩坐天啟城,原來一切都在他的掌握之中。”
    “本王無知啊,到那吵吵嚷嚷的,丟人都丟到祖宗那兒了!好在他賞了本王這項差事,本王也不至於一個人苦悶著瞎想。”
    說到這,他拿起嗩呐吹了起來。
    “你這麽著急作甚?”
    李建成有些嫌棄地躲了幾丈,但當看到大唐兵馬都看過來時,他也拿起嗩呐吹了起來。
    既為超度,也為嘉獎。
    “難道真的是本王錯了?”
    李世民暗自嘀咕了一句,也加入他們的行列。
    一時間淒厲瘮人的嗩呐聲響徹天地。
    大唐將士們或歡呼,或默默為死去的兄弟禱告,或看向那些戰死的大明兵卒,道一聲“超度”。
    他們無論如何也不會想到,三王來了。
    而且還是以這種方式出現。
    那種驚訝又驚喜的情緒,讓他們這段時間緊繃的神經都為之一鬆。
    大明的降卒看到這畫麵,全都無力吐槽了。
    大唐這是大將太多了嗎?
    像李世民和李元吉這樣的大將竟然隻有吹嗩呐的份了。
    太奢侈了!
    這事傳入因戰亂而四下逃散的百姓耳中後,他們不僅迅速返回,而且在極短的時間內便恢複了正常生活。
    他們也說不出來具體緣由。
    可能是那嗩呐聲有毒。
    也有可能是皇帝的這種滑稽安排,反而讓他們覺得心裏很踏實。
    大軍贏了。
    三王來了。
    大明的二十萬大軍不過過眼雲煙罷了。
    大唐還是那個大唐。
    不過也變得不一樣了。
    嗯,更加強大了!
    李元吉在曾遭明軍攻下的諸城中逛了多日後,發現一切都快速恢複了,咋舌道:“這也太快了!本王原本還以為少則一兩個月,多則數月呢。”
    聽到這話,李世民和李建成皆是幹笑著搖了搖頭。
    他還迷呢?
    真以為皇帝派他們來隻是吹嗩呐超度的?
    他們還肩負著安撫民心的重任啊!
    不過因為百姓對皇帝的荒誕行徑習慣了。
    百姓們看到他們三被派來做這種事,反倒心安。
    李建成望向西北方向道:“不知北方戰事如何。”
    李世民淡然道:“傾國之兵帶去的往往是傾國之危,夷男現在即使沒死,估計也時日無多了。”
    李元吉還犯糊塗呢:“你們說,他到底如何退兵啊?樊梨花和戚繼光現在率軍趕去,也來不及了啊!”
    李世民和李建成很有默契,都沒有理他。
    他大概是久疏戰陣,不會自己動腦子了。
    瓚城。
    位於長安以北三百裏。
    夷男率領大軍拿下此城後,稍作調整,繼續南下。
    他早已下令趕在明軍之前拿下長安。
    此番他共率四十萬兵馬前來,號稱“六十萬”!
    以他對大唐的了解,眼下大唐兵馬主要集中在東部和東南,內部,尤其是北境正是最空虛的時候。
    隻要他保持目前這攻勢,馮勝和耿炳文絕無搶先一步拿下長安的可能。
    落他一個身位,一路和他形影不離的是鐵勒諸部的首領之一倫達。
    倫達生得魁梧,又很悍勇,有著“薛延陀汗國第一勇士”的美譽。
    妻子是夷男的親妹妹。
    所以他深得夷男的信任。
    不過,麵對這般狂飆突進,他卻一點兒都高興不起來,進言道:“可汗,那李韜素來狡詐,這會不會又是他布的局?”
    夷男指著他大笑道:“倫達,你何時也這般膽小如鼠了?你難道忘了本可汗曾經所言了?本可汗以誠心對李韜時,那是真的尊他為天可汗,以臣子相待,以舉國之力相助,他也引本可汗為知己,視本可汗為心腹。”
    “不然他是不可能和本可汗聯手攻打西突厥,又讓本可汗率軍進入大清幫他滅清的!”
    說到這,他話鋒一轉道:“不過當本可汗以君之心對他時,那他隻能是臣,迎接的自是本可汗的六十萬大軍和屠滅之計!你要記住,對付像他這樣的霸主,唯有忠則真忠,反則真反方能迷惑於他,不然隻會永遠被他拴住,給他當牛做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