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3章 天道有缺割以永治

字數:5092   加入書籤

A+A-


    整座大殿掉針可聞。
    李韜麵無表情地看著包拯。
    包拯則是麵容冷峻地看著李韜。
    不知道過了多久,包拯那頓挫有力的聲音響起:“包拯乃是宋臣,而你又是滅宋之人。倘若包拯見你時阿諛諂媚,豈不是被天下人恥笑?”
    李韜直接盯著他道:“你想殺朕複宋?”
    “有心殺賊,無力回天。”
    包拯眉頭緊鎖道:“大宋已亡,經過天花之疫後,百姓更是心向大唐。包拯隻是一知府,又有何德何能讓大宋複立於天下?”
    說這話時,他很悲慟。
    大宋雖武弱,但卻是天下文人夢寐以求之國。
    這裏兼蓄包容。
    這裏繁榮昌盛。
    天子仁德,百官多賢。
    他自考中進士後,便暢想再為大宋之盛添一把火。
    可惜他尚在民間撿柴,大宋已亡。
    那一腔的抱負都隨著汴京的陷落,而變成了過眼雲煙。
    他不是沒像其他宋臣一樣,考慮為大唐效力,繼續在宋土上造福一方。
    然而,他覺得李韜治國多是率性而為。
    他又是一個不懂變通之人。
    若為他效力,很難有什麽好下場。
    所以在東西廠找到他時,他已經在整理上任後的諸多事務,準備回家種田了。
    李韜一針見血道:“你既已知覆水難收,國滅難複,卻在朕親自召見的情況下,沒有流露出半點效忠之意……”
    “如果朕沒有猜錯的話,你應該是覺得朕和你不是一路人吧?朕就納了悶了,朕那麽一個海納百川之人,最近為何一而再地被‘道不同,不相為謀’這種理由婉拒?”
    包拯道:“這個問題,你問錯人了。”
    “不,一個巴掌拍不響,朕想聽聽你最真實的想法。”
    “強扭的瓜不甜,天下的能臣也多的是,陛下何必把時間浪費在草民的身上?若無他事,草民告退。”
    都來到汴京了,你還想走?
    你走得了嗎?
    朕搶臣雖然脫胎於搶妃。
    但向來也是一搶一個準好嘛!
    李韜勾起嘴角道:“既然話不投機,那就等到投機的時候再說。你想當草民可以,朕會賞你一把鋤頭,在隨朕回長安的途中,你有時間就可以刨幾下,然後種點什麽,不過必須得在朕的眼皮子底下,跟著朕一起種!”
    這皇帝是無賴吧?
    還能這樣?
    包拯抽了幾下嘴角道:“陛下,草民是真的要回家種田……”
    “朕這難道就是假的了?”
    李韜笑了笑道:“論種田,朕可是認真的,朕打算從汴京一路種到長安,可了勁地種,變著花樣地種,爭取把八輩子沒種的田都給補上。”
    “……”
    包拯怔怔地看著他,險些失去表情管理。
    世人都道他荒誕不經。
    可他這是荒誕不經嗎?
    簡直喪心病狂!
    我不種地了成嗎?
    包拯沉聲道:“陛下,草民又改變主意了,草民打算遊曆天下,先開闊眼界,再回家種田。”
    “這絲毫不衝突啊!”
    李韜一本正經道:“如今大唐的疆土何其廣袤,而且假以時日,天下便是大唐,大唐便是天下。你跟著朕去長安,也是遊曆天下,還能順便種田!”
    說到這,看到包拯那“求放過”的表情,李韜連忙以輕咳掩蓋呼之欲出的爆笑。
    跟朕玩?
    你太忠厚老實了!
    朕隻用兩成功力,就能讓你崩潰!
    包拯沉默良久道:“草民名不見經傳,陛下何故如此?”
    因為你是潛力股!
    堪稱大宋最有潛力的潛力股!
    朕不揪住你,是要被天打雷劈的!
    心裏雖然這麽想,但李韜嘴上還是一本正經地胡說八道:“你額頭那月牙,在朕眼裏乃祥瑞。”
    包拯終於繃不住了,以手扶額道:“草民割了還不成嗎?”
    “可!”
    李韜點了點頭道:“那麽繼東西廠之後,朕要再成立一個由朕親掌的府衙了。”
    包拯一臉疑惑道:“這又是為何?”
    “你既割以永治,加入到曹正淳和雨化田的行列中,朕若不視你為心腹,又如何說得過去?”
    “???”
    包拯目瞪口呆地看著他,都想一頭撞死了。
    這皇帝有毒!
    他明明說的是割月牙,他卻偷換概念說割……
    天底下怎麽會有這樣的皇帝?
    他是怎麽三分大魏、滅清吞宋、奪隋六州的?
    天道有缺!
    讓人費解啊!
    李韜留意到他的表情變化,實在沒忍住,立即攤開紙,勾勒出了一個個哪怕放在後世都堪稱經典的表情包,然後親自拿到包拯麵前道:“今日一見後,你的這些表情會風靡天下,不用謝朕,朕隻是你表情的搬運工。”
    包拯拿到手裏快速看了看,越看越覺得生無可戀。
    他這是被盯上了?
    那麽好的畫功,這皇帝竟用在如此無聊的事情上!
    這是得有多閑?
    不過,捫心自問,看到這些表情包,包拯也不由自主地萌生了一些笑意。
    很稀奇。
    很別開生麵。
    要不跟著去種地?
    說不定能種出“花”來。
    腦海中剛浮現這個念頭,他便恨不得甩自己一巴掌。
    想什麽呢?
    不能被帶歪!
    兩人壓根就不是一路人!
    李韜從他的眼神中看出了一些東西,冷聲道:“這是聖旨,你若敢違抗,參照朕剛才所言懲罰,到時你還得乖乖為朕效力,痛失良機且得不償失!”
    包拯緩緩地閉上眼,不再說話。
    都說是聖旨了。
    還有“割以永治”之言在前。
    他還有什麽好說的?
    “認命就好!”
    李韜勾起嘴角,暗自嘀咕了一句,隨後讓人將他帶下去好生安置。
    三日後。
    他帶著趙禎、曹氏、包拯等一幹人往天啟進發。
    宋地的大小事務交由高熲、龐統和戲誌才負責。
    北去的路上,他真的是走走停停,拿著鋤頭種地。
    包拯剛開始的時候是極為抵觸的。
    但隨著時間的推移,他也是跟著忙得不亦樂乎。
    更詭異的是後來趙禎和曹氏也加入了。
    若是天下人知道了,估計又要大跌眼鏡了。
    到達天啟後,李韜待在行宮裏,一連十幾天都沒有現身。
    沒辦法,久旱逢甘霖。
    大小喬她們在天啟等了他那麽久。
    他得好好和她們夜夜日日,耳鬢廝磨幾番。
    不過,有件事他並沒有忘記交代柳永去做。
    而這事也恰是柳永這種才子較為擅長的……